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作者关于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在传统中国的家庭教育史上影响巨大,被誉为“家教规范”。
《曾国藩家训》却是一部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独领风骚的私人家庭教育著述。本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在介绍曾氏家训内容的同时,重点引导今人借鉴吸取有益成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传世经典文白对照)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檀作文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颜氏家训》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作者关于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在传统中国的家庭教育史上影响巨大,被誉为“家教规范”。 《曾国藩家训》却是一部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独领风骚的私人家庭教育著述。本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在介绍曾氏家训内容的同时,重点引导今人借鉴吸取有益成分。 内容推荐 《颜氏家训》在传统中国是本很有名的书,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王三聘《古今事物考》二)的美誉。《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有关个人经历、思想、学识并对子孙进行告诫的古书,作者颜之推,分为七卷,二十篇。 本书《颜氏家训》部分,底本采用王利器的《颜氏家训集解》本(中华书局1993年第1版),译文力求简明晓畅。 本书《曾国藩家训》部分,采用节选文章的形式,依据内容,重新分类编次,共分九卷:卷一:修身,卷二:养身,卷三:治学,卷四:交友,卷五:治家,卷六:待人,卷七:处世,卷八:为官,卷九:理财。书名虽为《家训》,但内容却包括光绪二年传忠书局本《曾文正公全集》中的《家书》《家训》两个部分,且以《家书》为主。文章虽是节选,但皆标明原始出处,方便读者查对。 目录 【颜氏家训】 卷一 序致第一 教子第二 兄弟第三 后娶第四 治家第五 卷二 风操第六 慕贤第七 卷三 勉学第八 卷四 文章第九 名实第十 涉务第十一 卷五 省事第十二 止足第十三 诫兵第十四 养生第十五 归心第十六 卷六 书证第十七 卷七 音辞第十八 杂艺第十九 终制第二十 【曾国藩家训】 卷一 修身 卷二 养身 卷三 治学 卷四 交友 卷五 治家 卷六 待人 卷七 处世 卷八 为官 卷九 理财 试读章节 序致第一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效,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 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清,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年始九岁,便丁荼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 教子第二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 序致第一 古代圣贤的著述,教诲人们要忠诚孝顺,说话谨慎,行为庄重,要建立高尚的人格并且宣扬美好的名声,这些道理,他们已经说得很完备了。魏、晋以来,阐述古代圣贤思想的著作,道理重复,内容雷同,前后模仿,就好比屋里再建屋子,床上再放床一样,都是无谓的重复。现在我又来写这种书,并不敢以它做世人行为的规范,只是为了整顿自家门风,警醒后辈罢了。同样一句话,有的人会信服,是因为说话者是他们所亲近的人;同样一个命令,有的人会执行,是因为下命令者是他们所敬服的人。要禁止孩子的过分淘气,师友的劝诫比不上保姆的命令;要制止兄弟间的争斗,尧、舜的教导还不如他们自家妻子的诱导规劝。我希望这本书能被你们信服,希望它能胜过保姆对孩童、妻子对丈夫所起的作用。 我家的门风家教,一向严整缜密。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接受了这方面的启蒙和教诲;跟着我两位兄长,早晚侍奉双亲,冬日暖被,夏天扇凉,做事循规蹈矩,神色安详,言语平和,走路小心恭敬,就同在给父母大人请安时一样。