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与巨灾风险博弈/从容投资理财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李文娟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介绍了国际巨灾保险制度,包括灾害基金的建立、立法支持、再保险以及巨灾风险证券化等前沿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现实案例帮助消费者了解巨灾保险争议,掌握驾驭巨灾保险的方法,学习争议背后的保险知识。本书帮助购买及欲购买保险的家庭和个人更多地认识保险,驾驭巨灾保险,从容应对巨灾风险。

内容推荐

2008年,南方雪灾冻伤华夏,汶川地震震动世界;2009年,北方旱灾警钟再起……面对突发灾害,刊门如伺运用保险杠杆撬起巨大的损失?这一方面涉及巨灾保险制度是否健全;另一方面涉及杠杆的运用,即选择十么样的杠杆,如何使用这个力学工具。本书从这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介绍了国际巨灾保险制度,包括灾害基金的建立、立法支持、再保险以及巨灾风险证券化等前沿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现实案例帮助消费者了解巨灾保险争议,掌握驾驭巨灾保险的方法,学习争议背后的保险知识。本书将帮助购买及欲购买保险的家庭和个人更多地认识保险,驾驭巨灾保险,从容应对巨灾风险。

目录

第1章 巨灾离我们并不遥远

 悲壮汶川震动世界

 南方雪灾冻伤华夏

 “凤凰”台风袭击两岸

第2章  巨灾的主要类别与防灾建议

 大地凶猛的杀手

 震级

 地震带

 串防灾建议:熟悉了解地震前兆

 专防灾建议:掌握地震避险要诀

 蓝色星球的眼泪

 暴雨

 洪水

 防灾建议:洪水风险下的自救与互救

 席卷海陆的呼啸

 热带气旋

 台风和飓风

 龙卷风

 台风在我国造成的灾害损失

 防灾建议:风灾应对的11要则

 冬天残酷的童话

 知识链接:加拿大魁北克冰雪冻灾

 防灾建议:防冻贴士

 吞噬历史的辐射

第3章 灾后的保险争议与投保指引

 房贷险除外责任之争

 案例:震后房贷险质疑

 问题一:房贷险的投保人是消费者,

 为什么受益人却是银行?

 知识链接:信用保证保险

 问题二:房贷险和家财险是除外责任还是逃避责任?

 投保建议

 奔赴灾区意外伤害险尴尬之争

 案例:奔赴四川灾区,难投意外伤害险

 知识链接:重复保险

 投保建议

 冰雪路面火热车险索赔争议

 案例1:自行修理被拒赔

 案例2:异地出险被拒赔

 案例3:未过年审被拒赔

 问题一:交强险的“强”制实施道理何在?

 知识链接:责任保险

 知识链接:外部性

 问题二:如何绕开拒赔地带?

 知识链接:《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节选) 

 投保建议

 农业巨灾保险“供求两亏”之争

 案例:刚终止保险合同就遭遇台风损失

 问题一:农业巨灾保险“供求两亏”之谜

 问题二:该怎样看待类似的墨菲定律?

 投保建议

 一元保费、百万保额性价比之争

 案例:真有“一元保费、百万保额”?

 投保建议

 巨灾保险的投保方法

 企业财产保险

 家庭财产保险

 个体工商户财产保险

 农业保险

 车辆保险

 意外伤害保险

 投保建议

第4章 巨灾保险的制度化探索

 世界巨灾保险制度及其运行

 巨灾保险制度框架:新西兰人的智慧

 知识链接:重置价值

 巨灾再保险:把小桶放进大木盆里

 知识链接:比例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险

 全社会巨灾分摊:多元化的风险分摊主体

 知识链接:世界地震保险制度比较

 中国巨灾保险发展现状与问题

 845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的出路

 中国巨灾保险发展变迁

 巨灾保险不足1%的补偿率

 中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路径探索

 国家以法律法规或相关制度的形式确立巨灾保险操作模式

 通过历史数据绘制风险地图,并以此作为费率精算的基础

 构建多层次的巨灾保险体系,动员国内外巨灾再保险市场

 充分掌握居民的保险需求,调动全社会居民广泛参保

 提升保险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保险业的防灾减灾水平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当我们提到巨灾时,会觉得它是件很遥远的事。诸如地震、飓风、海啸这些灾难似乎最多的是出现在电影大片中。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强震,大半个中国感受到了大地震动的那一瞬间,我们突然意识到巨灾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其实,地震只是灾难的一页,汶川地震也只是人类历史上千百次大地震中的一次。

人类与自然的博弈已有数百万年。在人类诞生数亿年前,自然的山川和河流就孕育着奇迹和生命;在人类诞生之后,我们的祖先钻燧取火,从大自然取暖;我们的英雄大禹治水,与大自然博弈。在工业革命之后的数百年内,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到了过去几千年不能想象的高度,人们对外物征服的欲望和对自身的好奇,使这一段历史充满了传奇和创造的快乐与激情。但直到现在,当我们面对浩渺的星空和海洋时,我们仍和自己的祖先一样,充满敬仰与虔诚;当我们面对海啸和地震、山洪和飓风时,我们仍发现自己生存得谦逊而渺小。自然是孕育我们的母亲,自然灾难就是我们不能回避的母体创痛,是我们的文明所栖息的这颗星球不会停止的变化。

巨灾,始终就在我们的脚下和身边蜷伏着。

悲壮汶川震动世界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数万人瞬间失去了生命,更多的人失去了家园。从高空航拍图片上可以看到,地面一片废墟,我们突然发现了大自然的残酷和恐怖。它让大地撕开裂缝,把桥梁公路折断,将屋舍楼房夷平,一座宁静的城市被摧毁得满目疮痍。

