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在黑暗中探索(彩色插图版)/科学技术史少年读本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意大利)乔万尼·迪·帕斯瓜尔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为什么说伽利略是近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为什么牛顿自认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谁奠定了近代化学学科的基础?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理解地球物种演变与消亡的现象的?谁揭开了雷电的神秘面纱,令人们开始掌握电的力量?通过阅读本书,小读者们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到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学巨人思考和工作的场景,感受到这些先驱者们筚路蓝缕的艰辛和锐意探索的勇气,从清晰的历史细节中全面了解科学的童年。

《在黑暗中探索》为乔万尼·迪·帕斯瓜尔编著的《科学技术史少年读本》系列之一,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对孩子们理解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培养科学精神和掌握科学方法,增强科技意识,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都有很大帮助。它是中小学生学习科学技术史的理想读本。

内容推荐

乔万尼·迪·帕斯瓜尔编著的《科学技术史少年读本》是一套献给少年朋友的科学技术史小丛书。它从纷繁芜杂的历史中精选大量具有代表意义的科学人物和事件,按照一定的时间和逻辑顺序,依次为小读者介绍了五个阶段的科学技术发展演进概况,系统地勾勒出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较为全面地呈现出人类科学技术从无到有并不断壮大的全息景象,可以帮助小读者站在历史的高度了解科学技术内部蕴涵的独特价值观念及其对人类世界产生的深刻影响,更为深刻和直观地感悟到科学技术的魅力。

《在黑暗中探索》为其中一册。

《在黑暗中探索》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科技史上的巨人,最为直接地感悟科学的精神。

目录

人与科学技术

石器的使用

金属的使用

轮子

天文学的诞生

古埃及文明

自然哲学家

希腊建筑

希波克拉底

亚里士多德

亚历山大博物馆

欧几里得

埃拉托色尼

希腊天文学

阿基米德

亚历山大医学

亚历山大机械学

古代渡槽

古代钟表

罗马大道

空间测量

古代航海

古罗马建筑

阿拉伯人的科学

中国的科学技术

农业革命

纸的发明

机械钟表

美洲的科学

文艺复兴时期的工程师

印刷

达·芬奇

试读章节

古埃及文明

如果我们认为科学是一个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证实的系统,那么古埃及科学的提法并非如此。但是,古埃及人确实在许多领域里完成了重要的研究和发现。例如在天文学方面,他们已经画出了星图、确定了星座的名称,并能识别很多行星。另外,人们还发现胡夫金字塔的方向测定得非常精确。在数学知识方面留下的遗迹不多,但不管如何,我们可以从中得知古埃及人已经有了计数法,可以用来进行各种数学演算。当时建筑上的成就也证明古埃及人起码已经有了必要的几何概念,用以丈量土地的面积和石块的体积。实际上,如果在计算金字塔斜面的角度上有任何差错,哪怕是极其细微的差错,那么斜面在顶端的交接就会出现严重的误差。古埃及人使用的颜料经久不变,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岩石和矿物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纸莎草纸上发现的文字记载证明,古埃及人已经掌握一定的医学技术,除了绷带、引流条和缝合线等以外,还有了某些医疗器械。古埃及的医生会用从植物或动物身上提取的原料配制药水,并因此而闻名。碰到弄不明白的疾病,古埃及人就去找巫医,祈求神的帮助。

浮雕和绘画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式样的船只。尼罗河是一条全线通航的河流。正是有了这种方便条件,在不同时期制造出了各种不同用途的船只。但是,这些按照芦苇船的样子造出来的木船不太适合在海上航行。

自然哲学家

古希腊人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特别是小亚细亚一带。西方哲学就起源于希腊人居住的地区。针对用神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的做法,爱奥尼亚地区的一些哲学家对大自然进行了认真的观察,理性地研究什么是万物的本原。他们第一次不在超自然的力量中,而是在自然本身,寻找对自然现象的解释。