长辈经常勉励我,关心我的喜好,鼓励我克服自己的短处,发扬自己的长处,态度都十分恳切深厚。我刚满九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道中衰,人口凋敝。慈爱的兄长抚养我长大,历尽了千辛万苦;但他只有慈爱而没有威严,对我的督导不够严厉。我虽然读了《礼传》,喜欢写点文章,但因为与世俗之人交往,受到他们的熏染,所以轻狂放纵,信口开河,而且不修边幅,不注重容貌的整洁庄重。到了十八九岁时,才渐渐懂得要磨砺自己的操行,但习惯已成自然,最终还是难以彻底改掉不良习惯。二十岁以后,大的过失很少犯了,常常是在信口开河时,心里就警觉起来而加以控制,理智与感情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夜晚能够觉察到白天的错误,今日追悔昨日的过失,我自伤因为小时候没有得到好的教育,以致到这种地步。追想平素所立的志向,这种感受真是铭心刻骨,决不仅仅是把古书上的告诫读读看看就能体会到的。所以,我留下这二十篇《家训》,以此作为你们的后车之鉴。 教子第二 智力超群的人,不用教导也能成材;智力低下的人,虽受教导也于事无补;智力中等的人,不教导就不会懂得事理。古时候,圣贤的君王就有胎教的方法:妃嫔怀孕三个月时,就要住在专门的房间,眼不看不该看的东西,耳不听胡言乱语,她所听的音乐,日常的饮食,都要受到礼仪的节制。这种胎教的方法记录在玉片上,藏诸金匮。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日:“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P4-6 序言 《颜氏家训》在传统中国是本很有名的书,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王三聘《古今事物考》二)的美誉。 《颜氏家训》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学者颜之推。颜之推(531—约595),字介,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世居建康(今江苏南京),生于士族官僚家庭,世传儒业。颜之推自幼好学,博览群书,辞采华茂,深为梁湘东王赏识,19岁就被任为湘东王国左常侍。梁亡,仕于北齐,历20年,累官至黄门侍郎。公元577年,北齐为北周所灭,他被征为御史上士。公元581年,隋灭北周,他又于隋文帝开皇年间,被召为学士。颜之推自叹“三为亡国之人”,身仕于四朝,可谓屡经世变。 《颜氏家训》一书通行本,多题署“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撰”,但这本书里写到隋朝开皇二年的事情(《书证》篇),另据王利器先生考证,书中多次提到“《广雅》”而不避隋炀帝杨广的名讳,可以断定《颜氏家训》成书于隋文帝平陈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是颜之推晚年之作。 《颜氏家训》通行本分七卷,共二十篇: 卷第一:《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卷第二:《风操》、《慕贤》;卷第三:《勉学》;卷第四:《文章》、《名实》、《涉务》;卷第五:《省事》、《止足》、《诫兵》、《养生》、《归心》;卷第六:《书证》;卷第七:《音辞》、《杂艺》、《终制》。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序志》篇里阐明了自己写这本《家训》的目的,即将自己一生的经验和心得系统地整理出来,传给后世子孙,希望可以整顿门风,并对子孙后人有所帮助。《颜氏家训》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作者关于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在传统中国的家庭教育史上影响巨大,被誉为“家教规范”。 颜之推三经世变,身仕四朝,以一介儒生,保持家业不坠,诚然不易。因此他关于立身处世的经验之谈,对于后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是《颜氏家训》受后人追捧的一个重要原因。《颜氏家训》反复劝人要好好读书,自求上进,并强调为学贵在真知,不可自欺欺人。这在今日社会,仍有教育意义。 王利器高度肯定了《颜氏家训》一书的历史文献价值,指出:“此书涉及范围,比较广泛。那时,河北、江南,风俗备别,豪门庶族,好尚不同。颜氏对佛教之流行,玄风之复扇,鲜卑语之传播,俗文字之兴盛,都作了较为翔实的记录。” 颜之推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颜氏家训》涉及范围也极广泛,可补正史之不足,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南北朝社会的生活画卷。