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沐山里娃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创录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位县委书记的执着、山里娃的感恩、媒体记者的关注,把“一颗鸡蛋工程”所给予的爱融成一条美丽的河流,凝成一股和谐的力量。正是这份爱点燃了静乐的春天,也圆了山里娃的梦想——把爱撒向大山,收获明天的绿色。

铭记关爱,学会感恩,把爱心传递下去,让爱染满静乐的山川和沟壑。

内容推荐

这本平实中蕴含着昂扬,感言中承载着希望,鼓励中昭示着责任的读物,记录了老区基层领导干部在为人民服务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的点点心声,更呈现出了老区人民蓬勃向上的浩然正气和这片赤土地上蕴藏的优良传统美德。

这本书将告诉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还有一群需要关注的孩子,他们没有太多的奢求,只需一颗小小的鸡蛋,就能茁壮成长。

目录

诚挚的关爱——书记手志

 为了山里娃的健康成长

 “爱”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

 撒下大地一片绿

 

心灵的震撼——学生感言

 人间太阳

 爱心传递

 让梦飞翔

 灯下的梦

 我的理想

 春到校园

 我的梦想

 难忘这一天

 特殊的“六一”

 给姐姐的一封信

 向爱心敬礼

 六颗鸡蛋

 因为爱的缘故

 想起鲁迅

 表弟的变化

 春暖花开

 鸡蛋,我想对你说

 爱的传递

 爱的翅膀

 让爱撒遍静乐

 期盼

 鸡蛋·爱心·梦想

 一颗鸡蛋的自述

 爱心零距离

 情暖冬日

 鸡蛋PK太阳

 爱心鸡蛋

 让爱像阳光一样

 心怀感激

 有爱,就有梦的飞翔

 眠

 送鸡蛋

 一颗鸡蛋情

 张捣”走上了领奖台

 一个山里娃的变化

 托起我的梦想

 冬日里的春风

 让爱永驻心间

 爱心+感恩=回报

 是您点亮了心灵之灯

 泪水溢满了眼眶

 一颗鸡蛋送真情

 凝聚爱心的鸡蛋

 我举双手赞成

 表妹个子长高了

 春染大山

 一颗“特殊”的鸡蛋

 爱的种子

 关爱如桥

 一颗鸡蛋

 和关爱有关

 一缕阳光,一份温暖

 1+1=“LOVE”

 喜事

 诚挚的感谢

 退蛋

 一颗鸡蛋的奇遇

 谁是最关爱我们的人

 静乐将铭记

 “爱心鸡蛋”的自述

 读书梦

 爷爷·鸡蛋·爱心

 春风暖人间

 一元钱,也是爱心

 爱心

 风拂三春暖

 邱支书送鸡蛋的故事

 静乐处处有真情

 送“蛋”路上

 背影

 “一颗鸡蛋”暖人心

 有感“一颗鸡蛋工程”

 关爱从点滴开始

 让爱心永驻

 王书记来我家

 “偷”鸡蛋的故事

 福气

 爱之火

 王书记来啦

 外婆的感动

 心灵深处的爱

 鸡蛋情结

 山里娃的心声

 学会施爱

 为山里娃捐款

 世界因为爱而美好

 爸爸支持我捐款

 放飞梦想

 我的愿望

 感动的一瞬间

 拥有爱心

 感动

 鸡蛋凝聚着关爱

 感恩

 两颗煮鸡蛋

 爱如春雨

 爸爸变了

 诚挚的关爱

 爱心鸡蛋传递爱心

 一块鸡蛋渣

 

爱的效应——媒体报道

 山西省静乐县实施“一颗鸡蛋工程”

 改善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生膳食营养

 关爱,从“一颗鸡蛋”开始

 “一颗鸡蛋”强壮山里娃

 “一颗鸡蛋”,改善农村孩子伙食的开始

 关注山里娃健康营养迫在眉睫

 静地乐土(节选)

 “一颗鸡蛋”的关怀

 “一颗鸡蛋”引起联合国关注

 鸡蛋的营养与食用

 

后记

试读章节

薪火在传承

我来静乐工作已近四年,我深切地感受到,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着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一颗鸡蛋工程”对于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力素质和道德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和深远意义,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工程和战略工程。关心静乐的未来,关心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就应该关心现在的少年儿童。

