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给予和分享
真正的慷慨是不能像教乘法表一样通过口授和训练来教会孩子的,因为比起朋友之间出于礼貌的慷慨,或是给亲朋好友赠送生日礼物来说,慷慨是更为根本的东西。真正的分享来源于爱,那种最深刻、最强烈和最持久的感情。如果孩子们心里没有爱,那么教会他们分享和给予就很有限。
即使那些内心拥有许多爱的孩子们,在表达慷慨时也是需要一些帮助的。父母们应该知道,在童年某些特定的阶段和特定的情境下,他们会更容易学会慷慨大方。
孩子们生来就准备好了学习爱,并在适当的时候回馈给父母。当父母们没有爱可以给予的时候,他们的孩子也绝不会变得有爱心。我们知道这一点是因为我们对两类孩子的成长做了比较,一类孩子是由有责任感、有爱心的父母抚养大,另一类孩子是由不可靠的、没有同情心的父母抚养大。爱,是通过父母在孩子不同年龄、用不同方式来表达并被孩子们所理解的。对于小婴儿来说,当他们不舒服、不开心的时候,比如饿了、冷了、累了或是肚子疼,这时,父母的爱是通过随时准备给予他们安慰来表达的,你的宝宝因此学会信任和理解这种信任。
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让他们沐浴在微笑、拥抱、夸张的赞美和亲昵的耳语之中,结果是你可以看到宝宝喜悦的回应。
在2~3岁的时候,孩子表现出对独立的渴望,他们坚持自己做决定的权利和说“不”的权利。也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开始更多地感受到他们需要依赖自己的父母。他们害怕与父母分离,对陌生人保持警惕。有爱心的父母会很巧妙地表现出他们理解这两种相反的需要,他们一方面不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毫无约束的,另一方面让孩子体会在一些争执中获胜,这样反而避免了更多争执。
3~6岁的孩子通常自己感觉足够独立了,像个小大人,他们变得不再那么喜欢争辩,更为友善,更喜欢合作,更容易相处。这个时期,因为崇拜父母,所以他们极力模仿,像父母那样说话,像父母那样穿衣服,尽其所能地扮演父母的角色,假装像父母一样结婚并有自己的孩子。这个年龄孩子的友善和多情使他们准备好了去学习分享和给予,并且享受这份情感。
6岁之后,孩子们会感受到内心重新燃烧起来的对于独立的渴望,他们不再心甘情愿地对父母言听计从,转而观察与自己年龄、性别相仿的孩子,像他们一样说话,像他们一样穿衣打扮,拥有同样的游戏内容、爱好和理想,他们开始了一个关键的转折——从做一个家庭中的孩子转变为做一个外部世界的人。
现在,让我们更深入地看一看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于慷慨的准备程度。即使是在1岁以前,当宝宝啃一片面包时,他也会笑着把被口水湿透的吃剩的面包递给妈妈,这笑容中既有爱也有自豪。我想,他的自豪是来自于对成人行为的模仿。妈妈可以通过咂着嘴巴有滋有味地品尝这片小小的面包,来鼓励宝宝的慷慨行为。在1岁刚过的时候,宝宝刚会走,他会与妈妈的客人保持距离,并仔细地观察她大约15~30分钟,好像在看着接近她是否安全。他现在既害怕又渴望交朋友,他确认自己喜欢她时,会慢慢地走到她跟前,给她一个自己喜爱的玩具,甚至也许是他最喜欢的安慰物。她伸手去接,他允许她拿着,但是不能拿走。我想说的是,他有慷慨的冲动,但是让他放弃自己的宝贝还是超过了他能够接受的方式。这对成人来说可能觉得有点困惑,因为成人会认为给予和放手这两个动作是连贯的,给予之后就应该放手。
两岁的时候,孩子们观察他们的父母,并模仿任何他们能做到的,特别是他们认为能帮忙的,比如,给小宝宝拿一片尿裤,或者把刀子、叉子、勺子摆在餐桌上。我认识一个2岁的孩子甚至能把他的安慰奶嘴送给比自己更小的宝宝,这个行为简直太慷慨了!但是,当宝宝长大到足以开始抢夺大孩子的东西时,这种行为会突然终结。
这种对父母和幼小婴儿自发的帮助,相对于与其他同龄孩子分享玩具或与他们合作游戏,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况。事实上,在这个年龄阶段,当另一个孩子试图用他的东西,并跟在他后面猛地抢走他的东西时,他还是会愤怒地哭喊:“那是我的!”或者他会用玩具打那个孩子或咬他。
两岁的孩子喜欢看其他孩子玩并且模仿他们,有时这被称为平行游戏,但是这不能与合作游戏和分享相混淆。