他们的哲学思考基于这样一种信念: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源于一种唯一的物质。根据泰勒斯的说法,这个本原就是水。而他的弟子阿那克西曼德恰恰相反,主张本原是抽象的,叫做“无限定”,它由万物相聚而成。而阿那克西米尼却认为万物源于气。同一时期,在意大利南部的克罗托内地区,毕达哥拉斯创建的哲学学派则围绕着数的意义进行了各种思考。根据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意见,数创建了宇宙的秩序,万物都是数的代表。恩培多克勒创建的理论认为:存在气、水、火和土四种元素,它们受到爱和恨这两种宇宙力量的支配,或结合,或分离,万物由此而生。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构成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的基础是数目无限多的元素(也破称为“种子”——译者注),由心灵(奴斯)推动它们构成万物。到了公元前5世纪,又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叫原子说。这个理论由留基波提出,并由其弟子德谟克利特加以发展而形成。他们认为万物是由原子组成,由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中相互碰撞而形成的。留基波的原子说在两千年后为现代科学所采纳。

希腊建筑

建筑是希腊文明流传至今的最优秀的部分。希腊最早的房屋是用木材、土坯和未经加工的石材(指尚未切割成方整块状的石材)建成的。直到公元前7世纪,经过切割的石材,特别的希腊盛产的石灰石和大理石石材,才受到人们青睐。石材就在采石场就地切割和雕琢,然后运输到修建新房的地方。到了那里人们再仔细地把石材加工得方方正正,直至石块之间能够结合得严丝合缝,砌墙时,中间无须任何填充物(如灰浆等)。大理石的建筑还要用光滑的石块、细沙和润滑剂加以打磨。比较粗糙的石灰石建筑还要涂上灰浆。圆柱也要涂上一层薄薄的灰浆。

最重要的建筑是庙宇。它们都呈长方形,建筑在阶梯式的平台上,由主室和前廊两部分组成。神像供奉在主室内。前厅正面由一排圆柱和过梁(雕刻有水平的装饰图案)构成。屋顶为双坡式。这样在两端都会有一个三角形的空间,里面都装饰有浮雕。当时非常重视视觉效果的完美,所以庙宇正面的线条是一条中间缩进两边向前的曲线,以免在视觉中产生中间鼓出的错觉。前廊两边的柱子也要粗一些,以免因为受光面多而显得比别的柱子细。所有的柱子都在中段略为鼓出,显得似乎已经不胜重负。屋顶下三角形空间中的雕塑和装饰都涂有彩绘。

希波克拉底

希波克拉底被古人称为医学之父。他是培里克里斯的同时代人(公元前5世纪),当时古希腊文明正处于鼎盛时期。他为结束由教士和巫师治病的时代作出了贡献。希波克拉底把自然哲学家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应用到了医学领域,即在现象本身寻找其发生的原因。虽然没有人怀疑确实存在过希波克拉底这样一位人物,但很难找到他生平事迹的可靠资料。他是一位声望很高的医生。当时的许多医学著作被汇编成一本书,并命名为《希波克拉底文集》。在一些文章中,希波克拉底提出要在自然规律中寻找产生疾病的原因,从而使医学成为了一门科学。

希波克拉底用来诊断疾病的理论称为体液病理学。根据这一理论,活人的身体由血、黏液、黄胆汁、黑胆汁、痛苦和忧愁等体液构成。人之所以生病是由于体液的失衡。清除过多的因而成为有害的部分,就能恢复平衡。在希波克拉底周围形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学派,他们的主要共同点就是采用了医生应该采用的方法:把每个人一点一滴取得的经验积累起来。他们认为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希波克拉底所著的《誓言》规范了医生的行为准则。本书分为几个部分,直至今日,西方国家每个要走上医师岗位的人,还必须按此宣誓。誓言规定了要忠实遵循师长的教导和不得损害病人等伦理准则。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产生的巨大影响长达近两千年之久。他在雅典学园从师柏拉图,后在该校执教。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后,他才离开那里。以后不久,他担任了马其顿王位继承人亚历山大的教师,直至公元前335年。亚历山大登基后鼓励开展动物学和植物学的研究,于是这两门学科也成了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对象。在《动物史》中,他指出了各个物种之间的联系,并画出了自然分类图。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关于逻辑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著作。