记得幼年时地理课本上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是中国的国情。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发展很不平衡,贫困地区农村的孩子们,他们的膳食结构、营养配餐、生活质量需要引起全社会更为广泛的关注。教育公平首先应营养公平,“起跑”公平。不仅是一颗鸡蛋,还要有肉、有牛奶,这些孩子的饭碗应该变得丰富多彩,他们的笑容也应该灿烂而甜美,他们现在正在积蓄改变自身命运的力量,他们未来与其他孩子一样承担着社会发展的责任。政府、企业、学校及全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更为细致的、更为殷切的关注、爱护与支持。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实施营养扶贫,扶的是党和山区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扶的是城乡互助互补的和谐之情;关心山区少年儿童的营养健康,不仅是家长的事,而且是各级政府及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对于营养问题,经济是基础,但观念是先导。长期以来,老百姓存在一个认识上的本末倒置,家里养鸡下蛋,习惯把它卖掉,攒钱供儿女上学、盖新房、娶媳妇,忽视了孩子在成长发育期对营养的需求。政府在这一问题上,也存在误区,每年一个县用于农村硬件建设的投入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而用于“一颗鸡蛋工程”最多50万,这项工作我们确实滞后了。由此可见,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多么的重要和迫切。

我在电视里注意到,以前许多运动员拿了金牌,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是提到感谢教练、感谢父母,很少提到感谢祖国、感谢社会的话,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在培养教育过程中思想教育的失缺。而“一颗鸡蛋工程”的实施,是一个爱心接力过程,在解决孩子们营养问题的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品德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爱与被爱者都从中获益。社会将真情倾注到了农村贫困学生身上,爱心传递到千家万户,增强了党和政府的感召力,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雷锋精神在“一颗鸡蛋工程”中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互助互爱、乐于奉献的传统美德在“一颗鸡蛋工程”中不断传承,不断浓缩,不断升华。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颗鸡蛋工程”的实施,不但使农村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发生了根本变化,而且通过鸡蛋的爱心传递,使农村孩子沐浴在公共财政与社会大家庭的阳光雨露里,他们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爱的种子,奉献意识、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赤泥洼学校的一个学生在日记里写道:“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国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资助贫困的孩子学习。”娑婆乡逸夫学校二年级的吴小东在题为“一颗鸡蛋的故事”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每天能吃到鸡蛋,这是因为好心的叔叔阿姨关注着我们,这也带给我努力学习的动力……”贫困学生每天在吃鸡蛋的同时,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体会到了社会各界对他们健康的关注,在他们最需要营养的时候,是来自社会的关爱让他们吃到了鸡蛋,从而激发了孩子们对社会、对国家、对共产党的爱,从小为他们播下了爱的种子,让他们认识到了对社会的责任,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

小鸡蛋,大工程。鸡蛋吃在孩子的嘴里,甜在孩子的心里,渗透在孩子的血液里,凝结在孩子的骨骼里,铭刻在孩子的脑海里。“一颗鸡蛋工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关注民生,造福后代,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是一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惠及千家万户的和谐工程,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我们常讲,教育之重,上可通达国家兴衰,下则联结千家万户的利益。“一颗鸡蛋工程”可以说是振兴静乐教育的新起点,必将为静乐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撑,积蓄经济发展后劲。

弹指之间,“一颗鸡蛋工程”已实施一年半的时间,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家长的赞同、社会的响应、舆论的表扬、领导的肯定、专家的好评,经受了实践的检验、人民的检验。“一颗鸡蛋工程”尽管不像小街小巷改造工程那么直观,也不像修起高楼大厦那么耀眼,可我觉得这是真正为老百姓办了件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好事、大事。我坚信,随着时间隧道的延长,“一颗鸡蛋工程”的效应将进一步放大,覆盖面将进一步增加,待10年、20年之后,这项工程将接受历史的检验,这项工程将被历史所证明。

