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水浒传(上中下名家批注图文本)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明)施耐庵//罗贯中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章回小说,也是迄今为止这类题材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小说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整个过程,愤怒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和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本书为名家批注图文本。

内容推荐

《水浒传》以它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中国的农民富有武装斗争的传统和经验,但用文学形式来歌颂农民战争,并且真实生动地作全面的艺术再现的,只有《水浒传》。

《水浒传》通过艺术形象表现的“官逼民反”的现象,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本质,它所表现的粱山泊英雄轰轰烈烈的大起义,有力地冲击封建地丰阶级的统治,在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水浒传》作者以其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生动丰富的文学浯言,叙述了许多引人入性的故事,塑造了众多可爱的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目录

引首

第 一 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第 二 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第 三 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 四 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 五 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 六 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第 七 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 八 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 九 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 十 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三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

第十四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十九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

第二十回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第二十二回 阎婆大闹郓城县 朱仝义释宋公明

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二十四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第二十五回 王婆计啜西门庆 淫妇药鸩武大郎

第二十六回 郓哥大闹授官厅 武松斗杀西门庆

第二十七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第二十八回 武松威镇安平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

第二十九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第 三十 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

第三十一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第三十三回 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

第三十四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第三十五回 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

第三十六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第三十七回 没遮拦追赶及时雨 船火儿夜闹浔阳江

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跳

第三十九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第 四十 回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第四十一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第四十二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第四十三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四十四回 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

第四十五回 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

第四十六回 病关索大闹翠屏山 拚命三火烧祝家庄

第四十七回 扑天雕双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第四十八回 一丈青单捉王矮虎 宋公明两打祝家庄

第四十九回 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

第 五十 回 吴学究双用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第五十一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第五十二回 李逵打死殷天锡 柴进失陷高唐州

第五十三回 戴宗智取公孙胜 李逵斧劈罗真人

第五十四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探穴救柴进

第五十五回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第五十六回 吴用使时迁盗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

第五十七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第五十八回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第五十九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

第 六十 回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第六十一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

第六十二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

第六十三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关胜议取梁山泊

第六十四回 呼延灼夜月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第六十五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跳水上报冤

第六十六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第六十七回 宋江赏马步三军 关胜降水火二将

第六十八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第六十九回 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

第 七十 回 没羽箭飞石打英雄 宋公明弃粮擒壮士

第七十一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第七十二回 柴进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

第七十三回 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第七十五回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谤徽宗

第七十六回 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

第七十七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两赢童贯

第七十八回 十节度议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败高太尉

第七十九回 刘唐放火烧战船 宋江两败高太尉

第 八十 回 张顺凿漏海鳅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

第八十一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计赚萧让

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蓟州城 卢俊义大战玉田县

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关 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

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战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将

第八十八回 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第八十九回 宋公明破阵成功 宿太尉颁恩降诏

第 九十 回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渡燕青射雁

第九十一回 张顺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润州城

第九十二回 卢俊义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战毗陵郡

第九十三回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第九十四回 宁海军宋江吊孝 涌金门张顺归神

第九十五回 张顺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宁海军

第九十六回 卢俊义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战乌龙岭

第九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邓元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第九十八回 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第九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第 一百 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试读章节

且说这桃花山大头领坐在寨里,正欲差人下山来探听做女婿的二头领如何,只见数个小喽罗气急败坏,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大头领连忙问道:“有甚么事,慌做一团?”小喽罗道:“二哥哥吃打坏了。”大头领大惊,正问备细,只见报道:“二哥哥来了。”大头领看时,只见二头领红巾也没了,身上绿袍扯得粉碎,下得马,倒在厅前,口里说道:“哥哥救我一救。”大头领问道:“怎么来?”二头领道:“兄弟下得山,到他庄上,人进房里去。叵耐那老驴把女儿藏过了,却教一个胖和尚躲在他女儿床上。我却不提防,揭起帐子摸一摸,吃那厮揪住,一顿拳头脚尖,打得一身伤损。那厮见众人人来救应,放了手,提起禅杖打将出去。因此我得脱了身,拾得性命。哥哥与我做主报仇。”大头领道:“原来恁地。你去房中将息,我与你去拿那贼秃来。”喝叫左右:“快备我的马来。众小喽罗都去。”大头领上了马,绰枪在手,尽数引了小喽罗,一齐呐喊,下山去了。

