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解读化验单化验结果600问/大众健康课堂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临床医学
作者 敬华//陈兴明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体验,体检中的检验项目很多,到底应该做哪些项目,结果出来后自己能不能看懂化验结果,即使是看懂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书由长期从事临床检验工作的专家编写,检验项目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功能、血脂、糖尿病、血液病、风湿病、胰腺疾病、肿瘤标志物、女性疾病、男性疾病、性传播疾病、肝炎等病原微生物的正常值范围、影响因素,详细解读了检验结果对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重要意义。

内容推荐

本书由长期从事临床检验工作的专家编写,检验项目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功能、血脂、糖尿病、血液病、风湿病、胰腺疾病、肿瘤标志物、女性疾病、男性疾病、性传播疾病、肝炎等病原微生物的正常值范围、影响因素,详细解读了检验结果对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重要意义。通俗易懂,查阅方便,可供患者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 血尿大便常耀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第一节 血液常规检验

 [基础知识]

1.血液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2.血液的作用是什么?

3.红细胞有什么功能?

4.白细胞有什么功能?

5.血小板有什么功能?

6.血液细胞是怎样产生的?

7.血液常规主要检测什么?

8.血液常规检测的方法有哪些?

9.血液常规检测应当注意些什么?

10.抽静脉血和采指头血做血液常规检测有什么区别?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血常规20多项中,主要看哪几项?

2.红细胞减少见于哪些疾病?

3.红细胞增多见于哪些疾病?

4.贫血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5.如何通过红细胞系统的几项指标来判断贫血的原因?

6.红细胞增加原因有哪些?

7.红细胞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8.白细胞减少和增多各见于哪些疾病?

9.白细胞增加的原因有哪些?

10.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11.如何分析白细胞分类检测结果?

12.血小板减少和增多各见于哪些疾病?

13.血小板增加和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防患未然]

1.有哪些症状需要及时检查血常规?

2.哪些情况下一定要做白细胞人工涂片分析细胞形态?

3.怎么样才能早期发现白血病?

 [走出误区]

1.血细胞会在短时间内差别很大吗?

2.白细胞升高就会是白血病吗?

3.有了仪器检查就不需要人工检查吗?

4.血小板降低一定会出血吗?

5.贫血会有哪些症状?

6.白细胞降低就一定容易发生感染吗?

第二节 尿液常规检验

 [基础知识]

1.正常尿量应该是多少?尿多或尿少是病吗?

2.尿的外观和气味与疾病有关系吗?

3.尿液是怎么产生的?

4.尿常规都检查哪些项目?

5.尿胆素是怎么产生的?

6.尿管型是什么?

7.检查尿常规有什么要注意的?

8.尿酮体是怎么产生的?

9.亚硝酸盐是怎么产生的?

10.尿常规检查的方法和原理是什么?

11.尿蛋白是怎么形成的?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哪些疾病可引起蛋白尿?

2.哪些疾病会在尿中出现管型?

3.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尿酸碱度(pH)?

4.出现尿血红蛋白多见于哪些疾病?

5.尿糖和血糖有什么关系?

6.尿胆红素升高的原因?如何根据尿三胆来分析黄疸类型?

7.尿中白细胞增多就是泌尿系感染吗?

8.尿中维生素C有何意义?

9.尿中出现红细胞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1O.酮体出现多见于什么情况?

11.尿亚硝酸盐阳性与疾病哪些有关?

 [防患未然]

1.什么情况下应该检查尿常规?

2.体检时检查尿常规有必要吗?

3.怎样能预防肾脏疾病的发生?

4.尿路结石怎么预防?

 [走出误区]

1.血尿是肾脏受到损害了吗?

2.如何对尿沉渣各项细胞结果进行分析?

3.出现尿糖就是糖尿病吗?

4.尿中出现结晶和尿路结石有关系吗?

第三节 大便常规检验

 [基础知识]

1.正常粪便外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2.粪便常规中可以发现哪些寄生虫?

3.粪便常规检查哪些项目?

4.便隐血试验检查的原理是什么?

5.粪便的黏液是怎么来的?

6.送检粪便常规需要注意什么?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不同外观的粪便与疾病有什么关系?

2.粪便检查中发现脂肪有什么意义?

3.什么情况下粪便隐血会出现阳性?

4.粪便中的黏液与哪些疾病有关?

5.粪便中出现血液应考虑哪些疾病?

6.为什么有些黄疸病人尿黄而大便变白?

 [防患索然]

1.体检进行粪便常规化验有必要吗?

2.什么情况下应该去医院化验粪便?

3.痢疾等各种感染性腹泻怎么预防?

4.怎么样才能够早期发现肠道肿瘤?

 [走出误区]

1.稀糊状或水样便多见于哪些疾病?

2.痢疾有什么症状?

3.阿米巴粪便有什么特点?

4.粪便动力检查是检查什么?

第2章 肝功能检验项目及结果解辑

 [基础知识]

1.肝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2.肝主要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3.为什么要化验肝功能?

4.为什么化验肝功能要多项目联合检测?

5.引起急性肝细胞损伤的因素有哪些?

6.什么是慢性肝炎?有什么特点?

7.引起慢性肝炎的因素有哪些?

8.慢性肝炎有几种临床类型?

