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杜尚领会到他年轻时的想法正在风中渐渐地融化,直到完全融化时,他就很高贵地停止了自己的游戏,并有远见地宣布另一些年轻人会在当代艺术的棋局里成为那些想法的专家。然后,他就玩起真的棋来了。
杜尚一个人发起了一场运动,这是一场真正的现代运动,其中暗示了一切,每个艺术家都可以从他那里得到灵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杜尚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法)朱迪特·伍泽 |
出版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当杜尚领会到他年轻时的想法正在风中渐渐地融化,直到完全融化时,他就很高贵地停止了自己的游戏,并有远见地宣布另一些年轻人会在当代艺术的棋局里成为那些想法的专家。然后,他就玩起真的棋来了。 杜尚一个人发起了一场运动,这是一场真正的现代运动,其中暗示了一切,每个艺术家都可以从他那里得到灵感。 内容推荐 马塞尔·杜尚行为怪异,总设法捣鼓出嘲弄艺术的滑稽举动:为《蒙娜丽莎》画像添上一抹胡须,拿小便池放到现代艺术展上去展览,在不起眼的现成品上签字后将其视为艺术品,等等不一而足。作为“20世纪初这段时间内最聪明的人”(布勒东语),作为超现实主义的引路人,作为达达运动在纽约的通讯员,杜尚不但影响了毕卡比亚及曼·雷,而且还影响了贾斯培·琼斯、罗伯特·劳申伯格、约翰·凯奇以及安迪·沃霍尔等美国现代艺术家。但人们是否真正了解怪异的杜尚呢?是否了解他的创作过程,他往来奔波于欧美大陆的生活,甚至他的情感生活呢?是否了解他那些像谜一样的作品呢? 这部用法文撰写的长篇传记以细腻的笔法、翔实的资料将杜尚身上的谜一一揭开,让我们看到一位“反艺术家”的真实生活。 目录 中译本序 第一部 经历过“各种主义”的青年时代(1887-1912) 第一章 新大陆的《奥林匹亚》 第二章 杜尚兄弟姐妹 第三章 早期印象派画风 第四章 在蒙马特的生活 第五章 技术工人 第六章 野兽派画风如流星闪过 第七章 理想破灭了 第八章 立体派的“文艺复兴” 第二部 抗拒(1912-1915) 第九章 文字的舞台 第十章 黄昏时刻的慕尼黑 第十一章 对旧世界感到厌倦 第十二章 这并不是一件现成品 第三部 梦想的生活(1915-1924) 第十三章 在纽约的成就 第十四章 1917年,另一场革命 第十五章 任何人都不应推托不知道达达 第十六章 爱神,这就是生活 第十七章 《大玻璃》 第十八章 艺局收官? 第四部 棋艺之旅(1924-1946) 第十九章 一位在巴黎的美国女子 第二十章 前卫经纪人 第二十一章 毕加索和杜尚不相往来 第二十二章 现成的婚姻 第二十三章 追忆往事的假期 第二十四章 佩吉去奋战 第二十五章 流亡海外的艺术家 第五部 爱情(1946-1968) 第二十六章 终于出现了一位女神 第二十七章 新世界的起源 第二十八章 蒂尼 第二十九章 解读沉默的方法 致谢 马塞尔·杜尚生平及创作年表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试读章节 马塞尔和苏珊一起到薄兰韦勒镇小学读书,在学校里,他们俩都是优等生,常常和当地农民的孩子们在一起玩耍。福楼拜过去曾在书中描述过乡村的贫困,现在这种贫困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法国乡村正处于最繁荣的时期,自然灾害、瘟疫、饥馑、人口过剩等问题已不再困扰法国农村了。公路已通向四面八方,朱尼耶老爹的两轮马车在梧桐树荫的遮蔽下,在公路上缓缓地走着,偶尔有一两辆汽车从马车旁边超过去。依照弗雷西内计划,在距离每个村庄不到20公里远的地方,就要建造一座火车站。农村的富裕家庭,比如杜尚一家,都有煤气照明灯、挂钟以及自来水。村子里的显赫人物能充分享受经济繁荣带来的便利,享受社会进步、医学发展带来的好处,享受现代化的种种乐趣,他们当然对此不会感到有任何不便之处。 等到学校放假的时候,马塞尔又能见到两个哥哥了,大哥比他大12岁,二哥年长他11岁,他们俩在鲁昂的寄宿学校里上学。大哥加斯东为人善良,待人真诚,在这方面堪称楷模;二哥雷蒙极有天赋,一直想当医生,而且对哲学很感兴趣。马塞尔非常敬佩两个哥哥,常常想像着和哥哥们一起离开家庭,到外面去闯荡。