这次地震烈度之大、致灾范围之广、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之惨重令人难以想象。阿坝自治州的汶川县、茂县,德阳市的北川县、绵竹市,绵阳市的安县、什邡县、江油地区,以及成都市的都江堰市、彭州市等地区受灾最为严重,受灾人口数量巨大,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7月lO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97人遇难,374176人受伤,18377人失踪。

汶川地震给国人的震撼是巨大的,不仅因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震级最强的一次地震,更因为及时迅速的信息披露将这次地震的全貌展现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在汶川大地震动的同时,北京、江苏、贵州、宁夏、青海、甘肃、河南、山西、陕西、山东、云南、湖南、湖北、上海、重庆、西藏等省(自治)区市均有震感,华夏大地耳闻目睹,对这悲壮的一刻感同身受。

P2-3

序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均收入、存款余额这些对人民生活水平和个人财富积累具有重要意义的指标在大幅度提高,中国已经走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之路,人们手中有了闲钱,有财可理。与此同时,中国的资本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转轨的市场,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新机制正在形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广大公众投资者通过资本市场开始分享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果。对于一般大众来说,满足基本生活之外的财富不但要在买房子、负担子女教育、承担部分医疗费之间分配,还要在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投资产品之间作出选择,投资理财的必要性日益凸现,甚至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天上不会掉馅饼”、“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已是人们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套大众投资理财类系列丛书——“从容投资理财”,可谓正当其时。

这套系列丛书的最大特点是:

第一,内容全面,着重于知识的基础性,语言通俗,可操作性强,各单本适合于不同层次、接触投资理财时间不同的读者阅读,非常有利于广大渴望参与投资但又不知如何开始的人们进行投资前的知识准备。

第二,本系列丛书的作者大多是各投资行业知名机构一线的资深从业人员,从理论到实践皆有很深的造诣,保证了内容的权威性、时效性、可操作性。

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各大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以及各类基金公司都推出了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也在不断增加,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理财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大多数理财业务在产品设计和管理上都处于初级水平。在这一背景下,对于希望通过投资理财实现资产增值的大众而言,自身具备一定的投资理财常识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避免投资的非理性。当然,没有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素质的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是不可能的。可以说,“从容投资理财”系列丛书对于我国投资理财知识的普及、理性投资理财观念的确立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此,我相信,那些希望提高自身投资理财能力的人们一定能在这套系列丛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读物,也希望“从容投资理财”系列丛书秉承客观、实用的宗旨,越做越好,帮助更多的人成功投资理财!

后记

如果这本书是座房子,虽然用了一些保险理论的石头作为地基,但房子本身是木头的,参观者很快就可以发现这一点,而且因为造房者的木材有限,它在不少地方看上去有些滑稽,屋顶似乎还有滴水的漏洞。如果它是一个馒头,虽然揉放了一些学术的碱,但吃到嘴里的是面团而不是碱。有点糟糕的是因为厨师缺乏经验,食材也有限,所以这可能是一块没蒸熟的面疙瘩——无论如何,这个新手厨师兢兢业业地想奉上一个好消化的馒头。

有时候觉得人和自然的话题是不能往深处思考的,当思考到一定程度时,人就会陷进去。科学和宗教只有一线之隔,牛顿在物理学巅峰只发现了上帝,面对毁灭性的大灾难时,人们很难摈弃那些唯心而衷心的祈祷。我们对世界知道得太少,对已知的世界又过于狂妄。人类的征服欲望就像夏季的浮萍一样爆发性的生长,占满文明的湖泊和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历史像一个打捞者,有时用战争或灾难的网把这些浮萍甩到枯竭的岸边,但只要残酷的打捞者离开,湖中的剩余很快就会再次铺满时间和空间——这就是令人敬畏、可怕又可爱的人类,像一个无惧无畏的儿童,在海边的沙滩上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法则,但很少留意聆听自然更宏大的运行规则。

自然和灾难,并不是科学家才有气力思考的尖端命题;灾难也不是地震后失去家园的人们才会为之流泪的遥远苦难。了解了巨灾之后,才能真正地尊重自然。人们为自己的大事奔忙时,这个世界同样有蚂蚁的一份。人类为科技的飞跃而志得意满时,远远长于我们文明的山峰和岩石、地下的热流、危险的气层,并不全在我们的掌控之内。

这种掌控之外的未知,正是巨灾风险神秘的源泉。

我不敢说保险制度的安排对于灾难有多壮阔的意义。毕竟当人面临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时,现代文明的法则失灵了,人们在原始的本能中求生,其次才是求存。但灾难的发生永远只是一刻,灾后的现实却是一生。当大地回归宁静,伤口包扎止血之后,人们开始关注于帐篷的分配、食物的供给、灾后的补偿、房屋的重建、日后的生计。灾难就是这么琐碎,它给人生死一刻的抉择,更留下一地的琐碎的摊子。幸存者不得不花更长甚至一生的时间来清理物质和精神的瓦砾,打扫生活的地面,重建人生。

巨灾保险能在这个繁冗的工作中提供一些帮助,轻轻拿掉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直觉得,这种风险分摊的制度里面有强悍的热血和依稀远古的温柔。群居的智慧动物为度过严寒共同储备了一些食物,生起一堆篝火,依偎着彼此取暖——这本身是无可挑剔的好主意,但不能排除它们可能会为谁多拾了柴而争执,为了谁打下野兔而谁只贡献了一捧稻穗而埋怨,甚至为谁离篝火更近一些而分歧。

事情似乎又回到了我们前面讨论的,击败骆驼的有时不是石头,而是稻草,数不清的稻草和粘人的蛛丝。人们固然渴望温暖,但没有耐性去应付制度中的琐碎,保险理赔的繁琐程序和那些可以列长长清单的除外责任,就足以让很多人对保险望而却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