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观音传说/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分类
作者 贺嘉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观音又称观世音,是我国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广为熟知、最感亲切的吉祥女神。寻根溯源,观音是位外来菩萨,她本是印度佛教中的“西方三圣”之一,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观音也来到了东土。

本书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中的一册,为你讲述民间关于观音的传说及故事。观音为何不结婚?观音是男还是女?观音庙为啥坐南朝北?中国民间又有多少个观音形象?……浏览本书,自有妙解在其中。

内容推荐

千百年来,随着中国老百姓对于观音的尊崇和爱戴,世代流传着许多关于观音的传说。在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在最底层,当他们面对重重压迫和种种灾难而孤立无援却又企图摆脱厄运时,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以及她那种神奇的幻化和惊人的超凡力量,便成为老百姓希望与期待的寄托。这种寄托,又通过自己的口头创作,演化成动人的观音传说,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观音形象。

本书特将群众口头传承的一些观音传说,精选部分,汇集成册,与大家一道分享。

目录

观音菩萨

关银学法

观音菩萨的由来

观音娘娘是凡人变的

观音不结婚的传说

荷花池的观世音

千手千眼观音的传说

观音是男还是女?

观音菩萨为什么是女的?

观音坐莲台的传说

观音庙为啥坐南朝北

观音菩萨的痣

长胡子的观音

男女观音

赤脚观音

抽手观音

黑脸观音

白衣观音

背桃子的观音

送子观音的传说

鱼篮观音

观音菩萨为什么一年生三次

大理三月街的传说(白族)

念“阿弥陀佛”的由来

观音娘娘造人

南海观音送子

观音造衣

观音借地

观音治病

观音收蛇王

观世音织锦屏山

香炉峰观音菩萨的来历

南海问观音

观音巧治长虫精

观音菩萨收金龙

观音三姊妹争高低

观音镇蟒洞

一幅观音像

观音菩萨与磨子石

观音撒草籽

观音解难

观音拦路

观音老母试良心

观音试佛

观音斗太阳

观音训虎

观音借碗

观音“显圣”

观音老母坐“莲台”

观音和如来

观音弥勒抢当家

观音佛与土地公

观音戏铁拐李

观音菩萨和四相公

观音庙内关羽改容

观音和文殊打赌

童子拜观音

观世音认输

气煞观音

龙女拜观音

观音收金刚

芒神与观世音

观音菩萨和五百罗汉

观音治鳌鱼

观音河

观音泉

观音包(彝族)

观音岩的传说

圣水寺的传说

昆明观音山的传说

弥渡观音山的传说

圣水宫

铁观音

观音酒

观音竹

后记

试读章节

    观音菩萨

妙庄王满女名叫妙善,生于二月十九日。她心地善良,很体贴别人的艰难辛苦。

有一次,妙善看到姐姐怀孕挺着肚子,就问姐姐难不难,有多重。姐姐笑着告诉她有一斗米那样重。一斗米究竟有多重呢?她把一斗米捆在自己的肚子上。“哎呀,好重哟!”妙善想:怀孕这样难,生孩子会更痛苦的。从此决心终身不嫁,一世修道念经算了。

妙庄王晓得这件事之后,非常恼火,亲自逼迫妙善出嫁,妙善哪里肯依,庄王一气之下,便派人把她赶到树林里去受磨难。妙善在树林里,呷果子,喝泉水,熬过了七天七夜。妙庄王以为她会回心转意了,便叫人把她接了回来,谁知妙善仍然誓死不嫁。妙庄王更加恼火,又把她打入磨坊,命令她每天必须磨完二担黄豆才能睡觉。在磨坊里,妙善日夜推磨,空余时间看经念佛,从不间断。妙善的行为感动了一个叫金童,一个叫玉女的两个小佣人,他俩不忍心妙善遭受折磨,便每天帮助她磨黄豆,有时妙善没挨边,黄豆就磨完了。

