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张放天老师提出中学生亲子人生设计教育六大核心理念。发现优势:每个孩子都是金矿,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勘探核心;增强信心: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赞赏核心;激发动机:每个孩子都有心愿,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倾听核心;提高成绩:每个孩子都想进步,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引导核心;提升素质:每个孩子都想成长,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鼓励核心;优化人格: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要做的工作只有一个字: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和孩子一起设计人生 |
分类 | |
作者 | 张放天 |
出版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张放天老师提出中学生亲子人生设计教育六大核心理念。发现优势:每个孩子都是金矿,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勘探核心;增强信心: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赞赏核心;激发动机:每个孩子都有心愿,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倾听核心;提高成绩:每个孩子都想进步,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引导核心;提升素质:每个孩子都想成长,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鼓励核心;优化人格: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要做的工作只有一个字:爱。 内容推荐 《和孩子一起设计人生》从目前我国中学阶段家庭教育遇到的普遍和典型问题出发,运用案例分析和实证方法,独辟蹊径,把科学的教育理念和人生智慧寓于令人信服、生动鲜活的实践之中。这本书是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中学生人生设计咨询的生动样本,它出自一位有着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深刻人生体验的专业人士之手,它提供了可理解性、可操作性都极好的理念和工具。尽管本书的宗旨是为中学生家长服务的,但是,张老师所提出的中学生亲子人生设计教育的六个关键,对所有为人父母者都有借鉴意义。 目录 序 关键就是爱,真正的爱 前言 中学生人生设计,父母是关键 第一部分 考·分·人生设计——高考冲刺阶段的人生设计咨询 第一章 站直了,别趴下——一位再婚母亲的爱恨情仇 67天,提高了整整100分 母亲的“倾盆大雨”和“红肿双眼” 这个“四不一没有”家庭 日本漫画家富坚义博笔下的主角 他突然在我面前脱下上衣 和孩子一起成长 第二章 儿子是君,我是臣——地位的平等与心灵的沟通 他叫司灵远,“司令员”? 金字塔顶是父亲,塔底是母亲 “心灵相通,一通百通” 第三章 复读:耽误一年赢得一生——复读生分数之外的收获 复读大潮汹涌起 考上二本,重新复读 未来生涯幻游 第四章 给我一个选择的理由——志愿选择中的亲子沟通 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听了18年的话,听错了” 搞体育≠当体育健将 第五章 高考:中刺班A姑娘的故事——考前30天的成长与体验 高考前夜的求助短信 班里来了个女明星:“王祖贤” 她最崇拜李嘉诚 “家庭电视连续剧” 有缺憾的人生 第六章 母亲的微笑——一对母女的中考考前咨询 “如数家珍”与“无计可施” 美女+才女的微笑 母亲的“考前焦虑症” 第七章 银铃般的歌声——那些还没有中考的初中孩子们 初一男生:未来“影帝”的诞生 初二女生:女版“郭敬明”的追求 第二部分 中学生亲子人生设计教育的关键 第八章 人生设计是什么 贾宝玉的“抓周” 人生设计在西方叫做生涯规划 中学前后生涯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亲子活动 第九章 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特点 初中生个性心理特点 高中生个性心理特点 第十章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省思中学生亲子人生设计教育 懒懒懒,懒懒懒 没有懒孩子,只有缺乏动机的孩子 都是钢琴惹的祸 “少说那些没用的” 家长的“数理化情结” 玩物,丧志or促志 少翻老账,过去不等于未来 别以孩子的名义 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对孩子的最大支持和教育 第十一章 每个孩予都是天使——中学生亲子人生设计教育的关键 发现优势:每个孩子都是金矿,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勘探 增强信心: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赞赏 激发动机:每个孩子都有心愿,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倾听 提高成绩:每个孩子都想进步,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引导 