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资本的崛起(中国股市二十年风云录)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赵迪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部中国版的《伟大的博弈》;一部记录中国股市风雨历程的史诗!20年波澜壮阔的事件,20年叱咤风云的人物……

年复一年,没有一样的桥段,但都别样精彩;成功者的喜悦,失败者的悲戚;先行者的艰辛苦楚,后来者的锐意变革;草根平民的财富神话,资本枭雄的起落沉浮……历史的长河仍然川流不息,历史的脚步必将化作一个个永恒的瞬间……

王连洲、于华等40位基金高管、证券精英鼎力推荐!

内容推荐

《资本的崛起》是一部记录中国股市20年历史进程的财经文学作品。全书以时间为主线,以通俗、写实的笔法勾勒出中国股市由初创到基本成熟的全景图。

书中记录了成功者的喜悦,失败者的悲戚;先行者的艰辛苦楚,后来者的锐意变革;草根平民缔造的财富神话,资本枭雄演绎的起落沉浮。历史的长河仍然川流不息,历史的脚步必将化作一个个永恒的瞬间。

回眸20年的历程.本书真实再现了中国股票市场经历的风风雨雨的考验。这是一部中国版的《伟大的博弈》,对于我们全面了解中国股市历史和现实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推荐语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前言

1990 荒原拓路

 静安营业部:中国的“梧桐树”

 深圳交易所:在艰难中创业

 上海交易所:得天时、地利与人和

 深沪抢先开锣:No.1之争成佳话

1991 初步蹒跚

 黑市交易:引发深圳股市危局

 救市会议:各方煞费苦心

 临危坐镇:2亿资金力拨千斤

1992 南巡定调

 南方谈话:续写春天的故事

1992 南巡定调

 南方谈话:续写春天的故事

 “8·10”风波:引出证券监管问题

 刘鸿儒履新:中国证监会诞生

1993 并购潮涌

 一次北伐:深宝安举牌延中实业

 二次北伐:深万科举牌申华实业

 三次北伐:深天极举牌飞乐音响

 回归理性:“苏三山”闹剧收场

1994 背水一战

 步入熊途:沪深股市运势维艰

 君安发难:“愚人节”收万科

 政策救市:构筑325点“铁底”

 申银、万国:携手称雄上海滩

1995 国债风波

 狭路相逢:万国对战中经开

 悲情万国:327事件及其结果

 “长虹事件”:中经开再惹是非

1996 沪深争雄

 沪深争雄:由来已久的竞合

 自弹自唱:深发展炒作深发展

 申银万国:“受命”操纵陆家嘴

 主政证监会:周道炯操刀上任

1997 亚洲风暴

 内地市场:演绎绩优神话

 金融风暴:索罗斯鼓动亚洲危机

 香港对阵:奋起抗争金融大鳄

 证监会出手:集权控制局面

1998 君安生变

 险处逢生:香港击退索罗斯

 君安证券:一个时代的传奇

 机关算尽:张国庆梦断MB0

 证券法出台:证券市场启动法制历程

1999 网络狂潮

 八卦推演:鲁兆预见“5·19”逆转

 政策推动:周正庆制造“5·19”行情

 网络神话:虚幻美好梦境

 琼民源借力:造假公司变身中关村

2000 基金内幕

 嘉实风波:洪磊“高空坠落”

 《财经》发难:“基金黑幕”震惊市场

 风云再起:十大基金公司联手反击

 洪磊复出:从基金业“叛徒”到基金监管者

2001 减持漩涡

 吴老谏言:“赌场论”引发辩论

 铁腕治市:史美伦受命高举监管大锤

 充实社保:国有股减持拉开序幕

 暂停减持:新政4个月后夭折

2002 熊途思变

 阵痛与转型:公募基金思变

 生死鞍证:第一家被撤销的券商

 救急南证:贺云、阚治东“冤家聚首”