这事又被妙庄王晓得了,气愤之下,把妙善和金童、玉女一起赶出府外。妙善的母亲前去求情,庄王不依,妙善只好带着金童、玉女流落到白鹤寺当了尼姑。

妙善削发为尼的事传到了妙庄王的耳朵里,庄王暴跳如雷说:“公主当尼姑,岂不败了家风,倒了国威!”于是,派亲兵放火把白鹤寺烧了!寺内五百名尼姑都被烧死,只有妙善和金童、玉女逃出了白鹤寺。

妙善有家难归,只好栖身松树岭靠吃野果度日。有一天,据说这天是六月十九日,松树岭突然来了一个老道,见妙善专心诚意盘坐在树下念经,就问:“你在这里好多天了?也不晓得饿?这山里有虎豹你怕不怕?”妙善如实答道:“我静坐念经求佛,根本不觉得饿,也不感到怕。”老道又说:“我带你去仙山念经,去不去?”妙善说:“正求之不得,请道长指路。”老道喜笑颜开,递给妙善一个桃子,妙善吃下后,精神焕发。老道又拿出一双草鞋给她穿,妙善穿上,忽然飘然而起,也会腾云驾雾了。原来这老道就是释迦牟尼佛。从此,妙善跟着他到仙山修学道行。老道赐给了她一个法名,叫观世音。

这年的七月七日,观世音要过会仙桥去凡问,在会仙桥上遇到了等候已久的白鹤寺五百个尼姑的精魂。这五百个尼姑全身是泡,一把拦住观世音说:“我们在白鹤寺烧得全身是泡,疼得不得了。假若你不来白鹤寺,我们也不会遭这大难,现在你看怎么办?”观世音说:“你们别急,我给你们五百只葫芦吸去火毒,就会好的。”果然不错,五百名尼姑拿了五百只葫芦吸去身上的火毒后,很快就好了。说来奇怪,那些火泡却烂到妙庄王身上去了。

妙庄王一时之间身上长满了菠萝疖子,疼痛难忍,茶饭不思,弄得王府上下不得安宁。妙庄王为治好疖子,到处张贴榜文,寻医访药。虽有各地的郎中、医士纷纷而来,但没有一个能治好妙庄王疖子的。

一天,观世音化做一个歪嘴和尚,来到王府,声称能给妙庄王治病。家人禀报妙庄王,妙庄王说:“别看和尚样子丑,说不定有些道法,快传他进来试试看。”观世音来到妙庄王房里,从瓶子里倒出墨药给妙庄王擦了擦,一会儿,疼痛减轻了,妙庄王对观世音说:“只要你能治好我的病,你要什么都给。”观世音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想病好,必须用你亲生骨肉身上的一只脚、一只手、一只眼睛做药方。”妙庄王听后,马上传来大女,把歪嘴和尚说的话讲给她听,大女说:“人无手、脚、眼睛,怎能行走。”说完转身就走了。妙庄王又传来二女,二女也不理睬。妙庄王叹道:“唉,若是妙善小女在,就好哕!只是那只扁毛畜牲已被火烧死在白鹤寺了。”观世音接过话说:“你们九月十九日带全家到仙山佛殿去烧香,殿前香炉里会有您三女的一只手、一只脚、一只眼睛,你们可以拿回来做药方。”妙庄王一听,高兴极了。

这天,妙庄王带着夫人,女儿来到仙山烧香,果然发现一只香炉里有女人的手、脚、眼睛,他们赶紧把它捡起包好,一齐到佛殿前拜谢菩萨。这时,大女顺手撩开一床佛帐,突然大叫:“娘,妹妹妙善!”娘叹了口气:“哎,哪里还有妙善啊!”“是真的。”说着就扶娘撩开佛帐去看,“哎呀,真是我儿妙善!”娘两眼发直,呆呆地望着佛像,观世音一见,“娘啊!”一声叫,马上从莲台上跳下来,扑入娘怀,泪如泉涌,向娘诉说了爹爹逼她害她的经过。

正在这时,妙庄王来到殿内,看到眼前情景,摇头叹息,十分后悔,他面带惭愧对女儿说:“善女,我现封你为佛。”观世音说:“我不成佛,要成菩萨。为民排忧解难,普度众生。”妙庄王说:“好,我就封你为菩萨!”

