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长日无尽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玻璃洋葱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长日无尽》描写的四个少年,家庭背景不同,理想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唯一相同的也许就是他们的头顶都没有特殊光环,即便经历过磨难或者死亡,大部分时间人生阅历和无数普通人一样平淡庸常。正如成长这个过程,有寻找,有反思,有无望,也有振作,不激烈、不极端,但所述的每个镜头都如同镌刻一般,令人记忆犹新,终身难忘。《长日无尽》基于对主人公不同性格的鲜明刻画以及对生活最真诚朴实的铺叙,希望唤起走到青春期尽头的人对于过往岁月的集体回忆,思考自己对于友情爱情亲情的看法,以及重新审视量理想和现实的博弈关系。

内容推荐

《长日无尽》讲述的是二十四岁的喜宴来临前,一张照片的出现,使忻绫放下生活中的一切,离开男友,远赴印度寻找少年时的好友卫峥。随着旅途展开,记忆退回到从前……卫峥、忻绫、何家颖是高中同学,三人境遇迥异,各有所求。因为性格,卫峥与忻绫成为莫逆,彼此相互支持。而何家颖却务实拜金,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大学后,忻绫与何家颖的人生道路越来越南辕北辙;而爱好摄影的卫峥却远走他乡,以自由摄影为生;偶然机会,忻绫认识了开朗的同学陈宇扬,并逐渐与之产生了微妙的情感。但对于卫峥,她却仍然抱着带他走回传统人生轨迹的想法,直到卫峥消失。青春的日子里,忻绫在卫峥、陈宇扬以及同事陈毅桢之间徘徊。随波逐流也好,固执己见也好,甚至是逃避出走,究竟该选择何种方式继续生活下去,是小说《长日无尽》中对于所有人命运的探究。

目录

第一章 引子

第二章 夏日农场,四位少年

第三章 谎言与秘密

第四章 忘了时间的钟

第五章 任宇扬

第六章 解决悬案的方式

第七章 爱和其他荒谬的事

第八章 职场中人

第九章 意外

第十章 仁爱传教修女会

第十一章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夏末的校园,黄昏后日线变长,蝉噪消失,操场上人声杂沓。似乎所有的人都在拖延时间,不愿离去,只为享受这段短暂的,微热的,什么都可以不用思考的空白时段。

忻绫盘腿坐在花园廊檐,头顶垂下的紫藤花早就谢完,光线滤过花架和枝条,在她的脸上打上一棱一棱的浅条纹,风起时,红纹鱼的尾鳍在池塘中一闪即逝。

远处阴影下,坐在石凳上做作业的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异常沉默,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像约会,只是自顾自刷刷地在本子上写字。

他要跟我说什么呢?

可能早就知道我在注意他,不点穿罢了。

难道是想说,我们不可能的,不要再白费心机了?

他一定和别人一样误会我,那是不是还是解释一下比较好?

可是解释也很尴尬啊……要么干脆不解释,当没看见他的字条也没来过这里,维持一般的同学关系就可以了。

想到这里,忻绫忽然再也没有勇气等下去,啪一声,手里的树枝不知什么时候折断了。她刚刚准备站起身溜之大吉,身后就传来声音,“对不起,今天我值日稍微晚了些。”

她没有想到,说话的是一个女生。

“我上周给你写过信,你没有回……但是有些话还是很想和你说,我是不是挺傻的……”

此刻,既然关于卫峥的一百样猜测都已经失效,忻绫倒是有足够的脑容量来回忆关于他以外的一些事。

今天约她的,当然也就是之前写信给她的,是同班同学。忻绫清楚地记得她叫舒素。不单是因为这名字很特别,更是因为舒素这个人本身就和她的名字一样,让人想到一朵花、一场雪、一杯清水。

入学前军训忻绫和舒素是上下铺,列队时就隔着一个人。舒素身体不好,几次三番中暑都是忻绫和另一个女生把她架回寝室。两三次以后忻绫才知道舒素有先天性心脏病,体质也不好。因为不太参加集体活动,因而和班上的女生都很疏远。

当然她总是一个人的原因也并非只有身体欠佳那么简单。舒素也许是学校绝大部分男生的憧憬,安静清丽的病美人,而且家里很有钱。忻绫不止一次在各个角落听到男生们,当然还有女生,怀着种种心情议论她。

“啊……那封信……”