 外资并购:新桥图谋深发展

 QFTI开闸:外来的和尚本土的经

2003 价值投资

 庄股覆灭:“中科创业”定案

 公募基金:举起价值投资旗帜

 五朵金花:熊途中的局部牛市

 赤子之心:打响阳光私募第一枪

2004 德隆崩盘

 折戟南方:阚治东悲情谢幕

 梦断大鹏:徐卫国功亏一篑

 枭雄德隆:永远的“股市第一庄”

 功过是非:庄主崩盘耐人思考

2005 决战股改

 高层关注:股改终于启动

 中国证监会:开弓没有回头箭

 三一重工:首尝股改“螃蟹”

 汇率改革:人民币启动升值之旅

 拯救券商:中央汇金强势注资

2006 资产重估

 新老划断:政策倒逼股改加速

 中工国际:IPO重启后的疯狂

 资产重估:催生“黄金十年”梦想

 银行助力:上证指数再创历史新高

2007 蓝筹泡沫

 一路高歌:股民唱起“死了都不卖”

 “5·30”暴跌:“半夜鸡叫”引发股灾

 蓝筹癫狂:基金催生新庄股时代

 林园、但斌:“中国巴菲特”涌动市场

2008 金融海啸

 “教父”清盘:赵丹阳不玩了

 平安阳谋:天量融资令市场醒悟

 次贷危机:来自大洋彼岸的海啸

 雷曼倒掉:一个时代的终结

 天量计划:世界“感恩”中国强力

2009 甲子兴邦

 迎战危机: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出台

 释放流动性:宽松政策引发天量信贷

 重启IPO:国有股转持社保定新规

 十年磨一剑:创业板终成正果

2010 博弈转型

 风格转换未遂:传统与现实的挑战

 对冲元年:股指期货大幕开启

 盛宴还是泡沫:逐鹿新兴产业

 创业还是创富:创业板周岁引争议

试读章节

1986年以后,股份制改革开始吹响了冲锋号。全国各种类型的股份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深圳市在1986年10月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将赛格集团公司、建设集团公司、物资总公司等六家市属大型国有企业作为股份制改革试点单位,市政府向这六家企业派出董事长,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时任深圳市市委书记的李灏主张用股份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也极力主张引进现代企业公司制度来改造企业经营管理。刚搞股份制改革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搞证券股票市场,而在建立股份制公司的一两年后,随着股份制公司的发展,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融资需求日渐突出,才逐渐提出了建立资本市场的问题。

1988年7月,李灏率团去英国、法国、意大利三国考察,证券市场是其中考察的一项。在英国伦敦,香港新鸿基证券公司组织了一个投资座谈会,李灏代表深圳市政府致辞,欢迎英国金融界来深圳投资。英国一家基金公司经理说,我们不能直接投资你们的工厂企业,只能买你们的股票。他提出的问题对当时的考察团来说很新鲜。当时,深圳发展银行等几家公司的股票还是柜台交易,也有一定的交易量,但仅在柜台交易是不行的。回到香港,李灏就开始考虑深圳证券市场体系建设问题。深圳要利用政策优势,建立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让企业筹集到更多的发展资金。而证券交易所对于一个完整的资本市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直到1989年,深圳市政府决定筹建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禹国刚被任命为筹备组负责人之一。在搭档的选择上,禹国刚想到王健。

我国金融专业教育恢复于20世纪80年代,而王健于198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师从我国著名金融学家王继祖教授,属于本土较早毕业的一批金融学科班硕士。王健毕业后来到深圳,起初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后来跳槽去了中国银行深圳分行。

当时,深圳市拟将深圳特区的六家城市信用社整合成深圳发展银行,在中国银行工作的王健报名参加公开招考,并取得第一名,此后被任命为深圳发展银行首任副行长,并主持具体工作。深圳发展银行一成立,就公开发行股票。后来,万科、金田、安达、原野等也陆续改组为上市公司,发行了股票,在证券部的柜台交易。两年后,深圳发展银行步人正轨,而王健急流勇退,选择离开。