再说鲁智深正吃酒哩,庄客报道:“山上大头领尽数都来了。”智深道:“你等休慌,洒家但打翻的,你们只顾缚了,解去官司请赏。取俺的戒刀来。”鲁智深把直裰脱了,拽扎起下面衣服,跨了戒刀,大踏步提了禅杖,出到打麦场上。只见大头领在火把丛中,一骑马抢到庄前,马上挺着长枪,高声喝道:“那秃驴在那里,早早出来决个胜负。”鲁智深大怒,骂道:“腌臜打脊泼才,叫你认得洒家。”轮起禅杖,着地卷将来。那大头领逼住枪,大叫道:“和尚且休要动手,你的声音好厮熟。你且通个姓名。”鲁智深道:“洒家不是别人,老种经略相公帐前提辖鲁达的便是。如今出了家做和尚,唤做鲁智深。”那大头领呵呵大笑,滚鞍下马,撇了枪,扑翻身便拜道:“哥哥别来无恙,可知二哥着了你手。”鲁智深只道赚他,托地跳退数步,把禅杖收住,定睛看时,火把下认得不是别人,却是江湖上使枪棒卖药的教头打虎将李忠。原来强人下拜,不说此二字,为军中不利,只唤做“剪拂”,此乃吉利的字样。李忠当下剪拂了起来,扶住鲁智深道:“哥哥缘何做了和尚?”智深道:“且和你到里面说话。”刘太公见了,又只叫苦:“这和尚原来也是一路。”

鲁智深到里面,再把直裰穿了,和李忠都到厅上叙旧。鲁智深坐在正面,唤刘太公出来。那老儿不敢向前,智深道:“太公休怕他,他是俺的兄弟。”那老儿见说是兄弟,心里越慌,又不敢不出来。李忠坐了第二位,太公坐了第三位。鲁智深道:“你二位在此。俺自从渭州三拳打死了镇关西,逃走到代州雁门县,因见了洒家赍发他的金老。那老儿不曾回东京去,却随个相识也在雁门县住。他那个女儿就与了本处一个财主赵员外,和俺厮见了,好生相敬。不想官司追捉的洒家要紧,那员外赔钱去送俺五台山智真长老处落发为僧。洒家因两番酒后闹了僧堂,本师长老与俺一封书,教洒家去东京大相国寺投托智清禅师,讨个职事僧做。因为天晚,到这庄上投宿,不想与兄弟相见。却才俺打的那汉是谁?你如何又在这里?”李忠道:“小弟自从那日与哥哥在渭州酒楼前同史进三人分散,次日听得说哥哥打死了郑屠,我去寻史进商议,他又不知投那里去了。小弟听得差人缉捕,慌忙也走了。却从这山下经过。却才被哥哥打的那汉,先在这里桃花山扎寨,唤做小霸王周通。那时引人下山来和小弟厮杀,被我赢了,他留小弟在山上为寨主,让第一把交椅教小弟坐了,以此在这里落草。”智深道:“既然兄弟在此,刘太公这头亲事再也休题。他止有这个女儿,要养终身。不争被你把了去,教他老人家失所。”太公见说了,大喜,安排酒食出来,管待二位。小喽罗们每人两个馒头,两块肉,一大碗酒,都教吃饱了。太公将出原定的金子缎匹,鲁智深道:“李忠兄弟,你与他收了去,这件事都在你身上。”李忠道:“这个不妨事。且请哥哥去小寨住几时,刘太公也走一遭。”太公叫庄客安排轿子,抬了鲁智深,带了禅杖、戒刀、行李。李忠也上了马。太公也坐了一乘小轿。  却早天色大明,众人上山来。智深、太公到得寨前,下了轿子,李忠也下了马,邀请智深入到寨中,向这聚义厅上三人坐定。李忠叫请周通出来。周通见了和尚,心中怒道:“哥哥却不与我报仇,倒请他来寨里,让他上面坐。”李忠道:“兄弟,你认得这和尚么?”周通道:“我若认得他时,却不吃他打了。”李忠笑道:“这和尚便是我日常和你说的,三拳打死镇关西的便是他。”周通把头摸一摸,叫声:“呵呀!”扑翻身便剪拂。鲁智深答礼道:“休怪冲撞。”三个坐定,刘太公立在面前。鲁智深便道:“周家兄弟,你来听俺说。刘太公这头亲事,你却不知,他只有这个女儿,养老送终,承祀香火都在他身上。你若娶了,教他老人家失所,他心里怕不情愿。你依着洒家,把来弃了,别选一个好的。原定的金子缎匹,将在这里。你心下如何?”周通道:“并听大哥言语,兄弟再不敢登门。”智深道:“大丈夫作事,却休要翻悔。”周通折箭为誓。刘太公拜谢了,纳还金子缎匹,自下山回庄去了。

