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绪旋编著的《寻找野人妈妈》是中国第一部神农架儿童励志情感传奇小说。主要写一个神农架孩子为寻找他的“野人”妈妈所经历的充满期盼、悲欢、惊险与幽默的传奇故事,也是人类寻找真、善、美,获得希望与未来的感人篇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寻找野人妈妈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冯绪旋 |
出版社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冯绪旋编著的《寻找野人妈妈》是中国第一部神农架儿童励志情感传奇小说。主要写一个神农架孩子为寻找他的“野人”妈妈所经历的充满期盼、悲欢、惊险与幽默的传奇故事,也是人类寻找真、善、美,获得希望与未来的感人篇章。 内容推荐 《寻找野人妈妈》由冯绪旋编著。 在神农架的一个村庄里,有一个顽皮机灵、充满幻想和冒险精神的孩子,名叫皮小猴。很小的时候,他的妈妈失踪了,传说成了“野人”。非常想念妈妈的皮小猴,在一群友爱和侠义的小伙伴的帮助下,三进神农架原始森林寻找妈妈,发生了一系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惊险而幽默的传奇故事。 《寻找野人妈妈》这部小说真实生动地展现了神农架原始森林美丽神奇的自然魅力,以及神农架山娃子们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 目录 序 1 逃学 2 妈妈到哪里去了 3 “移山大法” 4 “狐狸”和“乌鸦” 5 “打不死的程咬金” 6 玩具火箭闯祸 7 逃跑的鬼主意 8 一桩了不起的荣誉 9 小树林里的游戏 10 一只小老鼠从地洞里钻出来 11 “猪八戒”和他“媳妇”的严重冲突 12 小野人 13 大脚印 14 森林里的枪声 15 永远永远保密 16 野人妈妈猜想 17 虫儿虫儿飞 18 暴风雨来了 19 起了寻找野人妈妈的念头 20 探险队伍出发了 21 森林的早晨 22 和野蜂们打仗 23 小河上的历险 24 在大森林里转圈圈 25 装扮成野人带来的麻烦 26 自灵用纸牌给皮小猴算命 27 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妈妈 28 奇怪的粪堆儿 29 进入野人生活的地方了 30 被野人杀死的豺狗 31 大战毒蛇和飞鼠 32 野人来了 33 恐怖的森林 34 所有人都把孩子们说成了乖孩子 35 怨恨的种子发芽了 36 谎话 37 记仇 38 谎话被揭穿了 39 艾老师美美地亲了一口皮小猴的照片 40 奸细!奸细 41 野草莓的滋味 42 咬人的漆树和会笑死人的哈哈果 43 三个锦囊妙计 44 关于红领巾的烦恼 45 魔具 46 老天爷呀!老天爷!你要帮我 47 噩梦 48 皮小猴,你要大难临头了 49 别忘了我这把刀 50 不打自招 51 报案 52 恐怖的脚步声 53 在包谷林里找妈妈 54 在树林里找妈妈 55 猫耳朵洞 56 他们今天就要揭开那个秘密 57 破庙 58 雪夜里出发去找妈妈 59 跟踪 60 装成一只愤怒极了的狗 61 碰上了赌鬼爸爸 62 孩子们有危险 63 人类指印的痕迹 64 队伍被大蟒蛇冲散了 65 迷路的孩子们制作了一个指南针 66 最后一支火把熄灭了 67 酷似小猫的尖叫 68 鬼火 69 孤胆 70 地洞深处 71 用大石头堵住了地洞 72 地下河漂流 73 发生在坟地的喜剧 74 孩子们都从乡医院偷跑了 75 孤儿 76 “原来新媳妇是那猴头装” 77 野人妈妈的真相 78 “胖猫儿”和“瘦猫儿”准备了一场好节目 79 新上任的妈妈 80 怪物被放回大森林里了 81 挂在小木棍上的信 作者的话 试读章节 1 逃学 上最后一节课的时候,皮小猴和老头儿校长一起走进了六年级二班教室。他的耳朵被老头儿校长紧紧地拧着。顿时一教室的人都像长颈鹿似的伸长了脖子,纷纷把目光投到他们身上。老头儿校长哼哼地对正在黑板上写字的艾老师说: “我在河边抓到你的一个学生,他鬼头鬼脑,一看就知道是在逃学,哼哼,哼哼。” 皮小猴用一双手捉住老头儿校长那只手,尽量缩短耳朵的长度,同时把头扭过去对全教室的“观众”做鬼脸。 