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关键性话语出发,把红色话语传播放置在历史文本生产、话语传播实践过程中考察,恢复了历史中红色话语传播的生动图景,复原了一段生动鲜活的历史。以中国政治话语传播的现代转向为主题,分析红色话语传播产生的社会历史大背景;以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为主线,以红色话语传播要素为焦点问题,呈现了红色话语传播范式的形成史;同时,从媒介的人民性、民主旨归角度考察了红色话语传播范式的应用与实践。以期为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话语传播有效性这一大问题建言献策。并因此得出结论,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话语传播、阐发其独特内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话语为利剑:红色话语的文本生产 第一节 红色话语的社会语境、发展历程与主要类型 第二节 革命话语的渊源与演变 第三节 发展话语在历史中的寸进 第四节 红色话语的核心词转向:求新声于人民群众 小结 第二章 高原星火:陕甘革命根据地“闹红”话语的传播主体(1924-1936年) 第一节 西北革命拓荒者的社会认知与行动框架(1924-1927年) 第二节 西北革命根据地擎火人的地方实践和文化资源(1927-1936年) 第三节 西北革命根据地红色话语的“藤蔓式”传播 小结 第三章 草根英雄:陕甘宁边区时期红色话语传播的新观念(1937-1947年) 第一节 劳动英雄出现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劳动英雄话语的建构与宣传 第三节 劳动英雄与乡村建设 第四节 劳动英雄话语的传播效应 小结 第四章 乡村舆论新领袖:陕甘宁边区时期红色话语传播的桥梁 第一节 贫农青年的崛起与党的期许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基层干部培养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基层干部的作为 小结 第五章 聚焦新农民:红色话语传播媒介的人民性(1942-1949年) 第一节 人的问题 第二节 媒介人民,陛的理论话语 第三节 凸显新农民:媒介人民性的传播实践 第四节 媒介人民性的实现路径 第五节 新农民的发声者:农民作家、民间艺人、基层干部、工农通讯员 小结 第六章 但愿苍生俱饱暖:红色话语传播的旨归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历史语境:民主话语产生的条件 第二节 历史的寸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话语实践 第三节 延安时期民主话语的传播方式 小结 第七章 民心天下:红色话语传播的范式、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红色经典文本在传播中形成的言辞、规范与标准 第二节 红色话语传播范式的核心概念、关键要素与主要方式 第三节 红色话语传播新范式的精神内涵 第四节 红色话语传播的效果 第五节 经验和启示 第六节 总结、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