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局刘志军在抓捕间谍“猎豹”的行动中,发现他要带出境的是“星讯六号”卫星设计方案。保密局接到中央指示,会同安全局、公安局成立专案检查组,组长由保密局督查处处长武梅担任。检查组对卫星研发机构322所展开调查,同时境外间谍也对322所的网络发起攻击,检查组挖出322所的间谍方瑶。但最后时刻方瑶被杀,线索中断。
敌人的第二小组林孝廉同时在滨阳卫星测控实验基地727站下手,他把市委秘书长佟一凡拉下了水。在佟一凡的帮助下“蝴蝶”进入727站,被滨阳安全局秦风发现,在一场生死较量中,秦风不幸牺牲,“蝴蝶”被击毙。
间谍的行动接连受挫,“银狐”只能孤注一掷对航天十九院发动最后的进攻。一场最后的决战悄然开始。
安全局在追捕境外间谍的行动中,发现了从卫星研发基地322所泄漏的“星讯六号”卫星绝密文件。以武梅为首的专案组锁定谍影重重的322所,展开大海捞针般的排查,揪出了隐藏在该所的内鬼。武梅本想以此为诱饵,引出间谍组织幕后主谋,不料风云突变,反中圈套。
专案组转战卫星测控试验基地滨阳。长期潜伏于此的间谍林孝廉,将正值仕途升迂关口的市委秘书长佟一凡步步逼向泄密叛国的深渊。在佟一凡的协助下,境外职业杀手潜入727站,与我方保密战士展开了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
捣毁了滨阳间谍组织,专案组入驻卫星总装基地十九院。保安队长罗兵被间谍拖下水后,情诱在十九院印刷厂工作的王曼玲,将印刷厂变成一个泄密基地。专案组顺藤摸瓜,步步为营,抓获了罗兵的幕后指使者。窃密计划屡屡告,败,间谍组织头目浮出水面,铤而走险,最后的决战一触即发……
该书为中国当代首部窃密与反窃密谍战长篇小说。三十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段热播。
猎豹。栖息在有丛林或疏林的干燥地区,喜独处。陆地上奔跑得最快的动物。奔跑时速超过110公里。
但这并不能保证猎豹在捕猎中万无一失。上帝非常公平,虽然赐予了猎豹无与伦比的速度。却没有赐予它足够的耐力。猎豹如果不能在短距离内捕捉到猎物,就会放弃,等待下一次出击。
申奥成功后的北京,整座城市沉浸在幸福的期待里。
繁忙的北京市民在喜庆中迎来了国庆黄金周。东三环国贸桥一带的CBD商圈,流动着北京的魅力和朝气。
坐落在CBD的凯帝大酒店,比平时又热闹了许多,酒店大厅前的旋转大门不知疲倦地一圈一圈转着,各色人等往来穿梭。
酒店门前的马路上,来往车辆络绎不绝。马路对面,一辆普通的依维柯安静地停靠着。从依维柯的驾驶室里望出去,正好能看见酒店的大门,连门童那张毕恭毕敬的笑脸,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是一辆经过改装的最先进的电子侦察车,此时,它通过无线连接已接通了这座酒店内部各个角落里的监视探头,不仅可以在车内随时观察酒店内的动静,连被锁定的手机通话也可以随时监听。
有这么一辆先进的侦察车作后盾,目标只要进出酒店,剩下的问题就好办了。
国家安全局侦查队队长刘志军心里这么想着。此时的他正蜷缩在这辆车里,他那双眼睛冷漠地停在监视器的屏幕上,脑子里却在转悠着一个人的身影。刘志军没有见过这个人,但他的长相、体征、代号等信息就像刀刻一样留在了脑海里。上一次因为证据不足而不得不停止行动,让这家伙从指缝里溜走了。这回,老子要逮你个现行!
他心里恨恨地念叨着,脑子里再次闪出此人的资料记录:李成天,1964年出生,代号猎豹。美籍华人。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子工程系。1999年以CGG保险公司外方管理人员身份入境。同年,某市东郊国家导弹研究基地发生重大泄密案件。重要犯罪嫌疑人之一的李成天,在拘捕过程中逃脱。
“刘队!”年轻干警轻轻叫了一声,打断了刘志军的思绪。
“目标出现!”