4月28日,受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邀请,我在北京首都大酒店锦云厅参加了营养不良改善战略研讨会,作为唯一的地方党政领导,向大会作了“一颗鸡蛋工程”的报告。有机会向与会领导、专家、学者汇报“一颗鸡蛋工程”,我倍感荣幸;有机会聆听国内国际的著名营养专家、经济学家讲学,我受益匪浅。特别是会议宣读的温家宝总理在《从农村寄宿制学生人手,实施儿童营养改善战略》报告上的批示,温总理明确表示对农村寄宿制学生,政府应增加补助力度,认为这项工作关系国家未来,也是扶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想我们的这项工作走在了国家政策前面,符合实践产生政策、政策指导实践的规律,基层改革创新就应当从具体事情人手,基层干部的忧患意识就应当落实到急群众所急的具体行动上,这是我们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成功案例。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改善营养正在成为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崭新课题,正在成为城乡小康建设的崭新课题。我决定今年在农村大力推广家庭菜园模式和校园菜园模式,在城乡大力推广辅食喂养补充食物和强化食品,在全社会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和食物营养宣传,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讲科学、重营养、保健康,让这项健康工程走出校园,惠及全民。

P26-29

序言

近日,收到山西日报社《青少年日记》编辑部送来的书稿《爱沐山里娃》,让我为即将付梓的这部来自基层、记录当地干部工作、关心贫困学生的文集写点东西,我始终没去动笔。原因很简单,就是想多看几遍这些文字。

静乐县“一颗鸡蛋工程”,让我了解到了一位基层领导干部的心声,感受到了这位基层党委主要负责人清晰的执政理念和为民情怀,感受到了他在工作实践中视野的不断拓展和理念的日益升华。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是领导干部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官”是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民服务的工具。领导干部只有时刻保持“心在国家、情系群众;利归天下、誉属黎民”的平常心态和淡泊情怀,才能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愿,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掌声。

群众的呼声是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见证。书中百余篇青少年发自内心的感言日记,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的感激之情,升华了他们对社会的感恩意识、关爱意识、互助意识、和谐意识,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信任感、报效感、现实感。“一颗鸡蛋工程”具体的现实成效与抽象的精神成果,印证了静乐县领导干部在工作思路上的创新与工作实践中的落实。

作家、记者是时代的见证者,也应该是时代进步的支持者和推动者。在发生着巨大社会变迁的当今社会,站在时代前列,关注现实、关注政治,鼓励和支持那些真正的改革者、开拓者,引领时代潮流,进行文化交流与思想探索,推动时代发展,是作家和记者的重要职责。这本书中所收录的新闻作品无疑是对静乐县“一颗鸡蛋工程”在内涵与外延上的肯定与赞赏。这个略感酸楚,又让人深为激动的“一颗鸡蛋工程”,其实更应该让所有读者体会到的是,它在这个时代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型性和进一步启迪人们去探索去完善的现实性。

静乐县实施“一颗鸡蛋工程”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给众多的基层领导一个启迪,应该进一步增强亲民、爱民意识,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在实践中,立足眼前,着眼未来,推广静乐县“一颗鸡蛋工程”这一发展模式,在实践中把握规律,认识事物,普遍地去探究众多具有现实意义和典型意义的模式来引领和指导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领域的实践,进而推动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是为序。

后记

《爱沐山里娃》一书就要出版发行了,这本平实中蕴含着昂扬,感言中承载着希望,鼓励中昭示着责任的读物,记录了老区基层领导干部在为人民服务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的点点心声,更呈现出了老区人民蓬勃向上的浩然正气和这片赤土地上蕴藏的优良传统美德。

静乐县的“一颗鸡蛋工程”实施已经两年,笔者曾经到当地见证过这项工程的开展。老实说,在收集整理《爱沐山里娃》书稿的过程中,时时让我们的心灵感受到极大震撼。童心无泯,书中静乐县孩子们的日记,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一颗鸡蛋工程”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社会的关注,媒体的报道,让我们感受到了静乐这片土地上勤劳纯朴的和谐强音。老区基层领导干部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忠实履行职责的服务能力,让我们看到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希望。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来社会的前途取决于青年,取决于少年时代对他们“施肥、除草、灌溉”的力度。令人高兴的是,在本书即将付梓的时候,我们又得到一个好消息,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教育部简报》第57期“山西静乐县‘一颗鸡蛋工程’改善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生膳食营养”一文上作了重要批示,“请教育部对此类强体魄、暖人心的好经验要大力宣传,切实推广”,让我们对“一颗鸡蛋工程”有了更多的期待。

在本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了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金道铭同志的关心支持,副省长张平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忻州市委书记张建欣、市长李平社也给予了许多指导和帮助,山西人民出版社的同志们也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编者

2008年10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