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周汝昌谈红楼梦/文化中国丛书
分类
作者 周汝昌
出版社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曹雪芹的书,有一个最大的特色,是一种笼罩整体的诗的表现与诗的境界。没有了这个,也就没有了《红楼梦》。与此息息相关的,又有一个总体理解全书主角宝玉这个人物的内心活动与精神世界的展示,那也该是逐步升级的。寻求《红楼梦》之真,必然要寻到这种诗的灵魂。诗人的气质与丰神器度,是我们寻到一切难点的顶点或者说核心。

内容推荐

八十回抄本形态的本子,至少到乾隆二十七年(1762)便已经流传了。作者在这本小册子里,想努力摒弃高鹗的影响,讲述八十回后的大概情节和故事。作者知道,除非曹雪芹的原著在某一天奇迹般地被发现了,否则,包括高鹗在内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红楼梦》爱好者和研究者,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去接近曹雪芹所要撰述的那个真实的故事。这也就是作者们现在“寻”的真谛了。

目录

前言

第一部

 (一)“大老爷”那边的人

 (二)王善保就爱的,费婆子,夏婆子,秦显家的

 (三)“二老爷”这边的侧室

第二部

 (一)两条人命——鸳鸯的冤案

 (二)“大老爷”的醋妒与蓄心

 (三)回首相看已化灰

第三部

 (一)祸不单行

 (二)老太太归天

 (三)巨变的展开

 (四)帆风雨路三千

第四部

 (一)黛钗湘

 (二)好歹留着麝月

 (三)搬出大观园

第五部

 (一)红楼隔雨相望冷

 (二)娶宝姐姐

 (三)奇怪的夜话

第六部

 (一)来旺儿和他媳妇

 (二)一个成窑杯

 (三)后廊上的计议

第七部

 (一)不幸中之大幸

 (二)小红——救了凤姐

 (三)扫雪拾玉

第八部

 (一)创个新教

 (二)药催灵兔捣

 (三)秋湍泻石髓

第九部

 (一)苦味与领悟

 (二)佛门修艺

第十部

 (一)哭向金陵

 (二)逛庙的计谋

 (三)姥姥是恩人

第十一部

 (一)真宝玉的下落

 (二)因画送玉

 (三)处处风波

第十二部

 (一)迷离扑朔

 (二)除夕诗情

 (三)岁朝清梦

后记

试读章节

她们是一党。她们眼瞄着这边,天天寻觅什么风吹草动,唧唧喳喳,吹向邢夫人那愚昧的软耳朵。有一种七十八回本曾流传过,写到宝玉祭雯,在池边泣读供蓉女儿诔》,便失掉后文了(另有考证为据)。从这种本子来看,书中最末部分所写的一件特大事件——不祥的预兆,即是抄检大观园,那是第七十四回的事了。这件丑事与闹剧,正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已露悲音”“凄凉之雾遍被华林”,关系至为重大。这场剧是谁“导演”的?就是王善保家的,是她挑动了王夫人的惊吓与怒气。

王善保家的本心是要害她素日不对头的人,兼可立功受赏,博取太太们的青睐。不想出了自己亲戚的丑——她外孙女司棋的私情一案却泄露了,而且还断送了晴雯的性命!

其人之恶,罪在不赦!所以宝玉的谍文中说:

“呜呼!固鬼蜮之为灾,岂神灵而亦妒?钳诚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此外还用了许多厉害的字词来咒骂那些“奸谗”“蛊惑”。这在全书中也是特例!

这个王善保家的,就是日后挑唆使坏的一员干将,发挥着异样恶毒的作用。

王善保家的为何有这么大的“身份地位”?原来她是邢夫人的陪房。陪房者,旧时姑娘出阁,嫁到婆家,一切陌生,要从娘家带过来一位媳妇照料扶持她,包括教导指引家务礼数,种种关系,也是她的“保护者”,因此是姑娘平生中最贴身贴心、得力得用的亲人,故此最得宠信。可知所遇所选陪房为人的良莠,必然严重影响姑娘(俗称嫁后的女儿为姑奶奶者)的心性品德。

王善保家的还掌管着爱财如命的邢大太太的私房财富!此妇为人极不善良。她是个毁家的蠹虫和帮凶,名之为“善保家的”,大概正是反语讽词。

有王善保家的这么一个就够坏了,还又添上了一个费婆子,她也是邢夫人的陪房,是她向邢夫人告状(为了搭救她的儿女亲家、在大观园管看门失职获罪的婆子)而让邢当众给了凤姐一场“没脸”,导致凤姐羞愤哭泣。你听雪芹怎么“介绍”这位费婆——

“这费婆子原是邢夫人的陪房,起先也曾兴过时;只因贾母近来不大作兴邢夫人,所以连这边的人也减了威势。凡贾政这边有些体面的人,那边各各皆虎视眈眈。这费婆子常倚老卖老,仗着邢夫人,常吃些酒,嘴里胡骂乱怨的出气。如今贾母庆寿这样大事,干看着人家逞才卖技办事,呼幺喝六的弄手脚,心中早已不自在,指鸡骂狗,闲音闲语的乱闹……”即此可见,这也不是善类,都是滋生祸端之人。

全书已过七十回了,事情已是瞬息之间便生变故,所谓一步紧似一步。在费婆子身上交代的这些话,并非浮文虚设,处处关联着后文的大端重案。姑且单就费婆的亲家而言,她们深夜吃酒聚赌,园门管理不严,也隐伏下外贼的侵入。

这也罢了,为什么我又拉上夏、秦二婆呢?