9.为什么会发生肝硬化?

10.引起肝硬化的因素有哪些?

11.为什么会发生脂肪肝?脂肪肝有什么危害?

12.胆道系统的特点是什么?反映其疾病的指标主要有哪些?

13.什么是胆红素?胆红素有哪些种类?

14.什么是黄疸?黄疸有哪些种类?黄疸是怎样形成的?

15.胆汁酸有哪些种类?它是如何反映肝功能的?

16.乙醇(酒精)对肝有哪些损害?

17.酒精在人体的代谢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增加酒精性肝损害的危险因素?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镇]

1.哪些检验项目是反映急性肝脏损害(急性肝炎)的?

2.哪些是肝硬化的诊断指标?

3.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4.胆碱酯酶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5.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6.碱性磷酸酶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7.乳酸脱氢酶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8.总胆汁酸升高的意义是什么?

9.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0.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白/球比值检测的临床意义?

11.蛋白电泳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2.5'-核苷酸酶、谷氨酸脱氢酶、鸟嘌呤酶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3.α-L-岩藻糖苷酶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4.腺苷脱氨酶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5.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和活动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16.透明质酸、层黏蛋白、Ⅲ型胶原前肽、Ⅳ型胶原前肽检测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如何?

17.血清铁检测在肝疾病诊断中有什么意义?

18.F蛋白检测在肝疾病诊断中有什么意义?

19.什么是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20.肝硬化病人除了做肝功监测外,还要做哪些检验项目?

21.酒精性肝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22.酒精性肝损害时,各检验指标有什么变化特点?

23.患胆道系统疾病时,各检验指标的变化特点是什么?

 [防患未然]

1.饮食、饮酒和溶血对肝功能化验有什么影响?

2.样本放置时间过长对肝功能化验结果有影响吗?

3.肝功能化验中容易出现哪些误差?如何避免?

4.为什么体检一定要检测肝功能?

5.如何预防或者减轻肝脏损伤?

6.如何预防和减轻慢性肝脏损害?

7.肝硬化有哪些并发症?

8.如何预防酒精性肝病?

 [走出误区]

1.转氨酶升高就是肝炎吗?

2.急性肝损伤不能痊愈吗?

3.肝功能的各项指标都很特异吗?

4.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就一定不会患乙型肝炎吗?

5.所有肝炎病毒标志物都为阴性就不会是肝炎吗?

6.肝硬化是肝癌吗?

7.饮酒可以引起酒精性肝病,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戒酒呢?

8.饮酒是百害而无一益吗?

9.如果要饮酒,喝什么酒好?

10.胆红素增高一定是肝炎吗?

第3章 肾功能及泌尿系统疾病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基础知识]

1.肾的基本结构如何?

2.肾有哪些主要功能?

3.膀胱主要有什么作用?

4.肾脏疾病主要有哪些?

5.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有什么特点?

6.肾小球肾炎分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7.肾病综合征有什么临床特点?

8.急性和慢性肾盂肾炎有什么特点?

9.急性尿路感染有什么特点?

10.急性肾功能衰竭有什么特点?

11.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特点是什么?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为什么血液肌酐、尿素氮和尿酸升高是肾功能受损的指标?

2.检查尿肌酐、尿尿素氮和尿尿酸有什么意义?

3.内生肌酐清除率是怎样得来的?临床意义如何

4.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5.急性肾炎的实验诊断指标有哪些?

6.肾病综合征的实验诊断指标有哪些?

7.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8.胱抑素C(Cys-C、血清γ-微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9.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0.血清补体C3检测对肾疾病诊断有什么意义?

11.尿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1-β-D-g1ucosamidase,NAG)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2.毛森试验(肾小管稀释浓缩试验)有什么临床意义?

13.急性和慢性肾盂肾炎尿液检验特点是什么?

14.尿路感染尿液检验的特点是什么?

 [防患未然]

1.为什么体检要检查肾功能和尿液常规?

2.血液肌酐、尿素氮、尿酸检测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避免?

3.尿液肌酐、尿素氮、尿酸检测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避免?

4.留取24小时尿如何保证样本质量?

5.慢性肾盂肾炎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吗?

6.肾炎可以预防吗?什么情况下怀疑肾炎应当及时到医院检查肾功能和尿液?

7.如何预防尿路感染?

8.尿中查出红细胞怎么办?

9.尿中查出白细胞怎么办?

10.尿中查出蛋白怎么办?

 [走出误区]

1.肌酐、尿素氮、尿酸升高就一定是肾功能受损吗?

2.尿中有蛋白就一定是肾炎吗?

3.尿中有红细胞就一定是肾炎吗?

4.腰痛就会是肾炎吗?

5.肌酐、尿素氮、尿酸越低越好吗?

6.尿中有白细胞就是尿路感染吗?

第4章 心脏疾病和血脂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基础知识]

1.心脏的基本结构如何?

2.心脏有什么功能?如何完成其功能?

3.什么叫冠心病?

4.冠心病的发病因素主要有哪些?

5.心绞痛的特点是什么?

6.什么叫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特点是什么?

7.什么叫血脂?可以化验的血脂有几种?

8.什么叫高脂血症?

9.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0.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主要有哪些?

11.引起心肌炎的原因有哪些?

