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学家曹文轩、著名文学评论家安武林联袂向中国青少年提供一片阅读的圣地!
经典的文章如同好酒,时间越长越醇香。阅读经典,越品越见香浓。经典如海,越读越感到深邃;经典如歌,越读越感到快乐……让我们用心去阅读,读出经典中的内涵,读出心灵的感动,读出人生的意义,领略大师的风采。让阅读伴随我们的左右。
本书收录了儿童文学家、翻译家的代表作或获奖作品25篇。文中附有作者介绍、导读和附录部分。其中很多作品为独家首次推出,相信读者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让我合掌许个愿/新经典文学读本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曹文轩//安武林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著名文学家曹文轩、著名文学评论家安武林联袂向中国青少年提供一片阅读的圣地! 经典的文章如同好酒,时间越长越醇香。阅读经典,越品越见香浓。经典如海,越读越感到深邃;经典如歌,越读越感到快乐……让我们用心去阅读,读出经典中的内涵,读出心灵的感动,读出人生的意义,领略大师的风采。让阅读伴随我们的左右。 本书收录了儿童文学家、翻译家的代表作或获奖作品25篇。文中附有作者介绍、导读和附录部分。其中很多作品为独家首次推出,相信读者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内容推荐 这是一套集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中外佳作荟萃的丛书。作者阵容强大,其中有不少是夫妻作家、姐妹作家、父女作家同台亮相,所选文章均是作家的代表作或获奖作品。文中附有作者介绍、导读和附录部分。其中很多作品为独家首次推出,相信读者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本套丛书是献给广大文学爱好者、广大学生读者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好助手! 目录 少女罗薇 四弟的绿庄园 一个少年的笔记 一粒种子 快乐的人 玫瑰和金鱼 聪明的野牛 书的夜话 “没头脑”和“不高兴” 河岸 温暖的家 癞蛤蟆的冒险 骆驼寻宝记 一只想飞的猫 我敬仰的陈伯吹先生 陈伯吹先生二三事 独船 羊在想,马在做,猪收获! 没娘的小鸟 画眉 虎 鞑靼小姑娘詹娜 让我许个愿 当天年老时 丢失的星期 附录 恋旧的情结 秦文君的童心 试读章节 少女罗薇 在一次大型的美术展览会上,我意外地看到了姨妈孙群的一幅画。这幅水粉画的名称是《母与女》,整个画面都是采用人情味很浓的暖色调,画中的女儿占主体,线条简洁明快;母亲的形象却显得深沉凝重,而且只占很小的位置。我在画前伫立许久,既为画中的感情力度所吸引,又为姨妈的成功感到兴奋。 当天晚上,我便去姨妈家祝贺,很可惜,推门进去只见她的独生女罗薇伏在饭桌上写着什么,而姨妈却不在。罗薇个子不高,腿粗粗的,肩膀那儿也是厚厚的,总之,同当今挺流行的那种犹如豆芽的细身材格格不入,不漂亮,却显得健康、有活力。她见了我,也不打招呼,只是随便地笑笑,好像三分钟前刚跟我长谈过似的。好在我这段时问正在中学实习,像这样的中学生,每小时都能碰上几个。 我问起姨妈的去向,她说:“她么?大概又去收拾新房子了。” 这真是件大喜事。早听姨妈说,单位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要分给她两间一套的新房子。可瞧瞧罗薇那一副懒懒的无精打采的样子,好像这事平凡得不值得一提。我注视着这问窄小而又凌乱的斗室,曲于备受空间的限制,每逢白天,罗薇的小床只能翻过来竖在墙角边,腾出块地方作为通道。我想,这肯定给她带来许多烦恼:星期天早上不能睡睡懒觉呀,无法在垫被下塞进一本有秘密的记事日记啦。既然如此,为什么她说起新房子时还那样缺少热情呢?难道她变成了一个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对其他一切都漫不经心的人? 不一会儿,外头有个尖尖的女高音喊了罗薇一声。立刻,中学生从椅子上弹跳起来,冲锋似地往外奔,出门时肩膀把门边的碗橱撞得打颤。随即便听到她们在外头无拘无束地笑着什么,我想听听她们的谈话内容,可是这时候她们的声音便低下去,成了挺默契挺亲昵的低语。 我满房间踱着,无意中瞥见罗薇写的一行句子——“我不愿跟她搬到新房子去,我矛盾极了。”我笑笑就踱开去,她也许是眷恋这个住惯的地方吧?