他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为许多门科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亚里士多德为西方科学和哲学思想的形成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其中尤其重要的是他的14卷著作《形而上学》。在这部著作中,他探讨了事物的普遍原理。亚里士多德创建的逻辑学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杰出的贡献之一。根据他的学说,两个判断加上一个与它们均有联系的判断构成一个三段论式:从两个前提可以推出另一个判断作为结论。最著名的三段论式是:所有的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因此,苏格拉底也会死。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推理模式是一种严格的演绎方法。从两个确定无疑的前提可以得出另一个肯定正确的结论。

P20-31

序言

人在孩童时期最真诚,最容易让人读懂。科学技术在它的初创之时也最易深入理解。

科学技术正在深刻而迅速地改变着我们思索、认知、生活的方式和整个世界的面貌,已经悄然从抽象的概念变为我们生活中随处可及的一部分。

然而,事情的另一方面却是,在尽情地享受着自然科学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我们也正在逐渐远离对它的本质内涵的认识和了解。很少有人关心科学技术是怎样诞生的,又是如何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影响和塑造我们本身与世界的巨大力量。除了带来充盈的物质成果,它对我们到底还意味着什么?诚如戴维·林德伯格在《西方科学的起源》一书中所言:“如果我们希望理解生活在近代科学的世界里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就不能无视把我们引向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因此,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是一种必要的重新认识,尤其是对正处于探索和认知力最为旺盛时期的青少年朋友们而言。这也是科学技术史类书籍的独特价值。

这是因为通过阅读科学技术发展史,我们得以明了,科学技术不只是一种改变世界的力量,更是一种世界观和宇宙观。从早期与巫术、宗教混沌不分,到中世纪扮演服侍神学的婢女,最终成为点燃人们智慧、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直接驱动源,促成科技发展至今天之气象的,是包含于其中的大胆的怀疑精神、独立的探索意识和严谨的实证作风。自始至终,科学始终将怀疑、探索和实证放置在高于绝对信条、服从与臆想的位置,最终演化成一种特别的价值理念。正是凭借着这种理念,科学技术才能在影响和改变我们以及整个世界中发挥艺术、哲学和宗教等其他文明领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这是因为通过阅读科学技术发展史,我们得以看见,人类是怎样在认识大自然、征服大自然而又服从大自然的文明演化道路中筚路蓝缕,前赴后继。从最初的圆形车轮、青铜工具的问世缓解了人类生存劳作的困顿,到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对思想、知识传播的极大促进,再到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和格拉姆改良的电动机对工业生产的带动,再到以芯片、互联网、移动电话为标志的现当代科技革新,无数的巨人和天才不断引领着我们的文明前行,而这些带给我们的感受,并不亚于信奉宗教的人目睹上帝创世纪,喜爱文学的人诵读莎士比亚和李白。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形式,科学技术对我们的影响才并不仅仅局限于现有的成果,而变为了一种更为深刻的启迪和震撼。

正如著名科技史学者丹皮尔的代表作《科学史及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所言:“没有什么故事能比科学思想发展的故事更有魅力了——这是人类世世代代努力了解他们所居住的世界的故事。”因此,青少年朋友们阅读一些科学技术史类图书,是培养科学精神、获得正确的世界观、迈向成功人生的必要而又趣味无穷的事情。

是为序。

——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朱清时

书评(媒体评论)

科学始终将怀疑、探索和实证放置在高于绝对信条、服从和臆想的位置,最终演化成一种特别的价值理念。正是凭借着这种理念,科学技术才能在影响和改变我们以及整个世界中发挥艺术、哲学和宗教等其他文明领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朱清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7: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