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知识就是力量(权力)的时代里,重申知识即美德,乃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呼告。重温古典教育理念,不是为了重建权威,而是为了保卫教育,呵护日益挤迫中的心灵世界,使教育实践真正成为扩展人的主体性、而不是强化人的奴役的积极实践。教育哲学的古典转向,意在直面时代难题,回到基本问题,守护教育永恒的主题,那就是:立人究竟何以可能?《重申知识即美德(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是作者刘铁芳对当下教育问题的思考。作者通过重温古典的教育智慧和精神,在面对当下问题的基础上,寻求当下教育精神的合理建构。本书是对《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的修订,观点更为突出、深刻。
对于教育问题而言,我们汲汲而求地谈论现代教育,其实太嫩。任何时代的教育问题都不可能易如反掌般地找到简单解决的路径,教育问题的复杂性远在我们的设想之上,这意味着我们实际上根本不可能隔断与古人的联系,转而从当下去寻求直接解决当下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这个世界没有灵丹妙药——唯有踏踏实实地和杰出的古人一起,以古典教育精神作为当下教育的内在精神架构的有机部分,从教育的根本问题开始,一点点培育我们时代的教育精神。《重申知识即美德(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是作者刘铁芳对当下教育问题的思考。
引言:重申知识即美德:触摸古典教育的余韵
虚无作为现代性的症候
知识的双重指向
重申知识即美德
点燃心智之烛光
古典教育的意蕴
守护教育的形上芬芳
第一章 以古典姿态守护现代教育
教育哲学意识的开启与教育实践者主体意识的上升
教育哲学:理想教育的哲学辩护
教育哲学的展开与教育哲学的基本指向
探询教育实践的“本”与“源”
以古典姿态守护现时代的教育
第二章 自我认识的回归与教育之哲学本性的重建
自我认识的回归与教育的哲学本性
重新甄定教育的使命:教育以自我认识的完善为根本指向
拓展人的自我认识的教育路径
提升教育的哲学品性:以自我认识的生长超越碎片性的教育
第三章 自然教育的要义与教育可能性的重建
自然教育的要义:从柏拉图到卢梭
遵循自然的当代意义:应对文明的枷锁
回归自然:扩展教育的可能性
面对自然:超越成人本位与儿童本位
保持自然与教化的平衡
重建教育作为古典技艺
以自然理念促进当下教育精神的重生
第四章 回归生活与走向人文:现代教育
对生活的适应与超越
理想国与生活化之间的教育定位
现代教育的生活转向:从夸美纽斯到斯宾塞
教育即生活:教育回归生活命题的完成
回归生活之后:现代教育对古典教育品格的背离
应对教育中的古今冲突
回归生活与走向人文:当代教育精神的重建
第五章 从自然人到社会人:教育人性基础的现代转向
古典教育的要义:对美善事物的追求与对自然人的成全
从理念论到经验论:现代教育的经验转向
教育人性基础的转向:现代教育的成就与困境
塑造的教育、教育万能与自然人的回归
从好人教育走向好公民教育:现代教育的整合与超越
第六章 教育的秩序与个体人性的卓越
平庸作为时代的基本境遇
教育的要旨即对卓越人性的促进
面向人性的整全:教育走向哲学
面向他者:教育走向政治
爱欲的上升与个体生命的敞开
诗与哲学之争:诗性教化与理性教化的合理位序
第七章 古典自由教育理念的回归与超越
平等与卓越:现代教育的双重主题
重申古典自由教育
古典自由教育的真义
自由教育的困境
重申善好生活的追求
切实地寻找自由教育的路径
第八章 乡愁意识、还乡情怀与经典教育
乡愁意识的发生:家园感的破碎
在自然中找寻心灵的故乡
教育中回乡路的阻隔
开启当代教育的返乡情怀
经典教育与生命滋养
第九章 重申教育哲学的使命——教育哲学:给教育实践赋形
哲学作为一种自我赋形的活动
教育哲学:给教育行动赋形
教育哲学的使命之一:为旨在人的完善的教育目标辩护
教育哲学的使命之二:找寻教育实践的内在基础
教育哲学的使命之三:为哲学教育辩护
教育哲学:面向时代及其教育的艰难
结语:重建我们对教养性教育的信心
古典传统的背离与教养性教育的危机
从自然教育、经典教育到公民教育:教养性教育的三大主题
古典教育精神的回溯与现代人的自我回复
保持心灵生活的独立性:作为行动的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