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金融市场预测--成功投资的心理与技术策略(第5版升级版)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英)托尼·普卢默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好心态,何惧市场涨跌?有预测,总能进退自如。一本告诉你如何进行投资决策的工具书。

本书内容新颖突出,自1998年出版后,一直持续畅销,被投资者视为大众心理与技术分析的经典之作。这是最新第5版,新增了关于周期现象的研究,并探讨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如果股市大盘无规律的振荡起伏让你接近疯狂,那么请读一读此书,让你看清看似混乱背后的逻辑与规律。

内容推荐

成功的股市投资既需要技巧,又需要理性的心理,只有实现股市心理博弈与趋势技术分析的完美结合,才算掌握了现代投资所需要的所有核心。“装备”,才能在股市中游刃有余。

人性主导了投资市场极重要的一环,了解投资者心理的来龙去脉,自然就能理解投资市场的脉动!作者认为。当理性的个体融进群体之后,个体的理性与判断力将会消失,他不会再利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而是被群体的行为和情绪所代替。“从众心理”必然会给投资者带来灾难性后果,要想在股市中获利,必须要有独立于大众的思考与判断。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摆脱大众压_力的求脏法则。

作者极力推崇技术分析,发掘以价格脉动预测金融市场走势的方法,以激励人们运用理性的心态来面对金融市场。

总而言之,成功的交易有以下二三个必备元素:

【知彼招】从逻辑上理解市场

【知己招】理解自己对市场的情绪反应

【制胜招】设计发出“买入”“卖出”信号的客观交易系统

此书不但是专业从业人员、金融投资顾问及分析师必读之佳作,也为投资新手提供了深入了解金融市场活动的参考。

目录

前言/005

引言/006

第一部分 金融市场中群体非理性行为的逻辑析/011

第1章 完全的个体还是不可分割的整体/012

第2章 两人即为群体/015

第3章 群体中的个人/022

第4章 群体行为的系统分析法/026

第5章 群体的生命周期/031

第6章 预测群体行为的方法/040

第二部分 分牛熊交替的推动力/051

第7章 股市中的群体/052

第8章 牛熊周期的形状/060

第9章 能量缺口与顺势冲击/074

第10章 螺旋线与黄金比率/085

第11章 价格走势的数学基础/098

第12章 价格走势的型态/108

第三部分 预测反转点/117

第13章 周期现象/118

第14章 周期的三重特性/126

第15章 经济周期/145

第16章 经济与金融活动中的反复/156

第17章 周期的融合/168

第18章 用周期来预测/179

第19章 发现周期:案例分析/188

第20章 金融市场中的价格型态/199

第21章 艾略特波浪理论/211

第22章 信息冲击与调整/222

第23章 买入与卖出信号的确认/240

第四部分 成功交易实战/257

第24章 交易中的潜意识与情绪/258

第25章 陷入困境的交易者/264

第26章 追求成功的心理/276

第27章 交易系统:成功之道/286

第28章 总结与结论/295

试读章节

第27章 交易系统:成功之道

引言

使用交易系统是成功的关键。它可使交易者相对远离市场的情绪相互感染,同时也能使其依据客观的判断标准来进行决策。当然,可用的系统种类繁多,选用怎样的系统取决于交易者的偏好及其所具备的知识水平。功能强大的个人电脑价格逐渐下降、数据的自动传输日益普遍,这些使得个人交易者也可以与某些大型金融机构相互竞争。然而,高科技并非必要条件,利用手工绘制的图形来追踪市场也同样有效。事实上,这种方法甚至可以让交易者能够更好地“感知”市场。无论采用怎样的交易系统,它都必须符合下面三个基本标准,确保其有效性:

该系统必须能获利;

它必须经过证明是有效的;

它必须是个性化的。

交易系统的有效性

这三个标准并不相互排斥。我们提醒大家注意这三个标准,是因为作为交易者,必须使该交易系统符合你的要求。在某些方面存在重大问题的交易系统,无法让你实现财务安全与情绪平静的目标。同样重要的是,你要对所采用的系统感到非常适应。

系统必须能够产生利润,这一点几乎无可置疑,但还有另外两个相关的问题必须加以说明。其一,该系统究竟是用来补充其它的收入来源,还是交易者唯一的收入来源。如果是前一种情况,最初的研究无需花费太多的资源;但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就的确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来选择一套适合的系统。

其二,你究竟是想要在有限数量的市场上十分主动地获取利润,还是想在很多市场中偶尔进行交易。

一旦对这些目的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即可着手建立具有获利能力的交易系统。在最初阶段,盈利能力当然必须依据历史资料来进行测试。但对系统的真正测试,显然要看它在实际情况下的表现。只要价格趋势发展的期限超出了系统当初设计的时间范围,那么,任何系统就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制于这些趋势。经过一段时间的亏损,主观的(而且一定是致命的)恐慌开始浮现。因此,将系统放在真实的时间段内加以测试很重要,但要记住,最初不要投入巨额资金。如果这样,我们就可以确保该系统能够应付市场的速度和波动情况,同时,也确保交易者在该系统造成亏损时,能够应对精神上与情绪上的波动。

