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项目课题——“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数据中心”的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全书分为4个部分,内容包括:饲料分类及饲料描述规范研究,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与预测模型研究,微量元素的生物学效价评定,饲料氨基酸营养研究动态与利用率评定进展。
前言
第一部分 饲料分类及饮料描述规范研究
第一章 国际饲料分类与中国饲料分类及编码描述规范
第一节 国际饲料分类与中国饲料分类
第二节 中国饲料分类及编码示例
第二章 中国饲料数据描述规范
第一节 青绿饲料(2-01)、鲜树叶(2-02)类饲料描述规范
第二节 干树叶(0-02)类饲料描述规范
第三节 青贮(3-03)、谷物湿贮(4-03)类饲料描述规范
第四节 块根、块茎、瓜果(鲜2-04)类饲料描述规范
第五节 块根、块茎、瓜果(干4-04)类饲料描述规范
第六节 干草(粗1-05,能量1-05,蛋白质5-05)类饲料描述规范
第七节 农副产品(粗1-06,能量4-06,蛋白质5-06)类饲料描述规范
第八节 谷实(4-07)类饲料描述规范
第九节 糠麸(能量4-08,粗1-08)类饲料描述规范
第十节 豆类(蛋白质5-09,能量4-09)饲料描述规范
第十一节 饼粕(粗1-10,能量4-10,蛋白质5-11)类饲料描述规范
第十二节 糟渣(粗1-11,能量4-11,蛋白质5-11)类饲料描述规范
第十三节 草籽树实(1-12,能量4-12,蛋白质5-12)类饲料描述规范
第十四节 动物性(5-13)类饲料描述规范
第十五节 矿物质(6-14)、维生素(7-15)、添加剂(8-16)类饲料描述规范
第三章 饲料属性数据的数字化描述
第一节 各类畜禽饲料营养成分有效率
参考资料登记卡(卡2)
第二节 饲料常规成卡(卡3)
第三节 氨基酸含量卡(卡4)
第四节 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卡(卡5)
第五节 维生素卡(卡6)
第六节 有毒有害成分卡(卡7)
第七节 能量、蛋白质有效率卡(卡8)
第八节 氨基酸消化率卡(卡9)
第九节 关于能量指标及营养成分的表示方法
第二部分 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与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第一章 介绍
第一节 饲料数据库
第二节 影响饲料科技基础数据质量的成因
第三节 粗饲料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重要性
第四节 饲料的组合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第五节 反刍动物饲料能量预测型形容进展
第二章 羊常用饲草养分测定及其CNCPS指标体系建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第三节 结果和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体外法评定饲草能量价值及其组合效应的研究
第一节 产气法测定各种饲草的各项指标
第二节 绵羊的几种常用饲草代谢能的测定及其模型化研究
第三部分 微量元素的生物学利用率评定
第一节 钴生物学利用率
第二节 铜生物学利用率
第三节 铁生物学利用率
第四节 碘生物学利用率
第五节 锰生物学利用率
第六节 钼生物学利用率
第七节 硒生物学利用率
第八节 锌生物学利用率
第四部分 氨基酸营养研究动态与效价评定进展
第一节 在肉鸡和火鸡饲养中使用低蛋白日粮的应用潜力
第二节 改变氨基酸的供应比例对雄性BuT Big 6火鸡的影响
第三节 断奶后仔猪消化道营养生理综述
第四节 氨基酸营养:在家禽和猪日粮中的游离氨基酸的添加比例应该作出限制吗
第五节 怎样处理原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异性
第六节 异亮氨酸在猪营养中的应用
第七节 最新版Degussa氨基酸数据库3.0
第八节 大豆粕的新氨基酸数据库
第九节 肉鸡营养中的标准化的回肠可消化氨基酸
第十节 Quickchick——动态肉鸡氨基酸需要量推荐系统
第十一节 肉鸡生产中的阶段饲养——潜力与挑战
第十二节 影响颗粒质量的因素
第十三节 小麦细麸用于猪的营养价值:使用先进的方法预测饲料的生物有效利用率的实例
第十四节 肉鸡肠道微生物和氨基酸营养的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