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纪伯伦哲思美文精选/最美文哲思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梁艳萍
出版社 崇文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纪伯伦是“旅美派”作家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旅美文学家们的头号领袖”、“旅美文学的旗手和灵魂”。他在诗歌、散文、小说的创作上不落窠臼,开一代文坛新风。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的散文诗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不仅当时的“旅美派”作家中无人能比,就是当今阿拉伯文坛上也很少有人堪与之相提并论。

《纪伯伦哲思美文精选》由梁艳萍主编,是“最美文哲思系列”之一。

内容推荐

哲理以思索的形式进入散文作品,不是对某种哲学思想的机械阐释,也不是对其功利使命的僵化演绎,更非道德传声筒式的说教。而是以本真的生命体验,以深邃的精神创造,以特殊的艺术魅力来表达创作主体对于世界、人生、艺术的执著追求,敏锐感悟,并视艺术化为生活、求知、处世的真理,使阅读——接受者在美的欣赏中感悟世界的奥秘,人生的真谛自然而然地接受散文家的审美情感,并与之同构,了解“艺术的整个美,来自思想,来自作者在宇宙中得到的启发的思想和意图”。在审美享受中获得知识的启迪和感悟的愉悦。

《纪伯伦哲思美文精选》由梁艳萍主编,是“最美文哲思系列”之一。

阅读《纪伯伦哲思美文精选》,作为读者的我们,仿佛是在与先贤们对话,聆听他们的耳提面命与内心回声;又“恍如邀友同享欢宴”(荷马),品味精神大餐中的美味佳肴……

目录

1.先知

2.先知国

3.沙与沫

4.流浪者

5.疯子

试读章节

14.自由

一位雄辩士说:“给我们谈谈自由。”

他回答道:

我曾看到你们在城门或是在炉火旁,顶礼膜拜自己的自由,

正如那些奴隶们,在诛杀他们的暴君之前,对他卑躬屈膝,歌功颂德。

哎,我曾在庙宇的树林中,在城堡的投影下,看见你们当中最自由的人,将自由犹如锁铐一样戴在自己手中。

我的心在滴血、悲痛,因为那追求自由的愿望已变成了束缚,只有你们不再以自由作为目标和取得的成就时,你们才是真正自由了。

当你们的白天不是没有牵挂,你们的黑夜也并非没有希望和忧愁的时候时,你们才是自由的。

但是,当这些事物充满你的生命时,而你却能够超脱于这些事物之外的时候,你们才是真正的自由了。

你们将自己理解中的黎明束缚在正午的时光,除非打破这捆绑的锁链,否则如何能超脱属于你们的日与夜呢?

然而事实上,你们那被称为自由的,实际上是最为坚固的锁链,尽管那链环在日光下的闪烁,令人眼花缭乱。

自由是你们自身的碎片,如果对它有所取舍,不就是换得了自由吗?

如果你们要废除一条不公正的法律,而那法律却是你们亲手写在自己的额头上的。

尽管你们烧毁了律书,或是倾倒海水来冲洗法官的额头,你们也无法抹掉法律。

如果这是你们要废黜的暴君,先看看他建立在你心中的宝座是否已被摧毁。

因为一个暴君如何能统治自由与尊严呢?除非他们的自由是专制的,他们的尊严是可耻的。

如果这就是你们要摆脱的忧愁,那这忧愁是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别人强加于你的。

如果这是一种你们要消除的恐惧,那这恐惧是源于你心里,而不是掌握在你所恐惧的人的手中。

的确,在你生命里运行的一切事物,愿望与恐惧,憎意与怜爱,追求与逃避,都是永远地互相拥抱在一起。

这些事物在你生命里运行,犹如光与影成对依偎在一起。

当影逐渐退却消失时,那光明则成为另一种光的影。

因此,当你的自由摆脱束缚他的镣铐时,它本身又变成了更大的自由的镣铐。

15.理性与热情

女祭司又开口说道:“请给我们讲讲理『生与热情。”

他回答道:

你们的心灵常常是个战场。在这战场上,你们的理性与判断和你们的热情与欲念在此相战。

我愿成为你们心灵中的一个调解者,让你们心中的一切冲突和对抗因素转变成一曲和谐的乐章。

然而,除了你们也做一个调解者,钟爱心灵中的各种因素分子外,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你们的理性与热情是你们心灵之航的舵与帆。

倘若你们的帆或舵坏了,你们就只有在海上颠簸漂荡,抑或是停在海中央。

理性独自掌握权力,就会成为禁锢的力量;热情,在不注意的时候也会自燃成熊熊火焰。

因此,让你们在心灵中将理性升至热情的最高点,让它在此高歌。

也让心灵用理性引导着你们的热情,让热情在每日的复活中永生,如同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

我愿你们把判断和欲念当做家中备受欢迎的两位客人。

你们当然不能尊重一位客人胜过另一位;因为过分的偏爱一位,必将最终失去两位客人的友爱与忠诚。

在群山之中,当你坐在白杨的树荫下,享受着远处田野的宁静与平和时——你应当在心中默想:“上帝正在理性中安息。”

当暴风雨来临时,狂风摇撼着森林,雷电宣扬着天宇的威严时——你应当在心中敬畏地说:“上帝正处于热情中。”

既然你们是上帝天体里的一股气息,是上帝之林里的一片绿叶,你们也应同他一样,在理性中安息,在热情中行动。

16.痛苦

一位妇人开口说道:“请跟我们谈谈痛苦吧。”

他说道:

你们的痛苦正是你们那包裹着理解的外壳的破碎。

正如果核必须破壳,使果仁露在阳光下,所以你们也必须明白痛苦。

如果你们的心灵能够惊叹于日常生活中的奇妙,你们的痛苦的奇妙感必不会少于你们的欢乐。

你要接受你们心灵的季节的更替,如同你能接受田野上四季的更替一样。

你要静守你心里那凄凉萧瑟的冬季。

许多的痛苦都是自己选择的。

它们是你内心的医生,为医治你的病痛而开的一味良药。

因此你要相信这位医生,安静地服下他开的这味药。

因为他的手虽然重而硬,却是由一只温柔之手在冥冥中指导着,且他带来的药杯,虽会灼伤你的嘴唇,而那药杯却是陶工用他自己神圣的泪水和着陶土陶制而成。

17.自知

这时,一位男子说:“请给我们讲讲自知。”

他回答道:

在宁静中,你们的心灵能够感知白日与黑夜的秘密。

但你们的耳朵却渴求听到你内心知识的声音。

你内心的想法,愿由语言来表述。

你愿用手指去触摸你那梦境中赤裸的灵魂。

你若这样做多好。

你心灵中那隐秘的温泉,必须喷涌,吟唱着奔向大海。

你隐藏在深处的宝藏,应在你眼前呈现。

但不要用天秤来衡量你那未知的宝藏;

更不要用标杆或绳子去探测你的知识。

因为自我是一片广阔无边的大海。

不要说:“我已经找到了真理”,而应说:“我找到了一条真理。”

不要说:“我已找到灵魂之路”,而应说:“我遇到了灵魂正走在我的道路上。”  因为灵魂是在一切的道路上行走的。

灵魂不是在一条道路上行走,也不似芦苇般的生长。

灵魂就如一朵有无数花瓣的莲花,自我绽放着。

18.教学

于是,一位教师说:“请给我们谈谈教学吧。”

他说:

除了那正半梦半醒地躺在你知识的晨曦中的东西外,没有谁能向你启示什么。

那在神殿的阴影里,在弟子当中行走的教师,他不是在传授他的智慧,而是在传授他的信仰和仁爱。

倘若他真的是位智者,他就不会命令你进人他的智慧殿堂,而是要引导你走到你自己心灵的门口。

天文学家能对你讲解他对于宇宙的了解,但他却不能把他的理解给你。

音乐家能给你唱出那存在于任何地方的旋律,但他却不能给你那倾听韵律的耳朵和能唱出这旋律的声音。

精通数学的人能告诉你度量衡的范围,但他却不能引导你进入那领域。

因为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的羽翼借给别人。

正如上帝对于你们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相同的,所以你们对于上帝的理解和对大地的见解也都不尽相同。

P31-37

序言

人的思考与追问

虽说是:“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是,苍茫宇宙,浩渺乾坤,大干世界的存在中,毕竟人——只有人——能够思考,并且愿意思考、勤于追问。人从何处来?在何处住?往何处去?人的出生、成长、爱情、婚姻、家庭、病苦、死亡……都是人要思考与追问的。

“美是难的。”这是苏格拉底的言说。

“顺着生命的渠道,命运、爱情和理智清澈地流动着。”这是爱默生的观察。

“爱除自身外无施与,爱除自身外无欲求。”这是纪伯伦的探究。

“世界的本性并不复杂。若将世界的局部融入整体之中,消除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就不难发现一种恢宏的谐和之美……”这是泰戈尔的叙说。

“纵令人寿三百岁,愉逸度世,较之永生无尽之乐趣,亦不过梦幻耳。”这是芥川龙之介的无奈。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这是鲁迅的解析。

我们所选编的这一组以“哲理·思想”为主题的散文,将与读者分享中外哲人、作家对于人与人的生命、信仰、真理、价值、道德、欲求的求索、追问与解说。

哲理以思索的形式进入散文作品,不是对某种哲学思想的机械阐释,也不是对其功利使命的僵化演绎,更非道德传声筒式的说教。而是以本真的生命体验,以深邃的精神创造,以特殊的艺术魅力来表达创作主体对于世界、人生、艺术的执著追求,敏锐感悟,并视艺术化为生活、求知、处世的真理,使阅读——接受者在美的欣赏中感悟世界的奥秘,人生的真谛自然而然地接受散文家的审美情感,并与之同构,了解“艺术的整个美,来自思想,来自作者在宇宙中得到的启发的思想和意图”。(罗丹《艺术论》)在审美享受中获得知识的启迪和感悟的愉悦。

散文中孕育着的哲理思想,使散文成为文学和精神世界最具潜力的艺术,当散文中升华出思想的张力,在激情中蕴藏着理性的光芒时,散文才会呈现出崇高、开放的哲思美,才会织就思与美的华章。

阅读哲理思想散文,作为读者的我们,仿佛是在与先贤们对话,聆听他们的耳提面命与内心回声;又“恍如邀友同享欢宴”(荷马),品味精神大餐中的美味佳肴……这使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弗洛伊德的父亲给他的学年奖品,是为他贷款购买了150卷的《歌德文集》,这位父亲在为儿子打开与大师对话之门的同时,也为未来的文学理论“精神分析学派”奠定了基础。

文学是人类有意识地使用语言符号,将心灵、思想、情感、爱与美变为艺术品的行文活动,阅读既是培养文学大师的基础,也是铸就一个民族心智、思想、行为的摇篮。

梁艳萍

2011年4月26日于沙湖之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