从此,观世音得到王封,成了“观音菩萨”,后来她为百姓做过很多很多好事,有灾的消灾,有难的去难,没子的送子。因此也有人叫“送子娘娘”、“观音娘娘”。有的地方把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三天作为拜谢观音菩萨的“社日”。

讲述者:张贻才

搜集整理者:吴大国 杨启军

流传地区:湖南衡南

P1-5

序言

    序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 刘魁立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论汉语“文化”一词是否由此而来,这段话至少说明,我们的祖先向来对文化的重要性有十分清楚和极其深刻的理解。文化确乎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根本标志。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动物。

从文化本身来说,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可以粗略地、也是相对地划分为两大分流,即所谓上层文化(或称高层文化、雅文化、精致文化……)和下层文化(或称基层文化、底层文化、低层文化、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精致化的结果。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它的无数珍品,是当之无愧的美的典范。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没有了它,人类的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多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没有了它,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干枯而平淡;没有了它,人类将会失掉多少生活的甘美和幽默……

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举措。我们作为受到农民兄弟哺育和培养的知识界、文化界,有义务用学来的知识回报衣我食我的广大农村的父老乡亲,这不仅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中国民俗学会在这项重要活动中,承担有关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约50种图书的撰写工作。我们组织了学养很高的包括大批教授、研究员在内的专家队伍,来完成此项写作任务。他们在相关领域里,学有所长,业有专攻,所有作者都以光荣志愿者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文字,把相关的准确而丰富的知识,呈献给农民兄弟和城镇社区的读者。完成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写作编书任务,是我们人生当中一件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遽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间文化之花越开越鲜艳,为我们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永恒的春天。

后记

观音又称观世音,是我国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广为熟知、最感亲切的吉祥女神。寻根溯源,观音是位外来菩萨,她本是印度佛教中的“西方三圣”之一,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观音也来到了东土。观音刚来中国时,佛家们都称他“观世音”,亦称“光世音”。到了唐朝,由于唐太宗的名字叫李世民,别说当时的老百姓不能和皇帝重名,菩萨的称号也得避讳,这样观世音就去了“世”字改叫观音了。

观音是男还是女?现在我们看到的观音菩萨绝大多数都是女性形象,其实,观音最初来中国时,也和他在故乡印度一样,是一位男身菩萨。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早期观音造像,如甘肃敦煌莫高窟和新疆龟兹壁画上的观音都是男相,有的嘴唇上还长着两撇小胡子。后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不断深入扩展,特别到了隋唐以后,为了顺应广大男女信徒,特别是女性信徒的心理需要,打破了菩萨本无性别的旧制,将观音菩萨由男相改为女身,而且是中国化了的女性形象。

观音不但能由男变女,还像孙悟空一样,能变来变去,观音根据需要,有多种化身。据说,“六观音”、“七观音”、“三十三观音”都是观音的变相。于是,中国民间就有杨柳观音、白衣观音、鱼篮观音、水月观音、送子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

千百年来,随着中国老百姓对于观音的尊崇和爱戴,世代流传着许多关于观音的传说。在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在最底层,当他们面对重重压迫和种种灾难而孤立无援却又企图摆脱厄运时,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以及她那种神奇的幻化和惊人的超凡力量,便成为老百姓希望与期待的寄托。这种寄托,又通过自己的口头创作,演化成动人的观音传说,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观音形象。

民间传说是从历史中流传下来的,它必然留下历史的印迹和局限。因此我们今天应当以科学的态度,清醒的头脑来鉴赏这些民间传统作品,充分认识到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观音传说在当代社会具有的积极作用。多一些善良和博爱,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正是从这点出发,特将群众口头传承的一些观音传说,精选部分,汇集成册,与大家一道分享。还要感谢这些传说故事的讲述者和搜集者,是他们为我们保留了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2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