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民族主义”作为一个来自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概念,有着它自身的生成基础和演变逻辑。如同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一样,自由民族主义也是近代中国的一个客观存在。在具体情境的逻辑下,借用西方的理论工具来理解近代中国的这一观念事项是可行的。也就是说,将概念的理解建构在近代中国的具体情境之中,使经验有效地回应理论资源的质问,在理论与具体事实之间形成有效验证。
第一章 导论
(一)民族主义
(二)自由民族主义
1.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之理论“紧张”
2.自由民族主义之理论资源
3.自由民族主义之历史存在
(三)近代中国自由民族主义的主要思想特点
(四)学术史检讨
(五)本书的思路和设定的目标
第二章 严复、梁启超:近代中国自由的民族主义思想源头
(一)严复:自由与国家富强的目标
1.国家自由重于个人自由
2.“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3.兴办新式教育,改造国民性
(二)梁启超:由“新民”而“新国”
1.自由与权利
2.“欲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
3.“国家为最上之团体”
(三)本章结语
第三章 “五四”新知识分子与国家想象
(一)个人与国家
(二)“民主”与。科学”的工具意义
(三)中国民族性:从批判到重建
(四)本章结语
第四章 教育与救国
(一)自由主义的公民教育与民族目标
(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1.自由与民族的思想方向
2.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直接影响
(三)“教育救国论”
(四)本章结语
第五章 自由民族主义之国家规划
(一)从“谈政治”到“好政府”的救国逻辑
(二)“联省自治”:国家统一的期待
(三)“人权运动”的“国家”寄意——主要以《新月》为中心的分析
(四)现实问题与理性的民族主义——关于《独立评论》派的分析
1.民族反省与理性考量
2.“民主”与“独裁”:民族目标下的两种取径
(五)本章结语
第六章 余论:民主建国的抉择与自由理想的幻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