现在让我们聊聊怎样帮助孩子成为给予者。不言而喻,孩子们从出生到成年需要一直感觉到是被疼爱的,父母的爱不仅仅是拥抱和亲昵耳语。父母的爱要满足孩子合乎情理的需要:亲密接触,赞赏他们的成绩,当他们身心受伤的时候给予抚慰。父母还应该知道,弟弟或妹妹的降生会让他们嫉妒,要怀着理解之情和他们谈一谈这种复杂的感情。
父母的爱也包括当孩子长大遇到麻烦或是损害了别人的财物时,要理智地控制形势。但是控制并不一定意味着惩罚或让孩子厌烦,而是坚定而通情达理地理解他们。
我认为最有用的培养慷慨的方法,就是要充分利用不同年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助人和给予的行为特点。当1岁的孩子把玩具递到你手上,可看起来却是似递非递时,你应该微笑着并说三遍:“谢谢你!”但是不要试图把玩具从他手里拿走,那会激起他的占有欲。
当两岁的孩子希望帮你把餐具摆上桌子,你要表示欢迎,不要对他或对你自己说,你自己做会更快,那不重要,让孩子帮助你也是帮助他们自己,对他们来说是令人激动的时刻(当然,只要没有危险)。如果此时你拒绝他们的帮忙,等到他们动作更为熟练时,他们帮忙的激情就已经过去了,你会不得不劝说他们或者要求他们去帮忙,而这将不再是一件对他们有吸引力的事了。要对孩子做得好的事情表示感谢,对于有朝一日他们能承担更复杂的任务保持一份期待,比如,把盘子放在桌子上。
不要劝两岁的孩子和别人分享他们的玩具,他们这个时期的占有欲太强,很难接受这种做法。当别的孩子看到或者拿起他们的玩具时,他们可能已经怀疑别的孩子想要得到他们的玩具,如果父母强迫他们分享时,他们甚至会觉得每个人都要来抢他们的东西,这只会让他们的独占欲比原来更强。P12-15
本杰明·斯波克博士是一位儿科医生,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末,大约70年间,父母们都在向他请教各种各样的儿童养育问题。他的第一本书《斯波克育儿经》深受欢迎,他在书中表达的教育观念、实用的建议和亲切的文风,在美国内外都得到了认可。这本书成为史上育儿书中拥有读者最多的一本。
今天,几十年过去了,《斯波克育儿经》仍然是世界上最受尊崇的育儿书,而且斯波克博士的其他著作也同样受到人们的欢迎。虽然他已经去世,但是数以百万的父母还是在通过他的著作来向他“请教”。他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和获得成功呢?我想有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他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包含许多父母所关心的孩子身体健康(例如,营养、安全、免疫、疾病早期信号和家庭疗法)和心理健康问题(例如,了解儿童正常发育发展的知识、与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关系、父母们不同的教养经验、家庭以外的工作对家庭生活的影响,以及许多其他话题)。
第二,斯波克博士著作的一大特点是,他是在和父母“说话”。妈妈爸爸们经常会这样写信给他,“读你的书时,就好像你正坐在我们家的厨房餐桌旁,和我聊天,听我诉说”。他的关注焦点通常在父母身上。他的写作以这样的假设为前提:父母都是有能力的,是有智慧的,并且能够以开放的心态来理解孩子们的成长和需要。“相信你自己”是他给父母们的所有指导中的核心主题。
第三,我相信,斯波克博士最卓越之处在于,他始终在与父母的交流中坚守他对时间、空间等不同变化和孩子个体差异的尊重。他认识到我们教养孩子的方式反映出某种文化价值观,我们对孩子和家庭的一些价值观和视角也在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很典型的表现在于,他并不告诉我们“正确的方法”,他认识到家庭与社会多样性差异的内在价值,主要的是在任何情况下他都尊重这种差异。
这本书来源于两本已出版的杂志《Redbook》(1985~1992)和《Parents》(1992~1998),这些文章已经被编辑出版为两卷本。
本书探讨了当今对儿童教养有影响的一些社会趋势,这本书与它的姐妹篇《斯波克育儿经:精华版》一起出版。