提升素质:每个孩子都想成长,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鼓励 优化人格: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要做的 工作只有一个字:爱 第十二章 亲予共读:推荐两本辅助读物 心灵的召唤:找寻生命的真实意义——读《牧羊王子奇幻之旅》 你还躲在梦想的哪个角落——读《图穷对话录:我的新东方人生咨询》 第三部分 家长,你的人生设计了吗 第十三章 职业生涯,从”心”开始——职业选择与生涯规划 “发心愿”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出发点和核心 “用心智”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转心态”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和落脚点 在死亡面前重估生命价值 现在开始晚不晚 附:家长提前看“大学生职业生涯 探索与规划”辅导活动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站直了,别趴下——一位再婚母亲的爱恨情仇 要想孩子改变,家长需要与孩子一起改变。本案例的主角是夹在三个男人中间的一名要强女性。儿子不争气,前夫不上进,丈夫不体贴,自己不开心,家庭没有和谐气氛,她所在的是一个“四不一没有”家庭。直到她通过咨询深刻认识到,原来孩子的问题更多源于自己的问题:“孩子是我的一面镜子,如果孩子表现得不够好,说明我的教育方法也不够好;如果孩子有问题,说明我也有问题。”并进一步认识到,“要想让孩子变,我也一定要变。我坚信,我是引发一切的根源。我坚信,自己变得越好,孩子就会变得越好。”母亲改变了教育方式,儿子的骄人进步如影随形。 高一航,男,高三理科,高考前67天,由母亲带来首次咨询,2007年高考388分,比“一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288分提高了100分。67天,提高了整整100分。 6月23日,2007年北京高考成绩公布: 高一航的成绩388分,比“一模”288分提高了整整100分! 67天,提高了整整100分! 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时,并不感到意外。 2007年3月31日,在距高考还有67天的时候,高一航的母亲坐到了我的面前。这个时候的高一航: 毕业会考有两门没过; 第二次“早恋”刚刚结束; 情绪低落,成绩下降; 沉迷网络游戏,乐此不疲; 放学不按时回家,喜欢在外面游逛,要么就是泡网吧; 当时还没“一模”,上学期期末成绩摘录如下: 语文61分/满分150分,数学59分/满分150分,物理28分/满分100分,化学35分/满分100分,生物25分/满分100分,英语59分/满分150分,总分267分。 我看到这个成绩,当时心里就一个感觉:“惨不忍睹”。200多分,只剩67天,谁有回天之力!再加上高一航老妈描述的,这孩子一身的臭毛病、坏习惯,简直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 母亲的“倾盆大雨”和“红肿双眼” 2007年3月31日,在我的记忆里窗外似乎乌云密布、满城风沙。 在我的咨询室里,3个小时,高一航的母亲泪如雨下,不是一般的是倾盆大雨!是绵延3个小时的倾盆大雨!我咨询中习惯带的两包纸巾第一个小时就被她用完,后来只能用卷纸来擦拭眼泪。这次首次咨询,高一航的母亲是一个人来的。但随着咨询的深入,房间里除了我之外,却弥散着三个男人沉重的气息:她的儿子高一航(4月29日就是18岁生日),她的前夫(也就是高一航的生父)和她的现任丈夫。 她就是夹在三个男人中间的要强女性! 再要强,也是弱女子,何况其中滋味平素又能与谁诉说呢? 是的,咨询正是倾诉的最佳方式,而咨询师从彻头彻尾、看似杂乱无章的情感诉说中,往往能发现问题的关键。 母亲开始从高一航的小学说起:“儿子小学的学习成绩不错,自己因为工作忙,为了不耽误学习,把他送到我的大哥大嫂家住,一是离学校近,二是大嫂是学校老师,便于辅导。” 我问她,你把儿子送到大哥家放心吗?她说:“大哥比我大二十多岁,就像父亲一样。儿子初一以后学习成绩不如小学,初三开始特别差,上高中后更差。不在状态,上课没神,不听讲,今年春节过后每天晚上不按时回家,说是跟别的学生在学校学习,实际上我问了他的班主任,全是撒谎!后来知道儿子在谈恋爱。我不是太守旧的人,只要不影响学习,两个人在一起我也不反对。” “有一次,我无意看儿子写给那个女孩的小纸片,里面的文字幽默顺畅,比考试作文写得好。”说到这里,高一航母亲的脸上竞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可是,跟这个女孩分手后,儿子的学习成绩下降更厉害了!现在离高考只剩六十多天了,该怎么办呢?”刚刚放晴的天空又被乌云笼罩,看来待会儿又要大雨倾盆了。 “我知道我的再婚对孩子有很大影响,可我也活得太苦了……”说到自己的婚姻,高一航的母亲额头紧锁、眼眶潮湿。她说,一提到儿子的学习,一提到自己的婚姻,她就感到胃疼,一直吃药也不见好。我注意到她因胃疼面部都有一些扭曲。在心理学里有“心身疾病”的概念,“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持久的生理功能紊乱及其所致的器质性疾病,很像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病要用心药医”的“心病”。人的身心是相互影响的,而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又总是有限的。她的胃疼很可能就属于这种“心身疾病”。高一航的母亲后来告诉我,这还是她第一次把自己对婚姻的“爱恨情仇”全盘托出,以前一直是闷在心里,默默承受,现在说出来,感觉好多了。 