在薄兰韦勒,他总想和哥哥们一起玩,尤其是和他们下象棋,他很有天赋,没过几年就能和哥哥们分庭抗礼了。哥哥们带他到克勒翁河上去划船,河水恰好从他们家的大花园前流过。在假期和家人团聚的日子里,两个哥哥给小马塞尔带来许多快乐,在同父亲欧仁·杜尚聊天时,哥哥们总说一些玩笑话,或玩弄同音异义的文字游戏,小马塞尔则在一旁认真地听着。他们父子都十分矜持,谈起自己的时候还会脸红,对于他们来说,说一些玩笑话恰好是克服腼腆及害羞心理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拿禁忌、社会习俗及责任不当真的一种手段。在那个时候,阿方斯·阿莱正在撰写《为失聪伟人的葬礼而默默行进》,就在那同时,德雷菲斯被撤职查办。父亲是公证人,经常有人到家里来找他谈事情,杜尚家的儿子们就聚在一起观察这些来访者的怪癖,或许他们事先已征得父母的允许:红脸膛的有钱人蓄着长长的鬓角,身穿燕尾服,露出大腹便便的样子;而狡黠的农民则到这儿来设法找到某位亲戚的遗嘱,或者商讨婚嫁的条件,脸上露出的神色真像是家里死了人或有女儿待嫁似的。他们家里总能响起欢快的笑声。 马塞尔·杜尚很爱他的父亲,父亲欧仁生于1848年,他那一代人很乐观,而且开始背弃基督教信仰,在第二帝国垮台之后,他们亲眼看到共和国的胜利,然而他们也经历了一连串的悲剧:普法战争中法国惨遭失败,被迫将阿尔萨斯一洛林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同时还支付了50亿金法郎的战争赔款;巴黎遭受围困,巴黎公社起义;麦克马洪元帅干预议会,试图恢复王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欧仁·杜尚对-一切都持有理性的怀疑态度,认为没有哪种事实总是一成不变的,但他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他的父母在马西亚克开了一家咖啡馆,马西亚克是奥弗涅省的一个小村庄,父母送他到神学院去读书,在神学院里读完初中和高中之后,他并没有去当修士,后来他当上负责税收的公务员。1870年普法战争时,他在卢瓦尔地区的部队里任中尉,但在斯特丁被俘,后来回到法国,并被部队派驻到诺曼底的当维尔,他在那儿结识了露西·尼科勒。这场婚姻使他跻身于诺曼底有钱人的行列,他用妻子的嫁妆在薄兰韦勒买下了公证人事务所。尽管对政治斗争一直持怀疑态度,但他还是在1896年以拥护共和政体的温和派人士当选为镇长,在169位选举人当中,有159人将选票投给他,后来在历届选举中,他又连续当选,直到1905年才退下来。欧仁受过教育,担任过公职,而且还靠婚姻得到一笔嫁妆,他的社会地位也因此得到提升,这正是第三共和国里一个有才能、有抱负的人所走过的升迁之路,他后来还获得骑士荣誉勋章。1903年,有人打算将古斯塔夫·福楼拜家在克鲁瓦塞的故居收购回来,他在认捐书上签了字,因为福楼拜是他最喜欢的作家。难道正是因为他喜爱这位作家,所以才以嘲笑的眼光去看待外省有钱人那种种贪图物质享受的怪癖吗?作为公证人,他是观察这些有钱人所作所为的最佳人选。欧仁长着一副瘦削的面孔,嘴唇极薄,鼻梁笔直,头发几乎都掉光了,脸上蓄着浓密的络腮胡子,尖下巴微微向外翘着,这让他看上去显得有些怪异。三个女儿都长得像他。他常常佩戴苏格兰式领结,这表明他在着装方面还是有点古怪。他十分关心自己的孩子们,对马塞尔更是尤为关注,就在两个大儿子到鲁昂的寄宿学校读书之后,他便允许马塞尔进入家中专为事务所保留的那两间房,这两间房在底层,房子外面就是花园。事务所里摆放着客户档案的柜子,年轻的书记员在伏案工作,还有各种公用图章、、印花税票、复制的文件、印刷的信函……这个摆放着各种法律契约的事务所深深地吸引着小马塞尔,在16岁之前,他一直梦想着将来能当一个公证人。在事务所里,在这片属于儿童的天地里,他从事着探索活动,仿佛在与成人世界抢时间似的,人们在那些复制的文件里依然能看到他从事探索活动的痕迹,这些文件后来也反映在他的作品里。签字就像是一种信德行为,一种承担义务的证明,在艺术领域里,杜尚在签字问题上大做文章并非出于偶然。P18-20 序言 在当今世界所盛行的观念艺术、流行艺术、极简主义艺术、行为艺术、过程艺术,以及后现代艺术中都能找到马塞尔·杜尚的影子,他对波普艺术的影响是直接的,甚至可以说是波普艺术的鼻祖,难怪波普艺术的领军人物对杜尚是如此佩服。 