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怎样读书/三联精选 |
分类 | |
作者 | 胡适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聚集了胡适、蔡元培、王云五、林语堂、丰子恺、朱光潜、马寅初等30年代就令人瞩目、今天更令人追怀的学者、文化人士,向青年读者恳谈读书经验。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徽州绩溪人庄村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主要著有《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胡适文存三集》《胡适文存四集》《胡适自传》《胡适日记》《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戴东原的哲学》《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选》《胡适论学近著》《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齐白石年谱》《先秦名学史》等。 目录 编辑者言 怎样读书 胡适 我的读书经验 蔡元培 为什么读书 胡适 读什么书 陈钟凡 怎样读书 王云五 读书的艺术 林语堂 我的读书的经验 章衣萍 余对于读书之经验 马寅初 怎样读书 樊仲云 对于读书问题的我见 江问渔 读书方法 潘仰尧 读书与兴趣 杨卫玉 读书实验 李公朴 谈读书 朱光潜 我的苦学经验 丰子恺 作文与读书 章衣萍 怎样提高读书的速率和效率 童行白 读书生活的三多法 欧元怀 我的读书经验 傅东华 我的读书经验 曹聚仁 读书并非为黄金——我的不读书的经验 孙福熙 我的读书经验谈 张素民 个人读书的经验 程瑞霖 怎样研究英语 林语堂 怎样学习日语 黄鉴村 序言 当“读书”一事与较多人 、较多事有所关联时,人们 对于“读书法”的介绍与追慕 大概就不会冷淡。中国此类 书籍,自古屡见不鲜。如果 说出于“修身齐家”的目的, 它们多与修行立身有关的话 ,那么朱熹《朱子语类》中 的《总论为学之方》和《读 书法》,则以朱子现身说法 、对治学门径多有提示,而 显得更为读书人受用。这一 思路延续到民国,则表现为 各种介绍读书方法的文章、 图书蔚然大观。刊物中最著 名的当数1925年《京报副 刊》上“青年必读书”的讨论 ,因鲁迅在其中的独特表态 ,而成为20年代最著名的文 化事件之一;而当年对市场 极为敏感之如商务印书馆者 ,更是先后出版过将近二十 种“读书法”的书籍。“读书 法”之书的兴起,恐怕和民 国后社会转型有关:西学的 进入、现代学堂的兴起、学 术方式的变化,都是影响此 事的直接动因。另外,30年 代国民政府有意识引导的文 化建设,无形中也给读书之 风添柴加火。 本书就是这样一本近乎“ 应运而生”的小书。编者郭 文彬开宗明义地介绍:“这 几月以来,读书识字的空气 ,弥漫全国。有党政机关主 持的识字运动,也有文化团 体主办的读书竞赛。前者企 图用政治的力量,扫除民间 的文盲;后者则希望借奖励 的办法,鼓舞读书的风气: 这不消说都是很好的现象。 ”但在外部力量主导下,读 书的“价值”易让人懂,读书 的“方法”却难人人能求:“ 同样一本书,懂得方法的人 读了,可以获得智识,应付 环境;反之,不懂方法的人 读了,却一无所得,反博得 ‘书呆子’的绰号。”所以“把 国内闻名的学者教授们”的“ 读书经验汇集起来”,“供读 书青年的参考”,“当然是目 前读书界所急切需要的一件 事”。 本书就聚集了胡适、蔡 元培、王云五、林语堂、丰 子恺、朱光潜、马寅初等当 时就令人瞩目、现在更令人 追怀的学者、文化人士。在 读书方法的问题上,他们中 有人提倡要有系统,有人却 认为兴致更加重要;有人会 在眼、口、心、手等部位的 运用上逐一叮嘱,有人则将 自己多年来孜孜不倦的苦读 经验倾囊相授。虽然每人经 历、专业、性情各有不同, 具体观点、方法也各有门道 ,但对读书方法的诚恳介绍 ,却都相当一致。由此可见 当年这批学者文人期待青年 后学与书为友、学得智识、 利己利国的拳拳盛意。 本书1935年6月初版于一 心书店,1936年再版,后 未见新椠。此次三联书店出 版该书,除对讹脱倒衍做基 本的修订外,也保留了一定 的民国表达方式。我们不敢 期望这本小书能对当下的读 书环境和风气有所叩诊,但 求对苦恼于读书方法的青年 学子起到一点帮助作用。希 望读者阅览这本小书时,各 取所需,寻找适合自己的方 法,也找到自己读书治学的 门径。 