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上、中、下编,上编简述建立辞章体裁学、辞章风格学的国学渊源、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与重大的社会意义;中编为“辞章体裁学”;下编为“辞章风格学”。此书旨在阐释辞体、辞风的理论体系及其运用的原则、规律和方法。
总序
集大成之力作——《辞章体裁风格学》序
自序
例言
综述
内容摘要
上编 绪论
第一章 言语活动的导向
第一节 语文教学要讲究辞章体裁、辞章风格——从高考作文谈起
第二节 大众传媒与辞章体裁、辞章风格——评易中天《品三国》
第三节 说、写、听、读都得合乎辞章的体裁
第四节 说、写、听、读都得协调辞章的风格
第五节 辞章体裁、辞章风格与“四在效果”
第二章 “入古出新”:“中华密码”与辞章、辞体、辞风
第一节 “东方密码”与“中华密码”
第二节 “中华密码”与辞章、辞体、辞风(一)
第三节 “中华密码”与辞章、辞体、辞风(二)
中编 辞章体裁学
第三章 建立汉语“自己的”辞体学
第一节 古代文体论是“国学”宝库中的琼瑰
第二节 丰富、精辟的我国古代文体论系列
第三节 概括、精辟的我国古代文体论纲领
第四节 从文体学到语体学
第五节 从文体学、语体学到辞体学(一)
第六节 从文体学、语体学到辞体学(二)
第七节 “辞体”正名
第四章 语体、辞体综说
第一节 语体的内涵和语体类型
第二节 辞体是辞章活动的导向
第五章 辞体类别与特征
第一节 口头辞体
第二节 书卷辞体(一)——实用辞体
第三节 书卷辞体(二)——艺术辞体引论
第四节 书卷辞体(三)——韵文体
第五节 书卷辞体(四)——散言体
第六节 电信辞体概说
第七节 辞体的排斥与渗透
第六章 辞体研究的科学化及其运用
第一节 艺术“体素”及“体素值”
第二节 辞体坐标初探
第三节 辞体平面及其运用
第四节 辞体研究的数量化和规律化
附一 《电脑辅助写作、阅读辞典》解说词
附二 辞体平面举隅
附三 辞体和语文教学
下编 辞章风格学
第七章 建立汉语“自己的”辞风学
第一节 引论
附汉语风格学探源
第二节 言语“风格”术语产生三部曲
第三节 言语风格概念综述
第四节 言语风格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的对象、任务
第八章 辞章风格研究的科学化
第一节 格素
第二节 辞章风格的形成与辞体关系
第三节 内外格素与文体风格、语体风格、辞章风格的关系
第四节 “四六结构”与言语风格
第九章 风格的辩证法
第一节 辞章风格的辩证法——以通俗为例
第二节 风格的高下优劣与“风格优化学”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