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描绘了孔子的一生,生动、有趣,令人愉快。
孔子从小就喜欢祭天祭地祭祖先,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成年后做过小官,成绩不错。五十六岁当上大官,喜形于色,结果受到了弟子的奚落。孔子辩解说,当大官是为了更好地礼贤下士。
孔子带着一帮弟子周游列国,充当智囊,活脱脱一个国际咨询公司。孔子对主顾的要求很高,对方必须示以相应的礼节,否则就不接这个活儿。他一直都很倔,鱼不新鲜,不吃;肉变了味,不吃;肉不按规矩切,不吃;席位不正,不坐。
碰壁时很孤独,也很落寞。面对接舆和盗跖时,有着难言的憋屈和慌乱,但更多的是淡定和从容……
孔子天生讲究礼仪,儿时祭天祭地祭祖先.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成年后做过小官,结结实实地干出了成绩。五十六岁当上大官,喜形于色,结果受到了弟子的奚落。孔子辩解说,当大官是为了更好地礼贤下士。
孔子带着一帮弟子周游列国,充当智囊,活脱脱一个国际咨洶公司。孔子对主顾的要求很高,对方必须示以相应的礼节,否则就不接这个活儿。他一直都很倔,鱼不新鲜,不吃;肉变了味,不吃;肉不按规矩切,不吃;席位不正,不坐。
碰壁时很孤独,也很落寞。面对接舆和盗跖时,有着难言的憋屈和慌乱,但更多的是淡定和从容……
本书描绘了孔子的一生,简洁、生动。
孔子,是百代儒宗的先师,万世景仰的圣人。
孔子所在的春秋时代,恃强争霸,政出权门。这和孔子的王道理想大不相容,以致他一生栖栖惶惶辗转奔波,其言其行不为当世理解和接受,奉行的大道无处施行。更不幸的是,孔子生前的著述,经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劫难,早已所剩无几!
万幸的是孔子的后代中有个叫子襄的。他把孔子的那些珍贵秘本藏人曲阜孔宅的墙壁之中。直到孔子故宅遭到汉朝鲁恭王的毁坏时,里边的藏书才被人发现,最后这些书简全归孔子的十二世孙孔安国所有。
藏书原本全是上古文字,后来孔安国将其译为汉代通行的隶书。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孔子家语》,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及当时的公卿大夫之间的对话。至于《论语》,其实是孔子的弟子有若从《家语》中摘录出来的、比较有事实根据的言论,它流传于后世,被儒家奉为经典。
孔子本是成汤的后裔,怎就姓孔了呢?
这得从“孔”这个姓的谱系说起。商朝的始祖叫做成汤。商朝发展到纣王时期,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武王灭纣,得了商朝的天下,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分封在朝歌。成王继位,武庚作乱,周公东征平定了这场祸乱,改封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为成汤后裔,国号为宋。宋至孔父嘉时,其族人已多得数不胜数,于是按照东周“五世亲尽,别为公族”的惯例,凡孔父嘉的子孙都以孔为姓。孔父嘉即为孔子的六世先祖。
后来,孔父嘉的后人防叔为躲避祸乱,从宋国逃到鲁国,从此世世代代居住在山东曲阜。防叔生伯夏,伯夏又生叔梁纥。
叔梁纥便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在壮年之时从军,随主将孟孙蔑攻打逼阳。当军队冲人城中,城上突然放下千斤闸板,叔梁纥正好经过,急忙伸出双手托住,高喊道:“城中有埋伏,快退!”鲁国将士因此得以全部生还。叔梁纥以其勇武闻名于当世,后来出任陬邑大夫。
叔梁纥与施氏成婚多年都不能生子,只好纳侧室,不久生下一子名孟皮,字伯尼。伯尼生性愚钝,还是个瘸子。叔梁纥见儿子体貌不全,担心他不能继承父业,希望再有一个儿子。不幸的是,很多年过去了,妻妾都没能生下一男半女。叔梁纥只好休了施氏,准备另选名门淑女为继室。听说曲阜颜氏有三个女儿,德才兼备,又都没有出嫁,于是托媒人登门求婚。
颜父熟知叔梁纥的家世,但考虑到叔梁纥的年纪比女儿大一倍多,便没有自作主张,特地进入内室对女儿们说:“今天,陬邑大夫叔梁纥托媒人来求婚。你们也知道,他是圣王成汤的后代,一个骁勇善战当世皆知的大英雄,与我家称得上门当户对。不过,他的年纪有些大。不知你们哪个愿意嫁他为妻?这是你们的终身大事,愿不愿都应该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
大女儿与二女儿都低头不语。小女儿名叫征在,年纪最轻,才德最出色,她站在两个姐姐背后,缓缓地说道:“古礼是女子在家从父,父亲又何必相问呢?”颜父听后,就把征在许配给了叔梁纥。
