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智的管理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赵恒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赵恒先生撰写的《心智的管理》一书,从作者自身多年的管理实践活动出发,结合其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深刻理解,通过认真地总结和提炼,从修德、明智、悟道和至善四个方面,清晰地展现了心智管理这一新型管理思想的真谛。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实现了文化和管理思想理念上的升华。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本书充分关注人的内心需要,重视伦理道德,是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理论成果。(2)本书重在管理思想的探讨,在研讨文化理念的同时,也加入了对文化理念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思考。(3)本书深入总结“德”、“智”、“道”诸方面中国古代多个时期的管理方式,试图为当代管理者和有志于成为卓越管理者的人士提供更多的操作方法。

内容推荐

赵恒所著的《心智的管理》以事说理,以史明理,以“道”悟理,力求从“心智”的角度,究治政之“道”理,悟做人之“良知”,求管理之“至善”。

本书分为四篇:修德篇——领导者自身德性的修炼。它是一个提升自身“觉悟”的过程。明智篇——历史、文化智慧的借鉴。它是领导者提升管理智慧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悟道篇——管理过程中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和表现形式。它是领导者把握管理方法的依据。至善篇——领导者在“心智”管理过程中“善治”的路径和方法。它是领导者管理活动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和终极目标。

这是一本写给广大管理者的通俗读物。它会丰富你的管理知识,开阔你的管理视野,完善你的管理思维,给你提供管理办法和路径。读完之后,你会从大量鲜活生动的“小故事”中感悟出许许多多的管理“大道理”。

目录

修德篇

管理修炼的自觉

第一章 “非学无以广才”

3  学习的觉悟

5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

10 学贵有恒

13 “默而识之”与“悟”道

17 “刮目相看”的吕蒙

第二章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21 书就是财富

24 读书与养心

26 读书与养德

29 读书与养智

32 成大事业者的读书生活

38 在经典中寻找思想的伴侣

第三章 励志成就自我

42 挫折是“逆行菩萨”

46 古代圣贤励志的典范

51 林肯、邓小平的励志过程

第四章 至善是“德”的修炼

56 修德是立世之基

63 修德是立命之本

67 修德是立身之道

明智篇

管理文化的智慧

第五章 明智在于“认识你自己”

75 “认识你自己”

77 明智才是智慧

第六章 古代政治思想中的文化元素

81 文化的特征

84 文化在政治中的运用

第七章 文化认同的力量

89 文化认同是“目的性的动力”

93 文化认同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100 文化认同缺失的历史悲剧

第八章 古代文化中的思想智慧

104 春秋战国与“诸子百家”

109 孔子与“周礼”

117 “四书五经”与儒家思想

123 老子与《道德经》

127 佛家的哲学思想

131 法家的政治思想

137 其他学派的思想

第九章 历史中的管理智慧

141 尧、舜、周公的治理方式

144 秦国的治理方式

147 西汉的治理方式

151 唐朝的治理方式

154 清朝的治理方式

157 封建王朝衰亡的不可逆性

悟道篇

管理思想的“支点”

第十章 管理的思维在于悟道

161 觉悟与治政

163 管理规律与“悟道”

第十一章 “道”不远人

166 老子的“道”理

173 “道”在哪里?

第十二章 “一阴一阳”是本源之道

178 阴阳的哲学思想

183 阴阳思想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十三章 “五行生克”是平衡之道

188 “五行学说”的系统思想

193 “五行学说”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十四章 “因果”“缘起”是辩证之道

199 因果关系的哲学思想及应用

202 “缘起说”的哲学思想及应用

第十五章 “知所先后”是处事之道

206 “知所先后”就是规律

208 “庖丁解牛”的启示

第十六章 “上善若水”是立身之道

212 水是“道”的象征

216 水的“七善”品格

第十七章 “无为而治”是管理之道

221 “无为”与“道法自然”

224 “无为”并非无为

第十八章 哲学思维是思辨之道

229 哲学是什么?

233 哲学是“思想者”的智慧

管理境界的追求

第十九章 管理中的“霍桑效应”

241 “霍桑效应”是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

244 “霍桑效应”与“以人为本”

第二十章 “至善”管理的境界是和谐

248 和谐是管理的文化理念

251 和谐管理与“善治”

第二十一章 “君子有九思”是领导者的素养

258 “君子有九思”需“三思”

262 “九思”也是觉悟的过程

第二十二章 “四知”领导者不可不知

266 “四知”蕴涵着管理智慧

268 “刚”是领导者的品德

270 “柔”是领导者的智慧

272 “密”是领导者的能力

276 “大”是领导者的胸怀

第二十三章 “和而不同”的辩证法

281 晏婴对“和”与“同”的解读

284 政治上的“和而不同”

第二十四章 “霸王别姬”说明了什么?