矛盾么,哪一个中学生能做到无论遇上什么事都能从容不迫呢?再说,罗薇有个挺疼爱她的奶奶就住在楼上。这不,老奶奶正在楼上喊:“小薇,外面风大,跟你同学一起上我这儿来吧。”也许,罗薇舍不得离开奶奶,所以耍起了孩子脾气?我这么猜测着。 大约过了二十分钟,罗薇神采奕奕地回来了。她见我还没走,似乎怔了怔。我问:“刚才来叫你的是你的好朋友?” 她点点头,变得友好起来:“她来送我相册,她多傻,其实明天一早我们能在学校碰到的。她还特意跑一趟,真傻!” 我注意到她在说这席话时,神情激动,分明在炫耀她们的友情不同凡响。接着,她又把那宝贝从口袋里掏出来递给我。那本相册确实不错,很精致。扉页上粘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瓜子脸、眼神很明朗的女孩,估计是刚才的那个女高音。 “你觉得她怎样?”罗薇点着那张照片问。 我说:“她看上去很纯朴,很真诚。” “你也这么认为?”罗薇高兴起来,立刻滔滔不绝地谈起她的朋友,而且,一下子对我产生了好印象,开始翻箱倒柜地找糖盒了准备招待我。哦,这个年龄感情真诚,珍惜友谊,尤其是女孩。我忽然觉得自己离那已流逝的少女时代近了许多。 “她怎么想起送你相册的?”我问。 “我告诉你的话,你能保密吗?”她反问道。 当然,我答应。哪怕这丝毫不值得保密。 “知道吗?今天是我十四岁的生日,听说我是晚上出世的,所以……” 我理解她对这事的郑重,十四岁是个不平凡的年龄,况且,有哪个中学生不希望生日过得有意义?于是我说:“有本书上写过:热爱生命的人才会纪念生日;纪念生日应该成为更好地生活的起点。让我预祝你——十四岁的罗薇从这个生日的第一天起……” “嘘!轻点!”罗薇紧张地说着,一边涨红着脸跑到窗前,气咻咻地拉起窗帘“不让他听见!” “他是谁?”我问。刚才我看见对面有一家窗子正好对着罗薇家的窗子,有个脸儿白白的男孩曾经在那儿晃来晃去过。 罗薇告诉我说,他是她们班的男生,叫周荣国,名字挺爱国的;可惜,总爱趴在窗前往这儿看,像个侦察员。所以,有时她白天也拉上窗帘。 “也许他闲得无聊?”我插了句话。 “那不会吧。”罗薇又为那男孩辩护起来,“其实他脑子发达极了,成绩总是班里的前三名;还有,在班里他从不跟女生多搭讪。” 我们又谈了一会儿,主要是罗薇向我谈论她的同学和老师。我发现,她谈起同她关系比较一般的人,都有贬有褒,好像很辩证;等到谈论起她很喜欢或是很不喜欢的人时,措辞就很绝对:这个人好极了,没有缺点。那个人么,我真懒得提他的名字,他是世界上最使人讨厌的家伙。总之,她时而宽容、时而苛刻,这一切都取决于她的感情因素。 很晚了还不见姨妈回来,我便起身告辞。罗薇先是一再挽留,后来我向她出示手表,她才算退了一步,但执意要送我去车站,而且还挽住我的胳膊。路上,我对她说:“等姨妈回来你跟她说,过两天我再来看她。” 罗薇没作声,低头走了一阵,忽然仰起脸来问:“哪一次你能来专门看我呢?” 我心里动了一下,感到自己在无意中冷落了这个女孩。我说:“过几天我就专门来看你,怎么,要不要补上一份生日礼物?” “随便你。”她想了想又补充一句,“反正,我答应收了。” 我笑着问:“那你帮我参谋参谋,送什么生日礼物才能使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子满意?” 她没怎么想就回答说:“如果她个子不怎么高的话,你就买一盒钙奶糖吧。” 我实在弄不清这种奶糖同个子有什么联系,问她,她才吞吞吐吐地说了几句,好像是有两回她吃了这种奶糖后,半夜做梦都梦着从高山上摔下来。她相信这就是在长高。 我暗暗笑她太单纯,把一些偶然现象看得那么重要,但仍决定要跑一趟食品店。临分别时,罗薇塞给我一个有着硬邦邦簿面的小记事本。我深知她的信任并非每个人都能得到,不禁感动起来:“谢谢,这本子我很喜欢。” “你注意到那簿面的颜色了吗?”她问。 真糟糕,我真没怎么留意这个。经她这么一问,才看清簿面上是蓝和白这两种颜色构成的图案。 “蓝和白都代表纯洁。”她说完,快乐地笑笑,然后往回跑去。 这是个真挚动人的女孩。我这么想着,同时也略带点内疚,不仅为刚才曾在心里把她划在只关心分数的那种干巴巴的人中去;而且,我们做了十四年亲戚,我头一回才想到把目光停留在她身上。 隔了一星期,我抽空跑了儿家食品店才买到罗薇喜欢的那种奶糖,想晚上送去的,可巧,在临下班时,姨妈挂了个电话找我。 P1-4 序言 经典的确定一般来说需要足够的时间检验,一部作品在经过了若干年之后,并没有因为时过境迁、风吹雨打而黯然失色,仍然还被看作是一件艺术品时,才可称为经典。 阅读经典,是一种科学行为。一般人因为条件的限制或者不知阅读经典乃为科学行为,往往逮住一篇阅读一篇。只有大量地读文章,才能知道谁是最好的,谁的是经典。