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实践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研究课题,本书只是集中讨论了其中的一个——民生问题,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那么,为什么民生问题会凸显为一个焦点问题,这里面是否具有必然性?如果具有必然性,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教训和启示?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解决民生问题?
全面回顾以往30年来的民生研究,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本书主要呈现的是作者个人研究民生问题的思想过程,这对于今后的民生研究也会是有益的。
理解中国发展: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演讲(引论)
第一篇 问题分析: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的关系
第一章 回应费根命题:社会公正是21世纪社会学的主题
一、社会公正应否成为21世纪社会学的主题
二、社会公正能否成为21世纪社会学的主题
三、社会公正怎样才能成为21世纪社会学的
第二章 问题背景
一、关于社会发展观的思考
二、问题背景之一:发展的两难困境——发展条件的公平问题
三、问题背景之二:发展模式的反思——发展过程的公平问题
四、问题背景之三:利益格局的演变——发展结果的公平问题
第三章 基本思路
一、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性
二、走向整体协调
三、作为公正的发展
四、寻求公平与效率的均衡
第二篇 核心概念:底线公平
第四章 中国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
一、理念的缺失和“赤字”
二、效率主义与平等主
三、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高扬社会公正的理念
第五章 底线公平与社会保障的柔性调节
一、底线公平的概念
二、底线公平的制度含义
三、底线公平的作用和相关机制
四、底线公平:必须做到的公平
五、建议和结论
第六章 构筑和谐社会的机制
一、寻求共同性的机制
二、寻求均衡点的机制
三、促进协调的机制
四、底线公平机制
五、说明和结论
第七章 底线公平与东亚发展模式
一、是否存在东亚社会发展模式
二、如何扩大东亚社会发展的共同
三、底线公平的福利模式16s
四、从福利模式到社会模式
第三篇 在底线公平基础上建设和谐社会之一:调整利益结构
第八章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一、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二、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的切入点
三、关键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第九章 调整利益结构,缩小收入差距
一、调整利益结构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二、怎样认识和缩小收入差距
第十章 以底线公平为基础构建和谐的利益关系格局
一、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特点
二、当前利益格局的成因
三、建立面向民生的财政体制
四、底线公平:为社会支出提供科学依据
五、以底线公平为基础促进利益关系和谐的政策举措
六、跨入面向民生的新发展阶段
第四篇 在底线公平基础上建设和谐社会之二:实现协调发展
第十一章 关于和谐社会的指标问题
……
第十二章 社会公正与统筹城乡发展
第十三章 底线公平的教育发展模式
第十四章 和谐文化与协调发展
第五篇 在底线公平基础上建设和谐社会之三:增进社会福利
第十五章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点和意义
第十六章 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第十七章 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思路与对策
第十八章 围绕农民健康问题:政府、市场、社会的互动
第十九章 底线公平与残疾人保障
第六篇 在底线公平基础上建设和谐社会之四:加快社会建设
第二十章 社会建设的科学构思和周密布局
第二十一章 和谐管理
第二十二章 社区发育的逻辑
第二十三章 社区自治与民间组织
第二十四章 加强社会政策的理论研究
第二十五章 社会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附录1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附录2 从底线公平看新农村建设
附录3 兼容贯通:景天魁的学术思想
附录4 关注社会 关注民生(报道五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