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明治初期日语汉字词研究——以明六杂志<1874-1875>为中心》由邵艳红所著,为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TJYW10-2-623)的研究成果。作者以日本最初的启蒙杂志《明六杂志》为中心,考察了明治初期汉字片假名混合文体中日语汉字词的使用情况、构词特征、词性特征等。《明治初期日语汉字词研究——以明六杂志<1874-1875>为中心》研究认为:
1. 明治初期,日语汉字词的语法功能比现代日语丰富,构词方式自由,主要表现为词性上兼类现象多、一词多义、自他两用的动词多等几点。
2. 新造汉字词和带有注释(或原词)的翻译词多,这一点和《明六杂志》的时代背景及其创刊目的相一致
3. 从《明六杂志》的汉字词和文章中,处处可见中文和日文的复杂的影响关系。
这本《明治初期日语汉字词研究——以明六杂志<1874-1875>为中心》由邵艳红所著。作者采用柔性分析原则,以日本最初的启蒙杂志《明六杂志》(1874-1875)为主要研究资料,综合运用通时比较法,对杂志中出现的汉字词进行了穷尽性研究,分析了其使用特点、词性特征、构词特征,使我们得以第一次有机会窥见《明六杂志》中“旧有词”与“新造词”的全貌,发现了其中新造汉字词和翻译词较多的现象,并欣喜地了解到,在日本明治初期的论说类文章中,处处可见中文的影响。论述简洁准确、研究方法先进、层次清晰,显示了作者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