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崩溃的帝国(催化世界经济权力交接的新进程)/知本智富系列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张凯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场空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其不利效应如同多米诺骨牌接踵而来,全球目光聚焦于纽约那条著名的街——华尔街。本书像一幅幅素描、一段段写实记录片,把危机中的“风云人物”和五大投行的所作所为完整地展示在了读者面前。

作者收集了大量的原始素材,对有关报道和数据进行了合理的编排,以真实、详尽的数据和图片,以及身临其境的故事解说,将我们带到了事件的现场,可读性强而且具有资料收藏价值。

内容推荐

这是一场空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其不利效应如同多米诺骨牌接踵而来,全球目光聚焦于纽约那条著名的街——华尔街。本书像一幅幅素描、一段段写实记录片,把危机中的“风云人物”和五大投行的所作作为完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是一篇华尔街次贷危机的全纪录,以其身临其境的故事解说,将我们带到了事件的现场,见证华尔街在过去年代累积的冷酷与贪婪、傲慢与偏见、自私与堕落、阴谋与狰狞。

回顾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到,世界经济实际是在一系列寡头国家间进行着权力传递,这里没有“不死鸟”的传奇故事。然而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却意味着一个世界统治模式的终结。此后,多极世界将取代寡头国家。

本书分析了这次华尔街危机对世界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让读者进一步了解美国金融体系和操作模式。对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如何抓住危机中的机会稳步发展综合国力,作者提出了全新的看法,在这场危机中给我们注入更多的冷静与理性。

目录

第一章 人民币:下一个世界货币吗

 中国计划终结美元时代

 G20峰会前夜周小川频出招

 中国争取金融话语权

 金融危机带来金融新秩序的萌芽

 走向世界的人民币

 金融危机催生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的世界战争

 货币世界的大国博弈

 谁掌握了货币,谁就掌握了世界

 货币的超级利益杠杆

 全球硬通货的人民币

第二章 大萧条再次降临

 华尔街:从造富神话到罪恶之源

 一个也跑不了——崩盘

 抗金融海啸,全球注“资”加固

 在金融废墟上重建

 金融海啸因何而起

 一切都是住房惹的祸

 房东成房奴

 房贷是要命的稻草

 顾“钱”不顾后的华尔街阴谋

 谁是始作俑者

 谁是吹泡泡的人

 谁是戳破泡泡的人

 美国“家”祸,全球埋单

 埋单为哪般

 谁要埋7000亿的单

 中国英雄救“美”吗

 经济危机三大预言

第三章 美国金融风暴复仇记

 祸起“次贷”

 “次贷”是啥魔

 贪婪——把钱贷给没有偿还能力的人

 欺诈:华尔街与评级机构狼狈为奸

 次贷危机的五波高潮

 初露峥嵘

 “火”速蔓延

 “双”高危期

第四章 踩“雷”的雷曼兄弟

 华尔街弃儿——雷曼兄弟

 保尔森对雷曼大声说“不”

 医治无效:雷曼兄弟生命攸关的48小时

 “黑色星期一”的全球股市

 19条命的猫——雷曼家族

 雷曼兄弟的风雨158年

 “剑王剑下亡”——雷曼兄弟栽在自创的金融商品

 华尔街的斗牛犬——雷曼兄弟CEO富尔德

 分食雷曼不完全指南

 雷曼的那些“兄弟”

 分食雷曼

 最后的肥肉

 中资银行表外持有巨额雷曼资产

 雷曼破产殃及中国

第五章 史上最大的救“房”

 房利美和房地美

 房利美(FannieMae)

 房地美(FreddieMac)