征在嫁给叔梁讫多年都没有生育,她为此很是烦闷,便问丈夫:“我的年纪虽轻,您却年近半百,只担心再这么拖下去难得子嗣!听说尼山上有神灵,只要诚心许愿,颇为灵验,何不同往求子?”叔梁纥欣然答应。
第二天早上。夫妇两人乘车到尼山脚下,步行登山,到山神庙烧香叩拜,祈求早生贵子。祈祷完后,沿原路下山,途中,征在发现路旁上山时还叶叶向上的草木在此时都叶叶下垂了。她觉得奇怪,便指给丈夫看。叔梁纥说:“在我看来,这并不奇怪。上山时露水未干,草木带着朝气,有劲度,所以叶子向上翘起;现在草木被太阳光晒得软弱无力,叶子只得垂下来。”
当晚,征在睡到三更时梦见一位垂髫仙女,自称奉北方黑帝之命来召唤征在。说着,仙女把征在带到宫殿上。征在看见南向坐着一个穿锦衣罗裙的黑帝。那黑帝传下口谕:“你不久将生圣子,当选一个名叫空桑的地方来生产。”说完,赐她一把玉柄。征在接过把玩,见上面刻有“水精之子,继衰周而素王”十个小字,正在细看玉色,忽然失手掉在了地上,于是一下从梦中惊醒过来。征在认为自己白天想得太多了,夜间才有这种奇怪的梦,就未曾把这件事告诉他人。
没过多长时间,征在果然怀孕了。十个月后,她又做了个梦,梦见那位小仙女牵着一头酷似小牛、满身龙鳞的独角兽,背上坐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小仙女说,此兽名为麒麟,专为送子而来。征在把腰间的丝带解下,绑在麒麟角上。刚绑好,那麒麟忽然张口狂鸣,征在吓得一下子从梦中醒来,刚才的梦境如在眼前。
第二天一大早,征在将前后两个梦都仔细地说给丈夫听,叔梁讫听完,很开心:“传说文王出生时。他的母亲就梦见了麒麟送子,想来这是吉兆。”征在催促道:“有这样一个好梦,我就要生产了,快去找一个叫空桑的地方吧。”叔梁纥带上家人,在城内城外到处寻访,打听到南山有个石洞,俗称空桑。叔梁纥去南山石洞察看,发现不过是个小石洞,一年到头不见阳光,阴森潮湿,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家人都说,这样一个石洞,即使穷到没有地方住,也不选在这里生产,不如另找一个地方,假称是空桑,敷衍过去吧。叔梁纥听从他们的建议,在陬邑城外昌平乡租赁了一间空屋,他回家对征在说:“空桑已经找到,房屋也租赁好了。”征在当日就高高兴兴地搬了过去。
周灵王二十一年,岁次庚戌,冬十月庚子日,一个男婴呱呱落地。万世师表的孔子就这样诞生了。
这年正值鲁襄公在位,黄河水原本一直浑浊不清,自孔子降世,黄河忽然清澈见底。众所周知的“圣人出而黄河清”的典故就由此而来。
P1-3
青年时期,孔子就很有名。上至王侯将相,下至乡野村夫,都知道“鲁国的孔丘”很不一般。不过,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孔子之所以如此耀眼,并不是因为事业有成,而是因为他异于常人的长相。除了生来头顶下凹外,《史记》还说“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九尺六寸,怎么折算也在两米以上,出门在外确有鹤立鸡群的效果,想不引入注意都难。
孔子年轻时,鲁国的季孙氏设宴款待名士,孔子兴冲冲前去赴宴,却吃了闭门羹。季孙氏的家臣对他说:“我们招待的是名士,没有邀请你呀!”可见此时的孔子还是个小人物。但孔子后来的威望已远远不是所谓名士所能比拟。他辗转于诸侯各国之间,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办私学,收门徒,红红火火。孔门弟子人才济济,个个顶大用。
千百年过去了。孔子的思想已深入中国文化的骨髓。我们今天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无不渗透着他的气息。如此丰富而深邃的一个人,是很难用语言描述的。正如颜回所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种琢磨不透、把握不住的感觉,反而留下了足够宽广的空间让我们去体味。
此次翻译整理以上海大通书社1936年出版的《孔子演义:至圣事迹历史长编》为底本,力求文从字顺、晓畅明白,以飨广大读者。
张弛
2008年8月20日
那个时代,孔子想不引入注目都不可能。他只比姚明矮5公分!而且生来头顶又是凹下去的,下雨都积水,那得装多少智慧呀。
——老大学问(天涯网友)
孔子在郑国与弟子离散,独立于外城东门,有人说他“累累若丧家之犬”,他不生气,还肯定人家说得好:“然哉,然哉。”这才叫圣人气象!
——李绚丽(北京电影学院教师)
我觉得,孔子被盗跖揭露的那部分最有趣!盗跖说的对,孔子就是个伪君子!孔子这个人:假清高,真矫情;挺常人,特唐僧。
——就是喜欢吃芒果(新浪网友)
孔子的团队有高手,论道的,修身的,当官的,经商的,谈判的,甚至还有武林高手当保镖。领导这么一大批人,得有超强的能力吧。
——吴铭(《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