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附光盘)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孙云晓
出版社 新世纪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但是从小习惯性格的养成对孩子的前途有很深的影响,真正的学习源于兴趣,阅读习惯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书从习惯的培养入手,探求孩子内心需求,为未来铺平道路。

内容推荐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编写本书,引导广大家长如何从习惯的培养入手,探求孩子内心需求。

10多年,100多个城市,1000多场演讲精粹精选,折服了一批又一批的听众,影响着全国千百万的现代父母。

目录

2008年第二版序言 习惯培养的五大步骤

2004年第一版序言 我讲课是与好朋友谈心

第一讲 教育孩子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教育荒废与新人才观

 没有孝心就没有爱心

 诚信与做人

 成长与责任

 做父母需要上岗执照

第二讲 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基

 什么是习惯

 习惯的重要性

 习惯培养的重点与指标

 怎样培养良好习惯

 怎样骄正不良习惯

 在快乐的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

 继承中华民族重视习惯养成的优良传统

第三讲 多元智能与人人成功

 成功在于选择

 多元智能

 选择自己的最佳才能区

 扬长补短大有必要

第四讲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尊重孩子首先应尊重规律

 不要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

 注意孩子的真实动机

 教育的真谛是发现儿童和解放儿童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第五讲 爱学是万善之源

 厌学是万恶之源

 学习动机不同效果大为不同

 质疑与独立思考能力是珍贵的

 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学习习惯比考试分数重要

第六讲 如何教孩子学会交往

 没有朋友比考试不及格更严重

 警惕孩子的攻击性

 借个孩子去旅行

 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引导孩子与异性友好相处

第七讲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14岁孩子为何自杀

 心理健康的7条标准

 心理不健康10大症状

 千方百计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好人

 健康心理12字秘诀

 教育惩戒是培养心理健康的良方

第八讲 科学为安 强壮为康

 反思《夏令营中的较量》

 黑姬山探险的启示

 中日国民共识与法律机制的差异

 习惯不同就是素质不同

 儿童教育应特别重视体育

 怎样培养安全意识

 关于身体的权利

第九讲 指导孩子用好媒介

 信息时代动摇了成人的权威地位

 北京大学的学生为何被除名

 网络和电子游戏是双刃剑

 关于孩子玩电子游戏的8项建议

 儿童不宜多看成人节目

 养成爱读书的习惯终生受益

 用父母的好习惯影响孩子

第十讲 学会消费是孩子的必修课

 光有金钱买不来现代的教育

 日本孩子为何精打细算

 商场里的较量

 让孩子设计10元钱的午餐

 置装费的妙用

 女儿的网上拍卖

 清洁工子女考上剑桥大学

 杜瑶瑶:一个独生女的故事

第十一讲 两代人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信息时代的挑战

 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就是“盲人”

 独生子女的五大优势与四大缺陷

 代际差异

 青春期与更年期的冲突

 向孩子学习

 不要制造“童年恐慌”

第十二讲 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质刻不容缓

 现代的教育观念

 科学的教育方法

 健康的心理

 良好的生活方式

 碰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附录一 成功宣言

附录二 习惯培养的七个观点和教育建议

附录三 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道德建设的核心目标——谈怎样烧开德育这壶水

附录四 两代人的25个好习惯

附录五 孙云晓主要教育作品目录

后记

试读章节

诚信与做人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可见诚信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一个人要养成好的人格,没有什么比诚信更好的了。据悉,国家教育部已经作出规定,从2004年起,在高考之前,每个考生都要签订承诺考试诚实守信的协议书。

诚信如此重要,但由于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许多孩子并不崇尚诚信,反倒认为讲诚信的人吃亏。为了给孩子们作出表率,我们成年人需要深刻反思。

有一年,一些中国的财务干部到德国去访问,和德国的财务专家交流的时候,中国的财务人员问德国的专家,你们有没有做假账啊?假账怎么做啊?德国人不明白什么叫做假账。为什么不明白呢?德国的财务人员不敢做假账,他们是大学毕业之后,还要经过大约两三年的学习才能够做财务人员,你要是做一次假账,就终身不得再做财务工作,这一条是很厉害的。

一位在德国出生的中国男孩,为学习中文,主动与中国来的一些研究生在一起。一天,他发现中国的研究生买16岁以下儿童票坐地铁,立即断绝了与他们的来往。德国有一套机制来维护诚信,所以说德国人在诚信方面是比较好的。

