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一流学府。它秉承“为增长知识和智慧而进来、为服务国家和同胞而出去”的理念,培养出了众多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作家、学者,因而享誉世界。从哈佛校门走出的有名的成功人士包括3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2位新闻“普利策奖”获得者和几位美国总统:第2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第6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第19任总统拉瑟福德·海斯、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以及一批法官、内阁官员和国会领袖,而世界首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仅仅是它不合格的辍学生。
哈佛凭什么能培养出如此多叱咤世界的巨人?他们的教育中又有什么深藏未露的秘密?打开本书,去寻找你想要的答案吧……
一个水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则故事,可以滋养饥渴的心灵;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这是奉献给天下父母与孩子的一部精心之作,须知小故事中见大世界,小细节里有大乾坤,通过阅读与反思,来净化孩子的心灵,感悟七彩人生。
愿所有的父母能与孩子一起成长。与孩子一起静静阅读,举一反三,咀嚼那些貌似简单,实则丰富的故事。培养孩子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精巧独立的表达能力,与众不同的视角,开放灵活的思维。
一再上当的人
一个人骑着一头驴牵了一只山羊进城去卖。这件事被3个骗子知道了,他们想去骗这个人。
第一个骗子趁着这个人骑在驴背上打盹的时候,把山羊脖子上的铃铛解下来拴在了驴尾巴上,把山羊偷走了。
这个人骑着驴走了一段路后才发觉山羊丢了,于是他急忙寻找。这时第二个骗子热心地问他在找什么。这个人回答说山羊被偷走了,问他看见了没有。骗子随口说道:“我刚看到一个人牵着一只山羊朝东走了,你快点追吧。”这个人急着去追羊,就把驴交给这位“好心人”保管。在他两手空空地回来找驴时,才发现驴和人都不见了。
他着急地边走边哭,当来到一个水池边时,却看到一个人坐在水池边比他哭得还难过。这个人很奇怪:还有谁比我更倒霉吗?于是他问那个人为什么哭。那人告诉他:“我带着一袋金子去城里,想在河边洗把脸,却不小心把袋子掉到河里了。”这个人说:“那你还不下水捞啊。”那个人说自己不会游泳,假如他能帮自己捞上来,就会将袋子里一半的金子送给他。
这个人一听,心里暗想:“我总算时来运转了,虽然我的驴和羊丢了,可是我却能不费力气得到半袋金子”,于是他立刻脱了衣服跳下水去捞金子。
但是在他两手空空地从河里钻出来时,他全部的衣物都不见了。
哈佛智慧
3个骗子都是精通人性弱点的。这个人在没出事时就很大意,而在意外发生后,他又惊慌失措,最后他又因为急于弥补损失丢掉了最后的东西。这个人身上存在的人性弱点足以使人们引以为戒,如果不消除这些弱点,就会使自己落得悲惨的结局。
哭泣的原因
杰克小的时候生活贫困,他在长大后发誓要通过努力过上富人的生活。杰克的妻子玛丽知道他的愿望,所以经常鼓励他说:“亲爱的,我相信你能行!”
杰克先是开了一家小店自己做生意,经过几年辛苦的经营,他有了20万美元的资金,于是他又注册了一个公司。
虽然这个公司包括他和玛丽在内才有6个人,可是他们都高兴得一夜没睡觉。夫妻二人一边对饮,一边回想他们几年前贫困的生活。微醉的杰克对玛丽说:“我一定要让我们的公司变成大公司!”玛丽深情地说:“亲爱的,我相信你一定能行!”
两年过去了,杰克的公司发展得很快,已经有30名员工了,而且杰克也有了自己的轿车。杰克就让妻子做起了专职太太。有一天,他们二人高兴地喝过红酒,又回想起从前,杰克对玛丽说:“亲爱的,我一定会送一幢别墅给你,那样我们就不用住在这所喧闹的居民楼中了。”玛丽依然高兴地对丈夫说:“亲爱的,我相信你一定能行!”
