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农民剧本作品选
分类
作者 百部农民作品出版委员会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四位农民剧作者的作品,他们用最直观的文字表现方式展现了当代农民生活的画面。这些扎根在广阔农村土壤中生长出的最朴实、生动的语言和情节,让中国农民的坚韧、守信,淳朴和聪明以及乐天安命的生命态度,在这本剧作集中得以展现。

所以,在当代都市文化时而在胡同里百转千回,时而在街心广场纵情歌唱的时候,农民剧作依然有其巨大的力量——用诚实讲述真实。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四位农民剧作者真情打造的农民故事。

《拉钩》:这是一个生活寓言,抒写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内心对诚信的坚守。故事直指现代乡村和都市的养老问题。自小接受父辈教育的农民拉钩,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大龄未婚。母亲去世以后,他拉着石磨到城里做豆腐买卖,并坚持用石磨拉豆腐,用卤水点豆腐。

《海》:年轻的女画家蓝翯来到海边,租老渔民黄维增的船上岛写生。老人把蓝篙送到岛上,答应天黑前来接她。不想老人回家后,因送外孙周迪上学而出了车祸。蓝篙只好向过路的渔船求救。眼看渔船要靠上小岛了,却停下了——因有女人上渔船不吉利的说法,船长不同意蓝篙上船。船员黄海图不顾传言带着救生圈只身下水营救蓝篙。蓝篙和黄海图在往回游的途中,渔船又开了回来,让他们上了船。蓝篙上船后,发生了不少意外,船员们更加认定了女人上船不吉利的说法。黄海图和蓝翯最终离开了渔船回到渔村。

《法律红娘》:石家和陆家是邻居。平时,陆家对身有残疾的石家夫妇多有帮助。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陆勇胜为了营救石家老侉头不幸身亡。陆家女人何品凤为了求得补偿,将老侉头起诉法院,女法官柳碧玉根据当事人双方家庭都不富裕的实际情况,判决石家以劳务形式进行赔偿……

目录

李铭作品

 拉钩

 磨剪子抢菜刀

刘建国作品

 海

赵凯作品

 法律红娘

赵铁成作品

 春风化雨(现代戏)

试读章节

1.田野上的乡间土路 外日

阳光灿烂,小路的两边是金色的油菜花。

父亲推着自行车上山坡,童年的拉钩在后面撅着屁股卖力气地推。拉钩背着用白色洋毛巾缝制的书包,梳着乡村孩子的“木梳背”发型。

他们爬上了山坡,视野开阔,鲜花遍地,绿色包围着他们。

父亲等着拉钩上车子,拉钩踩着自行车脚蹬子,斜坐在自行车前梁上,书包横跨在自行车前把上,一只纸风车插在自行车车梁上。

拉钩 (稚嫩童音)(抬头问父亲)爸,为啥我叫拉钩?老师说这名字好怪,老师一叫我,同学们就笑。

父亲 (低头看着拉钩)赖名好养活。

拉钩拉钩是啥意思啊?

父亲 (上了自行车)跟人家拉钩了,就要说话算数。答应别人的

事情不去做,就会被人瞧不起……父亲骑着自行车冲下上坡,爷俩欢呼着。

他们隐没在金色的油菜花丛中。

拉钩的笑脸。自行车在飞逝,风车在旋转,鲜花和青草逝去。拉钩睁大的眼睛,两只手指勾在一起,童谣的声音响了起来: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2.田野上的乡间土路 外日

自行车的车轱辘在乡村路上碾过。

叠印成驴车的车轱辘。

成年的拉钩穿着汗衫赶着驴车,驴车上是一盘乡村的石磨。到童年时的那处山坡,毛驴拉着有点吃力。拉钩使劲吆喝毛驴,使劲帮助毛驴拉。

几辆摩托车从后面上来。

摩托车被挡在后面。

男人 (喊)拉钩,拉这笨家伙进城做豆腐啊?城里有现成的电磨,用不了几个钱,费这劲干啥?

拉钩 (边用力拉,边回头回答)我们家祖传的石磨豆腐,是老手艺了。我跟我爸拉过钩的,不能丢了。再说,石磨磨出的豆腐香,城里人得意这口。

男人 (哈哈大笑)拉倒吧你,大姑娘要饭,你小子死心眼啊。

其他人跟着笑,拉钩也嘿嘿憨笑着,摩托车从身边飞逝而过。

拉钩赶着驴车上了那道山坡,绿色和鲜花包围着拉钩,拉钩擦汗。

3.城郊棚户区 一个大院 外日

棚户区的俯瞰景色,不远处是高楼。

一个大院子里租住着七八户人家,干什么的都有。大人们在院子里忙碌着,有修自行车的,有鼓捣破烂的,孩子们在追着嬉闹。

争吵声和打骂声传过来,老九、胖嫂正和老太太的儿子和儿媳妇互相推搡指责着,邻居们习以为常,各忙各的,根本不去拉架,也不去过问。

老太太木然地坐在小凳子上,两边的儿女在争吵,老太太索性蹲下,逗弄小蚂蚁。两边是争吵的嘴和互相指责比划的手,好像都与自己无关似的。

胖嫂 (吐沫星子四溅)你满嘴胡说瞎咧咧啥呢?你再说一遍,我撕碎你那歪瓢嘴。当初是你们提出来不养活妈的,现在跑这来要人,早干啥来着?

