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是两部流传至今的兵书。
《孙武·孙膑·中华文化》一书向读者介绍了孙武和孙膑这两位古代军事家的著名战绩,对《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内容进行了精彩解读,并揭示了它们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孙武孙膑中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张文儒 |
出版社 | 大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是两部流传至今的兵书。 《孙武·孙膑·中华文化》一书向读者介绍了孙武和孙膑这两位古代军事家的著名战绩,对《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内容进行了精彩解读,并揭示了它们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意义。 内容推荐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许多优秀军事家脱颖而出,而他们把对战场规律、战争的历史作用、战争中人的地位、攻势战略和应变能力等的理解诉诸笔端,。《孙武·孙膑·中华文化》一书向读者介绍了孙武和孙膑这两位古代军事家的著名战绩,对《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内容进行了精彩解读,并揭示了它们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意义。 目录 引子 一 孙武和《孙子兵法》 (一)孙武的军事业绩及《孙子兵法》问世 (二)《孙子兵法》精粹 (三)《孙子兵法》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 二 孙膑和《孙膑兵法》 (一)孙膑和《孙膑兵法》脉络 (二)《孙膑兵法》论“道”、“人”、“攻”、“变” (三)《孙膑兵法》与中国兵学文化 三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的文化底蕴及现代意义 (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与中国的齐文化 (二)《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的现代意义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齐国之后是晋。晋原是汾水下游一个小国,到春秋前期,逐渐强大。至晋献公时,兼并或控制了数十个小国和戎、狄部落,疆域扩大到整个汾水流域。献公晚年,因废嫡立庶,燃起王朝集团内部纷争,公子重耳在外流浪19年,终于回国。在大臣狐偃、贾佗等人的协助下,厉行整顿国内的政治与经济,如“轻关易道,通商宽农,懋穑劝分,省用足财”以及“赋职任功”、“举善援能”等。结果,使得国内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国家逐渐富强起来。 这时,地处南国的楚一再向北侵犯,在它边缘的鲁、郑、陈、蔡等国先后归附于楚。公元前632年,楚围宋,宋向晋告急。晋文公率军救宋,会同宋、齐、秦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一战,大破楚军。战后,晋文公又大会诸侯于践土(今河南原阳),文公遂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中原霸主。 晋文公之后,有楚庄王及吴王阖闾与越王勾践相继称霸。由于这三国与吴楚争霸直接相关,放在下面去说。 在上面的几个国家争霸之后,还有一个争霸的国家是秦国。 秦原是陕西西部一个小国。西周灭亡,秦襄公护送平王至雒邑(今河南洛阳)有功,被封为诸侯,以岐地为中心,势力逐渐扩展。在秦穆公(前659一前621年)时,任用百里奚为大夫,修明政治,奖励生产,国家逐渐富强。疆土向东扩展,与晋相接。此后,秦相继举兵伐晋,大破晋军于韩原(今山西芮城),生俘晋惠公;后来秦、晋交战问互有胜负。由于秦的东向为晋所阻,只能转向西戎地区发展。《史记·秦本纪》日: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总之,春秋中叶后,大国间争霸激烈,江河流域所有的大、小诸侯国都被卷入,兵连祸结,时无宁日。晋、楚两个大国相持不下,小的国家普遍厌战。这样,便产生了前后两次以罢兵言和为宗旨的弭兵运动。第二次会盟后,晋楚之间40多年未发生大的战争,其他国家间的战争也很少,这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很有好处。 春秋时期的战争有些什么特点呢? 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战争是以车战为主的战争形态。具体说来,有以下一些特点: (1)军队数量 春秋初期和中期,战争多发生在两国接壤的封疆之地,战场只有一处,持续时间不过一天,两军一旦接触,胜负立见分晓。《左传》里记载的城濮、鄢陵之战都属于这种情况。当时,一国吞并另一国是常见的事,如鲁国仅仅是一个二等国家,就吞并过9个诸侯国。由于国家的面积小,人口也少,军队数量不会很多,有的国家只有甲士几千人,晋国算一个大的国家,有兵车4000乘,兵力一二十万。史书记载,楚国在楚灵王时(前540年),仅陈、蔡、东不羹、西不羹四个大县,“赋皆千乘”,总计也只有4000乘,即十余万的兵力。 (2)作战方式 上面说过,这一时期的交战形式主要是车战。何为车战?即以兵车为主要战术工具。根据《司马法》的说法,兵车1乘,马4匹,甲士10人,步兵15人。甲士穿戴盔甲,3人立车上,立左的用弓箭,立右的用矛,中立的驭马。这3人通称甲首。其余甲士7人,在车旁步行。步兵(或称徒兵或卒)在车后,另有步兵5人保护辎重车。这样计算下来,一辆作战的兵车共30人,辎重车为25人,包括伙夫10人,看守5人,马夫5人,打水挑柴5人。 