应对问题是极为重要且不应被低估的一个方面。在第24章中我们曾指出,由于亏损所造成的紧张情绪,最后可能会超过忍耐的极限。因此,我们应该谨慎地确认该系统在感觉上与熟悉度上是“恰当的”系统。显然,这种说法非常主观,但事实上也应该如此,因为这是信心与情感托付的问题。比如,大多数交易者比较信赖他们自己设计的系统,而不会信赖一套基本上属于信号发生器的“黑匣子”系统。这并非因为后者效果不理想——绝非如此,这只是因为该系统如果产生亏损,就一定会激起强烈的质疑,理由是造成亏损的原因并非显而易见。

交易系统的设计

有效的交易系统,即能够获利、得到证实且个性化的系统,需要具备三项要素:

它应产生可能的进场信号;

它应确定特定的出场时机;

它应允许分散风险。

显然,这之中涵盖了非常多的可能性,但为了便于说明系统所需具备的条件,我们采用一个简单的例子。下面假设我们采用一套相当有效的短期交易系统,它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具有流动性的市场,所需要的只是一个价格数列,每个价格都以“小时”为单位录入。如果可以记录下每小时的价格分布,即记录每小时的最高价、最低价与收盘价,那就再好不过了。我们假设这些价格与相关的指标都能被绘制成图形。

在每小时的价格走势结束之后,该系统能会发出交易信号(因此收盘价十分重要)。如果采用条形图来记录每小时的价格分布,则通过观察当前价格趋势并与潜在信号水平相互比较,便可核对即时发出的警告。

交易系统结构

第一项任务是计算两个算术移动平均值,也就是依据每小时收盘价来计算为期26小时的移动平均值,以及相当于为期21天的移动平均值(即21乘以每天的交易时数)。两者都可以用来决定在特定的时间期限内价格趋势是牛势还是熊势。当前的价格处于移动平均值的上方属于牛势,价格处于移动平均值的下方则属于熊势。

尽管在这样一个简单的系统中没有必要使用“平均方向指标”(ADX),但它可以辅助移动平均值。第23章对此进行了讨论。ADx提供了市场是否真的在按趋势变化的指标。

第二顶任务是计算提供动量反转指示、辨识“不确认”的动量指标。在如今的市场上,使用最普遍的动量指标是MACD线,我们也在第23章中进行了讨论。

这项指标用来测量两条移动平均线之间的距离。绘制成图形时,当两条移动平均线相互背离、然后逐渐收敛、最后相互交叉时,MACD线会缓慢地上下振动。该指标最初所采用的是指数移动平均,赋予近期价格更大的权重,赋予远期价格较小的权重。然而,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所得到的结果也是可以被接受的。两条移动平均线所采用的时间界限,我们建议分别为13小时与34小时。

当MACD指标处于上升状态,对价格的含义便是正面的:如果该指标小于零(即13小时的平均值位于34小时平均值之下方),则市场属于潜在的牛市;如果指标大于零(即13小时的平均值位于34小时平均值之上方),则市场属于实际的熊市。如果MACD指标处于下降状态,情况则恰好相反:如果该指标大于零,则市场属于潜在的牛市;如果该指标小于零,则市场为实际的熊市。

第三项任务是计算所谓的“信号线”指标,这项指标是MACD线的移动平均。出于此目的而采用的最佳平均方式依然是指数平均,但是采用普通算术平均所获得的结果也是可被接受的。对于这个平均值,我们所建议的时间界限是8小时。原则上,只要MACD线穿越信号线,便会产生进场交易的明确建议。

一且建立了计算这些平均值的机械方式之后,需要做的工作就只剩下设定一组基本的进出场规则,然后充分运用它们。这些规则显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下面将展示一组特别有用的规则。进场规则

当MACD线穿越信号线,而且出现了下述补充(或确认)信号之一时,可建立头寸:

动量未确认近期的价格低点(在买入信号的情况下)或价格高点(在卖出信号的情况下);

在与动量信号相同的方向上,最近期的价格穿越26小时移动平均值;

在有效的价格型态中,最近期的价格出现信号;

价格反转脱离黄金比率的目标。

出场规则

当价格触及用黄金比率及其衍生数所计算出的目标,而且符合下述标准之一时,则应当了结一半的交易头寸:

黄金比率的目标也是支撑/压力水平;  动量与绝对价格走势之间出现背离;

动量处于极端。

如果预设的止损遭到触及,或者MACD线以交易的反方向穿越信号线时,则所有剩余的头寸都应了结。

平仓并建立反向头寸

如果当前价格位于(等值小时数)21天移动平均的上方,则平仓空头头寸意味着建立多头头寸;如果当前价格位于21天移动平均的下方,则平仓多头头寸意味着建立空头头寸。除此之外,则适用正常的进/出场法则。

另外有一点值得强调,脱离黄金比率目标的反转可以用来预测其反转效果。

资金投入

在短期交易系统的架构内,我们建议每一笔交易都采用“标准”数量的资金。每当信号出现时,都应该采用此标准单位。然而,有两个替代方法。第一,当MACD进场信号(即基本的动量信号)出现时,投入一半的标准资金量,剩余的资金则在补充信号出现时再投入。第二,只有完整的信号(基本信号和补充信号)出现时,才将全部资金投入。市场波动十分剧烈时,采用此方法特别有用。

