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呕心沥血十余载的长篇巨著,也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结晶。小说通过玛丝洛娃以及监狱中的“囚犯”蒙受的不白之冤,对沙皇的法律、法庭、监狱、官吏以及整个国家机构的反人民的本质作了广泛而深刻的揭露,是一面反映俄国农民在革命中矛盾状况的镜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复活/世界经典名著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俄)列夫·托尔斯泰 |
出版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呕心沥血十余载的长篇巨著,也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结晶。小说通过玛丝洛娃以及监狱中的“囚犯”蒙受的不白之冤,对沙皇的法律、法庭、监狱、官吏以及整个国家机构的反人民的本质作了广泛而深刻的揭露,是一面反映俄国农民在革命中矛盾状况的镜子。 内容推荐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晚期代表作。这时作家的世界观已经发生了转变,他摒弃了上层地主贵族阶层的传统观念,用宗法农民的眼光重新审视社会,在他的笔下,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了鲜明的对比,草菅人命的法庭和无辜受难被关进监狱的百姓,金碧辉煌的教堂和衣衫褴褛的犯人,濒临破产的农村和生活奢靡的京都。书中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予以了深刻的批判。 目录 上卷 中卷 下卷 试读章节 其实,女犯玛丝洛娃的身世极其平凡。她的母亲是一个未婚的女农奴,跟着饲养牲口的外祖母在两个身为地主的老处女姐妹的庄园里干活。这个女人虽然没有结过婚,但每年都生一个孩子,并且按照乡下习俗,总要给孩子行洗礼,然后做母亲的就不愿再给这个违背她的心愿来到人世的孩子喂奶,因为这会妨碍她干活。于是,无辜的孩子因吃不上奶而被饿死。 五个孩子就这样先后死了。做母亲的为每个孩子都行了洗礼,但并未给任何一个喂过奶吃,所以五个孩子都被饿死了。第六个孩子是跟一个过路的吉卜赛人生的,是个女孩。她本来也会重复被饿死的命运,可凑巧的是,那两个老处女中的一个来到牲口棚,责骂饲养员做的奶油有牛臊气。而当时产妇和她那个又白又胖的娃娃正躺在牲口棚里。那老处女因为奶油做得不好吃,又发现饲养员让产妇躺在牲口棚里,就大骂了一顿。骂完正要走时,忽然看见那个白白胖胖的娃娃,觉得很惹人疼爱,就动了侧隐之心要做她的教母。她给女孩行了洗礼,又因可怜这个教女,常给那个刚生完孩子的农妇送点牛奶和钱。这样,女孩就侥幸活了下来。 孩子三岁那年,她母亲得了重病死了。饲养牲口的外祖母觉得外孙女是个累赘,于是就把她交给两个老处女抚养。小女孩长得非常活泼可爱,尤其那双黑溜溜的圆眼睛很招人喜爱,于是两个寂寞的老处女就常常拿她开心解闷。 在两个老处女中,比较善良可亲的是给女孩行过洗礼的索菲娅·伊万诺夫娜,而她姐姐玛丽雅·伊万诺夫娜脾气比较暴躁。索菲娅把小女孩打扮得既漂亮又可爱,还教她读书,一心一意打算把她培养成自己的养女。但玛丽雅却想把她训练成一名称职的侍女,因此对她相当严格,遇到自己心情不好,就惩罚她,甚至动手打她。由于小姑娘处在两种环境下,成人后就具有了两种身份:既是侍女,又是养女。她的名字也不俗不雅,叫卡秋莎,而不叫卡吉卡这个粗俗的名字,也不叫卡金卡这个高雅的称呼。她整天缝缝补补,打扫房间,擦洗圣像,煮茶烧菜,磨咖啡豆,煮咖啡,洗衣服,偶尔陪两个老处女读书解闷。 那时来给她说媒的人很多,她都一概谢绝了,他觉得嫁给依靠体力过活的男人,一定会过苦日子。她已经过惯地主家的舒服日子了。 她就这样一直生活在地主家里。在她十六岁那年,两个老处女的侄儿,一个在大学念书的阔绰的公爵少爷来到她们家。卡秋莎暗地里深深地爱上了他,却又不敢向他表达连自己都不敢确定的感情。两年后,这位公爵少爷参军远征,路过姑妈家,又住了四天。临行前那个夜晚,他诱奸了卡秋莎,并在动身那天塞给她一张一百卢布的钞票。公爵少爷走了五个月后,她才发现自己怀孕了。 从那时起,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性情异常暴躁,一直想着怎样才能避免即将来临的羞辱。她服侍两个老处女时,不仅敷衍了事,而且还不由自主地发起脾气来。她经常顶撞她们,还说了许多粗话,但事后又觉得懊悔,于是就要求辞掉工作。 两个老处女对她的表现相当不满意,就把她辞退了。她离开地主家后,便到警察局长家做侍女,但仅仅干了三个月,因为那个年过半百的局长对她百般纠缠。有一次,他逼她发生关系,她忍不住发起火来,骂他是老混蛋和老色鬼,并狠狠地把他推倒在地,因此又被辞退了。因为快要分娩了,她已不能再找工作,于是,就寄居到一个给人接生兼贩私酒的乡下寡妇家里。她分娩很顺利,可是那接生婆刚巧给一个有病的乡下女人接生过,不幸把产褥热传染给了卡秋莎,所以她的男孩一生下来就被送往育婴室。据送他去的接生婆说,孩子刚到那里就死了。 卡秋莎当初搬到接生婆家里的时候,身上还有一百二十七卢布:其中二十七卢布是她自己赚的,一百卢布是诱奸她的人送的。