12.什么叫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

13.哪些疾病可以引起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

14.什么叫心律失常?有哪些类型?

15.什么叫肺心病?

16.肺心病有什么特点?

17.什么叫风湿性心脏病?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预防冠心病一般要经常检验哪些项目?

2.总胆固醇监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3.三酰甘油监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4.低密度脂蛋白监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5.为什么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胆固醇”?

6.载脂蛋白监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7.C反应蛋白监测的临床意义?为什么要和血脂一起检测好?

8.血糖监测对心脏病病人有什么价值?

9.什么叫心肌酶谱?心肌酶谱包括哪几项?

10.监测心肌酶谱有什么临床意义?

11.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是什么物质?

12.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监测有什么临床意义?

13.参加调节血压的激素有哪些?有什么意义?

14.心脏疾病为什么要查血常规?

15.尿常规及尿蛋白检查有什么临床意义?

16.为什么要监测血沉?

17.为什么要监测血液流变学?

18.为什么要监测凝血指标?

19.血小板聚集率监测有什么临床意义?

20.为什么要监测胆红素?

21.为什么要监测肝功能和肾功能?

22.病毒抗体监测对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有什么价值?

23.抗溶血性链球菌“O”抗体检测对风湿性心脏病价值如何?

24.为什么要进行电解质监测?

25.心室利钠尿肽的监测有何意义?

 [防患未然]

1.冠心病有哪些危险因素?

2.哪些检验项目异常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3.心肌梗死有先兆吗?

4.预防冠心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些什么?

5.哪些药物可以长期服用预防冠心病心肌梗死?

6.高血压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7.高血脂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8.冠心病病人安装支架治疗后为什么要经常监测凝血功能?

9.为什么服用阿司匹林的病人要经常监测血小板聚集功能?

10.肝素治疗时为什么要重点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11.低分子肝素治疗病人主要监测什么指标?为什么?

12.检测血脂前应注意什么?

13.查出高血脂怎么办?

 [走出误区]

1.高血脂就等于冠心病吗?

2.冠心病是老年人才得的病吗?

3.冠心病放上支架就万事大吉了吗?

4.随年龄增大血压也增高是正常现象,没必要治疗吗?

5.治疗中血压恢复正常就可以停药吗?

6.按时吃药就是积极的治疗高血压吗?

7.血清心肌酶谱、肌红蛋白或肌钙蛋白升高就是心肌梗死吗?

8.青年人出现了心律失常一定是心肌炎吗?

9.心力衰竭病人不能运动吗?

10.抗“O”增高就是风湿热吗?

11.瘦人不会患高脂血症吗?

12.高血脂是成年人的“专利”吗?

13.胆固醇是不是越低越好?

14.高脂血症可以治愈吗?

第5章 糖尿病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基础知识]

1.什么是糖尿病?临床表现有哪些?

2.糖尿病有几种类型?

3.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

4.糖尿病有哪些急性并发症?

5.糖尿病有哪些慢性并发症?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为什么化验血糖是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项目?

2.糖尿病的诊断应检测什么项目?

3.什么是糖耐量受损?

4.妊娠期糖尿病检测糖耐量时应注意些什么?

5.什么是胰岛素抗体?

6.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检测糖化血清蛋白有什么区别?

7.糖尿病是不治之症吗?

 [防患未然]

1.什么样的人群应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或者空腹血糖的监测?

2.自行检测血糖可以诊断糖尿病吗?

3.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4.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走出误区]

1.血糖升高或尿糖阳性就是糖尿病吗?

2.饮食治疗有哪些误区?

3.运动对糖尿病有帮助吗?

4.胰岛素是“鸦片”,使用之后就再也离不开了吗?

第6章 贫血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基础知识]

1.红细胞在什么地方产生的?

2.骨髓是如何制造红细胞的?

3.为什么血液中的红细胞会保持稳定?

4.红细胞生成需要哪些营养物质?

5.什么是贫血?

6.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7.贫血分为哪几种类型?

8.贫血有什么临床表现特点?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贫血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2.MCV、MCHC、MCH、Hct分别在贫血诊断中有何意义?

3.网织红细胞计数对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检测有什么价值?

4.红细胞形态观察有什么临床意义?

5.贫血为什么要做骨髓检查?

6.为什么要检查血清铁、铁蛋白、维生素B12和叶酸?

7.为什么要检查胆红素?

8.为什么要检查肝功能?

9.为什么要检查肾功能?

10.哪些项目是溶血性贫血的检验项目?

11.除了化验检查外,贫血病人还应该做哪些检查?

 [防患未然]

1.出现哪些情况要怀疑贫血并要进行血液常规检查?

2.为什么要做大便隐血检查?

3.贫血可以预防吗?

4.哪些食物对贫血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作用?

5.贫血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什么后果?

6.间隔多长时间复查贫血的检验项目比较合适?

7.哪些药物和化学物质对骨髓有损害?

 [走出误区]

1.贫血治疗好转或治愈后就可以不查血常规或其他化验项目吗?

2.经常感到头晕、气急、心慌、无力就是贫血吗?

3.贫血就要多输血吗?

4.自己到药房去买些补血药服用就可以治疗贫血吗?

5.贫血就是体内缺铁,补血就是要补铁吗?