现在想去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遭殃了,为什么遭殃呢?有的中国人弄虚作假做惯了,中国的“枪手”啊、制作或买卖假证书啊什么的现在弄到德国去了。这些人还在报上登广告,说什么帮你通过什么什么考试,帮你快捷地拿到什么什么证书,还有不同的价格。这在德国引发了对中国人的诚信危机。少数中国人的劣行,连累了所有申请赴德留学的中国人,德国驻华大使馆为此专门成立了留德学生审核部,中国人要去德国麻烦多了。

有一位博士,想从德国一所大学转到另一所大学,去办手续的时候人家就翻来覆去地核实她的资料,人家不相信啊。结果一个简单的转学手续,她足足办了3个月。中国学生在德国考试,德国人拿了照片,反复地看你的脸相,要看长得像不像照片上这个人。曾经有过这样的事,由于德国的监考人觉得中国考生人长得跟相片不像而拒绝他考试。在德国留学的许多中国学生都觉得脸面蒙羞。你想,为什么德国人不用被查看,日本人不用被查看,偏偏咱中国的学生被反复地左看右看?这不就是诚信危机所致吗?

分析世界上一些大企业家成功的因素,不难发现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诚信。市场经济是以诚信为基础的,没有诚信哪有市场。这是最基本的交往的规则,是不是这样?

诚信需要从小培养,但是,我们可能会忽视一些细节。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看看外国父母是怎样培养孩子从小树立诚信观念的。

一个外国的妈妈带着一个8岁的女儿,应邀到中国山东的一户人家来做客。中国女主人很会做饭,说:“今天我做西餐给你们吃,你们尝尝这中国人做的西餐好不好吃。”

那个8岁外国女孩一想,中国人做西餐肯定不好吃,就说她不吃。后来女主人做好了西餐,把冰淇淋端上来的时候,这个外国女孩眼睛都亮起来了,哦哟,这么好看哪,一看就知道好吃哪。她说:“妈妈,我要吃冰淇淋。”

中国的妈妈是按份做的冰淇淋,因为听到小女孩说不吃,所以没有做小女孩那一份。于是,中国的妈妈说:“这样吧,你吃我这份。”没想到外国女孩的妈妈说:“NO,我的女儿说过了她今天不吃冰淇淋,因此,她今天不能吃冰淇淋。”她女儿急了,赶忙说:“哎呀,我今天特别想吃冰淇淋,我今天一定要吃冰淇淋!”妈妈还是不同意。小女孩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但她妈妈就是不让吃。中国妈妈说:“哎呀,给她吃吧,孩子嘛,说话不算话的,给她吃。”外国的妈妈坚决不让她吃,一点余地都没有,就不让她吃。

我们大家想想看,你要是遇上这样的事,你是像中国妈妈那样做,还是像外国妈妈那样做呢?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她经历了这么一次,今后说话就不能乱说了。说话要算话,说了是要负责任的,是不是?孩子就是这样长大的。

我们要一点一滴地培养孩子的诚信,培养他们各种优良的习惯和品质。在学校里,老师一号召什么事,孩子就特别积极:老师,这个我来做,这个我能干,大包大揽。最后回去一琢磨,做不了,小孩子容易过高地估计自己,做不了啦。做不了你看吧,有的孩子就再也不提这件事了,并且希望大家都不要再提这件事。大家要特别注意这些细节,培养诚信就要从这开始。发生这样的事,你可以对孩子讲:不要轻易许诺,不要大包大揽,一旦答应别人的事,就要牢牢记住,努力去做。当你发现自己做不到,就赶快承认、道歉,说:“哎呀,真对不起,老师,这个事我以为能做到,可是后来一试,我做不到,非常对不起,您看赶快想个什么办法,别耽误了。”这就是对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引导,就是说,学会讲诚信。

实际上,我们成年人也会遇上这样的事情,有时跟人约好了,但确实很忙,甚至会有更重要的事情出现了而不能赴约,没关系,但一定要及时解释,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大人以身作则,孩子才能学好,大人是孩子的榜样。

我们教育孩子时经常会跟他们说什么呢?跟他们提一些什么要求呢?实际上,父母做了什么比说了什么更重要,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是观察性学习。你看,从谁家出来的孩子就像谁,甚至走路都像,说话都像。