研读《颜氏家训》一书,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历史尤其是南北朝社会生活史的了解。 《颜氏家训》里还有一些很有趣的知识,譬如《归心》篇本是论证佛理的,里头却有一段讲到对宇宙星球的认识,反映了一千五百多年前中国古人的天文学知识水平,是既有趣又难得的资料。 本书《颜氏家训》部分,底本采用王利器的《颜氏家训集解》本(中华书局1993年第1版),译文力求简明晓畅。 在家训类著作中,能与《颜氏家训》分庭抗礼且影响力后来居上者,是《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1811—1872)是晚清名臣,活跃于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毕生最大功业乃镇压太平天国,其次是发起洋务运动。对于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后人有不同评价;但对他的为人处事,多给予高度肯定。梁启超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曾国藩与颜之推的不同在于:颜之推只是辗转乱世的一介文人,曾国藩却是做过大事业的政治家。两个人的影响力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曾国藩死后的第四年——光绪二年(1876)的秋天,湖南传忠书局于长沙刊印《曾文正公全集》,中有《家书》八卷、《家训》二卷。《家书》八卷,主要收录曾国藩写给四位弟弟的家书;《家训》二卷,主要收录曾国藩写给两个儿子(纪泽、纪鸿)的书信。书名虽异,性:质则一。“家书”“家训”标目的差异,无非是因为书信对象有平辈、晚辈之分。 曾国藩二十八岁中进士、点翰林,此后一路升迁,可谓青年得志;于不惑之年创办湘军,以十余年之力,最终扑灭太平天国,官至总督,爵封一等侯,堪称位极人臣。其一生阅历,太过丰富。曾国藩将沉浮宦海、周旋人际数十年的心得教训,写进家书,用以教导弟弟和儿子。 曾国藩的四个弟弟(国潢、国华、国荃、国葆)分别比他小九岁、十一岁、十三岁、十七岁,曾国藩宦海生涯的开端,正是弟弟们求学成才之际。曾国藩在写给弟弟们的家书中,亲切、耐心而又意味深长地教导他们如何读书治学、为人处世;并针对他们的性情及弱点,因材施教。在两个儿子的成长岁月,曾国藩又用同样的方法给以教育。四个弟弟和两个儿子在曾国藩的教育之下,都很成才。弟弟们后来多成为曾国藩湘军的中坚力量,长子曾纪泽则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外交官(曾出使俄国,交涉伊犁事宜)。 曾国藩教育子弟的优点之一是能落到实处。譬如“慎独”乃是儒家克己治学最要紧的功夫,但却不易落实。曾国藩在写给弟弟们的家书里,多次提到自己跟唐鉴、倭仁学习“慎独”功夫,每天写日记,把一言一行、一念一想中的过错都记下来,时时反省,用以自警。曾国藩不尚空谈,总是将修身治学落实到具体的人伦日用之中,强调于日常习惯养成人格。 曾国藩教育子弟的另一个优点是针对性强。九弟(大排行)曾国荃是极有才干但却过于张扬的人,曾国藩便因势利导,教育他好强不是与人争强斗胜而是君子日强,时时给他讲君子谦退的道理,并嘱咐他要识大体、求稳重。曾国荃在哥哥的教导之下,终成一代将才,成为湘军攻克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江苏南京)战役的前线指挥官,后来官至两江总督。 梁启超评价曾国藩的文字,说:“彼其所言,字宇皆得之阅历而切于实际,故其亲切有味,资吾侪当前之受用者,非唐宋以后儒先之言所能逮也。”这个评价,可谓中肯到位。曾国藩写给弟弟和儿子们的家书,乃是一个政治人物对家里人说的私房话,却甸甸堂堂正正,字字落到实处,因此能给后来者无穷受用,也被无数后来者视为瑰宝。 湖南传忠书局本《曾文正公全集》所收《家书》八卷、《家训》二卷,以编年为序。但在流传过程中,也出现过不少依内容分类编次的《曾国藩家书》。此外,曾国藩的门人兼同僚李鸿章曾节选曾氏之文,编有《曾文正公嘉言钞》一书;晚清民国之际的蔡锷将军曾经采撷曾国藩、胡林翼治军言论,编有《曾胡治军语录》一书。因有先例,我们这本《曾国藩家训》,便采用节选文章的形式,依据内容,重新分类编次,共分九卷:卷一:修身,卷二:养身,卷三:治学,卷四:交友,卷五:治家,卷六:待人,卷七:处世,卷八:为官,卷九:理财。书名虽为《家训》,但内容却包括光绪二年传忠书局本《曾文正公全集》中的《家书》《家训》两个部分,且以《家书》为主。文章虽是节选,但皆标明原始出处,方便读者查对。 本书《曾国藩家训》部分,底本采用湖南传忠书局光绪二年所刊《曾文正公全集》本,个别文字据他本择善而从。 檀作文 2008年夏于京西春明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