刘志军像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立刻弹了起来,他伸长脖子紧紧地盯住屏幕。
不一会儿,监视器里一个中年男子拖着行李穿过走廊,走进电梯间。他的表情漠然,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他用游离的目光打量着几名同乘电梯的游客,手指在自己的行李拉杆上有节奏地敲打着。电梯缓缓下降,由于客人多,几乎每层都停。中年男子看了看表,但脸上并没有一丝不耐烦的神情。
“刘队,要不要……”年轻的干警有些兴奋。
刘志军专注地盯着监视器里的那个男人,摇了摇头。
叮的一声,电梯停在了一层。人群从电梯里杂乱拥出。猎豹随着人流快步地走到大堂前台。服务员微笑着迎了上来:“先生您好,需要帮助吗?”猎豹从上衣兜里摸出一张卡,面无表情地递过去:“谢谢。”
服务员走进前台内问的保险柜室,看了看卡,取出一个黑色皮包,回到前台,又抽出一张单子和一支笔,递给等待中的猎豹,微笑着说:“先生,请确认一下您的物品。如果没问题,就在这儿签个字。”猎豹匆匆扫过眼前的单子,提笔签下:李成天。
监视器里,猎豹那张并不起眼的脸被定格、放大,甚至连脸上的毛孔都可以看到。猎豹签完自己名字的一刹那,刘志军挥了一下手,声音不大,却低沉有力:“行动!”
猎豹将黑色皮包装入手提旅行袋,转身向大门走去。 就在这时,一辆黑色商务车稳稳地停在酒店门前,从车上钻出两个戴墨镜的男人,迎面走向酒店。大堂咖啡厅里,几名刚才还在看报纸的客人,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悄声走向大门。此时的猎豹依旧面无表情地走着。忽然,他停下脚步,从衣兜里摸出手机,摁下了接听键,凑到耳边。替他推行李车的服务生也跟着停了下来,站在一旁等候。
刘志军面前的监视器里传来电话那端压低的声音:“两小时后到M2取货。”
然后,他迅速地转过脸瞪着技术员,仿佛要立刻得到答案。技术员无奈地撇了一下嘴,他的神情已经表明:仅凭这几秒钟的对话,无法在短时问内查出电话来源。刘志军当机立断,小声下令:“停止行动!停止行动!”
酒店大堂里的猎豹,收起电话后若无其事地从大堂旋转门走了出去。从咖啡厅里出来的客人也一起出了大堂,拐弯向酒店外的小商店走去。戴墨镜的两名男子穿过大门,走向了大堂前台。这几个人都是刘志军的手下,他们同时接到了队长启动2号预案的指令。门外的那辆黑色商务车,不知何时已悄悄开走了。
酒店门外排队候客的出租车有好几辆,一见猎豹出来,门童便利索地招呼最前面的一辆,车到跟前停稳,他职业性地打开出租车门:“先生,请您上车。”猎豹点了点头,弯腰先放好手提旅行袋,正要侧步上车,只听得身后传来“哎哟”一声。他诧异地回过身来,只见一个年轻姑娘跌坐在地上,脚上的高跟鞋鞋跟已脱落在地。一个小伙子连忙上前搀扶。
P1-3
《密战》的创作,源于2006年秋天一次偶然的思想碰撞。
三年的时间,三十集电视连续剧《密战》走过了从项目策划到剧本创作,从摄制到播出的历程,今天,同名长篇小说又面世了。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段百感交集而又无怨无悔的人生经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们沉浸在一个虚构的“现实”当中,这里有信仰的坚守,有道德的沉沦,有智慧的对决,有人性的较量。贯穿其间的,则是我们无休止的阅读涉猎,无数次的激烈争论和推倒重来,还有无数个昼夜静默的思索和书写。国家利益、隐蔽战线、防间反谍、国家安全、保守机密、杀手黑客、跟踪绑架、潜伏窃听……许多我们曾经陌生的术语与领域、人物和故事,交织成一张无限延伸的网,掀开其中一角,既构成了《密战》的世界,也为我们在现实和鲜为人知的世界之间打开了一扇小小的窗口,折射出太平盛世下的波谲云诡和惊心动魄。
从剧本到小说,《密战》融会了许多人的智慧和心血。在这里,我们谨对下列参与策划和创作的朋友表示真诚的敬意和感谢——李松、李苋、张燕菊、张艺宰、刘斌、李明、朱洁赧、庞建、管千墨、王亚娜、王林晚。我们还要特别感谢穆德远导演,对他在剧本创作和前期拍摄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及所作出的贡献,致以衷心的谢意。
坚持、求索和相互勉励,让我们携手走过了这一段痛并快乐着的创作历程。
感谢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国家保密局音像制作中心提供的大力支持。
谨以此书,献给新中国六十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