6.缺铁就要多补蛋、奶吗?

7.贫血好转就可以停服铁剂吗?

8.中医和西医所说的“补血”是一回事吗?

第7章 白血病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基础知识]

1.什么是白血病?

2.白血病发病情况如何?

3.白血病有什么临床症状?

4.白血病分哪几种类型?

5.有哪些原因可以引起白血病?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诊断白血病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细胞形态有什么特点?

3.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的细胞形态有什么特点?

4.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形态有什么特点?

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形态有什么特点?

6.为什么要做免疫分型?有什么临床意义?

7.为什么要做染色体检查?有什么临床意义?

8.白血病化疗的效果如何判断?

 [防患未然]

1.临床上有什么症状时要及时检查是否患白血病?

2.怎样才能早期发现白血病?

3.为什么要经常复查外周血和骨髓细胞?

4.怎样知道白血病复发了?

5.为什么白血病病人要特别注意预防感冒?

6.白血病能预防吗?

 [走出误区]

1.白细胞升高就是白血病吗?

2.骨體检查很可怕吗?

3.儿童白血病日益增加吗?

4.中药可以治愈白血病吗?

5.治愈白血病必须骨髓移植吗?

6.白血病会传染吗?

7.白血病是不治之症吗?

8.抽骨髓检查对人体有害吗?

9.献骨髓有后遗症吗?

第8章 凝血功能及高黏血症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基础知识]

1.为什么健康人血管内的血液既不会凝固也不会流出血管外?

2.什么是血液高凝状态?

3.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液高黏综合征有什么区别?

4.血液黏度升高由哪些因素引起?

5.为什么中老年人容易发生血液高黏综合征?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D-Dimer检测有什么重要性?

2.ATⅢ和vWF检查各有什么临床意义?

3.血小板功能检测有什么重要价值?

4.血液流变学异常意味着什么?

5.DIC选择哪几种检查项目?

 [防患未然]

1.哪些人易发生血液高凝状态?

2.出现哪些症状要考虑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3.高凝状态需要监测哪些指标?

 [走出误区]

1.检查PT、APTT、TT、D-Dimer、PLT、FIB等结果异常就一定会患血栓性疾病吗?

2.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等实验室诊断指标异常就能诊断高凝状态吗?

第9章 风湿性疾病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基础知识]

1.什么是风湿性疾病?

2.风湿性疾病主要包括哪些疾病?

3.风湿性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主要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什么是自身抗体?

2.如何选择诊断风湿病的检验项目?

3.风湿热选择哪些检验项目?

4.类风湿关节炎选择哪些检验项目?

5.系统性红斑狼疮选择哪些检验项目?

6.皮肌炎和多发性皮肌炎选择哪些检验项目?

7.干燥综合征选择哪些检验项目?

8.强直性脊柱炎选择什么检验项目?

9.硬皮病选择哪些检验项目?

10.抗磷脂抗体综合征选择哪些检验项目?

11.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和韦格纳肉芽肿选择哪些检验项目?

12.血沉检测有什么意义?

13.CRP检测对风湿病的诊断治疗有多大的意义?

14.为什么要做免疫功能检查?

15.免疫功能检查包括哪些项目?

16.为什么要做凝血功能检验?

 [防患未然]

1.出现哪些症状要考虑患有风湿性疾病?

2.怀疑患风湿性疾病一定要到医院检查吗?

3.哪些医院对风湿病检查诊断治疗较好?

4.为什么要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和肝功能?

5.风湿性疾病需要经常监测哪些指标?为什么?

 [走出误区]

1.RF阳性或者升高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吗?

2.ANA阳性就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吗?

3.抗链球菌溶血素“O”阳性就是有链球菌感染吗?

4.激素治疗很可怕吗?

5.中药能够完全治愈风湿病吗?

第10章 肿瘤标志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基础知识]

1.什么是肿瘤?

2.肿瘤的发生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4.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癌胚抗原(CEA)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2.甲胎蛋白(AFP)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3.癌抗原125(CA125)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4.癌抗原15-3(CA15-3)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5.糖链抗原19-9(CA19-9)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6.糖链抗原242(CA242)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7.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游离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PSA)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8.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9.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θ-HCG)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0.生长激素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1.铁蛋白(Ferritin,Fe)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防患未然]

1.肿瘤标志物可作为体检项目吗?

2.哪些情况下应该及时检查肿瘤标志物?

3.联合检查多种肿瘤标志物有什么好处?

4.肿瘤标志物阳性还要做什么检查?

5.肿瘤可以预防吗?

6.早期诊断肿瘤有哪些方法?

 [走出误区]

1.肿瘤标志物阳性就患有肿瘤吗?

2.肿瘤标志物阳性其他检查未发现癌症就肯定没有癌症吗?

3.肿瘤标志物阴性结果就不会有癌吗?

4.已经明确诊断有肿瘤就不需要监测肿瘤标志物吗?

5.肿瘤治疗痊愈后还需要经常监测肿瘤标志物吗?

6.癌症是不治之症吗?

第11章 胰腺疾病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基础知识]

1.胰腺有什么功能?

2.主要的胰腺疾病哪些?

3.胰腺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4.胰腺疾病与饮食的关系有多大?