如果使用平均方向指标,就可以消除方向上的某些不确定性。因此,如果ADX线在上升,则可以投入全部资金,如果下降,则应使用一半的资金。

三波浪现象

进场与出场信号可以在不参考较长期趋势的情况下使用。然而,了解所有价格型态都建立在价格脉动基础之上,则可为操作决策导入涵盖面极为广泛的有效主观维度。

价格脉动原型的本质意味着,在较高阶的推动浪马上就要出现之前,市场很可能产生明确的“三波段上升/三波段下降”的价格型态。十分明显,这种型态的规模越大,其后续的推动波就越有力。因此该型态可以提供主观见解,以判断是否要建立较长期的头寸;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应该判断其投入的金额。

如果所呈现的型态极为强劲,也就是说,该型态经过长期酝酿基本面已经出现变化,那么,应该认真考虑交易的基本资金是否要翻倍。翻倍的资金应该在短期交易信号出现时投入。如果有必要,该笔资金可以分为两份,一半在基本信号出现时投入,另一半则在补充信号出现时投入。

较短期的出场信号不应该引发头寸的全数平仓。只有将要达到目标时,才可如此行动。

分散风险

部分成功之道涉及到风险的分散,以使亏损不至于妨碍你的交易计划。基本的做法有两种。第一,要么同时在几个市场中交易;要么在同一市场中同时交易几种不同的股票。关键在于,多样化投资要足以确保任何亏损都会被其他头寸的获利所弥补;但多样化的程度,不能超出你处理所有信息与活动的能力。

第二种分散风险的方法是通过时间上的分散而不是通过市场或有价证券的分散来实现。换言之,等待预期结果极具推动力时才开始进行交易,这也许是更可被接受的(因为它出现显著的底部或顶型态)。这种方式需要密切观察几个不同的市场,唯有条件成熟时才可进场。

资金管理规则

不论个人适合采用何种方式,都需遵守两条重要的资金管理规则。第一,不应让任何交易的亏损超过投入资金的10%。如果你使用股票、债券或货币等“现货”式的交易工具,止损应设定在总资金的10%以内。融资式的期货交易应当进行适当调整。在期权市场中,任何单一的交易,其金额不可超过总资金的10%,因为期权可能在到期后变得一文不值。股票市场中的“复苏型”股票也适用io%的规则。这些公司面临严重的财务困难,却被认定已经渡过最艰难的时期。

第二条资金管理规则是任何单一投资的金额不应超过总资金的20%。如果你将风险分散在不同的市场或有价证券,该规则要求你应该至少持有五种头寸。

如果遵守这些规则,应该可以安然渡过任何艰难时期,一旦获利的交易机会出现,便能够掌握最大的优势。

P286-290

序言

过去20年,西方世界金融市场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剧变。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20世纪70年代初固定汇率制度的终止,以及国际金融流动的管制逐步被废除。然而,不论其原因究竟是什么,有一些迹象还是显而易见的:

大多数市场中价格大幅度上升、成交量显著增加;

短期动向与长期趋势之间的冲突尖锐且日益增大;

市场情绪与经济基本面之间的矛盾加深。

对预测者而言,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实际影响,令他们既感到沮丧,又感到羞J隗,但更重要的是,商界人士和交易员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尽管资讯量与日俱增,计算机技术和可采用的统计数据出现了重大进步,但更多的时候,传统的预测方法和经济分析,并没有为市场操作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因此,我们应该深思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开拓思维来考虑如何才能扩展和加强我们所依赖的技术。我们需要扩大视野,关注技术分析的方法和结果。我们这样做的理由是这至少是一种权宜之计,不过这稍微有点讽刺意味,因为金融市场中的许多专业人士在实际操作、撰写分析文章和提供咨询的时候,很大程度上依赖各种技术分析法。另一个更有力的理由是,技术分析亟待反映若干现象,如同行竞争压力、潮流趋势、群体心理等,而这些现象是被传统理论所忽视或认为不可靠的。

遗憾的是传统预测家和技术分析师之间并无共通之处。托尼·普卢默(Tony Plummer)的作品对调和两者的争论应该会有所帮助。本书力图以系统化的方式描述技术分析,这种方式不仅会引起其他实践派人士和怀疑派经济学家的兴趣,而且也会引起无数有心读者的兴趣,毕竟他们对专家“预测”不再有耐心,更何况这些预测大多不靠谱。

亚当·里德利爵士

英国财政大臣特别顾问

书评(媒体评论)

对投资者而言,这是一本既有趣又精彩的好书。

——《金融时报》

托尼·普卢默的这本书睿智、原创、有深度,值得所有专业技术分析师研读。

——《独立报》

这本书不仅会引起实践派人士和怀疑派经济学家的兴趣,而且会引起无数基金经理的必趣。

——英国财政大臣特别顾问 亚当·里德利爵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3: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