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编写本书的目的是让从事移动通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的高校学生对EDGE通信技术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系统的了解。本书不仅涉及一些基础理论概念,同时还介绍了大量的实际工程经验。例如,本书系统、详细地讨论了EDGE的部署、规划设计和优化,还介绍了EDGE现网规划优化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典型案例和问题。另外,本书还从理论仿真和实际测量两个方面对EDGE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GPRS的性能进行了比较,这些对于从事网络优化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为了能使相关的专业人员对EDGE网络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本书还重点介绍了EDGE系统区别于GPRS系统的物理层关键技术、链路级技术和相应的RLC/MAC层技术。在本书的最后还详细地探讨了EDGE网络所支持的典型业务,如手机电视业务和IMS相关业务等。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学校和研究所等从事EDGE技术研究的学生、学者来说,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本书介绍了EDGE的发展演进过程及相关的系统架构,详细描述了EDGE的相关技术,如物理层技术、链路级技术和RLC/MAC层技术,重点突出了EDGE技术相对于GPRS技术的增强之处;详细分析了EDGE网络在各种环境下的系统性能,并与GPRS网络性能进行了比较;同时从理论和实际工程角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EDGE网络的部署、规划和优化过程;重点探讨了EDGE现网规划优化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典型案例和问题。另外,本书还对EDGE网络的典型业务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手机电视业务和IMS业务。
本书主要面向高等院校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运营商技术人员、设计院设计人员和制造商专业人员。本书写作的目的是让从事移动通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的高校学生对EDGE通信技术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系统的了解。
第1章 GPRS简介
1.1 GPRS的逻辑网络架构
1.2 GPRS的传输平面和信令平面
1.3 无线接口
1.4 GPRS移动性管理
1.5 PDP上、下文管理
1.7 GPRS中的CAMEL
1.8 3GPP的组织
第2章 EDGE概述及其发展状况
2.1 EDGE简介
2.2 全球EDGE市场发展概况
2.3 EDGE业务和应用
2.4 EDGE发展的市场特征
2.5 EDGE市场发展的驱动力
2.6 EDGE的基本原理
第3章 EDGE的物理层技术
3.1 调制
3.2 发射侧的RF特性
3.3 接收侧的RF特性
3.4 EDGE物理层所涉及的问题
第4章 EDGE的链路适应技术
4.1 信道编码机制
4.2 链路质量控制机制
4.3 场景介绍
第5章 EDGE中的RLC和MAC层技术
5.1 与TBF建立相关的新RLC/MAC的过程
5.2 RLC数据块的传输
5.3 GPRS和EDGE的复用
第6章 EDGE的部署规划和优化
6.1 EDGE的网络部署策略
6.2 EDGE的网络规划
6.3 EDGE的网络优化
6.4 EDGE性能的提升
第7章 EDGE现网规划与优化案例分析及常见问题定位
7.1 EDGE网络资源评估与配置
7.2 GPRS和EDGE网络KPI评估体系
7.3 GPRS和EDGE网络的网络优化流程
7.4 常见问题定位
第8章 EDGE的网络性能
8.1 EDGE网络的关键性能指标(KPI)
8.2 GPRS和EDGE的链路性能
8.3 GPRS和EDGE的无线资源管理
8.4 GPRS的系统容量
8.5 EDGE的系统容量
8.6 语音和数据混合业务容量
8.7 EDGE网络的现网测试性能
第9章 EDGE的杀手应用:手机电视业务
9.1 引言
9.2 手机电视的实现方式
9.3 手机电视的主要技术
9.4 EDGE系统中的手机电视业务
9.5 业务模式和应用环境
9.6 手机电视市场的发展
9.7 手机电视运营模式分析
9.8 需要关注的问题
9.9 手机电视产业未来发展思考
第10章 EDGE网络支持的IMS通信业务
10.1 3GPP的CSICS业务
10.2 OMA POC(一键通)
10.3 OMA即时消息
10.4 呈现和列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