5.为什么说胆道疾病与胰腺疾病关系很密切?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怀疑胰腺炎时如何选择实验诊断项目?

2.淀粉酶和脂肪酶对胰腺炎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如何?

3.一胰蛋白酶原阳性、淀粉酶和脂肪酶都不升高如何解释?

 [防患未然]

1.为什么有比较明显的腹痛症状就要进行胰腺疾病

相关项目检验?

2.如何预防胰腺疾病?

 [走出误区]

1.腹痛可以先吃止痛药止痛吗?

2.如何警惕胰腺癌的早期腹痛?

第12章 出血性疾病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基础知识]

1.什么是出血性疾病?主要包括哪些疾病?

2.出血性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主要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如何选择血管型出血性疾病的检验项目?

2.如何选择凝血障碍型出血性疾病的检验项目?

3.凝血酶原时间检测有什么临床意义?

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有何临床意义?

5.凝血酶时间检测有何临床意义?

6.如何根据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两项试验联合运用与血管壁和血小板的筛查?

7.如何根据PT、APTT、TT三项试验联合运用于凝血因子与异常抗凝物的筛查?

8.纤维蛋白原升高和降低有什么临床意义?

9.如何选择过敏性紫癜的检查项目?

10.如何选择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查项目?

11.如何选择血友病的检查项目?

 [防患未然]

1.为什么手术前要检查凝血功能?

2.为什么手术前要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

3.出现哪些症状要考虑患有过敏性紫癜?

4.出现哪些症状考虑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走出误区]

1.骨髓穿刺查巨核细胞没有必要吗?

2.血小板数量正常就不会引起血小板性的出血性疾病吗?

3.各项检查结果不正常一定会患出血性疾病吗?

4.不同实验室所得PT值有可比性吗?

第13章 优生优育与女性激素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第一节 女性激素检验项目

 [基础知识]

1.女性激素主要包括哪些项目?

2.女性激素是怎样(哪里)产生的?

3.女性激素有什么功能?

4.月经周期中女性激素的变化如何?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FSH、LH升高和降低各见于哪些疾病?

2.垂体瘤病人FSH、LH的变化如何?

3.闭经妇女检测FSH、LH有什么重要性?

4.怀孕时雌激素(雌二醇)异常提示什么?

5.雌二醇的异常多见于哪些疾病?

6.孕激素(孕酮)在月经周期和妊娠中有何变化?

7.孕激素的异常多见于哪些疾病?

8.雄激素的异常多见于哪些疾病?

9.催乳激素水平异常说明什么?

 [防患未然]

1.哪些情况或哪些疾病要经常监测女性激素的变化?

2.激素6项检测应该选择什么时间检查?

3.女性内分泌失调应该如何预防?

 [走出误区]

1.女性围绝经期是自然生理过程,需要治疗吗?

2.激素治疗是永葆青春的灵丹妙药吗?

第二节 优生优育的检验项目

 [基础知识]

1.如果想要孩子,怀孕之前要注意些什么?

2.怀孕后哪几个月胎儿最容易受到伤害而发生畸形?

3.可以引起胎儿畸形的化学物质(包括药物)有哪些?

4.哪些辐射可以引起胎儿畸形?辐射为什么可以引起胎儿畸形?

5.微生物感染引起胎儿畸形的原理是什么?

6.什么叫唐氏综合征?

7.什么是优生筛查?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毒象解读]

1.唐氏综合征筛查阳性怎么办?

2.羊水染色体检查有哪些异常结果?临床意义是什么?

3.什么叫TORCH四项检查?阳性结果意味着什么?

 [防患未然]

1.哪些微生物感染可以引起胎儿畸形?

2.为什么说养宠物会增加胎儿畸形的危险性?

3.如何预防宫内感染?

 [走出误区]

1.唐氏综合征筛查阳性就肯定有胎儿畸形吗?

2.乙型肝炎病毒检查阳性妇女怀孕后肯定会传染给孩子吗?

3.做羊水染色体检查危险吗?

4.养宠物是发生弓形虫感染的惟一来源吗?

5.不是高龄孕妇还需要做唐氏综合征筛查吗?

6.孕期生病可以服中药、不能服西药吗?

第14章 男性疾病的检验项目厩结果解释

 [基础知识]

1.男性尿道的基本结构如何?

2.什么是前列腺?

3.前列腺有什么功能?

4.前列腺疾病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5.什么是精液?

6.精液由什么组成?

7.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疾病有哪些?

8.前列腺炎症有哪些症状?

9.急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0.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1.前列腺癌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不育症?

 [主要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镇]

1.前列腺炎时前列腺液检查有什么变化?

2.什么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3.PSA检查有什么临床意义?

4.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以及随访有什么意义?

5.精液检查各项指标异常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6.抗精子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7.少精子症的特点及原因是什么?

8.无精子症的特点及原因是什么?

9.高畸形率精子的特点及原因是什么?

1o.什么是血精症?由哪些因素引起?

11.怀疑不育症应当做哪些检查?

 [防患未然]

1.前列腺液的留取为什么一定要泌尿外科医生操作留取?

2.留取精液标本要特别注意什么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3.哪些情况下要密切注意做前列腺疾病相关的检查?

4.慢性前列腺炎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

5.怎样预防不育不孕症?