艾老师走过去,把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撮成夹子形状,像鸡啄虫子似的,突然一把从老头儿校长手里“啄”过皮小猴的那只耳朵。多半,她把皮小猴的耳朵当成了水饺面皮,她以为她是在捏水饺,一旋转,皮小猴的耳朵就变成水饺形状了,他的脸也乖乖地对着她的脸了,鬼脸也变成笑脸了。艾老师这才把皮小猴。“请”上座位。 老头儿校长背着手哼哼地走了。 背书开始了。艾老师把同学们一个个叫到讲台上去背书。 “皮小猴!”艾老师叫。 “有!”满教室里都是答应的声音。 艾老师从衣兜里掏出眼镜来戴上。她一般不戴眼镜。她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女生们都说她要是不戴眼镜会更好看。这就给调皮鬼们提供了机会,比如刚才,皮小猴一看她没有戴眼镜,就趁机从座位上溜了;在她叫皮小猴名字的时候,又有一群男生捏着鼻孔怪腔怪调地冒充皮小猴。艾老师一时间手足无措,只好悻悻地说: “皮小猴!皮小猴!我就不相信孙悟空能够翻出如来佛的手掌。” 她猫腰,张臂,轻手轻脚地从讲台上走下来,就像是一只滑翔在空中的老鹰,随时要扑下去捉小鸡。她的眼镜总是喜欢往下滑。她每捉一次皮小猴,都要重新戴一次眼镜才行。不一会儿,她从一张课桌下面抓出一个东西来。 只听一个人“哎呀哎呀”地怪叫,同学们吃惊地看去,原来是艾老师把李小鬼的脚拇趾头拧住了,李小鬼在怪叫。 一 李小鬼叫了一会儿不叫了,捂着嘴巴偷偷地笑。在他课桌下面,皮小猴也捂着嘴巴偷偷地笑。原来,刚才的一幕,是皮小猴和李小鬼趁艾老师的眼镜又往下滑的机会,把他们的耳朵和脚拇趾头交换了位置的结果。 艾老师继续在走廊里走来走去,往每张课桌下面去搜索。在又一次经过李小鬼课桌旁的时候,心里不由得犯嘀咕:刚才明明是去抓皮小猴的耳朵,怎么反而抓着了李小鬼的脚拇趾头?越想越觉得蹊跷,便故意说: “皮小猴,我看见你了。” 从李小鬼的课桌下面传来异样的响动。艾老师一眼便看见了皮小猴那只熟悉的耳朵。她便用一只手扶住眼镜,另一只手突然翻手一抓,丝毫不差地就把皮小猴的那只耳朵给拧住了。 皮小猴只好顺着艾老师的手劲儿从李小鬼的课桌下面钻出来。 “站好!”艾老师把皮小猴拉到自己面前。 皮小猴却怎么也站不好。其实这样的训练他至少也有一千次了。 “你的手!” 皮小猴磨磨蹭蹭地从背后拿出来一只手。 “还有一只手!” 皮小猴只好把另一只手也从背后拿出来。 “手里握的是什么?” “没……没什么。” 艾老师把皮小猴的那只手抓过来,一根根地扳手指,可是那些手指根根都像是紧缩的蟹爪,她怎么弄也无法叫它们老实。后来,她总算是把那些手指给掰开了,从那只手里缴获一个沉甸甸、脏兮兮的塑料瓶。她想看看塑料瓶里究竟装的是什么,便拧开了瓶盖儿。 一群灰不溜秋的东西立刻从那里面跳出来。其中一个东西落在艾老师肩上,一跳,趴到了她脖子上,接着又一跳,“哧溜”一声,从她领口那儿钻进她衣服里面去了,蹲在她大约是肚子上的位置,“哇哇哇”地喊叫。 艾老师惊叫一声,本能地用一只手隔着衣服握住那个东西,另一只手从领口追进去,抓住那个东西的一条腿,把它擒出来,提到眼睛边一看,原来是只小青蛙。她急忙把那只小青蛙扔了。 几十只小青蛙在满教室里蹦蹦跳跳。女生们就像是一群鸡鸭给棍子打飞了,惊慌地大叫,纷纷躲避那些青蛙。男生们兴奋地吆喝,故意把青蛙抓了往女生身上扔。 “每人罚写三篇日记!”一声怒吼,就像是爆炸了一颗惊雷。“至于你,皮小猴,罚你给我写……”艾老师的手指在空中指点着,脑子里紧张地掂量着数字的多少。 “艾老师,你身上还有一只青蛙!”李小鬼哨悄地把一只青蛙向艾老师扔去。 艾老师又是一声惊叫,乱蹦乱跳地逃到一个男生背后躲起来。 皮小猴看准了这个机会,躲过艾老师的视线,像只狗似的,从地上爬出了教室。 P1-3 序言 董宏猷 说起和绪旋的友谊,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了。那时我们都年轻,我在《芳草》文学月刊当编辑,绪旋在兴山县当干部。在这之前,我就编发过绪旋的小说。在我的印象中,那是个乡土气息浓郁的短篇,而且,闪耀着人性的光芒,让我想起了沈从文的湘西。我还记得,那时我大病刚愈,到兴山开笔会时,绪旋为我请来了当地有名的中医,专程在清晨的时候,为‘我拿脉。老先生所开的药方中,需要山区的野蜂蜜,绪旋便四。处寻找,终于将一大罐野蜂蜜寄到了武汉。 后来,绪旋上调到宜昌工作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也有了更多见面的机会。