“经典”是不多的,如只读经典,那就会造成阅读贫乏,即使二流、三流、末流的作品也要进行阅读,这是必须的事。而一般的阅读,仅仅是一种欣赏,因此,阅读应是经济的,也就是说,他应用较少的时间,获得最高质量的欣赏和最丰富的收获。对于那些有心从事文学创作而进行阅读的人来说,阋读经典更是一件要紧的事情。经典是经过无数专家学者研究、论证以及广大读者的比较与鉴别之后而论定的。它们在思想与艺术上都是第一流的。“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不免为下。”前人早作了总结。一些人看书虽多,但由于不读经典之作,在二流、三流、末流之文字的汪洋里混来混去,时间一久,便将低级的艺术当成了艺术的最高标准,并受其规约和感染,将自己的情感搞得很迟钝,思维搞得很平庸,读来读去也读不出一个名堂来。 光谈经典,不谈读法不行——经典有经典的读法,这与什么菜有什么菜的吃法同出一理。有一点是肯定的:读经典得细读。越是上乘的经典就越得细读。只有细读,才能领略到其中的微妙之处。对于一些没有任何养分的拼凑之作,不必多费脑筋就能看出它的动机,而经典之魅力,却正在于它们的一切是含而不露的。因此,阅读必须是仔细的。唯有反复阅读,方能得其奥妙。不然,非但没有获得什么,还会糟蹋了好东西。 出版这套书的目的就是要带着读者细读经典。 当然也有假经典。《现代汉语词典》在解释“名著”一词时颇有趣:所谓“名著”就是有价值的出名的著作。出名不等于就是名著,还得加上一条:有价值。说的是名著,但这个道理同样适合于说经典。光出名而实无价值的作品有的是。在此之前的几十年间,此类作品甚多。一部作品出来了,由于种种非文学方面的原因,竟名声大作,鼓吹文章连篇累牍,那浩荡声势,使人觉得这横空出世的作品,是空前绝后、千古不朽之作。几年、几十年过去之后,人们终于发现,这些出名的作品,虽然出名,但并无价值。尽管因为种种原因,文学史书上还依然给了它们显赫的位置,但事实上,人们再也不怎么相信它们为经典了。 假经典的出现,固然与人们的判断力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与当时的环境有关。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我们对经典的判断,要比十年、几十年前准确多了。再加上我们已经可以将世界性的判断作为我们判断的参照,那么这种判断的正确率无疑又高出了许多。 阅读经典有一种宗教情绪在里面。这里的阅读是一种仰视。就是事情到这里为止了,不能再过去了,就像来到一座高山下。经典肯定是与时间有关系的。对于现在的东西,我只能这么想:它可能成为经典。经典的作品肯定是能说出一些东西来的,不是不能把握的。比如它的艺术性。再比如说它反映的那个问题代表了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它既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还是将来的,是一些恒定的问题。 一部经典的确定,我想主要的特征就是上面讲的那些特征。惟独有一个东西不能成为它的特征,即现在的轰动。经典在许多情况下,在当时恰恰是不轰动的。但也不能说所有的经典在当时都不轰动。我总觉得一个一流的作家与一个一流的畅销书作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真正的畅销书,其实是一流的作家所创作的作品。比如说钱钟书的《围城》,当年出版并不畅销,但它现在的印数已到了多少?这部书多年来就一直在图书发行的排行榜上。这种作品是我更愿意青睐的作品。真正的畅销书并不是创作畅销书的作家创作的,而是一流作家创作的。加西亚·马尔克斯这些人的书,在当时并不畅销,但它在全世界范围内、在一个漫长的时间内不停地流传之后,它的发行所积累的数量,远远超出那些所谓的畅销书在两三年里发行的总量。 阅读经典,至少要阅读。先读起来,读起来之后,你慢慢就会知道什么是经典,什么不是。你不能带着很实际的目的去读书。读书应该是放松的。读书的最佳状态是平心静气。读书本身也是一种修养。它不光是接受知识,对你的心性的修炼、心境的提高、优雅气质的生成,都有好处。所以我对我的学生讲,你日后无论走到哪儿,什么都可以丢,惟独有一样东西你不能丢,那就是读书不能丢。书能帮你去掉浮躁的心理状态,它会帮你维持一种人生的安静。而这种状态,对文学创作更是至关重要的。它会使你非常冷静地去思考一些问题,去钩织一些赏心悦目的图画。书能醉人,令人乐不思蜀。当一个人能将读书看成是一种享乐时,这人就已经将书读好了。 阅读经典是一种幸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