 [走出误区]

1.老年人才会有前列腺肥大吗?

2.患前列腺炎就不能生育吗?

3.PSA升高就一定是前列腺癌吗?

4.前列腺癌治疗监测中,PSA不升高就没有复发可能吗?

5.精子减少就肯定不能生育吗?

6.精子数量正常就没有问题吗?

7.患上前列腺炎就不能过性生活吗?

第15章 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

 [基础知识]

1.什么是甲型肝炎病毒?

2.甲型肝炎病毒是如何传染的?

3.甲型肝炎的主要临床特点是什么?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HAV-IgM阳性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2.HAV-IgG阳性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陆患未然]

1.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能立即检测出抗体吗?

2.为什么不能检测甲型肝炎病毒本身(抗原)呢?

3.如何预防甲型肝炎?

 [走出误区]

1.甲型肝炎会变成乙型肝炎吗?

2.如何正确看待甲型肝炎抗体阳性?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

 [基础知识]

1.什么是乙型肝炎病毒?

2.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特点及传播方式是什么?

3.乙型肝炎“两对半”、“澳抗”指的是什么?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如何正确看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

2.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代表什么?

3.如何解读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

4.如何解读乙型肝炎抗c抗体阳性?

5.如何解读乙型肝炎病毒抗HBc阳性?

6.乙型肝炎病毒是用什么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如何?

7.如何正确看待PCR法定量检测HBV DNA?

8.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能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吗?

 [防患未然]

1.如何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2.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前为什么要先查“两对半”?

3.乙型肝炎疫苗的正确接种方法是什么?

4.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现状如何?

 [走出误区]

1.抽血检测}tBsAg阴性就能认定没患乙型肝炎吗?

2.抽血检测HBsAg和抗HBs能同时出现双阳性结果吗?

3.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结果的正确含义?

4.“小三阳”比“大三阳”好吗?

5.乙型肝炎的产妇能哺乳吗?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

 [基础知识]

1.什么是丙型肝炎病毒?

2.丙型肝炎病毒是如何传染的?

3.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如何?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抗HCV阳性的意义是什么?

2.丙型肝炎的致病性比乙型肝炎要严重吗?

3.丙型肝炎有哪些检测方法?

4.不同临床类型丙型肝炎的治疗一样吗?

 [防患未然]

如何预防丙型肝炎?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

 [基本知识]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HDV感染有何临床特点?

2.如何诊断HDV重复感染?

3.如何诊断HDV慢性感染?

 [防患未然]

 [走出误区]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

第16章 性传播疾病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第一节 艾滋病病毒的检测

 [基础知识]

1.什么是艾滋病病毒?

2.早期感染HIV特征是什么?

3.HIV的检测方法是什么?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什么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窗口期?

2.CD4细胞与机体免疫状态有什么关系?

3.如何判断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是否有效?

 [防患未然]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走出误区]

HIV检测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第二节 淋病的检测

 [基础知识]

什么是淋病?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淋病的传染方式有哪些?

2.如何治疗及预防淋病?

 [防患未然]

如何预防淋病?

 [走出误区]

淋病症状消失为何PCR检验仍为阳性?

 第三节 梅毒的检测

 [基础知识]

1.什么是梅毒?

2.梅毒的感染有何特征?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梅毒检测方法有哪些?

2.如何正确看待梅毒检测结果?

 [防患未然]

如何预防梅毒?

 [走出误区]

梅毒检测结果会出现假阳性现象,如何正确判断?

第17章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项目R结果解释

 [基础知识]

1.什么是微生物?什么是病原微生物?

2.什么是细菌?细菌分哪几种?

3.什么是病毒?病毒分哪几种?

4.什么是真菌?

5.什么是支原体和衣原体?

6.人体内的正常菌群是指什么?

7.细菌检测和病毒检测、真菌检测各有哪些方法?

8.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有哪些方法?

9.用于检测病原微生物的标本有哪些?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为什么要做微生物检查?

2.为什么标本要留于指定的容器中?

3.为什么标本留取时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

4.怎样正确留取痰液?

5.什么叫中段尿培养?

6.怎样留取粪便标本?

7.为什么化脓性感染病灶中取脓汁培养阳性率反而较低?

8.为什么培养的结果要3天甚至更久才能出结果?

9.为什么痰既要做涂片又要做培养?

10.痰涂片可以代替痰培养吗?

11.尿培养为什么出现污染就要重新留取尿标本?

12.血培养的培养时间为什么比痰培养的时间长?

13.为什么尿培养要进行菌落计数?

14.粪便中主要致病菌包括哪些?

15.粪便的球杆菌比指什么?

16.分泌物、脓液等如何留取标本?

 [防患未然]

1.如何根据培养结果识别标本被污染?

2.化脓性感染灶培养标本的准确留取方法是什么?

3.为什么要反复采血进行血培养?

4.如何防止尿路感染?

5.怎样防止呼吸道的细菌感染?

6.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

 [走出误区]

1.痰涂片末找到结核杆菌就能排除肺结核了吗?

2.痰培养结果正常是没有培养出细菌吗?

3.当痰培养没有培养出致病菌就可以断定没有细菌感染吗?

4.尿培养阴性可以断定没有尿路感染吗?

5.尿培养阳性结果就是尿路感染吗?