绪旋为人真诚,忠厚,工作也十分认真,是那种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的老黄牛。这些年,他写作的时间少了,但是,我知道,文学的火种一旦播撒在他的心中,便永远不会熄灭了。他总是在读书,总是在思考,而且,总是在百忙中挤出时间,继续默默笔耕,如同峡江中的山民,在陡峭的崖壁上顽强地种植着属于自己的包谷地。哪怕巴掌大的一块地呢,同样用汗水辛勤地去浇灌它。 于是,便有了感人的长篇报告文学《三峡小移民》,有了冯绪旋沉默多年后在文坛的再次“亮剑”,有了获奖的荣誉与鲜花,同时,也有了翻译到日本的跨越与飞翔。作为老朋友,我非常高兴的是,他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合他表达与书写的视角,找到了儿童文学这样一艘张扬善与爱的风帆。 现在,绪旋的又一本新作问世了。这真的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如果说,《三峡小移民》因为是报告文学,必须以真实为前提;那么,在《寻找野人妈妈》这部小说中,绪旋厚积已久的童心与天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和自由的宣泄。 长期蓄积的小说冲动,像山洪那样突然暴发,我们好像看到一个山野的孩子,高举着自己心爱的风车,在山林中兴奋而率性地奔跑。令我吃惊的是,《寻找野人妈妈》是一本非常纯粹的儿童小说,从语言到幻想,都不像是一个作家的第一本儿童小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为儿童小说,尤其要讲究母语的优美与纯粹。绪旋的小说语言不但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充满了浓郁的山野气息。优美的抒情散文般的文字,与浓郁的生动活泼的生活语言,水乳交融般融合在一起,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黄昏了。不知不觉地,似是悄悄地飘落,松树冠的阴影如一顶顶草帽罩住了森林。铜盆大的日轮在金黄和暗红的林脚燃烧了一阵子,熄灭了。 黄昏的时候,皮小猴走进林海深处。 在一片树林里,倒卧着一棵大树,它的树干像蛟龙的身躯一样扭曲盘旋,根像龙爪一样深深地扎进地下,数株野藤顺着树干缠绕而上,一直到了树梢,上面开满了红的黄的紫的白的花,它们和树的枝叶纠结在一起,织成了一个严严实实的大帘子。 他爬上那棵大树,在树干上躺下来。 山峰像是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块叠起来的,最高的山顶,堆着积雪,白花花地刺人眼睛;往下来是翠绿的、一望无际的草原和箭竹林,偶尔有几棵树,旗子般插在那儿;再往下来是一派深绿色,生长着一片片的不同种类的树林子;接着颜色就由深绿转成翠绿了,到处是小块的草地、潺潺的溪流、弯弯曲曲的小路和人们曾经垦荒的坡地。 像这样动感的诗化的语言,作为小说的基调,始终在书中叮咚叮咚地流淌。但是,他的许多设寓,都是儿童视角的,日轮是“铜盆大的”,“山峰像是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块叠起来的”,而且,富有视觉的冲击力:金黄,暗红,翠绿,深绿,红的黄的紫的白的……充分契合了在读图时代成长起来的现代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 “寻找”,“寻母”,是儿童文学永恒的母题。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寻母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们。这一次,故事的主人公皮小猴寻找的,是被视为“野人”的妈妈,是一个被世俗世界所遗弃、放逐而与山林、与野人为伍的妈妈。这样的一个主题,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或者,说是“生态文学”,都显得太轻,显得意犹未尽。相对于“人”,“野人妈妈”显然是另类,是异端,是被边缘化的,妖魔化的。一个母亲由人变成野人,这样一个过程,其实是一种极大的悲剧。