杰克很快就选好了一幢别墅,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果真将这幢别墅送给了妻子。在他们住进别墅的第一天,杰克居然伤心地哭了。玛丽看杰克哭得这样伤心,关心地问:“亲爱的,你怎么了?”杰克说:“我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人!”玛丽问:“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以前我们每取得一点儿成绩都会高兴地喝红酒庆祝一下,可是为什么我们住上别墅后你居然说自己失败呢?”
杰克说:“我们真的很失败,你没注意吗?隔壁的别墅要比我们的别墅大得多!”
哈佛智慧
攀比让人变得不知足。如果这种心理运用得当,可以催人上进,但是如果太过于不知足,则会让自己陷入痛苦的漩涡。
你的家在地图的哪个位置
一天,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们聚在一起聊天。一位富商的儿子趾高气扬地对所有同学炫耀道:“我家在雅典附近,拥有一望无际的肥沃土地……”
正在他口若悬河大肆吹嘘的时候,苏格拉底在他身边不动声色地拿出了一张世界地图,之后对他说:“请你指出亚细亚所在的位置。”
这个学生看老师关注到自己,以为是吹嘘起的作用,他得意洋洋地回答:“这一片都是。”
苏格拉底说:“非常好。那么,希腊在哪儿?”
这个学生费了好一会儿工夫才把希腊从地图上找出来,因为它和亚细亚相比实在是太小了。
苏格拉底接着问:“那么雅典在什么位置?”
学生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小黑点说:“雅典大概是在这儿吧,它太小了。”
最后,苏格拉底问他:“那么,现在请你给我指指看,你们家那片一望无际的肥沃土地在什么位置?”
这个学生急得满头大汗,他当然找不到,因为他家那片一望无际的肥沃土地在地图上根本就没有,学生很尴尬又似乎有所觉悟地回答道:“对不起,我没找到。”
哈佛智慧
人所拥有的东西和浩瀚无际的宇宙相比都算不了什么。无论我们拥有的是才华还是财富,都只不过是极其渺小的东西。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谦卑的心。
P8-10
哈佛,小善成就的世界荣誉
哈佛大学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一流学府,它因培养出众多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学者和作家而享誉世界。
美国的第2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第6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第19任总统拉瑟福德·海斯、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均是从哈佛大学的校门走出来的。除政界外,还有32位“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和3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出自这所学府。
这所世界驰名的学府创建于1636年,原名剑桥学院,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剑桥,与波士顿隔河相望。它比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早了140年,所以人们常说先有哈佛,后来才有美国。
英国青年约翰·哈佛1637年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后,来到新建的剑桥学院工作。虽然当时他只有29岁,并且因为患肺病常常带病工作,但因为他工作非常积极,所以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1638年9月,哈佛因肺病不幸离世。
虽然那时学校里只有一所木板房、一位正式教师和几十个学生,但是哈佛非常热爱自己工作的这所院校,他希望学校能在以后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因此,他在离世前立下了一份遗嘱,将自己一半的资产大约780英镑和全部藏书约400本都捐赠给了学院。
当然,这些捐赠是微不足道的。780英镑对大部分从英国来淘金的新美国人而言确实不是笔大财富;而400本藏书对一个学校而言同样微不足道。但是哈佛的这一善举对当时的学院来说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当时学校才刚成立不久,政府每年才给他们拨款400英镑,处境十分艰难,而且当时这所学院没有一点知名度,甚至学校附近的居民都有许多人不知道这所学院。
哈佛这一善举在当地引起了很大轰动,后来又在整个马萨诸塞州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轰动的本身并不在于哈佛捐赠的数目,而是他这个善举的意义。因为人们都刚刚移民来到新大陆,都在争先恐后地淘金创业,没有人想过要为教育事业做些什么。
当时的州政府和学校好像突然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想让哈佛的善举成为一种风尚。所以在哈佛逝世一周年前夕,他们做出了一个让哈佛由于这次小小的善举而赢得永远的世界声誉的决定——把剑桥学院改名为哈佛大学。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才让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剑桥学院一举成名。
年轻的哈佛因为一个小小的善举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他所在的大学,同时他还为美国人树立了一个榜样。也正是由哈佛开始,对教育事业进行捐赠成为富裕后的美国人的一种习惯。
现在的哈佛大学已经是一所多学科的综合性世界一流大学,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成功的起点仅仅源于一个早逝青年的小小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