李忠、周通椎牛宰马,安排筵席,管待了数日。引鲁智深山前山后观看景致,果是好座桃花山,生得凶怪,四围险峻,单单只一条路上去,四下里漫漫都是乱草。智深看了道:“果然好险隘去处。”住了几日,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个慷慨之人,作事悭吝,只要下山。两个苦留,那里肯住,只推道:“俺如今既出了家,如何肯落草。”李忠、周通道:“哥哥既然不肯落草,要去时,我等明日下山,但得多少,尽送与哥哥作路费。”次日,山寨里一面杀羊宰猪,且做送路筵席,安排整顿,却将金银酒器设放在桌上。正待入席饮酒,只见小喽罗报来:“见山下有两辆车,十数个人来也。”李忠、周通见报了,点起众多小喽罗,只留一两个伏侍鲁智深饮酒。两个好汉道:“哥哥只顾请自在吃两杯。我两个下山去取得财来,就与哥哥送行。”分付已罢,引领众人下山去了。

P58-60

序言

《水浒传》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之一,新中国建立之初,于1952年即出版了。当年出版的《水浒》,主要依据的是贯华堂七十回本;此后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以及各种校订、删节的本子,也都陆续出版。各种版本,自然各有其特点和相应的读者对象,我们这个本子的特点是:

一、以最接近《水浒传》原本面貌的明代容与堂百回本为底本,谨慎吸收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对百回本确有改进的文字。

二、订正少数明显的各本俱误的疏漏和文字。

三、增加有助阅读和理解的简要注释。

四、严格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规范化字和简化字排印。

上述做法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比较可靠、便于阅读的本子。

下面简要介绍有关《水浒传》的各种情况。

《水浒传》故事的由来

《水浒》是我国第一部由讲史蜕化出来的英雄传奇。在《水浒》以前,长篇小说一般都是讲历史故事,例如《三国志演义》,而《水浒》却较多地离开历史实际,注重英雄人物的创造。这在小说史上自是一大发展。

正由于是第一部英雄传奇,所以仍保存着大量历史的影子。小说中的不少人物,在历史上都是确有其人的。如宋江,史书称他“为人勇悍狂侠”(元陈泰《所安遗集补遗·江南曲序》),“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山东、河南北),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宋史·侯蒙传》),“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宋史·张叔夜传》);如八百里梁山水泊,在当时确是方圆数百里,茫茫无际,长满蒲草的大湖泊,宋仁宗时人宋庠《宋元宪集》有《坐旧州驿亭上作》(自注:亭下是梁山泊,水数百里)诗:

废垒孤亭四面风,座疑身世五湖东。

长天野浪相依碧,落日残云共作红。

渔缶回环千艇合,巷蒲明灭百帆遥。

恍然归兴无人会,闲向青冥数塞鸿。

据上述记载,宋江及梁山泊的事迹,无疑在民间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虽然宋江等人的结局,史书记载不一,但不久宋王朝北方的大片土地,即被金兵占领,而英勇抗击和不屈反抗金兵的,却正是当时人称为“义勇”的类似宋江这样的人物。国难思良将,所以宋江的故事在南宋民间不仅是“街谈巷语”,而且成了说话艺人的重要题材;同时在故事流传过程中,逐渐把“勇悍狂侠”的宋江,改造成为知书识礼,集忠孝、仁爱、信义于一身,疏财仗义、始终忠于朝廷的人物。这不仅是说话艺人演唱的需要,也是民间对英雄人物崇拜心理的反映。因为既是英雄,不能不具备高度的道德。但这种在当时来说是美化宋江的刻画,十年“文革”中却成为“投降派”和“叛徒”的口实。所以读古书必须具有历史主义的眼光,只有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和背景,才能正确地吸收或扬弃,而牵强比附,任意褒贬,是有害无益的。

南宋时说唱水浒故事的详情,我们已不清楚了。但从流传到今天的、至少在南宋末年成书的话本《大宋宣和遗事》中,已能见到今本《水浒传》的基本结构。在宋遗民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更勾勒了故事中宋江等三十六人各自的轮廓。

《水浒传》的版本

《大宋宣和遗事》已具有了《水浒传》的雏形,但是直到明代嘉靖间郭勋的百回本问世的二百五十年左右时间内,除出现了大量有关水浒人物的戏曲外,水浒故事的本身发展却似乎相当沉寂,没有一种《水浒》初期形式的版本流传下来。也就是说在版本发展过程中明显脱了一个环节。

但是,在百回本之前肯定存在一个为百回本所依据的本子,如《三国志通俗演义》之有《元刊三国志平话》、吴承恩《西游记》之有杨致和《西游记传》一样。今天虽然见不到它,并不等于它不曾存在过,能证明旧本存在的证据很多,这里只就形式和内容各举一例。

首先,我们知道,小说中两句对仗形式的回目,始见于明嘉靖时期。在此之前,回目都为单句,就像大家熟悉的宋元话本如“三言”的样式。《三国志通俗演义》成稿于弘治,刊刻于嘉靖,回目仍为单句。百回本《水浒》第十六回结尾处说,“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第四十回结尾处说,“这个唤做白龙庙小聚会”,这和《永乐大典》第一万三千一百三十九卷摘引的《西游记·梦斩泾河龙》结尾“正唤作魏征梦斩泾河龙”一样,说明一定有一个较早的、单句回目的《水浒》本子,为百回本所依据。

其次,百回本凡涉及辽国、金国,一律称为“大辽”“大金”。而百二十回本中除偶有几处遗漏未改的“大辽”字样外,全都改为“辽国”、“辽兵”、“辽虏”;对于金国,因小说中提及的次数不多,百二十回本以至七十回本则基本未改。明代是汉族统治,客观的称“辽国”或斥为“辽虏”,是明人的习惯,如果《水浒》由明人写定,决不可能出现“大辽”“大金”字样。再如曾参是孔门十哲,后来还配享孔子,百回本却用为曾头市曾家五虎之一的名字,这在崇儒的明代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后来的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把曾参改为“曾密”。可知百回本依据的原本,至少出于元人之手,而且百回本还比较忠实地保存了不少原本的文字。这个原本,或许即为传说中由施耐庵写定、罗贯中修改的本子吧。

百回本出现,不仅使水浒故事基本定型,而且开始了各种版本纷呈的繁荣期。统观各种版本的内容,一般可分为繁本和简本两个系统。三十年代的不少研究者,如鲁迅、郑振铎等,以为简本早于繁本,最有代表性的论断如“若百十五回简本,则成就殆当先于繁本,以其用字造句,与繁本每有差违,倘是删存,无烦改作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元明传来之讲史》)。胡适在当时即不同意这个论断。郑振铎于一九五三年为《水浒全传》作序,亦修正了他当年的观点,论定简本是“把一百回本的原文大加删节”,这是经过认真比勘而获得的结论,完全可信。

……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3: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