广州一所重点中学的一个初中生,父亲是个老板,家境极好。儿子大把大把花钱,无心向学,老去泡吧,打游戏机,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老师找他谈话,他不屑地说:“我这算什么,我老爸还到处嫖女人呢。”是不是啊!这是模仿,儿童就是在模仿、观察中长大的。所以说父母要用自身的好习惯去影响孩子,用自身健康的人格去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

怎么样培养孩子诚信,这里边有学问。

我看过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例子。有个美国的学者,他到监狱里面去访问50个罪犯,再访问社会上50个成功的人,然后研究他们怎么会犯罪的,研究他们怎么成功的。他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有一个罪犯说他是从撒谎走向犯罪的。他为什么要撒谎呢?他家里面兄弟姊妹好几个,小时候有一次分苹果吃,其中有一个苹果又红又大,孩子们都想要那个大红苹果。老大说:“妈,大的红苹果给我吃。”妈妈瞪他一眼说:“不懂事,你怎么能带头吃大的呢?”这个罪犯回忆说,当时他观察发现,谁越说要,他妈妈就越不给谁,谁不吱声或说了反话,谁就最有希望得到。于是,他就撒谎说:“妈妈,我就要一个最小的苹果。”妈妈说:“真是好孩子,就把大苹果给你。”

哎呀,好家伙,说假话可以吃到大苹果!啊,越想要就越不说,到时候,你“表现好”就可以得到。为了吃大苹果,所以就说假话,你看这就是妈妈的失误。

我们再看另一个妈妈,也是分苹果,哎呀,这孩子们都想要大苹果、红苹果。妈妈说:“你们谁都想要,是吗?那么今天下午的家务劳动,看谁干得好,就奖励给谁。”这个母亲的这种教育方法就可能会使得这家孩子的发展比较好,因为他们知道,要通过奋斗而不是通过谎言或虚假的表现,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有个朋友叫张婴音。她写过一件趣事:一个老师布置了一篇描写春游的作文,题目是“春游,我看到了什么”。一个小孩写得真好,他写道“春游,我看到了后脑勺”。不奇怪啊,因为老师要求春游时在队伍中不要东张西望,要目视前方,一个跟一个,所以他看到的就是后脑勺。他说的是真话,诚实是重要的,就像孔子说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P9-12

序言

我讲课是与好朋友谈心

在我已出版的几十本书中,《习惯决定孩子命运》是唯一一本讲出来的书。

大约从我1993年发表《夏令营中的较量》开始,全国各地邀请我讲课骤然增多,而且lO年来有增无减。

邀请者有的是中央部委机关,如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妇联、中直工委、新华社等等;有的是高等院校,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等。更多的是应各地教委、少工委、妇联等机构相邀,为广大学生父母、教师讲课。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小的时候,我是一个讲话口吃的孩子,直到工作了,还时常为口吃着急。然而,连我自己都惊讶,我居然成了一个演讲家。也许是讲演治好了我的口吃。在绝大多数的讲课中,我都是无稿讲演,甚至连提纲也没有。但是,每一次讲演都是成功的,这成功来自于听众们的强烈反响,更来自于听众们的实际变化。譬如,凡是听过我课的父母,回家之后对孩子的态度普遍友善了,‘以至于让敏锐的孩子莫名其妙,以为太阳真的从西边出来了。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些课是在晚间讲的。曾有一些领导人担心:会不会秩序混乱?会不会有许多人中途退场?我却从不担心。因为我的每一次讲课,无论是给工人父母讲,还是农民父母讲,从来都是秩序井然。不仅仅是安静,而且是安静中充满了热烈的关切。我自信地说,会场的秩序好坏应当由报告人负责。我从来都是讲中小学生、幼儿父母和老师最关心的问题,并且是用最容易被听众接受的实例法讲课,大家怎么能不爱听呢?