 两房的运营

 史上最大救市方案

 “两房”危机产生的原因

 两房“国有化”之路 

 美国接管“两房”的计划

 “两房”危机拯救对中国的影响

 “两房”左右为难中国

 中资银行减持“两房”债券

第六章 AIG——死不得的庞然大物

 世界保险和金融服务的翘楚——AIG

 AIG源自中国

 谁把AIG拖垮了

 政府出手接管AIG

 生死攸关的三天

 政府出手拯救AIG

 为啥救AIG不救雷曼

 保尔森老友接管AIG

 AIG“卖子救母”

第七章 贝尔斯登“熊”到家了

 贝尔斯登发展历程

 贝尔斯登的剥“熊”皮记

 早期预警

 必须斩仓

 是离开的时候了

 贝尔斯登逃次贷生死记

 与中信有缘无分

 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得救

 美联储式救赎

第八章 美林卖身救赎记

 一个小时就搞定的卖身

 昔日巨头——美林

 美林前世

 与次贷艰难抗争

 美国银行收美林公司

 收购以后

 美林何以深陷次贷泥潭

 美国银行为啥选美林

 为什么是美国银行

 美林的自我救赎

 华尔街的“抄底”高手——刘易斯

 投行的干将

 精神至上

 与美国银行同成长

 第九章 高盛、摩根士丹利变型记

 高盛——华尔街上最后一座堡垒吗

 高盛公司的创立

 反恶意收购业务使高盛成为世界投行

 高盛“先起一步”与“率先模仿”的发展战略

 高盛恶意做空雷曼

 高盛的“发财秘籍”

 起死回生

 投行明星们

 有恃无恐

 雄厚家底

 摩根士丹利的传奇

 分家

 新的旧时代

 离经叛道的70年代

 疯狂年代

 摩根士丹利:何处是我家

 与商行攀亲如何

 “麦克刀”

 等待政府援手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为何无须卖掉自己

 高盛、摩根开辟新篇章 

 致电Fed

 摩根士丹利柜员机

 华尔街五大投行悉数“覆没”

第十章 “次级”的银行们

 银行倒闭如潮

 史上最大银行倒闭案——华盛顿互惠银行

 美联银行价高者得

 美联银行一女二嫁花旗富国各不相让

 收购大战正酣

 花旗要做咸鱼

 引“次贷”烧身的花旗

 次贷致CEO普林斯“下课”

 花旗内外交困

 摩根大通为什么能笑得起来

 会拳击的CEO

 抄底华尔街

 戴蒙军团

第十一章 华盛顿的政治角力

 “不懂经济”的MBA总统——乔治·布什

 遇到“熊”的布什总统

 布什的“遗产”

 华尔街“经济沙皇”——保尔森

 “临危受命”的救星

 职业的华尔街MBA看门狗

 史上权力最大的财长

 下跪女议长佩洛西让救市计划通过

 保尔森为奥巴马预留“弹药”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

 保尔森的难兄难弟

 “摸着石头过河”的老实人

 救灾“三剑客”——盖特纳

 难辞其咎的格林斯潘

第十二章 美国遭殃欧洲招罪

 华尔街将死,欧洲送入加护病房

 骨牌效应

 3天救援5家银行

 冰岛破产

 欧洲金融危机为何源起

 不顾代价撮合融资

 监管缺失

 缺乏资金的风险

 杠杆率低

 募资困难

第十三章 中国救市措施与经济转型

 中国经济“一枝独秀”

 中国要救“美”

 中国减息救全球

 美国救市靠中国吗

 美国金融危机要“决战海外”

 中国进入“大国时代”

 在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

 攘外必先安内

 中国的救市必须基本改变外向型的经济结构

 抓住百年机遇出手布局华尔街

 布局美国

 投资美国三原则

试读章节

金融危机带来金融新秩序萌芽

无疑,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俗称“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经济的地位,其经济增长趋势和幅度要远远超过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因此,“金砖四国”在这G20峰会上格外引人瞩目。而且,作为“金砖四国”中经济最为看好的中国,在峰会召开之前,周小川的文章自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并且能掀起一波不小的浪潮,获得全球瞩目。