等她从接生婆家里出来的时候,手头不足六个卢布。因为她从小生活在地主家里,所以根本不懂得省吃俭用,花钱很大方,待人又厚道,并乐于助人。接生婆向她索要了四十卢布,作为两个月的伙食费和茶点钱,又要了二十五卢布,算是把孩子送到育婴室的费用。另外,接生婆要买奶牛又向她借了四十卢布。剩下的二十几个卢布,卡秋莎自己买衣服、送礼,零零星星地都花掉了。这样,当卡秋莎身体恢复时,已经一无所有,不得不重新找工作挣钱糊口。于是她就到一个林务官家里干活。林务官虽然已有妻子,但也跟警察局长一样好色,从第一天起就不停地纠缠卡秋莎。卡秋莎非常厌恶他,竭力回避他。但林务官相当狡猾老练,更因为他是东家,可以任意支使她,终于让他得到了机会,占有了卡秋莎。林务官的妻子知道了这件事,很是气愤。有一次她看到丈夫同卡秋莎单独在一个房间里,就扑过去打卡秋莎。卡秋莎不甘受辱,于是两人厮打起来。结果卡秋莎连一个卢布都没有拿到就被赶出了林务官的家门。于是卡秋莎只好来到城里,住在姨妈家。她的姨父是个装订工,原先日子过得还可以,后来顾客越来越少,他就借酒消愁,把家里能到手的东西都拿去换酒喝了。 后来姨妈为了养活儿女,供养落魄潦倒的丈夫,就开了一家小洗衣店。姨妈让玛丝洛娃到她的洗衣店干活,但她觉得洗衣店里女工的生活很艰苦,自己肯定受不了,就到佣工介绍所去找工作,后来给人家当了女仆。那户人家只有一位太太和两个上中学的男孩。上工刚有一星期,那个念中学六年级的大儿子就丢下功课,一有机会就调戏玛丝洛娃,让她不得安宁。而那位做母亲的也不管教自己的儿子,却一味地责怪玛丝洛娃,后来还把她解雇了。从此玛丝洛娃一直没有找到新的工作。有一天她在工介绍所里遇到一位穿金戴银、肥胖富态的女人。这位太太弄清了玛丝洛娃的处境,就留下地址,请玛丝洛娃到她家去。玛丝洛娃很快找到了这位太太的家。这位太太热情地款待她,请她吃馅饼喝甜酒,同时打发侍女送一封信到什么地方去。傍晚就来了一个须发花白的高个子老头。这老头子一进来就挨着玛丝洛娃坐下,闪着亮晶晶的眼睛,得意地上下打量着她,同她说笑。女主人把他叫到另一个房间,玛丝洛娃只听到女主人说:“刚从乡下来的雏儿,新鲜得很哪!”然后女主人把玛丝洛娃叫去,对她说他是一位作家,有花不完的钱,只要她能使他满意,他会舍得花钱的。她果然满足了他的要求,他就给了她二十五卢布,还答应会和她常常约会。她付清了姨妈家的生活费,又买了新衣服、帽子和缎带,钱很快就花光了。过了几天,那位作家又来请她。她如期赴约,这次她又得到了二十五卢布,并且他还租了一处房子让她单独居住。 玛丝洛娃住在作家替她租下的房子里,不久她又爱上了同院一个年轻活泼的店员。她主动把这事告诉作家,自己又搬到一个更小的单人寓所里生活。那个店员同她交往了一段日子也答应同她结婚了,可是后来竞悄悄地离开了,很显然她被抛弃了。这样,又剩下玛丝洛娃孤零零一个人了。她本想继续住在那个寓所里,可是当地派出所所长对她说,她必须领到黄色执照,接受了医生检查,才能单独居住。于是她只好又投奔姨妈去了。姨妈见她穿着时髦的衣服,披肩和帽子都是新的,就恭恭敬敬地接待她,再也不敢叫她做洗衣女工,认为她现在的身价高了。而对玛丝洛娃来说,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做洗衣女工。她对那些女工充满了怜悯。她们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胳膊瘦得皮包骨,有的已得了痨病,过着苦役犯一般的生活。不论冬夏,洗衣房里的窗子总是都敞开着,她们就在三十七摄氏度高温的肥皂蒸汽里不停地洗熨衣服。玛丝洛娃一想到有一天她也有可能服这样的苦役时,不禁感到恐惧和不安。 就在玛丝洛娃走投无路,生活没有任何着落的时候,一个专为妓院物色姑娘的牙婆找到了她。 玛丝洛娃很早就染上了抽烟的习惯,并且愈来愈厉害,尤其在她和店员姘居的后期和被他抛弃以后,又愈来愈喜欢喝酒了。她之所以离不开酒瓶,不仅因为酒的香醇甜美,更因为酒能使她忘记这一切痛苦的遭遇,还能体会到自由并增强自信心,而这样的精神状态不喝酒是无法维持的。 P11-14 序言 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在世界文坛上占据重要地位,被公认为世界文学的泰斗,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流传极广。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 他一生笔耕不辍,使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达到巅峰,他富有张力的笔触,高超的创作技巧,令其作品生动传神,引人入胜。他还被列宁誉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晚期代表作。这时作家的世界观已经发生了转变,他摒弃了上层地主贵族阶层的传统观念,用宗法农民的眼光重新审视社会,在他的笔下,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了鲜明的对比,草菅人命的法庭和无辜受难被关进监狱的百姓,金碧辉煌的教堂和衣衫褴褛的犯人,濒临破产的农村和生活奢靡的京都。书中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予以了深刻的批判。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