我对于讲课的理解与追求,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与好朋友谈心。与好朋友谈心必然是推心置腹的,是讲真话而非讲假话,是平等相处而非高高在上,是彼此关心而非漠然处之的。即使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里讲课,我也同样是这样想这样做的。

当然,对于任何人来说,每一次讲课都是挑战,不可也不能敷衍了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千古真理。如果我意识到我的课已不能给大家帮助,我是断然不肯登台的。

仔细想一想,我之所以能够在全国各地讲课10年,也许应归功于我30多年所做过的教育与研究,尤其是1978年以来做《中国少年报》记者的积累,1982年以来作为独生女父亲的体验,1987年以来专职研究青少年的收获。自然,也应归功于上千万听众对我的鼓励与支持。

我完全没有想到,邀我讲课第二多的省份是广东。北京第一是天时地利人和,而广东第二每每让我感动。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最先在物质上富起来的人们,正在渴求精神上的富足。有许多中小学、幼儿园,主动加盟我主持的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并成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

2003年9月,广东中心课题组邀我为12个学校和地区讲课,以父母和教师为主要对象。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即作12次不同专题的演讲。毫无疑问,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高难度的挑战,但我太想一搏了,想以此作为我10年讲演的一次总结。

新世纪出版社与我合作过皇皇巨著《百年中国儿童》,可谓老朋友了。他们得悉此计划后,立即决定出版我的教育讲演集,这也是该社社长符绩才和副社长丁志红多年前的一个构想。于是,该社派出王凯波、王小斌、郭皓、罗卫谊等精兵强将,对我的讲课全程录音、拍照、整理文字,费尽辛苦,让我难表谢意。还要感谢广东汇文出版印务有限公司的小姑娘小伙子们,是他们的勤奋和智慧,使录音文件很快变成了文本文件。  然而,当我面对根据录音整理出来的厚厚一摞讲稿,我却是喜忧各半。喜的是终于闯过了12大关,忧的是口语表达有许多不确切之处,并且用旧材料易,用新材料难。此刻,我似乎看到了听众的那期待而又信任的眼睛。于是,我开始了逐字逐句的推敲修改,同时尽量补充新鲜而有生命力的材料。

值得欣慰的是,我可以负责地告诉广大读者朋友:《习惯决定孩子命运》,比我以前的任何一次讲演都丰富而准确,希望此书能够对父母、教师以及所有关心儿童成长的人有所启发。

孙云晓

2004年1月于北京

后记

朋友是不能忘记的。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是一块千人糕,是大家心血的结晶而绝非我一人之功。

2003年9月12日至19日,我先后为12个广东的学校和地区讲课,并由此产生了本书。这些学校和地区是:广州东风东路小学、广州东山培正小学、广州开发区第二小学、佛山市顺德一中附小、广州黄花小学、广州乐贤坊小学、广州宝华培正小学、佛山市南海区、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佛山市南海师范附小、广州云山小学等等。在这期间,我还参加了广州元岗小学、方圆小学、广雅小学、环翠园小学、佛山市南海九江曾秩和纪念学校、南海大沥镇横岗小学、南海大沥镇沥东幼儿园等学校和幼儿园的座谈交流,并两次为广东习惯培养课题研讨班讲课。

我感谢以上学校和有关机构的热情接待,也感谢广东中心课题组负责人徐士宏、毛湘玲等同志的精心安排。在此前的巡回讲课中,原团省委书记万庆良、副书记姚康以及庞国梅、张春生等同志都给予了鼎力相助。

在这里,我还要感谢广大读者朋友特别是广东读者朋友的信任和支持。据广州购书中心副总经理江海燕女士告诉我,《习惯决定孩子命运》一书深受父母和教师读者欢迎,仅广州购书中心就销售两万多册!我听了十分惊讶,因为这是我与江海燕女士第一次见面,也是我第一次走进广州购书中心,也就是说,我几乎没有为此书的发行做过宣传,他们也能取得如此佳绩。新世纪出版社给我寄来一个证书,是此书获得全国畅销书奖的证书。

在2004年版的序言里,我写明了新世纪出版社为出版本书做出的艰辛努力。在这里,我还要感谢该社新任社长陈锐军先生,是他的远见卓识促成我对本书做认真修订后出升级版。

几乎在每次讲课中,总有许多热心的父母和教师请求我留下联系方式,在此一并写给大家。

1.通信地址

北京西三环北路25号 邮编100089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2.孙云晓博客

blog.sina.com.cn/m/sunyunxiao

3.孙云晓网站

www.stlnyunxiao.youth.cn

欢迎在论坛留言,欢迎参加每月一次的聊天活动,聊天时间提前

预告。

4.《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家庭教育咨询热线

010一68455875

每周六9:00—16:00

5.《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邮购图书杂志综合服务

010—68433266

010—68722505

联系人:房雪老师

孙云晓

2008年3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