那么,高一航所在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高一航的母亲,这个再婚母亲的“爱恨情仇”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我们给孩子做人生设计时,要了解这么多的家庭因素呢?P3-6 序言 张放天老师的《和孩子一起设计人生》是国内中学生亲子人生设计的首部著作,也是他从事人生设计咨询的宝贵成果。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书稿,这真是一本对中学生家长特别有帮助的书,对于指导家长教育孩子、升学咨询,特别是对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可操作性。 一页页地翻阅书稿,合着会心的笑、感慨的泪,我看到了一个个孩子跌跌撞撞向前成长的身影,孩子的身后是阴霾笼罩下父母们焦灼的面容,他们自以为会教育孩子却恰恰做着不懂如何教育孩子的事;拨开云雾,我更看到了父母和孩子勇敢面对、寻求帮助的正确选择,艰难痛苦的心理跋涉以及不分昼夜的自我超越;我看到阳光下孩子们比阳光还灿烂的笑颜,比鹿儿还矫健的步伐,他们勇敢坚强,他们不再害怕失败和暂时的黑夜;蓝天下父母们比大海更深邃的爱,比天空更广阔的胸怀,他们对孩子的欣赏多了,自己的生活更自在了,他们变得平和、宁静和智慧。科学被人们掌握就变成了进步的力量。我仿佛看到了全中国所有的孩子、所有的父亲、母亲,他们相亲相爱、互相欣赏、彼此鼓励,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奋斗、一起成长,一起规划人生和家庭的美丽前景,于是在我的眼前就出现了太平盛世:快乐的人们、幸福的家庭和美好的社会! 我知道张老师对成年人的职业生涯设计咨询深有研究并富有经验,但没有想到他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规律、现阶段中国社会教育环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对于问题“病症”号脉这么准确。我惊奇于孩子成长的潜力之大、进步之显著,又感于身为父母的既伟大又卑微的爱,更惊奇于科学方法的巨大成效。 是的,在书中实录了家长通过诵读《我是一个最优秀、最棒的家长》,增强了对于孩子和生活的正向信念,做出了与孩子互动方式的改变,换来了孩子的进步;父母与孩子之间学着达成“亲子协议”,加深了亲子之间的理解和感情,双方都从对方那里获得了加倍的支持力量和爱,促进了孩子的成长,也提高了家长的生活信心;一个复读生在做了“未来生涯幻游想象”练习之后,更加明确了人生目标,重建了信心,得到了分数之外的收获。什么样的爱才能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什么样的劝说才能为孩子接受,什么样的行动才能激起孩子的斗志,什么样的倾听才能深入到孩子的心灵等这些习以为常的问题都被重新诠释赋予了激动人心的生命力。 是啊,每一次亲子人生设计咨询,都是自我觉醒的时刻,都是寻求改变的开始,都是能量的流动与交换、聚变与释放,都是家长和孩子的双重收获,家长的收获保证了孩子的收获,孩子的收获增强了家长的信心,这些收获既有利于孩子的进步成长,也有利于家长的自身成长,更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幸福。 这一切的改变与进步都源于科学的方法指导,而科学方法的基础是对理论的清醒认识以及对现实的洞察和问题的研究之后形成的理念,比如:高考的压力,所考验的不仅仅是学生本人的整体素质,更是考验家庭整体素质和家庭关系的重要时期;孩子的很多表现往往来源于家庭,要让孩子改变,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改变;家长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对孩子的最大支持和教育,孩子幸福的关键是父母要幸福;家庭教育中,身教重于言教,身教是装不出来的;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长自己问题的一种心理投射。 正是这些清醒的认识,加上长期对成人职业生涯设计的研究和咨询实践以及对于哲学、宗教和社会学的研究、广泛的游历社交,都使得张老师的亲子人生设计教育更加科学全面、更加可信、更具可操作性,所以也就更富有成效。 《和孩子一起设计人生》从目前我国中学阶段家庭教育遇到的普遍和典型问题出发,运用案例分析和实证方法,独辟蹊径,把科学的教育理念和人生智慧寓于令人信服、生动鲜活的实践之中。我要说这本书是一本好书,好在这本书是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中学生人生设计咨询的生动样本,好在它出自一位有着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深刻人生体验的专业人士之手,好在它提供了可理解性、可操作性都极好的理念和工具。尽管本书的宗旨是为中学生家长服务的,但是,张老师所提出的中学生亲子人生设计教育的六个关键,我认为对所有为人父母者都有借鉴意义。 在我看来,张老师所提出的亲子人生设计教育的关键就是爱,真正的爱!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一种感恩的爱,不加任何条件的爱。感谢上苍把一个生命送给我们做礼物,让我们有机会通过孩子的成长,再学习做一回人!对于礼物,我们是不该有奢求的,我们该接受孩子的一切,我们要从内心深处认为这个礼物是专为我们送的。这样,我们每天都会快乐地看着孩子的成长,就不会对孩子有任何的嫌弃、抱怨、指责和不满,就不会去和别人比较,就不会觉得孩子给自己丢脸或者为自己挣了脸面。我曾经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有的父母嫌女儿长得不如自己漂亮,抱怨儿子笨;有的怕照顾孩子影响自己的工作、晋升或娱乐,不愿花时间和心力与孩子一起“生活”;有的指责孩子成绩不好没给自己脸上贴金,觉得跟单位里的人比矮了一头;有的孩子考上了好一点的学校到处宣扬,唯恐别人不知道,可是一旦孩子发展得不好又觉得很丢脸;有的父母干涉孩子的恋爱是因为影响了家庭的荣耀,而不是先关注孩子的情感和心理。