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作介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简单生命形式小得只有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却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改变人类发展的历史。让我们一起走进病毒的世界,解码病毒与人类的独特关系吧……
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使我们对病毒了解日益加深。《病毒与人类》由左芳主编,翻开本书一起看看科学爱们的伟大劳动成果吧!
《病毒与人类》由左芳主编,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使我们对病毒的了解日益加深。《病毒与人类》:让我们一起走进本书,感悟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沿着科学家的探索路径,走进病毒的世界,解码病毒与人类的独特关系吧……
当印度还在以迷信的方式对付天花时,我国已开始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天花虽无特效药医治,但却可以通过种痘的方法来预防疾病的发生。清代医学家朱纯嘏在《痘疹定论》中记载,宋真宗年间,四川峨眉山有一医者能种痘,曾为宰相王旦之子王素种痘成功。所谓种痘,即是把天花患者身上水泡中的脓液接种到健康人的身上。到了明代,随着对传染病认识的加深和治疗痘疹经验的丰富,人痘接种术已开始普及。清代医家俞茂鲲在《痘科金镜赋集解》中写道:“种痘法起于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年一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徒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清初医家张璐在他的著作《医通》中综述了痘浆、旱苗、痘衣等多种预防接种的方法。
人痘接种术的发明为人类预防天花提供了比较有效的方法。清代医学家张琰在他的《种痘新书》中写道:“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清代名医徐灵胎对人痘接种术称赞有加,他说:“痘疮无人可免,自种痘之法起,而笑儿方有避险之路。……然往以种痘仍有死者,疑而不敢种,不知乃苗之不善,非法之不善也。况即有死者,不过百中不一,较之天行恶痘十死八九者,其安危相去何如也。”由于人痘接种术效果显著,因此受到了日、朝、俄、英等国的重视。17世纪末,俄国政府乘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机,派遣留学生来华学习人痘接种术。1764年,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率先接种了人痘。截至18世纪中叶,我国发明的人痘接种术已传遍欧亚各国。
中国人痘接种术的发明,是对人工特异性免疫方法的一项重大贡献,拯救了世界上数以千万计的生命。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曾在《哲学通讯》中写道:“我听说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一直就有这种习惯,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尽管人痘接种术在预防天花的发生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此法仍存在不足。种人痘的方法非常复杂,首先要给被接种的人频繁地放血,故意削弱他的抵抗力,然后让他服用一种特制的汤药。为了有利于汤药的吸收,在服药期间,这个被接种的人每天只能吃很少的食物,最后才能给他接种人痘,整个过程要持续6个星期。即便是这样,许多人后来仍然染上天花,送了性命。
P4-5
病毒,作为介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简单生命形式,小得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却可以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改变人类发展的历史!
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使我们对病毒的了解日益加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书,感悟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沿着科学家的探索路径,走进病毒的世界,解码病毒与人类的独特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