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范围看,区域经济增长越来越转向以城市为主导。本书自始至终都是从城市成长与区域协调出发,来探讨新型城—区关系。全书共10章,内容包括城—区关系理论研究的回顾与评析、基于城—区互动机制之上的新型城—区关系、城市域际产业链网络与城—区协同发展、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与城—区资源整合、辽宁临港工业区建设与区域资源整合研究等。
第1章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背景与意义
1.2 城—区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1.4 本书的结构与章节安排
第2章 城—区关系理论研究的回顾与评析
2.1 城—区关系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
2.2 城—区关系的经典理论
2.3 对城—区关系研究的简要评析
第3章 力与场:城—区关系运行机制的一般理论
3.1 城—区互动:集聚力、扩散力与摩擦力
3.2 三种力相互作用及城—区经济场域的形成
3.3 城—区关系:建立在力与场上的城—区互动过程
第4章 基于城—区互动机制之上的新型城—区关系
4.1 城—区关系变革的基本趋势
4.2 城—区互动与整合:城—区关系的新视野
第5章 地方保护、产业趋同与城—区产业的整体性成长
5.1 地方保护、市场分割与城—区产业趋同
5.2 城—区产业的整体性成长
5.3 城—区产业成长过程中的产业转移
第6章 城市域际产业链网络与城—区协同发展
6.1 柔性生产方式:产业链网络化的微观基础
6.2 一种空间关联机制:城市域际产业链的形成
6.3 外包化生产:产业链的空间结网过程
6.4 城市域际产业链网络的自增强机制
第7章 新增长中心、城—区体系与大都市圈的内部结构
7.1 城—区空间结构:“中心—腹地”结构的形成与深化
7.2 新增长中心:亚中心区的形成及其机理
7.3 突破“中心—腹地”模式:城市体系的网络化结构
7.4 大都市圈内部结构关系的嬗变与协调
第8章 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与城—区资源整合
8.1 相关研究的简要回顾
8.2 资源共享的实质及共享资源范畴
8.3 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
8.4 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与区域资源整合
8.5 简短的结束语
第9章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与城乡统筹发展——以大连新农村建设为背景的研究
9.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基点
9.2 长效机制:内涵、构造与条件
9.3 发展方式与路径
9.4 几点政策性建议
第10章 辽宁临港工业区建设与区域资源整合研究
10.1 临港工业区开发意义、现实条件与战略定位
10.2 临港工业区的体制、战略与开发模式
10.3 临港工业区的产业选择、地域分工与空间布局
10.4 产业集群培育与临港工业区产业链的整合
10.5 临港工业区与周边地区发展的整合与优化
10.6 研究结论和政策提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