斯波克博士最先讨论的一个话题是,要教会孩子给予与分享,教给他们义务与责任的价值,他相信这些价值观,并且认为在孩子小的时候,慢慢灌输给他们这些价值观是最重要的事。他提出一个问题:“孩子们是不是拥有的太多了?”以此来探讨我们当前对物质享受的重视,并提出在儿童新兴价值体系中精神生活的重要性。斯波克博士对精神生活的定义是: “就精神价值而言,我指的是慷慨、友善、合作、诚实、创造和欣赏美的能力、理想主义和爱……我首先来写关于精神生活方面的事情并不是基于宗教信仰,而是因为精神生活可以处理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与自己的关系,不论他们是不是笃信宗教。”
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是从家庭的变化谈起,斯波克博士深深尊重所有关爱孩子的人,而不只是核心家庭中的父母、单亲父母、离异父母、再婚家庭和继父母,只要他们对抚养孩子作出了贡献,都是应该被感谢的,这里也包括祖父母。在“为孩子准备一份美满婚姻”一章中,斯波克博士指出,孩子是通过观察他们的父母来学习尊重、爱和得体的行为。
当代文化部分探讨了许多当今父母关注的话题,包括双职工父母面临的巨大挑战、过多安排孩子的活动、电视的影响,以及青少年不当性行为等。在他的著作中,始终在讨论培养孩子自己作决定的必要性,特别是在这个部分。
接下来的两个部分是关于纪律和社会性发展,适用于拥有不同年龄多个孩子的父母。如果你期待孩子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纪律可以让你的期待成为一种可能,这种可能可从婴儿期开始一直到整个青春期。斯波克博士认为,父母的优柔寡断是影响纪律执行的一个主要障碍,他帮助父母了解导致优柔寡断的许多因素,并提出了改善的建议。其他话题还包括说谎、游戏的重要性、受人欢迎、同辈压力和兄弟姐妹间的竞争等。
教育的重要性,是斯波克博士著作中另一个贯穿始终的重要关注点,他对教育定义延伸到了课堂之外,包括与家庭成员及同龄人之间的活动,即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这本书最后一部分,他特别强调了师生之间温暖、相互尊重关系的价值,以及把人与人的关系作为所有教育核心部分的重要性。作为总结,他对于如何改进公共教育以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建议。
在斯波克博士去世前的一年中,我和他每周会面几次。当时他的健康状况慢慢下降,他和妻子玛丽·摩根从他心爱的、气候比较寒冷的缅因州,搬到了南方气候更为温和的加利福尼亚。坐在他的庭院中,周围环绕着植物、各色鲜花、一个大养鱼池和被茂密绿色丛林覆盖的峡谷风光,我们谈论孩子。我们一起回顾了《斯波克育儿经》的七个章节,我惊讶于他的巨大热情。在94岁高龄而且身体虚弱的情况下,他发现用智慧和情感的力量参与一些关于育儿理念的探讨,对他来说仍然非常重要。用新方法鼓励和维持母乳喂养、消除传统爽身粉不当用法引起的尿布疹、在素食方面的最新建议,以及重新审核新出现的防止尿床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讨论话题中的一小部分。斯波克博士体贴周到的回应始终融汇了他的临床经验,以及从许多写信给他的父母那里收集来的想法和建议。
当我读到这本书中收录的文章时,我听到一个声音,那声音来自一个学识渊博、慈爱关切的心灵,那声音对父母们说,他相信你们能够做一个好父母,他相信并尊重你们的智慧和良好的本意。我希望用这本书记录下这位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奉献了一生的儿科医生的学识和智慧。
《斯波克教子宝典》是斯波克博士的教育经典著作。读这本书,你会发现其实做父母的感觉都是一样的,都会有心急如焚的感觉,都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所不同的是有人在经历问题后获得了解决的方案,而有人还在苦苦追寻,《斯波克教子宝典》就是帮你减少追寻历程的,让你在教子问题上少走弯路。
怎样塑造孩子的好性格?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价值观?怎样帮助孩子制订规则?怎样让孩子更受欢迎?怎样让孩子学习好?怎样对孩子性教育?怎样让孩子有独立的人格?
……
如果你想知道这些,就翻开斯波克博士的这本《斯波克教子宝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