众所周知,这次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体中为数极少的几个亮点之一。我们庞大的美元外汇储备是稳定人心的一根定海神针,可与此同时,这笔钱的保值增值又作为一个巨大的困难摆在我们面前。近期,美国又开动机器大印钞票,世界舆论也是一片谴责之声。

尤其是,周小川呼吁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周小川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在由主权储备货币构成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而言,国内货币政策目标与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经常产生矛盾。他强调,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应特别考虑充分发挥SDR(特别提款权)的作用,SDR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

此言一出,好似竖起了一杆义旗,使那些早就受够了美元气的国家得到了一个发泄的机会。不但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就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一向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国际组织也拍手叫好。这种形式下,难免让人想入非非,以为改天换地的时候终于来到了。可问题真的这么简单、美元就这么容易被替代吗?

美国总统奥巴马随即在白宫记者会上为美元辩护,称美元异常坚挺,尽管美国正处于艰难时期,但仍然深得投资者信任,因此,没必要设立新的全球货币。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日前也分别表示,不会放弃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

英国首相布朗随即附和说,周小川的建议不会成为G20金融峰会主要议题。欧盟其他成员也相继表态,一致反对设立超主权储备货币。对此,有人形容以中美交锋为“导火线”,一场世界货币战争已经悄然打响。

不过,对建立新世界通货这项“非常严肃”的提议,俄罗斯则提出了与中国类似的建议,希望世界货币基金组织能对新通货起到更大的作用,而不是把世界通货的稳定寄托在一个国家身上。俄方还表示,这一提议已获得巴西、印度和南非等主要新兴经济体的支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也认为,中国提出的超主权储备货币从长远来说是个好建议。

如此看来,如何改革现存国际货币体系展开的对话和协商开始注入实质性的内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斯特劳斯·卡恩的观点是:“中国方面提出探讨创造一种可以替代美元的新型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是合理的。”这或许意味着国际金融体系旧秩序将开始发生改变。

但这个美好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吗?就让我们来了解下被大家寄予很高期望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我们来看一看IMF的决策机制是怎样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衡量成员国投票权大小的因素大概有四个,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贸易开放程度、经济多样化程度以及外汇储备数量。这样算下来,拥有16%以上投票权的美国有绝对的否决权,这就决定了设立在华盛顿的IMF受制于美国的程度之大是不允许它采取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去损害美元地位的。第二,IMF根本无法对全球流动性的供应进行配置,使之既不至于过量,也不至于过少。第三,IMF在不改造的情况下,根本难以取得对全球货币供给的控制权。第四,IMF无法合理配置全球货币供给。

诚然,美元一家独大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可是,从这种既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之下美国依然可以攫取丰厚的利益,因而这也决定了它是不会心甘情愿拱手交出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头把交椅的地位的。单纯的一个呼吁,恐怕除了表达一个美好的愿望,并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改革的过程中,哪怕这不是针对国内而是针对一个国际经济体系,也总是有人受益有人受损。在一个纯经济的逻辑内,恐怕是谁也说服不了谁——美国绝不会乖乖就范。由此看来,这恐怕又是一个与虎谋皮的过程,不但是个经济问题还是政治的博弈。

不过,有一个不同的声音总比没有好,特别是由中国这样一个处于上升期的大国在这样一个时期发出,其影响力尤其明显。况且,这次的提议又是这么的具体,引起了如此广泛的讨论。可以说为中国今后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更大的作为埋下了伏笔。

总之,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建设新的全球货币体系,走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P4-6

序言

回顾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到美国,世界经济权力实际是在一系列寡头国家间进行着传递,这里没有“不死鸟”的传奇故事。2008年华尔街次贷危机的爆发却意味着一个世界统治模式的终结,这就像当初美元取代了金本位一样,此后,铸币税将不再由美国独占,多极世界将取代寡头国家。下一个接棒的人不会是欧盟,也不是日本或者中国,而是一个分权的世界:美国、欧盟、中国、日本以及若干逐渐强大的新兴经济体。