马塞尔·杜尚堪称是西方近代艺术史上的怪才,在早期的艺术创作中,他先后接触过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画派,他的立体主义画作甚至带有未来主义的色彩,这也是他的作品《下楼的裸女》在独立艺术家沙龙展上遭到拒绝的原因之一。他是最先以玻璃为绘画载体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之一,也是最先以机器来寓意并表现人物的艺术家之一。正当他的艺术生涯逐渐迈向巅峰之时,他却突然宣布不再从事艺术创作,转而去下象棋。他还演过电影,捣鼓点小发明,琢磨轮盘赌的赢钱概率,制作《手提箱式盒子》,甚至男扮女装,杜撰出罗丝·塞拉维这么一个人物。 马塞尔·杜尚崇尚自由,并冲破艺术界的一切束缚,主张让艺术摆脱“阳春白雪”的高雅形态,并赋予它更多的“下里巴人”的韵味,进而让艺术变为非艺术,“人们究竟能不能创作出非艺术的作品呢?”这是他反复琢磨的问题。他给《蒙娜丽莎》画上一抹小胡子和山羊胡子,这个信手之作后来成为达达运动的招牌。1917年在独立艺术家沙龙展上,他购买了一件小便池,不但签上名字而且还冠以“泉”的标题,准备将其作为艺术品送去展览。在批量化生产的工业品上签上艺术家的名字,使其摇身一变也成为艺术品,他以“现成品”的手法完成了一种彻底的变革,进而被人们冠以“反艺术家”的称号。 马塞尔·杜尚是文字游戏大师,他用精彩的文字游戏来表现自己叛逆的性格。无论是《新寡》,还是((假阴道,汽车牌照》;无论是罗丝·塞拉维的名字,还是《L.H.O.O.Q.》,这些文字游戏都展现出杜尚的智慧。难怪安德烈·布勒东称赞他是“20世纪初这段时间内最聪明的人”。 马塞尔·杜尚也是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他曾暗恋年长他几岁的加布丽埃勒,因此加布丽埃勒也就成为他创作《甚至被单身汉们剥光衣服的新娘》、《从处女到新娘的转变》以及《新娘》的源泉。他和女友玛丽·雷诺兹保持长达近20年的友情,其间他们也曾吵过架,闹过分歧,甚至因杜尚娶妻结婚而让玛丽感到痛苦万分,但他们心心相印,相互鼓励,将对方的挚爱埋在心里。对玛丽亚·马丁斯的爱情使杜尚焕发出创作的第二春,在此期间,他创作出多件色情小雕塑,并着手创作生前最后一件作品《已知的条件:1.瀑布,2.煤气灯》。他和蒂尼喜结连理则是他完成这最后一件作品的动力。 所有这些放在杜尚身上的标签都不是我封的,赋予杜尚什么样的标签是艺术史学家及艺术评论家的事,但透过此书,读者或许看到的正是这样的杜尚。 本书是第一部以法文撰写的有关杜尚的长篇传记,国内有关杜尚的文字多由英文版编译出版,因此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我所译的杜尚作品的标题与现在大家所熟悉的标题有所不同,我想就此作几点说明。杜尚最后一件作品的标题为“已知的条件:1.瀑布,2.煤气灯”,原文标题为:“Etant donn6s:1°La chute d’eau 2°le gaz d’eclairage”。作者在书中多次描述杜尚对数学非常感兴趣,杜尚甚至表示:“我一直想成为一名数学家。”在法语里“Etant donnes'’的意思为“鉴于”,取其数学概念的词义,就是“已知的条件”。有关这个标题的由来,作者也在书中作了描述。此外,在翻译过程中,“国王和王后受到草率裸女的追捧”以及“国王和王后遭遇草率裸女的阻拦”这两个标题也给我带来很大困扰,其中最大的困扰就是杜尚在原标题里用了副词“vite”(快速地)这个词,幸好本书作者对此作出解释,称这个词是形容词,是古法语的用法,杜尚取其“草率”的含义。还有标题“九个马利克模子”,作者也在书中详细解释了这个标题的构成形式,这里不再赘述。 本书作者朱迪特·伍泽是法国艺术史学家、哲学家兼电影剧本编剧。本书是她的处女作。 袁俊生 2009年10月17日于苏州 书评(媒体评论) 当杜尚领会到他年轻时的想法正在风中渐渐地融化,直到完全融化时,他就很高贵地停止了自己的游戏,并有远见地宣布另一些年轻人会在当代艺术的棋局里成为那些想法的专家。然后,他就玩起真的棋来了。 ——【西班牙】萨尔瓦多·达利 杜尚一个人发起了一场运动,这是一场真正的现代运动,其中暗示了一切,每个艺术家都可以从他那里得到灵感。 ——【美】德·库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