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民族主义小喧嚣,重要的是冷静思考,由积贫、积弱到民族的复兴,大国的崛起,有人高兴,有人不高兴,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中国?
鉴往而知今,本书带您总结回顾过去使我们看到许多规律性的现象,发现一些非常珍贵的东西,得出一些必要的结论!
一、中国为什么走社会主义道路
1.中国怎样变成为灾难深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2.领土被占领瓜分,国家主权遭丧失
3.“三座大山”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
4.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压得中国人民透不过气来
5.旧中国的社会制度已经完全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和巨大障碍
6.实践得出的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二、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
1.社会生产力迅速增长
2.经济质量和结构有重大变化
3.科学技术取得重大成就
4.经济效益比较高
5.人口的文化技术素质提高
6.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三、社会主义为什么改变中国
1.生产关系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
3.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
4.抓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过程
1.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2.恢复时期结束到“三大改造”完成时期(1953~1957)
3.“三大改造”完成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1958~1977)
4.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
五、怎样看待对资本主义的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
3.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
4.几点看法
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1.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2.公有制为主体的内容是什么
七、坚持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1.社会主义制度的关键:生产关系基础和物质基础
2.国有经济的巨大贡献
3.进一步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八、进一步改善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1.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发展变化
2.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比例的变化
3.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地区比例的变化
4.国有经济比重下降,不是因为国有企业没有办好
5.国有经济比重下降,不是由于国有企业亏损
6.国有经济是怎样“退出”的
7.国有经济比重严重下降的影响
九、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2.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质量
3.进一步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
1.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本质特征
2.我国居民收入的现状
3.收入差距的特点和需注意之点
4.几个认识问题
十一、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一个关系现代化全局的重大问题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和优越性
3.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十二、从社会主义大国向社会主义强国前进
1.新阶段的特征
2.一个关键发展时期
3.两个转变,一个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