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暗杀疑云(私家历史)》由谢镇远主编,致力于以新颖的现代方式同深厚的传统方式相结合,为历史爱好者提供了解和审视历史的视角,在当今的历史出版热、阅读热中,立志承担发掘历史之美、发扬历史作为社会镜鉴的责任,为读者提供客观、理性地看待历史的态度。
本书主要回顾被法国驱逐的吉普赛人流浪欧洲的历史和面临的困境。
《宋教仁暗杀疑云(私家历史)》收录的主要篇目有《宋教仁暗杀疑云》、《不要和德国人说话》、《“国军”派系史》、《高华专访:国共战争与民族主义制高点》、《北方四岛的百年之争》等,主要回顾被法国驱逐的吉普赛人流浪欧洲的历史和面临的困境。 读者定位:对以下至少一个问题感兴趣—— 孙文蒋介石为何都选择学习苏俄模式? 指使暗杀宋教仁的嫌犯只有袁世凯吗? 志愿军入朝前真有中国军队秘密参战? 如果崇祯毅然迁都南京结果将会怎样? 曹操既然雄才大略为何没能统一中国? 路易十五最后的情妇竟被称妓女宠姬? 美军入德后曾下令不要和德国人说话?
1)俄日两国之间有争议的岛屿被俄国称为南干岛群岛(southern kuriles),日本称之为北方四岛(northern islands/northern territories),分别为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四岛,位于北纬43度23分—45度33分;东经145度23分—148度52分之间,东临太平洋、北面鄂霍次克海、东北面朝向择捉海峡、西南隔根室海峡与北海道相望。四岛地处连接欧亚大陆东端的堪察加岛和日本北海道之间的干岛群岛岛链南端,无论在一百多年前还是今天,都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敏感地带。扩张中的碰撞
2)俄日双方都自称是这一地区的先来者。按俄方观点,早在1740年代,沙俄帝国就跨越鄂霍次克海向太平洋西北水域一带扩张。到17世纪末,沙俄势力已进入千岛群岛北部,到18世纪末进一步南扩,1711年第一次到干岛群岛探察,并于1726年绘制了该群岛23岛地图。
按日方观点,千岛群岛上生活着日本的少数民族阿依努族。1644年日本松前藩制作的地图上就曾绘有干岛群岛。
至于千岛群岛西侧的库页岛(俄称沙哈林岛、日称桦太岛),历史上是中国领土。日本17世纪初从南端进入,俄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从北端进入。
3)日俄在千岛群岛和库页岛相遇后,因领土问题争执不断。当时俄国向东方扩张势头正盛,而日本尚处闭关锁国状态,俄曾多次要求与日本通商均遭拒绝。1853年美国以武力迫使日本开关后,1855年2月7日,俄国迫使日本签订《日俄友好条约》,规定了两国在干岛群岛的边界:“一、在择捉岛和得抚岛之间作为日本国同俄罗斯围的边界,择捉全岛属于日本,得抚全岛及其以北千岛诸岛属俄国;库页岛不划出特定国界,维持原状;二、日本向俄国开放涵馆、下田、长崎三港。”据此,日本据有千岛群岛的择捉、国后、齿舞、色丹等岛,而千岛群岛中的得抚岛以北的18个岛屿归俄国。
4)1860年俄旧强迫中同签订《中俄北京条约》,意在从法律上确定它所占有的包括库页岛在内中国大片领土的地位。而此时的日本一是因实力不足,加上明治维新以后为朝鲜和中国的台湾问题所牵制,认为夺取朝鲜、台湾比夺取库页岛更为重要;同时,出于认为地处这一海域东北部的北方四岛是维持日本在北部海上“国家利益”的“根本保证”的立场,采纳了北海道开拓使黑田清隆的意见,用领土交换解决日俄问关于库页岛的争论,也即将库页岛南部让给俄国,而俄国将千岛群岛让给日本。日俄问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并于1875年5月7日在圣彼得堡签订《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从当时情况看,对北方四岛属日本领土,俄国未持异议。
5)十九世纪后期,随着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增长,也由于俄国在1861年开始一系列内部改革之后的实力扩张,日俄两强在东北亚地区迎头相撞势不可免。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俄国战败。经谈判.俄政府被迫于1905年3月在美国朴次茅斯港签署《朴次茅斯条约》,条约规定:“俄罗斯帝国政府,将库页岛南部及其附近一切岛屿,以及在该地区一切公共营造物及财产,与完全之主权一并让与日本国政府。其让与地区之北方边界,定为北纬五十度。”这是日俄间经过战争第一次改变疆界。为俄国所据有的库页岛南部之让与日本,是这场战争的主要结果之一。
P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