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为鲁迅茅盾辩护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秋石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鲁迅何以谓之伟大?何以成为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心目中的民族魂?……鲁迅生前亲密战友、著名文学大师茅盾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鲁迅研究中;也有“两个凡是”,即“凡是鲁迅骂过的人就一定糟糕,凡是鲁迅赏识的人就好到底。”……

蒋介石为什么会说出“我素来很敬仰”鲁迅的话?他又为什么要安排既为自己亲;信又为鲁迅门生的李秉中作说客?一再劝说鲁迅(并提供经费)去日本疗养……

内容推荐

本书的编写理论联系实际,采用众多共和国创建者、革命英烈、抗日爱国将领、社会贤达、鲁迅学生,一度与之对立的论敌和国民党高层人士等各界各色知名人士发自内心对鲁迅的哀悼、中肯评价,全面地、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民族魂的深刻内涵。

目录

代序:鲁迅传人贾植芳

鲁迅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

于包容中见伟大

伊罗生与鲁迅、茅盾

鲁迅是与人公开谈论过冰心的

关于《鲁迅与斯诺谈话整理稿》及其他

“鲁迅是教我懂得中国的一把钥匙”

为胡风、丁玲等辩护几句

从沈醉“良心发现”不杀鲁迅说起

冯雪峰是这样逃脱国民党囚牢的

关于萧军与萧红的真实史料

文学不是荒谬

《晚年沙汀》告诉了我们些什么?

延安文艺座谈会第一个发言的是萧军

萧军与王实味事件

雪压青松忆沫南

对“国防文学”口号若干问题的再探

让历史回真实:还文学自由人本来面目

后记:求是正未有穷斯

试读章节

毛泽东对鲁迅评价集全民族意愿

鲁迅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

鲁迅落葬时,在数千人众诵唱的《安息歌》与哀乐声中,一面黄绸大旗庄重地覆盖在了他的灵柩上面,旗帜上缀着的“民族魂”三个大字,就最好不过地说明了这一切。

我们应当看到,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毛泽东对鲁迅精神的精辟诠释,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感受和图解,而是集海内外无数热爱鲁迅、崇敬鲁迅的人的肺腑之言。

试想,没有鲁迅逝世时成千上万各界民众自发地为之追悼与送葬,毛泽东同志能如此高度概括鲁迅精神吗?诚如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所书的挽词:鲁迅虽死,精神与我中华民族永在!

远在毛泽东同志作《论鲁迅》的讲演之前,老一代的共产党人、革命家就以自己读鲁迅著作或与鲁迅并肩作战的亲身体会,作出了同毛泽东同志一样的精辟论述。他们中有陈云、周恩来、张闻天、瞿秋白、冯雪峰、潘汉年、陈毅、叶剑英、陈赓等人,还有因主张抗日爱国遭受反动政府迫害流亡在外的炎黄子孙中的杰出代表。

1939年10月19日,在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举行的鲁迅逝世三周年纪念会上,北伐名将、新四军军长叶挺以鲁迅为镜子,作了一个充满激情的讲话。叶挺指出:现在我们在战斗中纪念鲁迅先生,当然是很真诚的,他是我们永远怀念的敬爱的战斗者。我是一个军人,十年内战时期,离开了武装战斗岗位,流亡在海外,读到了鲁迅先生的战斗文章,他在国内反动政府统治之下,用笔坚持着斗争,文章的战斗性又是那么鲜明、强烈,篇篇击中敌人要害。我读时心里感到非常非常的惭愧。现在我又回来了,回到战斗的队伍,今天特地来跟同志们一起纪念鲁迅先生。我们要向鲁迅先生学习,不仅要坚持战斗,而且要善于战斗,像他的文章一样,要打漂亮仗,有力地打击。正是在叶挺将军的号召下,鲁迅精神很快地融合在了新四军的日常训练和战斗中,纵然是背信弃义的蒋介石发动灭绝人性的“皖南事变”,最终,也无法使新四军这支铁军丧失一丝一毫的元气。

在1936年11月15日法国巴黎举行的全欧华侨华人抗日联合会发起组织的追悼鲁迅先生大会上,上海“一·二八”奋勇抵御日寇侵略的国民党著名爱国将领陈铭枢将军指出:“鲁迅为中国文坛上首屈一指的先进左翼作家,自‘五四’运动以来,他便站在新时代的前面,领导着中国青年及民众。”

P2-3

序言

2008年4月23日下午6时46分,我的人生暨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著名文艺理论家贾植芳先生静静地走完了他的九十二年的人生道路。

贾植芳先生一生甚是坎坷,但他活得又是那样的正直、顽强和极富人情呸。

在半个世纪前发生的“胡风反革命集团”一案中,他是顶着花岗岩脑袋至死也不承认胡风是向党进攻的反革命而被判处十二年徒刑的两名“骨干分子”之一……

有这么一件事,是一件早已往事如烟微不足道的小事,多年来,却令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贾植芳先生宽广的胸襟。

在1955年胡风案的那场惊天大冤狱中,由于舒芜先生在关键时刻实施反戈一击,悉数交出胡风给他的来信,令胡风及其“反革命同伙”们雪上加霜。舒芜先生纵是这等的“不齿”,但在贾植芳、任敏这对患难夫妻的心中,从来没有忘却舒芜先生当年对他们的真善之举。那是1947年冬,贾植芳先生被国民党中统特务捕去囚禁。离开安徽老家赴广西寻找工作,途经上海的舒芜先生闻讯后,探望了任敏,并从自己有限的旅费中取出一部分交与任敏。尽管数额不大,但半个多世纪以来,贾植芳任敏夫妇却一直没有忘怀,并将此事写进了公开发表的文章和书中。任敏去世后,贾植芳先生又将这一段弥足珍贵的历史放人《做知识分子的老婆——任敏女士纪念集》一书中。

……

后记

屈指算来,自2000年12月出版长篇评传《两个倔强的灵魂》以来,已有九年左右的时间没有出版专著了(期间,2004年曾在上海出版过一薄本由本人编辑并承担注释的《我们都是鲁迅的学生——巴金与黄源通信录》)。然而,这九年,是我认真学习的九年,深得老一辈左翼作家教诲的九年,也是我在学术道路上取得长足进步的九年:以学术类作品为主的创作、研究,于包括《求是》杂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在内的大型报刊上发表逾百万字。每当我检视以往成果,我就会情不自禁地缅怀起那些诲人不倦,身体力行指导我为人为文的左翼前辈们。如今,他们一个个地故去了,但是对于我来说,求是正未有穷期。

首先,我向在这九年中给我以精心扶持、真诚帮助,以及响锤重鼓式严厉批评的已故前辈们,致以深深的悼念。他们分别是:2003年故世的鲁迅最后一位学生、著名翻译家、编辑家黄源先生,左翼诗人、著名文艺理论家蒋锡金先生,有“满族之鹰”誊称的硬骨头作家、第三国际及反法西斯老战士关沫南先生,2004年去世的“左联”盟员、儿童文学作家梅志先生,以及2008年告别人世的著名文艺理论家、具有高昂民族气节和包容一切非凡气慨的贾植芳先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7: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