6.粪便中有细菌就是细菌性痢疾吗?

7.痢疾病人大便的细菌可以直接涂片看痢疾杆菌吗?

8.药物敏感试验表示敏感的药物杀菌效果就肯定好吗?

第18章 微量元素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基础知识]

1.什么是微量元素?

2.微量元素检测有哪些方法?

3.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的来源主要有哪些?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专家解读]

1.铁元素有何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2.血清铁减低主要见于哪些疾病?

3.血清铁增高主要见于哪些疾病?

4.铜元素有何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5.氟元素有何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6.锌元素有何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7.硒元素有何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8.碘有何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9.锰有何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10.铝、铅有何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11.铬有何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防患未然]

1.如何正确认识微量元素中毒?

2.检测微量元素时采样要注意些什么?

 [走出误区]

1.用头发检测体内的微量元素准确吗?

2.如何正确对待检测结果?

附录1 血液检验新旧参考值及换算因数表

附录2 尿液检验新旧参考值及换算因数表

附录3 粪便检验新旧参考值及换算因数表

附录4 内分泌功能测定新旧参考值

试读章节

1.血细胞会在短时间内差别很大吗?

即使是健康人群,血常规检验结果也会出现波动。初生儿和成年人血液成分含量有明显不同,长时间未喝水也会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浓缩。以白细胞为例,在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活动和进食,早晨和下午一般不同;白细胞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可相差l倍。运动、疼痛和情绪变化,一般的体力劳动、冷热水浴、日光或紫外线照射等均可使白细胞轻度增多。如剧烈运动,可于短时间内使白细胞高达35×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当运动结束后可迅速恢复至原有水平。由于白细胞的生理波动很大,只有通过定时和反复观察才有意义。所以遇到检验结果异常应首先排除是否由于自身的正常生理状况变化引起。由于一些疾病起病急骤,也可以引起血细胞的急剧变化,如急性感染、急性白血病、中毒、外伤等。

2.白细胞升高就会是白血病吗?

引起白细胞增多的原因是很多,感染、情绪变化、中毒、过敏、肿瘤、损伤等,白血病只是其中的一种。所以仅仅白细胞升高是不能判断为白血病的,白血病的确诊还要依赖骨體检查。

3.有了仪器检查就不需要人工检查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技术日新月异。一般情况下,较普通的血细胞分析仪除可直接检测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小板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外,还可计算出很多参数。而更先进的全血细胞分析仪还能提供一些新的变量,如血红蛋白分布宽度,以及低血红蛋白和高血红蛋白细胞的百分率,对白细胞异常分类结果均设有灵敏监控系统,可提出特殊的警号(有的甚至还能直接检出幼稚细胞),这样可将血中幼稚细胞检查出来不会被遗漏。虽然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能检测出这么丰富的数据(信息量),但全血涂片染色镜检仍然是一种关键性的辅助诊断方法。血涂片染色检查的重要意义在于,全血涂片染色镜检本身对仪器检出的各种数据是一种有效的质控方法,不仅对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可以进行核对,而且可以核实成熟红细胞大小、着色等与红细胞各参数是否一致,同时还可观察异常红细胞的有无及多少。

血涂片染色镜检是提供鉴别诊断和提示进一步必要检查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快速诊断某些特异性感染方面(如疟原虫、黑热病原虫及丝虫病等),血涂片染色镜检有其重要作用。另外,血涂片染色镜检的主要作用还在于对贫血与血小板减少症进行鉴别诊断,以及检出白血病和淋巴瘤等,并确定其特点。国际实验室血液学学会发表了根据自动化全血细胞计数结果由实验室主动进行血涂片复查的共识标准。

4.血小板降低一定会出血吗?

首先,要看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一般来说,血小板轻度减少到(80—100)×109/L时,大多不表现为自发性出血。血小板中度减少(50~80)×109/L,可有轻度自发性出血,如皮肤黏膜有出血点、创伤后出血不易止住、女性月经量增多等。重度血小板减少(50×109/L以下),则大多会出现较明显的无诱因的自发性出血,最常见的是皮肤紫癜。更严重者血小板减少至20×109/L以下,甚至可以出现颅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其次,要看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就是常说的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是指由于不同的人在身体结构(如血管的通透性)及出血耐受性等诸多方面所存在的一定差异,可以对血小板减少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比如,有的病人血小板降至50×109/L左右即可出现广泛的皮下淤血,而有的病人即使血小板只有20×109/L也无任何出血表现。当然,后一种情况即使没有自发性出血,也仍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需要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出血的准备。

5.贫血会有哪些症状?