所有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接受和喜悦。 心存真正的爱,我们就会不断学习,改善我们的性情,美化我们的言行,提高我们的学识,掌握科学育儿方法;心存真正的爱,我们就会学着变得更加善良仁慈,更加机智和包容,更加坚定和勇敢,更加阳光明媚和年轻。于是,我们也就和孩子一起成长了! 《和孩子一起设计人生》一书中的事例大部分都是母亲和孩子的故事,父亲成了隐形人。现在人们普遍地感觉社会经济压力大,脚步匆匆,父亲面临的经济压力更大一些,教育孩子的时间精力都不够。但是,我们知道家庭是一个系统,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家庭,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父母亲任何一个角色的缺失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父亲是山,母亲是水,山水相依,风景才宜人。我觉得一个父亲爱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好好地爱孩子的母亲,帮助孩子的母亲性情温和,仪态美丽,心态年轻。这样,即使父亲不在场,孩子一样会通过母亲的状态感受到父亲的爱,他(她)会感到安全和温暖,就会有勇气有信心进步。实际上我们也常看到一个焦虑暴躁、幽怨萎靡或者面无光华的母亲背后,常常隐藏着一个不那么负责任或者不肯成长的父亲。为了孩子的成长,家庭的幸福,既需要为人母者的付出,更需要为人父者的爱和责任。 写到这里,我想我们为人父母的过程不正是教孩子如何做父母的过程吗?实际上不正是教孩子如何做好男人或女人的过程吗?人类不就是这么一代代传承家庭文明的吗?!今天我们之所以需要学习如何做父母,如何做丈夫,如何做妻子,恰恰说明我们从上一代那里学得太少,或者他们教得太少,或者我们不会学,或者他们没教好。现实当中,自己不会做丈夫或妻子,也教不会儿女做丈夫或妻子的父母、长辈、兄姐、朋友大有人在!现在中小学教育都注意到了性教育,可是我认为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是性别教育,学习如何做男人,如何做女人,然后结婚以后才有可能做好丈夫和妻子的角色,只有做好了丈夫和妻子的角色,有了孩子之后才能真正做好父母。在中小学的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幼儿教育中,应该加强生命、人生、人性、自然、社会和艺术的教育和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对自然的认识加深对生命的理解,通过对社会的了解认识人性的丰富,通过人际互动更加了解他人和自己,通过艺术教育和感受提高处理矛盾的境界,如此,就可能拥有美丽的人生。 后记 书稿完成了,此刻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激动。做老师总想多给学生一些有用的知识,我不是各位读者的老师,但我希望成为您的朋友,因此,在本书的最后,我送给大家一个小故事: 很久以前在一次法会上, 佛祖问众弟子说:人生有多长? 众弟子纷纷回答,30年,40年,50年…… 佛祖皆摇头,答曰:不对。 众弟子困惑道:那么人生究竟有多长? 佛祖曰:人生只在呼吸间。 不要沉浸于昨日,明日的世界中,而应生活在今日的世界里。应随时随地体会到当下周边的美好事物。无论我们如何设计未来,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活在当下,活好今天。 我在许许多多的咨询中都感受到,在现代的孩子面前,我们有太多太多的不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实话,我很崇拜我很多学生,我知道他们将来必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因此,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参加过我的咨询和培训的学员,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 同时,感谢我的导师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专家、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许金声教授,没有他的教诲和指导就不会有这本书的存在。 感谢台湾心理辅导协会理事长、著名生涯辅导专家金树人教授对我在思想上的启迪、理念上的更新和方法上的具体指导。 感谢李明、彭旭、陈芮含、张剑锋、周基军等好朋友的帮助。 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岳父岳母及家人,特别感谢我的妻子,是她给了我巨大的心理支持。 需要说明的是,一本书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而每个人的情况却是千差万别。如果有读者朋友希望和我更加深入的交流,可以给我发E-mail:zhangfangtian@tom.com,同时也可以登录我的个人网页查询相关信息:www.career-du.cn(全人生涯规划网)。 我也在做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和亲子人生设计方面的培训和咨询,有兴趣者可以与我联系。 最后祝愿:所有的朋友都能从事一份能让您在每天清晨醒来时非常高兴去做的工作!祝您的孩子学业进步、前途似锦! 张放天 2008年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