习惯了创业的王健从深圳发展银行离开后,有意加盟招商银行。当时招商银行也想借鉴深圳发展银行的股份制经验,很有诚意邀请王健任职。

禹国刚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找到深圳市当时主管金融的副市长张鸿义,希望请王健出山,挂帅深交所筹备组。一开始王健并不想去创办交易所,禹国刚几次上门劝说,王健依旧犹豫不定。后来,张鸿义干脆说:“你是不是共产党员?”就这样,王健被逼上任了。

当时筹备组的条件很差,连个像样的办公的地方都没有,禹国刚和王健就租了国贸大厦的几间仓库,当做筹建办公室。

筹备工作前后有一年多时间,筹备组主要做了这样一些工作。

第一,草拟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如《深圳市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规定》、《深圳市证券交易所章程》、《有价证券上市规划》、《证券商受托买卖有价证券规则》,以及集中交易市场口头唱报作业程序、集中市场上报作业程序、交易所营业细则等40多个规章规定。

第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借鉴香港和国外的有关做法,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证交所)实行会员制,吸收本地和全国各地的券商(不吸收个人会员)为会员,确定105家证券公司作为交易所的会员单位。

第三,加快软硬件建设。选购、安装、调试反映交易行情的大屏幕显示器、电脑及电信网络系统。交易所当时选了友谊城和深圳市信托投资大厦,后来因信托大厦面积小了,又搬到深业大厦。同时进行骨干、从业人员培训,先后办了两期培训班,对各证券商进入交易所从事集中交易的上市代表和结算人员进行培训。

1990年春天,王健、禹国刚等人到北京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汇报。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监管司司长是金建栋。禹国刚和金建栋之间一段精彩的对话至今仍在坊间流传。

禹国刚开门见山道:“金司长,我们这个筹备都做得差不多了,你看什么时候能开业。”

金建栋说:“老禹,深圳证券交易所,这个谁敢批给你啊,这个事没人敢给你弄啊,我给你改个名字,叫深圳证券市场,你如果同意,现在我就可以给你批.你回去马上可以运作。”

禹国刚和金建栋开了个玩笑,说:“福田有个菜市场、罗湖有个肉市场,我这边叫深圳证券市场。我这到底是菜市场还是肉市场啊,叫深圳证券市场,跟菜市场和肉市场有什么区别?”。

金建栋道:“老禹,你不懂,我给你改这个名字,我马上就能批,回去马上就能运作,你运作起来后,可以更名啊。”

禹国刚想想,金建栋讲的也确实有道理,他是站在北京的角度,怎么也得讲究策略,所以也就接受了。

后来,“深圳证券市场”名字又被换成“深圳证券交易中心”,最后终于定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名称的几经更迭折射出当年复杂的情形。

在深交所正式成立之前,政府的智库和民间的研究机构已经开始对股票市场理论进行研究。

王师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师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1989年,正在撰写博士论文的王师勤开始对股市产生兴趣并着手开展研究。博士毕业后,王师勤毅然决然地去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一深圳)工作。1999年3月5日,深原野发行新股,广告词为“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粟”。王师勤感到深圳股票市场已经初具雏形。同年5月中旬,王师勤向综合开发研究院领导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办一份股市分析专刊;第二,院里拨出一些钱让研究院在深圳股市上运作。不过,两个建议都遭到否决。

1990年5月25日后,只有五只股票的深圳股票市场全面飙升。政府推出涨跌停板制度,而且不断压缩停板的区间,从10%到5%再到1%。为此,王师勤于1990年6月主持撰写了《引导股票投资热潮,发展深圳基础设施》的报告并提交给深圳市人民政府,率先提出企业股份制改造试点与国家产业政策倾斜重点相结合的政策建议,受到主管金融的副市长张鸿义的高度重视。综合开发研究院领导也极为鼓舞,同意了王师勤办股市分析专刊的建议。1990年7月,综合开发研究院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本证券刊物——《股市动态分析》。P6-9