她使我们想起了“白毛女”的故事。她也使我们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母亲变成了野人?因此,皮小猴寻母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类自我救赎的过程,是我们重新寻找我们曾经失去的价值观的过程。皮小猴和他的小伙伴们,代表了这个世界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对“母亲”的追寻,其实就是对真善美的追寻,对人类良知的追寻。在这个意义上,绪旋的小说给予我们的思索与启迪是深刻而丰富的。他不仅给孩子们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而且,也给予了孩子们极大的想象与反复思索咀嚼的空间。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寻找野人妈妈》的出版,是中国原创儿童小说新的收获。在一个浅阅读正成为主流与时尚的时代,这样纯粹的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小说,真的是很难得了。任何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作家,面对现在这样的浅阅读现状,都不会无动于衷。是呼吁纯美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时候了!如果我们的呼吁与努力能够为纯美文学的回归奉献一瓣心香,那么,将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绪旋兄,让我们继续努力。 2009年5月7日于汉口 后记 十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我站在窗前,眺望月色下苍茫的神农架原始森林和银子般流淌的香溪,脑海里骤然跳出一个顽皮的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我写在《寻找野人妈妈》里的主人公皮小猴。 我的家乡湖北省兴山县,紧邻神农架,山大人稀。在那个年月里,那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却仍然过着贫穷的生活,因此就出现了人贩子贩卖女人、孩子的情况。我家乡的冯家槽村,就有一个小女孩,她妈妈被贩卖到了遥远的地方,而她后来也如她妈妈一样被人贩子贩卖了。这件事在我心头划上了深深的伤痕。 神农架蕴藏着太多太多的神秘,野人是其中之一。《兴山县志》和《房县志》都有大量的记载,民间更是充满了神奇的传说,诸如野人把妇女虏去生了孩子等等。 在脑海里骤然跳出顽皮的皮小猴的同时,那被贩卖的女人和孩子,还有神农架里神秘的野人,也同时出现了,于是在那一瞬间,我脑海里有了《寻找野人妈妈》故事的雏形。 十年磨剑,这本书我断断续续地写了十多年时间,因为我是一个公务员,我必须首先要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同时,我也不愿意很草率地把一个粗制滥造的东西拿出来,我们的书是给孩子们看的,我们应该对孩子们负责。我常常想,我这本书,真可谓是一本“千家书”。它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我的爱人、孩子,许多同事和朋友,甚至宜昌市康庄路小学的孩子们,都曾经提出修改意见。它还得到了许多人的鞭策和鼓舞,武汉市作家协会主席董宏猷老师为这本书写了序,北京画家李思东老师为这本书画了插图,尤其是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刘春霞老师,为这本书的问世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因此,在这本书付印之际,我在这里要衷心地感谢所有给我帮助的人们。 我特别喜爱孩子,因此选择了儿童文学。我会继续在这条路上不断地攀登,力争写出更好的书来,奉献给可爱的孩子们! 冯绪旋 2010年8月12日于宜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