老九 (附和)对,早知道尿炕,你们别睡觉啊?早知道山上有兔子,你们别种黄豆啊?我告诉你啊,老太太在我这,想接回去,墙上挂门帘——没门。

儿媳妇 没门?妈我们养好好的,你们当姑娘的愣给半道劫杠子把妈接走了,还有没有天理啊,叫大家伙给讲讲理。  围观的人没有理睬。

儿子 (附和)就是,姐,做事你得给自己留点后路,别太绝了。

胖嫂 我绝?我咋绝了?妈在家得着你们好脸子了吗?叫大伙评评理,哪有叫妈睡沙发,你们睡大床的?

儿媳妇 我们给妈买了新床了,不信你跟我们去看看。

老九 妈在我们这睡得好好的,不用你们胸脯子挂笊篱——多捞那份心。

儿子 不成,今天,我必须把妈接回去。

P5-6

序言

镌刻在丰饶大地上的改革履迹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铁凝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由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中国作协等六部门组织的“情系农家,共创文明”系列公益文化活动之一:百部农民作品陆续出版了。首批推出的20部不同体裁的作品,记录着农村改革30年的雨雪风霜,散发着神州广袤大地的泥土芬芳,令人为之振奋120部图书中,有农民作家的小说14部,农民诗歌、散文、剧本、民间故事选各1部,农民书画集两部。这些不同体裁、不同门类的文学艺术作品,从不同侧面忠实记录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通过这些农民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我们不仅看到了30年来在我国农村发生巨变的现实,更令人欣喜的是,我们还看到了在物质方面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已经开始了新的精神文化追求。在新中国的创作史上,还很少有过这样全方位展示农村文化建设成果的集群式作品;在新中国的出版史上,也很少有过这样成规模出版的农民作者的系列佳作。因此,仅从这个角度来审视,这些作品的集中出版就不容小觑。

这些农民作家艺术家笔下的作品是当代农民记录农村改革开放历史、倾诉自己人生体验的作品,视角独特,意义不凡。30年的改革风云,是一个民族凤凰涅槃的整体记忆,是一个国家天翻地覆的历史嬗变,它的伟大贡献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尤其是它镌刻在丰饶沃土、广阔农村的深深履迹,更让我们叹为观止。今天,这些农民作品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巨变的现实——从北国的山村到南国的水乡,从西部的黄土高坡到东部的新兴市镇,30年的改革使中国农村换了人间,新一代农民正英姿勃发地前行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些农民作品还让我们理解了巨变的深度内涵。他们诉诸笔墨,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言说自己的喜悦,勾画自己的憧憬,抒发自己的感喟,表达自己的诉求。这些作品是改革在场者农民自己的切身感受。

首批出版的20部图书也是中国农民表现自己独特审美追求,弘扬民族优秀传统的作品,风格是质朴的,文本是厚重的。作者特殊的精神站位和农村丰富的文学资源,彰显出农民创作一种独特的审美效应。作品自然流露出的乡土色彩,朴素乡音土语的恰当运用,也是这些作品的一个亮点。

“情系农家,共创文明”活动意义重大,新农村建设的蓝图非常动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翼是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农民。了解农村、熟悉农民的这些作者,他们所创作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农民读者喜闻乐见。因此,只有农民作者队伍壮大了,农村群众的文化活动才可能持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可能获得绵绵不绝的文化原动力。而帮助他们提高创作水平,则是专业作家责无旁贷的光荣任务。本次活动中,许多作家和农民作者结成帮扶对子,热心辅导农民作者的创作。这既提升了农民作者的文学水准,又使作家自身获取了鲜活的生活素材,创作的艺术灵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真正实现牵手双赢。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添一份力量,中国作协还将把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同时,中国社会出版社大力发现、培育、扶持农民作者,挖掘、抢救、保护农村民间、民俗文化精品,出版百部农民作品,为新农村建设送去宝贵的精神食粮,更是一项意义非凡之举措,我很高兴应邀为之作序,更看重这些农民的作品本身即是镌刻在农村丰饶大地上的改革履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2: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