序言

时光荏苒,天地沧桑,廿载光阴,弹指一挥。

不知不觉间,中国资本市场已经走过了整整20年。《礼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二十日弱冠”。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人在20岁时要举行冠礼,表示他已经成年,从此以后对社会有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但之所以叫“弱冠”,是说20岁的时候,身体还不是特别强壮,还比较年少,需要长者的扶持,所以称为“弱”。我想,用“弱冠”来形容中国股票市场20年来取得的成绩和未来要努力的方向是非常贴切的。

20年前,南开大学金融学系的校友、我国金融学泰斗王继祖老先生的弟子王健受命筹建深圳证券交易所时,中国资本市场刚刚起步。20年间,中国资本市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抚今追昔,让人感慨万千。在20多年的教学和研究中,我深深感到,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绝非一帆风顺,其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挫折与考验。站在历史的时点上,我们有必要对过往20年的经验和教训进行认真的总结与思考。

当我看到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年轻校友赵迪撰写的《资本的崛起》的书稿时,一幕幕熟悉的瞬间仿佛把我带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之中。这是一部真实记录中国资本市场20年历史进程的著作。我既为其中精彩的内容所吸引,更为在喧嚣而浮躁的社会中还能够有年轻人如此潜心创作而感动。在此,我郑重向广大金融学子、证券市场投资者以及从业者推荐《资本的崛起》一书,这对于我们了解历史,研究资本市场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马君潞

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2010年10月

书评(媒体评论)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一本《资本的崛起》让我们了解了华尔街的兴衰。虽然只有20年的历史,但中国资本市场也需要对她的曲折历程记载,让后人知晓启程是何等艰难,其间的发展是怎样坎坷,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有多少先行者付出了一切!这段历史,是全球任何一个资本市场都不曾有过的,时代的烙印是每个中国资本市场的参与者都需要铭记的!这本《资本的崛起》由一位“80后”青年作家完成,确实有些出人意料。赵迪作为非常勤奋的年轻财经作家,以非凡的付出,为我们这个时代奉献出了一部力作,这部作品也是他个人的精品之作。如果愿意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愿意了解中国资本市场的跌宕起伏,请与作者一起回顾那些艰辛、精彩和难忘的岁月。

——大型财经电视节目“交易日”首席评论员吴佳

我与赵迪相识不过三年,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在同龄人中,他既有少年才子的豪情,又有指点江山的壮志。既有敢爱敢恨的真挚与率直,又有运筹帷幄的淡定与成熟。他先后著有《基金经理》、《基民天下》、《资本剑客》等书,其中《基金经理》在和讯网基金频道的连载引来数十万名网友关注。赵迪的新书《资本的崛起》,用通俗的笔法,为我们展示了“80后”眼中中国股市20年来的成长与变迁,是值得一读的作品。

——和讯网基金频道主编孙萱

20周年终弱冠,带上成人冠冕的中国股市,必须告别此前那个经常闯闯大祸小祸、调皮跳动而不守规矩的青春年华,他已经具备了足够强健的体魄,现在更需要的是一份厚重的责任感,以反哺那个曾经一把血一把泪养大他的社会与投资者。

——《资本时代》执行主编鲍迪克

赵迪新作《资本的崛起》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资本崛起的浪潮中,人性的贪婪与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历史仍会重演,但历史不会简单地重演,这正是资本市场的魅力所在。中国股市未来20年将充满更多的刀光剑影、鼓角争鸣。

——《环球财经》副总编辑林鹰

一段股民耳熟能详的大历史,却多了很多新鲜而富有生气的小故事。站在与当事人平行的视角上重温这段风云岁月,能够激励我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充满前景的未来。本书适合所有对中国股市感兴趣的读者。

——全景网副总编辑张凌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到现在已是枝繁叶茂,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能无时无刻地感受到资本崛起的蓬勃生机和无穷力量。20年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或许对于很多身处其间的人,都只有模糊的情节和影像。从来处来,往去处去,只有回到最初的地方,才能厘清发展的脉络和方向。

《资本的崛起》沿着时间的轨迹追根溯源,穿插其间的是波澜壮阔的事件和叱咤风云的人物……年复一年,没有一样的桥段,但都别样精彩。它可算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本编年史,虽不能写尽20年的沧海桑田,却是脉络清晰,枝丫分明,它必是读者想了解中国资本市场历史的重要参考和坐标,也必为后人不断提及并借鉴。