由于我们见闻有限,未 能访到编者郭文彬和一些文 章作者或其家属的联系方式 ,因而无法事先获得他们的 允诺。请编者、作者或其家 属原谅,并请示知联系办法 ,以便奉寄样书与稿酬。 本书问世以来,多受书 界关注,也出现过选题模仿 者。但最需注意的,是方家 予以的批评指正。其中,王 蔚《〈怎样读书〉与一心书 店》(上下篇,《文汇学人 》2018年12月14、28日) 一文,对《怎样读书》和郭 文彬其书、其人,一心书店 的真实面目,多有细密考据 和合理推测,答疑解惑,对 我们帮助最大。本次重版, 重注胡适《怎样读书》一文 出处,更换《为什么读书》 版本,望以更好的面貌呈现 给读者。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3年4月 导语 读书的“价值”易让人懂,读书的“方法”却难人人能求:“同样一本书,懂得方法的人读了,可以获得智识,应付环境;反之,不懂方法的人,读了却一无所得,反博得‘书呆子’的绰号。”所以“把国内闻名的学者教授们”的“读书经验汇集起来”,“供读书青年的参考”,这在民国“是读书界所急切需要的一件事”,在今天这样的读书环境与风气下,恐怕同样急切。 本书各位作者虽然经历、专业、性情各有不同,具体观点、方法也各有门道,但对读书方法的诚恳介绍,却都相当一致。希望读者阅览这本小书时,各取所需,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也找到自己读书治学的门径。 精彩页 怎样读书 胡适 我们平常读书的时候,所感到的有三个问题:一,要读什么书;二,读书的功用;三,读书的方法。 关于要读什么书的一个问题,在《京报》上已经登了许多学者所选定的“青年必读书”,不过这于青年恐怕未必有多大好处,因为都是选者依照个人的主观的见解选定的,还不如读青年自己所爱读的书好。 读书的功用,从前的人无非是为做官,或者以为读了书,“颜如玉”“黄金屋”一类的东西就会来;现在可不然了,知道读书是求智识、为做人。 读书的方法,据我个人的经验,有两个条件: (一)精(二)博 精 从前有“读书三到”的读书法,实在是很好的;不过觉到三到有点不够,应该有四到,是: 眼到 口到 心到 手到 眼到 是个个字都要认得。中国字的一点一撇,外国的ABCD一点也不可含糊,一点也不可放过。那句话初看似很容易,然而我国人犯这错误的毛病的,偏是很多。记得有人翻译英文,误Port为Pork,于是葡萄酒一变而为猪肉了。这何尝不是眼不到的缘故?谁也知道,书是集字而成的,这是字不能认清,就无所谓读书,也不必求学。 口到 前人所谓口到,是把一篇能烂熟地背出来。现在虽没有人提倡背书,但我们如果遇到诗歌以及有精彩的文章,总要背下来,它至少能使我们在作文的时候,得到一种好的影响,但不可模仿。中国书固然要如此,外国书也要那样去做。进一步说:念书能使我们懂得他文法的结构,和其他的关系。我们有时在小说和剧本上遇到好的句子,尚且要把他记下来,那关于思想学问上的,更是要紧了。 心到 是要懂得每一句、每一字的意思。做到这一点,要有外的帮助,有三个条件: (一)参考书,如字典,辞典,类书等。平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读书,第一要工具完备。 (二)做文法上的分析。 (三)有时须比较,参考,融会,贯通,往往几个平常的字,有许多解法,倘是轻忽过去,就容易生出错误来。例如英文中的一个Tum字,作t.有十五解,v.有十三解,n.有二十六解。共有五十四解。 又如Strike,vt.有三十一解,vi.有十六解,n.有十八解。共有六十五解。 又如Go,vi.有二十二解,vt.有三解,n.有九解。共有三十四解。 又如中文的“言”字,“于”字,“维”字,都是意义很多的,只靠自己的能力有时固然看不懂,字典里也查不出来,到了这时候非参考比较和融会贯通不可了。 还有前人关于心到很重要的几句话,把他来说一说: 宋人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又说:“可疑而不疑不曾学,学则须疑”,“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手到 何谓手到?手到有几个意思: (一)标点分段,(二)查参考书,(三)做札记。 札记分为四种: (甲)抄录备忘。 (乙)提要。 (丙)记录心得。记录心得,也很重要;张横渠曾说:“心中苟有所开,原便札记,否则还失之矣。” P4-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