《孙子兵法》里说,每次出战,有“驰车千乘,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其中说的“驰车”是轻车,即作战的车;“革车”是重车,即辎重车。这是运用兵车作战的极好的证明。 (3)地理状况 在春秋前期和后期,战争所在的地理状况有一些变化。 在前期,主要是地处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内部争雄。当时,把郑、齐、鲁、卫等称为华夏族,其他诸国为四方国。很显然,起初的战争多发生在黄河附近地势开阔的千里莽原;而到后来,由于华夏族与四方国屡屡交手,四方国又常常为华夏族所吞灭,战争便延伸到平原附近的山区和南方的水域。如东方诸夷被齐鲁等国吞灭,西方诸戎被秦征服,南方蛮族被楚统一,北方的狄族被晋国吞并。这样,战争便扩展到崇山峻岭地区与水乡,尤其是当南方的吴国和越国兴起后,这一特征更为明显。 (4)战术特征 由于以兵车为主要战术工具,而战车的后勤准备又极为繁杂,因而把速决的进攻战作为基本的战术。 从另一方面说,春秋时期的战争,一般是把征服邻国作为目标,其中心内容是侵占领土和掠取财富,这一战争的动因成为进攻战术萌生的土壤。《左传》里记载,成公六年,绕角之役,楚以申息之师御于桑隧,晋军“军帅之欲战者众”,在11名将佐中主张立刻进攻的有8人。《孙子兵法》里说的“兵之情主速”,也是主张速决进攻。 2.孙武在吴国的崛起 孙武的祖籍在齐,却在南方的吴国受重视,这里有一些特别的原因。 对于孙武的生平,已无完整的、详尽的和十分可靠的资料,但根据一些片断史料,如《左传》、《史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等书的记载,联系对比,钩沉发微,多方印证,可以把他的主要经历弄出一个大致轮廓。从而对他为什么由齐国到了吴国,也会有一个明细的交代。P6-9 序言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曾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今天,当历史车轮进到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的年代,中国人民又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历史使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既有重重困难,也有种种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宝藏,对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就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毫无疑问,普及祖国的历史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向社会提供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将对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积极意义。有鉴于此,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大象出版社携手合作,共同推出“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北京大学具有研究和弘扬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和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学校领导于1992年初决定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后,依托中文、历史、哲学、考古等系,组织各方面的教师和专家开展工作。一方面,致力于专深的学术研究,编辑出版《国学研究》年刊和《国学研究丛刊》;另一方面,注重于文化普及工作,“将大学课堂延伸到社会”。与有关单位合作制作的电视系列片《中华文化讲座》和《中华文明之光》,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编写这套丛书是中心普及工作的又一尝试。中心希望丛书的作者们“眼界向上,眼光向下”,用大手笔写通俗性著作,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并重,力求深入浅出,使广大读者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加以区分不行;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曾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交流、碰撞与融合,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纵览古今、通观世界的眼光不行。我们抱着历史的态度、分析的态度、前瞻的态度、开放的态度,从事发掘与研究工作。这种态度也力求贯彻到本丛书中。然而,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的选题只能侧重于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那些目前尚未充分注意的学科如法律思想史等,也适当予以注意。 从选题和内容来看,这套丛书可分为文学、语言、历史、哲学、考古、法律、科技、中外文化交流等若干系列,每个系列都由研究中心聘请学术造诣较深的专家担任主编,每部书稿都经同行专家审阅。因此,中心不再对丛书作统一的审定工作。 大象出版社的领导和责任编辑们非常重视这套丛书,把它列为重点出版书目,并为丛书的及时出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丛书的策划、编写工作一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1997年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