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饭吃这条路,也还是英雄失足的退步,好汉落魄的后门。讨饭三年,给个县官也不换。这些来自民间的古民谣恰好是中国古代民情生活的最好体现。本书将一一为您展现中国历史上行乞的真切文化。
一 乞丐之类型
乞丐一经产生,就因地域环境之差异、成员社会身份的参差、行乞方式的不一、行为取向的轩轾而呈现出驳杂斑斓的面貌。他们门派众多、名目繁杂,以至于世人难以对他们的种类作出精确的分辨。就目下资料所及,我们知道,乞丐的类别划分大约有以下几种。
通常以“坐丐”、“叫街”、“行丐”为三种乞丐类型。
“坐丐”是坐某地乞讨,以各种方式博取人们的同情,这种乞丐以老弱病残为主。
“叫街”则是在街头表演各种技艺以吸引行人过客,以期获得酬赏。这类乞丐多为行走江湖的技艺之人。
“行丐”是挨门逐户依次乞讨的,这种乞丐为数众多,各类人都有。
丐帮中也有以乞讨性质来划分类别的,于是有“文行”与“武行”之分。“文行”指那些吹拉弹唱的响丐、诗丐等。“武行”则指那些叫街的、捉蛇的、耍把式的等。
由于乞丐遍布全国,其具体情形又因地而异,故而各地对乞丐者流又都有各自的分类说法。
如有的地方将乞丐分为“东项”、“西项”、“白项”、“红项”几类。“红项”专指那些以各种强硬方法乞讨的乞丐。如“钉头丐”、“拉破头”之类。“白项”是那些专以哀号哭诉乞食的乞丐。而“东项”、“西项”到底何指,现在巳很难查考了。
又有按门派来划分的,如河北地区的乞丐就分为“范家门”、“唐家门”、“李家门”、“高家门”。有的地方又按乞丐行乞的技艺高下,将乞丐划分为高低有别的等级,如东北地区将乞丐分为三等,第一等是到处闹江湖的“响丐”,其中包括:1.说华相的;2.敲平鼓的;3.吃竹林的;4.碰瓷的;5.耍黑条子的。第二等叫“靠死扇的”,这种乞丐在行乞时,不唱也不哭,他们多半是编个理由请求帮助。第三等是“要冷饭砣”的,这种乞丐只靠沿街行乞散讨度日。
又如安徽六安地区也按乞丐们的行乞方式将其分为三种,其一日“灰窝”,这类乞丐主要是在红白喜事上搞钱乞食。其二日:‘‘西行”,他们主要是打莲花落的乞丐。其三日:“背大强”,又叫“背大筐”。他们表面上以砸乌龟卖肉为生,实则专干抢劫孤客的勾当。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P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