这是人类发展史上难得一见的时刻,而肇端就来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在改变世界的这一刻,全球目光聚焦于纽约那条著名的街——华尔街。国内出版和引进了数十本描写和讨论这次危机的图书,或点评臧否,或揭露黑幕,或想象揣测,不一而足。本书却像一幅幅素描、一段段写实记录片,把危机中的“风云人物”和五大投行的所作所为完整地展示在了读者面前。

作者收集了大量的原始素材,对有关报道和数据进行了合理的编排,以真实、详尽的数据和图片,以及身临其境的故事解说,将我们带到了事件的现场,可读性强而且具有资料收藏价值。

在记叙历史事件的同时,作者也提出了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看法。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创新运动,遍布全球市场的衍生证券,成为加深危机的直接原因。在没有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信用违约互换等衍生品以前,住房信贷违约率的上升被限制在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的范围内,而且其影响往往是局部可控的。金融衍生品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情况。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有金融衍生品渐渐成为金融业界的时尚,不懂衍生品或者不持有衍生品的银行经理和基金经理,经常被嘲笑为落伍者。衍生品虽然丰富了金融市场投资品种,增加了投资银行的业务收入,但它们也使金融机构将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风险转移并分散到全世界,使其成为危机的载体。这个评论是中肯的,美国金融创新的主体确实是这些衍生产品。这些新事物的产生是美国经济达到巅峰阶段的伴生物,但也是最终将泡泡吹破的元凶。是什么因素使得往日华尔街的天之骄子们变成了现世的人间俗物?作者引述了以下数据:2000—2007年,美国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发行额,从原来只有5 800亿美元增加到了1.3千万美元,年均增长13%。CDO发行额,增加到3 500亿美元,年均增长18.9%。证券化产品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基础信贷资产的增速。CDO在发售前,又普遍进行了信用的征集,同时进行了信用违约的互换,从原来只有6 300亿美元增加到62万亿美元。贪婪和毫无节制地利用金融霸权的扩张,使得貌似强大得无可比拟的美国在全世界人民面前上演了一幕盛极而衰的“人间喜剧”。

后美国世纪的到来,也给予了人们新的悬念。随着全球经济的多极化,美国经济在全球的份额不断下降,欧元区的统一、“金砖四国”的崛起,对当前以美元为主要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冲击,国际货币体系正在走向多元化。在此背景下,各国货币当局和全球投资者逐渐在减持美元资产,美元的大量过剩迫使其出现长期的下降趋势。美国金融市场的衰败,使其必须完成历史性调整,从而必将导致全球政治和经济力量的重新布局。现在预言美国将永久地衰弱还为时过早,凯恩斯式的救济与自由市场制度的结合,以及实体经济中的创新力量不可小觑。对于这个命题的任何判断都只是一种猜测,唯一能够确认的趋势是,未来将是一个诸强并存的世界,美元将不再是全球唯一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欧盟、美国、中国、日本和新兴经济体将成为全球经济的均衡力量。

另外,如何对待金融创新、各国在危机中大量发放国债将引发的全球性通货膨胀问题如何解决,以及中国如何抓住危机中的机会稳步发展综合国力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书对此进行了一些分析,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深入思考。

书评(媒体评论)

在因金融危机造成的全球恐慌中,中国表现出一种帝国般的镇定。

——法新社

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中国央行行长 周小川

华尔街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美国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所见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可能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并继续影响美国房地产价格。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 艾伦·格林斯潘

全球经济正面临最严重的信心危机,金融危机造成的痛苦将大幅向外蔓延,威力可比2001发生的“9·11”恐怖攻击事件。

——纽约市长 布隆伯格

华尔街确实是建立在贪婪的前提之上的。任何公司都可能发生这种事。

——贝尔斯登前董事会成员 斯蒂芬·拉斐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