288 领导者不要做项羽

290 虚心纳言是领导者的风范

第二十五章 “中庸”是管理“大道”

295 “中庸”是“道”的要求

298 谋其变,以求其“中”

第二十六章 “举直”才能“民服”

302 公正比能力重要

306 用“好人”与“用好”人

312 汉高祖、唐太宗的“善任”

第二十七章 “为无为”的管理艺术

318 “为无为”是智慧的运用

321 “萧规曹随”典故中的智慧

325 毛泽东的“无为”与蒋介石的“有为”

第二十八章 “治大国”与“烹小鲜”

330 管理亦如“烹小鲜”

332 管理怎样做到“不折腾”

第二十九章 “上下同欲者胜”

335 “同欲”凝聚力量

337 “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

340 激情管理,必不可少

第三十章 “厚德载物”的胸怀

344 包容是最伟大的力量

346 “恕道”是最大的胸怀

第三十一章 感恩的力量源于关爱

349 “南风法则”的启示

351 吴起的用兵之道

354 感恩中的力量

第三十二章 效能在系统协调之中

358 孟良崮战役的启示

361 效能与系统思维

第三十三章 培养理性的力量

365 成败在于理性的把握

368 理性的力量就是领导力

372 克制是最伟大的品质

第三十四章 决策是“优化”而不是“最佳”

376 “父子骑驴”的困境

379 优化决策就是“满意即可”

381 决策的三种思维

第三十五章 “变易”是领导者管理之要

385 “变则通,通则久”

387 “与时偕行”才能“与日俱新”

试读章节

学习是一个字义既简单又深刻的词语。在古代学习一词是把“学”和“习”复合而成的词,最先把“学”与“习”两个字连用的是孔子,就是我们熟悉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了之后及时、不断地进行温习和实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学习这一复合名词,就是出自孔子的这一名言。

学,本字是“敷”,其字形字音同“觉”,与“教”紧密相连,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有“字圣”之称,他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道:“敷,觉悟也。从教。”东汉建初四年(79),朝廷在未央宫中的白虎观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经学讨论会,由汉章帝亲自主持,会议的各种学术观点由史学家班固整理编辑成《白虎通德论》,简称《白虎通》,其中解释说:“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大思想家龚自珍的外祖父,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解释了这个字的含义:学就是“尚童睹故教而觉之”。在这里,学,就是要“觉悟”,就是要明智;尚未觉悟者需要已觉悟者来传授。学,涉及思想、觉悟、知识、修养等方面,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如科学、学术、学问、学养、学风、学业等就是这个方面的意思的表述。

习,《说文解字》有这样的解释:“习,数飞也。从羽,从白。”习就是仿效、行动。因而,由“习”组成的词都与反复去做有关。比如,复习、温习、演习、练习、习武、习俗、习性、习惯,等等。

《礼记·月令》载:“鹰乃学习。”学,就是效法;习,就是鸟频频起飞。学习,就是效法、实习,就是实践。由此可见,“学习”的字意是非常深刻的。

《辞源》中说,“学”乃“仿效”也,即是获得知识;“习”乃“复习”、“练习”也,即是复习巩固。《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学习解释为“从阅读、听讲、研究中获得知识或技能”。

从上述的解释来看,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学习最简单、最本质的含义就是求知。这里需要把握的是,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最重要的是学习以知识为载体的方法,这是领导者学习的根本。

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心理素质,不断实现自我的超越,它既是人生存本能的需要,也是领导者提升领导力的最根本的源泉。正如英国作家萨克雷所说的那样:“读书能够开导灵魂,提高和强化人格,激发人们的美好志向,读书能够增长才智和陶冶心灵。”他还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那么,一个人也应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涵养自身的人格,来提升至善的境界,以期收获美好的未来。

P3-4

序言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之中,信息网络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导致新世纪管理活动和管理方式呈现崭新的特点:从产品转向客户,从生产转向服务,从解决问题转向创造价值,从零和竞争博弈转向合作利润共享,从资本循环转向智略循环,从有效稳定转向不断适应变化,等等。不稳定、复杂多变,难以准确估计和预测的管理环境已经为中国管理学科的发展提出了大量新的问题,也对传统的管理理论体系与方法提出了挑战。目前,管理理论的研究还远不能满足和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迅速进步的需要。

管理学是以“人”为主体的学问。自从1932年哈佛大学梅奥教授撰写《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以来,对“人”的关注和研究从未中断,例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德鲁克的《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圣吉的《第五项修炼》,等等。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古老文明的文化大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数千年来,这些古老的文化思想一直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思想和文化理念迅速引入中国,文化的交融成为现代中国社会以及国际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现代管理的动力之源是文化的影响。有理由相信,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指导中国的管理实践,将成为中国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赵恒先生撰写的《心智的管理》一书,从作者自身多年的管理实践活动出发,结合其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深刻理解,通过认真地总结和提炼,从修德、明智、悟道和至善四个方面,清晰地展现了心智管理这一新型管理思想的真谛。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实现了文化和管理思想理念上的升华。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本书充分关注人的内心需要,重视伦理道德,是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理论成果。(2)本书重在管理思想的探讨,在研讨文化理念的同时,也加入了对文化理念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思考。(3)本书深入总结“德”、“智”、“道”诸方面中国古代多个时期的管理方式,试图为当代管理者和有志于成为卓越管理者的人士提供更多的操作方法。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本书的管理思想来源于作者多年的实践操练和深刻体悟,它并不只是简单地归纳总结对管理有益的文化思想,而且也是具有操作价值的理论著作。我相信,融入赵恒先生求真、求实作风的《心智的管理》必将给各级管理者以及有志于成为卓越管理者的人士带来有益的帮助,也必将对中国管理学科理论研究的发展产生积极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0年11月26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8: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