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天道自然观,唯物的认识论,以及辩证的思维方法,奠定了中华民族观察宇宙自然与处理社会人生的基本原则,成为中国哲学的根基。战国以来的诸子百家,都从《老子》求得理论根据,发展自己的学说。《老子》奠定了道家学说的理论基础,成为道家学派。到战国时,老子的学术思想被庄子所继承,并发扬光大。老子的弟子文子,着重发展了老子学说中救世之弊的一面,把自然之道与社会治道结合,成为黄老学。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求”政策后.世上就只有儒学。黄老学分化:与士林儒学结合,走向玄学;与纬学方仙道结合,走向道教。玄学是老庄道家发展的新阶段,称为新道家,也是用道家学说发展了儒家,称作新儒学,而真正老子哲学并不是玄学。詹首谦的《老子解说》在写作中曾得到郑州大学中文系教授,瞿相军老师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资上的帮助,深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