贫血要看是哪种,不同的贫血症会有不同的症状。由于病情的轻重不同,症状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慢性贫血的早期阶段症状是比较少,而且容易被忽略的,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也会逐渐的加重。

(1)巨幼细胞性贫血:一般起病缓慢,叶酸缺乏与维生素B12缺乏共同的表现为巨幼细胞性贫血和消化道症状,而维生素B12缺乏尤其是恶性贫血病人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贫血常较严重,主要有嗜睡、衰弱、乏力、疲倦、心悸、气促、头晕、眼花、耳鸣等一般性贫血的症状。部分病人可有轻度黄疽、皮肤由于苍白伴有轻度黄疸,故呈特殊的柠檬黄色(蜡黄);厌食、消化不良、食后腹胀、腹泻、呕吐、便秘、舌炎、舌痛、舌乳头萎缩、舌面光滑(镜面舌)、舌质绛红如瘦牛肉样(牛肉舌)等,足与手指感觉异常,麻刺感、麻木、伴有本体感觉障碍,站立和行走不稳,步态紊乱。

(2)再生不良性贫血:临床表现有贫血、出血、感染及发热。由于病情进展的快慢、程度及严重性,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一般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类。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常见于儿童和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时常见于急诊求诊,以出血、发热及贫血为症状表现。病情常迅速恶化,病程短。临床症状以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血尿、便血、子宫出血、眼底出血及脑出血为主。其中脑出血是导致本病死亡的原因。常有严重感染及发热、肺炎、蜂窝织炎、败血症及口腔感染,这也是本病死亡之另一原因。

慢性型再生不良性贫血:成人较常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多见缓慢,常以贫血出现,最常见是面色苍白、疲乏、心悸、头晕、头痛、运动困难。以出血及发热者少见,若有出血其部位较少,程度较轻,以皮肤黏膜及牙龈出血常见。女性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出血。若有感染也较轻。

急性与慢性两种临床类型可以互相转化的,急性型再生不良性贫血如治疗得当,有可能病情逐渐减轻,转为慢性型。慢性再生不良性贫血有时病情加重可以转为急性型。

(3)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起病大都缓慢,一般表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发展下去,孩子会出现食欲减退,烦躁哭闹,精神不振,疲乏无力,毛发干燥;少数孩子爱吃炉灰渣、墙皮、土块等,称为异食癖;指甲菲薄脆弱,严重的呈扁平状,有的像羹匙似的中间下凹,边缘翘起,叫做匙形反甲。患者抵抗力低下,口腔黏膜、肛门皮肤发炎,反复生病。如果长期贫血的患儿,会出现个子较矮小,体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记忆力减退,情绪和智力都会受到影响。

6.白细胞降低就一定容易发生感染吗?

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细菌入侵的巡逻兵。当细菌等异物入侵时,白细胞便进入被入侵部位,将细菌包围、吞噬、消灭,故白细胞有人体“白色卫士”之称。可见白细胞数减少,就会削弱人体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一般白细胞减少者是有易感染倾向的。

白细胞减少的病人较多,但是绝大多数病人并没有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的征象。原因是我们所做的血液检查是外周血的结果,而有些人的白细胞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的大血管内,因此,做血液常规检测白细胞减少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减少,可能是假性减少;应进行一些试验检查,是否由于白细胞分布异常引起,而不是真正的白细胞减少。这种白细胞分布异常引起的减少不会引起抵抗力下降,当有细菌进入人体时,分布在内脏大血管内的白细胞同样可以进入感染部位消灭细菌。还有一种白细胞减少是因为骨髓释放白细胞异常引起,也不是绝对减少,同样也不会引起抵抗力下降,这些情况均可不予治疗。P12-15

序言

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断被检验医学领域吸收应用,使检验医学的发展超乎预料,高度自动化、高度信息化,高速度和高通量成为检验医学工作实践的现代化特征,检验项目越来越多,检测准确度和精确度不断提高。这一切无疑是对临床医学的贡献,是对广大患者的贡献,是对健康保健的贡献。然而,高速发展也给医生、病人和健康体检者带来困惑,哪些项目该检查、哪些项目最重要、这些检验项目有什么意义、如何选择检验项目等都需要普及和提高。化解这些困惑也是本书编写的目的之一。

医生诊断疾病需要全面的检验结果进行推论,有的检验项目甚至是对疾病具有确定性的诊断价值,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医生要不断地通过检验结果来观察治疗效果、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在疾病康复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化验检测是否复发、是否继续用药,一切医疗活动,离不开检验的协助。医疗服务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强调尊重病人的知情权,作为医疗服务项目中常见的检验项目更应该让病人知道检验项目的内容、目的和意义。每年1~2次健康体检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体验,体检中的检验项目很多,到底应该做哪些项目,结果出来后自己能不能看懂化验结果,即使是看懂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普及健康知识,增强全面健康素质有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义务,编写本书就是要为医生服务、为病人服务、为健康体检服务,为增强全民健康做贡献。

本书编写特色非常明显,第一是以疾病为线索来看化验单,有利于根据疾病来选择做哪些化验。第二是以问答形式进行解读,目的性更加明确,更加通俗易懂。第三是将检验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写出来,让医生、护士和病人共同了解检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第四是将一些容易误解的项目及解释列出来,以便更加准确地解读化验结果。第五是将疾病本身的防治做一些补步的解答,增加保健和防病知识。

本书由解放军306医院检验科长期从事检验工作的技术骨干参加编写,尽可能收集平时遇到的问题,密切结合实际需要,让读者感到本书是他的健康伙伴。但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满足个人各种不同的想法和需求,书中必有不足之外,请读者不吝指正,以便再版时更加丰富实用。

本书的编写是在解放军306医院领导的倡导和组织下、在医院保健办的支持下完成的,在此感谢支持本书编写的领导和同志,感谢人民军医出版社编辑秦素利博士在本书编辑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

主编 敬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