忻绫想到那封只是被草草浏览过一遍就被顺手丢在课桌里的信,不由有些歉疚。

一周前,忻绫的作业里忽然夹了一个淡紫色的信封。是时下非常流行的韩国信纸,素笺上一个穿白衣的女孩子孤零零地站在雪中。

信里先是谢谢她军训时候不厌其烦地照顾自己,明明大家都很疲累,她还能够不断地说些打气宽慰的话。觉得她心地很好,值得相信云云。

之后似乎一下子倾诉得刹不住车了。讲到虽然家境优越,然而父母疲于赚钱,即使自己有心脏病也得不到他们的关心,常常半夜里浑身冰凉,痛得醒过来又矛盾地不想告诉他们。而且在学校又被其他同学孤立,身体也不允许参加额外的活动,因此总是很苦恼,觉得未来的人生都将要这样灰暗下去了。

信很长,足足写了三页。当时忻绫满脑子都是卫峥的事,看了一遍虽然觉得很惊奇,但完全没有料到舒素会突然选择她来倾诉这么隐私的东西,但想来也是有钱人家的孩子生活太优越,没有心事可担,便无限放大自身缺陷,顾影自怜,无病呻吟。于是看过就算,原本打算礼节性地回信也被后来的琐事耽误,终究变成什么也没做。现在好像自己的无情冷淡突然被揭发出来,倒是也有些不好意思。  “我本来打算……”忻绫看到舒素微微笑着站在眼前,阳光余辉落在她白到透明的侧脸,更加感觉单薄易碎。她咽了口口水,不由自主地找借口来掩饰。

“没什么。我不介意的。就是这些话一直都自己憋着,也不知道可以和谁讲,很难受的。反而现在说出来就好多了,还是谢谢你。”

“我就是有些事情耽搁了,不然早就给你回信了。你说的那些我也明白,其实我也时常有孤独、不被理解的时候!”

“军训那个时候真的要谢谢你,因为别人看到我中暑都是一副嫌弃不耐烦的样子,一定在想‘啊,她又来了’,只有你真的在关心我、照顾我,那时就觉得你是那种值得信任一辈子的人了。”

“一辈子”这种话简直是十几岁的时候人人都爱的口头禅。忻绫默不做声,富家小姐需要听候差遣的书童,牢骚当然也要专职人员尽心接收。但不要选中她就可以,她才不要背负不关心的人的喜怒哀乐。

“对了,大家都在说你和卫峥的事,是真的吧?你真是勇敢,我就不敢主动跟男生表白呢。反正我无条件支持你的,如果你有什么烦恼也尽管跟我说,能帮忙的我尽量帮你!”

忻绫不由苦笑,不知说什么好。她不讨厌舒素,只是抗拒突然拉近的关系,自认没办法做到像舒素对她那样掏心掏肺。因为情感不对等,所以多少还是有些内疚。

“那个……又耽误你时间了,真的不好意思。”舒素看忻绫似乎有些心不在焉,便露出抱歉的笑容,“下次来我家玩吧,我真要好好谢谢你!”说完抬手做了Bye_bye的手势,走了出去。

忻绫目送舒素走开,心里直觉她过得不开心,要不然不会整天都是那种淡淡的发愁的脸容。但是谁没有几件不开心的事呢?拥有一些东西注定就要失去一些,世上哪儿有事事顺心的人。也许舒素确实有值得同情的地方,但她这么理直气壮地坦露出来,便让人觉得她一点儿承受痛苦的觉悟也没有,只会引起反感和不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忻绫觉得自己也过得很累,最近更是觉得卫峥平日一副风平浪静的样子下似乎也有很多难以言说的烦恼。但和舒素不同的地方在于,她不想抱怨,只是默默地承受下来。坏情绪一个人消解就够了,拖人下水不是她的作风。因为自觉卫峥也是同一类人,所以她才会对他充满好奇。只是他究竟在烦恼些什么,不安些什么,她直到现在还是毫无头绪。

自从和卫峥搭档体育委员以来,俩人的交情倒也没有一日千里。不知为什么,真的面对他,忻绫反倒不知说什么好,好像就算聊天气,也显得十分别扭。倒是卫峥,偶尔还会主动找个话题,虽然往往没谈几句,对话就无疾而终。

如此三五次后,忻绫反而习惯了俩人在一起时长时问的沉默。虽然课前去取体育用品时,并肩走路或者一起扛器材,还会被经过的同学起哄,但现在俩人好像已发展出一种新的默契,彼此都能充耳不闻,一切如常。