——上海枫江伟诚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曾国伟

历史的足迹其实并不宏大,往往展现于细微之处。当时也许身在其境而不自觉,但回头将这些脉络相连,就能知演变。没有什么比历史更能促进我们思考,对于想了解中国资本市场20年历史的读者,这本书一定开卷有益。

——《理财周报》副主编谭昊

虽然没有华尔街那样的历史悠久与惊心动魄,但拥有20年历史的中国股市也一样波澜壮阔,值得系统梳理一番。正如《伟大的博弈》一样,许多精彩的“中国式”博弈故事,尽在此书中。  ——《投资与合作》杂志副主编左勤程

这是描写中国资本市场20年历程最精彩的一本书。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错综复杂的市场博弈,令人读后不胜欷感慨。大江东去浪淘尽,在全流通时代、后危机时代,A股市场将翻开崭新的一页。未来的路怎么走,我们仍需要追溯先行者的足迹……

——《钱经》副主编张志峰

自然界没有飞跃,人类历史更不会跳跃。尽管这20年来,有那么多智者建言,有那么多英雄恨铁不成钢,有那么多愤青指责,有那么多“扒粪者”揭黑,有那么多豪杰沉浮,但是,中国的股市就是中国的故事,而且是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故事,这一点再次印证了经济学界老前辈马歇尔100年前对经济制度演变的看法。不过,通过《资本的崛起》,我们似乎也看到,历史没有跳跃但不等于没有变化、没有成长,尽管它们来的那么艰难,需要付出那么多的代价。

——《中国经济时报》编委总编辑助理谢宝康

《资本的崛起》读来既有《伟大的博弈》的荡气回肠,也有《激荡三十年》的欷感慨,赵迪用他平实但精彩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仅有20年历史便已风华正茂的中国股市。几番潮起潮落之后,这些来自民间的思考弥足珍贵。

——《经济观察报》华南新闻中心主任申兴

从懵懂的孩童到风华正茂的青年,中国股票市场迎来20周岁的生日。《资本的崛起》追溯了这一段风雨历程,读来若历历在目。相信伴随中国股市成长的读者,会回忆起辛酸与快乐的历史;也相信正在步入中国股市的读者,也会以史为鉴少走弯路。

——经济参考网主编李晓辉

20年弹指一挥,猛人也罢,过客也罢,俱往矣。赵迪新书《资本的崛起》的推出恰逢中国资本市场20年,他以时间顺序,深入浅出地描绘了发展中人与事的经典瞬间,呈现了20年中国股市的浮沉与得失。对于新老投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床头书。

——金融界网站理财资讯部主编仇霞

20年的时间并不长,可是却足以发生许多大事件,例如,创建中国股市。要想理解这20年历史里A股发生了哪些大事件,它们又是如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还有哪些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趣事,你必须要了解发生这些事件时的历史大背景。同时,从小处知细微,你也要了解历史的细微节点,知道当时当地身处其中的人们是怎样的一个心态,这样,你才能真正的明白A股的发展过程。可喜的是,你现在看到的这本书——《资本的崛起》在这两方面都描写得非常好,小至坊间传闻,大至金融海啸,全都一一通过作者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写出来,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作品。

——《卓越理财》李锐

中国股市是激荡的20年,崛起的20年。《资本的崛起》选取了20年中20个精彩的特写镜头,从中读者能看到中国经济锋刃刻画的历史性印记。

——新华社《中国证券报》资深编辑杨光

今年,中国资本市场已经20岁了,过了成年礼,已经长大成人,在中国经济复兴中逐渐担当重任。2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历经风雨泥泞、曲折艰险,从零起点、迅速发展,用资本的崛起谓之恰如其分。《资本的崛起》这本书,能让我们重新回到那波澜壮阔的岁月,感悟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努力、奋争及畅快。这是一本值得带到荒岛上细细品味的书。

——《证券日报》产经中心主编张志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2: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