这种关系大约维持到立冬来临。那时大部分同学因为功课紧张都选择了不在学校住宿,卫峥和忻绫也同时递交了退宿申请。P19-23

后记

2000年我上高中,语文老师规定我们每周要交随笔练习,不想像其他同学一样写余秋雨读后感的我经常把胡乱编造的故事涂上一页交差了事。记得其中有一篇是用一种极尽荒诞自以为是的手法改写《鸿门宴》,出乎意料的是语文老师居然没有说我不尊重史实,反而相当真诚地夸赞了我一番。虽然这无法改变我每次考试作文总是在及格线挣扎的窘境,但从那个时候起,写字对于内向不善和人沟通的我而言,确实成为了一种无法舍弃的排遣和自娱的方式。

2004年暑假考试前夕,我坐在大学阶梯教室的后排通宵达旦背书,因为太困一直睡着,砖头一样厚的《经济学原理》盖在头上。室友拉我去楼顶吹风,凌晨两点在那里居然看到一个男生弹吉他,一个女生坐在一边托着下巴静静地听。回到教室,我把《经济学原理》翻开,在上面空白的地方写了第一个短篇小说,讲一个男生参加吉他社团并在深夜搭讪同社团女生的故事,非常幼稚地一气呵成。六个月后,在我全然忘记这件事时,收到编辑三页信纸的手写信,这个小说发表了。

像前面说的,高中时班级里那些连续三年都拿全市作文竞赛一等奖的同学一度让我不自觉地远离写作,大学时念的又是工科,极度现实且功利地选择了金融作为职业道路。但奇怪的是,兜兜转转,零敲碎打,从来都不曾间断写点儿什么的愿望。前两年,痕痕说,有什么长篇的想法尽管和我沟通,又或者是,现在有什么长篇的素材可以写吗?当时我的回答是,再等等吧。去年又讲起这个话题时,我想了一下终于答应下来。那时已经是毕业后的第三年,百分之百社会化的缰绳已经套到了自己脖子上,面对许多莫名的服从和被放弃的个人坚持,我想停下来想一想,喊一声。而《长日无尽》就是这一声。

有种说法把小说称为逃避现实的工具。在暗面你感同身受,获得慰藉;在明面又斗志昂扬,重燃信心。好的作者编织的梦不管是黑暗还是美好,都像是从读者的心里长出来的,却能让他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笼统来说,《长日无尽》是一贯想写的青春成长题材,但又不想让它只是一个追寻理想继而幻灭的故事,还贪心地想呈现更多价值观作为我们这代人生存形态的参考。里面人物的原型基本取自我的同学和同事,在情节的筛选上有意截取一些日常司空见惯的琐碎。也许这种写法不符合时下流行的审美,但作者的好处就是有这点儿任性的特权。我很喜欢的作家雷蒙德?卡佛说过,“作家要有面对一些简单事物,比如落日或一只旧鞋子,而惊讶得张口结舌的资质。”卡佛的小说基本不存在“戏剧性”这样东西,他的叙述简洁克制,写的尽是些“被生活淹没的人”,却能在寥寥数语中传达多层次的内容和情绪。尽量真实、中立,少耍廉价的花招,这也是我一直笃信的写作观。

长篇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比我想象中要多得多。最大的问题来自于个人精力,每天下班回家往往精疲力竭,思想完全无法集中。而在精神最好的白天,灵感来的时候却没法写,只能把想到的桥段和对白迅速抄在废纸上扔进抽屉,等回家再回忆再整理。其次的困扰则是时间跨度,高中离我已经有十年的距离,所以小说的前半段写得有点儿卡,这也许也是青春不在的证明——现场感消失了,只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理解,却无法再感同身受。所以更要趁现在写出来,完成对自己的承诺。

这本书的诞生最想感谢的还是编辑痕痕。在过去的几年,我无数次想要放弃不想继续写下去的时候是你给我肯定和鼓励。从没有一个人对我展现出如此的耐心和支持,而我却并没有付出对等的珍惜,很多时候还有许多莫名其妙的固执,想来真是十分愧疚,唯有日后交出更好的成绩单才是最好的回报。

感谢编辑卡卡,总是温柔体贴地关心着作者的状态和小说进度。尤其在写作的最后瓶颈阶段,受到你热情洋溢的称赞,令当时灰心又疲累的我好似打了兴奋剂,一鼓作气写完剩下的部分。

感谢野象小姐,我保留了你略带脱线的每一条励志短信。

感谢封面设计yeile。不只封面,你本身也为故事提供了很多灵感。

另外写作与出版过程中,所有助力的工作伙伴一并谢过。

玻璃洋葱

2010年11月30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