夏、秦都不属于“大老爷那边”,是荣府西院怡红院春燕之母何妈妈的姐姐,藕官的干娘。但她是迎春房里蝉姐儿的姥姥(外婆),这就沾上了“那边”的关系。此婆也善生事,调唆赵姨娘演闹剧——气得探春要查调唆之人可又查不着她。

秦显家的是司棋的婶子,所以虽在园子角门当差,实属“那边”一“党”。她因争管内厨房,嫉恨上柳嫂子。

这是“知名度”大的,一定还有别的人们。这群人在后半部书中却成了暗中牵动成败大局的重要角色。

(三)“二老爷”这边的侧室

方才讲过,夏婆子调唆赵姨娘演闹剧的事。赵氏是贾政屋里大丫头收房做了侧室的,生了个儿子,是为贾环。这母子二人,都对宝玉心怀嫉妒。总安坏心要害了宝玉——那么贾环就成了“正支正派”,荣国府的“冠带家私”就都归他了,赵氏也可望成为“正果”夫人了。

宝玉是个“傻瓜”,不知世上有坏人坏事,这种人极好对付。但无奈有了个王熙凤挡在前头,是宝玉的“护法神”,又精明又厉害,故此她母子最怕熙凤——也最恨她,总想将她除掉。

这就是赵姨娘请马道婆用魇魔法害凤、宝嫂叔二人的缘由,只差一点就送了她们姐儿两个的命!

贾环呢,别看人小,心眼儿可大,他抓住了金钏投井的事故,在严父面前私陷宝玉,说宝哥哥是“强奸母婢”——这才激怒了贾政,要将宝玉打死。你看这孩子多么毒!这也“罢了”。谁知他又与邢夫人那边“气味相投”,勾结在一起,共同图谋贾政这边,处心积虑,日有所增,月有所益。P004-006

序言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爱好者、研究者实在不少,我便忝居其中,并以追索《红楼梦》伟大的宗旨与精神为己任。曾经有人问我:“你有这种资格和才力吗?”这一问,把我问得很是惭愧。说实在的,我如果有这样的才力,一定自已运笔,写一部能与《红楼梦》媲美的经典著述去了。

那为什么有自知之明,却又做此不自揆的事情呢?这实在是一个难以用简短的语言所能说清楚的话题。简单地说,我认为现在我们对《红楼梦》的认识,应该有一个新的视野和新的角度。我们现在所读到的《红楼梦》,一般都是曹雪芹撰写前八十回,而高鹗续后面的四十回,一起撰写完成的稿子。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因为这部名著并不是曹、高两个人合作完成的。曹雪芹自己,至少也是有了全部书的草稿,只是可惜,没有来得及将整部书编定抄清便离开了人世,因此才有了后来高鹗续写的佳话。脂砚斋在批语中透露的“后半部”、“后之三十回”中的若干情节、回目、字句,可以证明曹雪芹已完成全稿是没有疑问的。

八十回抄本形态的本子,至少到乾隆二十七年(1762)便已经流传了。我在这本小册子里,想努力摒弃高鹗的影响,讲述八十回后的大概情节和故事。我知道,除非曹雪芹的原著在某一天奇迹般地被发现了,否则,包括高鹗在内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红楼梦》爱好者和研究者,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去接近曹雪芹所要撰述的那个真实的故事。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寻”的真谛了。

还有一点,曹雪芹的书,有一个最大的特色,是一种笼罩整体的诗的表现与诗的境界。没有了这个,也就没有了《红楼梦》。与此息息相关的,又有一个总体理解全书主角宝玉这个人物的内心活动与精神世界的展示,那也该是逐步升级的。寻求《红楼梦》之真,必然要寻到这种诗的灵魂。诗人的气质与丰神器度,是我们寻到一切难点的顶点或者说核心。

我深深地感到,以上所说的困难是艰巨的,我也相信,读者在耐心期待一位真正的胜任者的同时,也不拒绝像本书这样的寻真铺路者的尝试。这也就是我想将我对《红楼梦》的观感表述出来的原因,作为微薄的献礼,敬请哂纳。

后记

中国的历史,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五千年的文明,无论截取哪一段,都那么浓墨重彩,都那么惊心动魄,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就我自己说,今年已经99岁了。在这几乎一个世纪中,中国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49年,新中国诞生了。同年出生的小孩,眼下都是老人,都该退休了。他们曾经茁壮成长,也曾饱受风霜,有着各自的回忆和各自的历史。

回想自己的一生,不但经历了新中国,还经历了旧中国。开始上学的光景还历历在目。六七岁的时候开始上私塾,读的是《四书》、《诗经》。后来跟着父亲到平邑,进学堂学算术和语文。中学是在山东省立第六中学读的。中学毕业后,考上北大。读大学那阵,我很用功,好好地学了四年。也就是在那时候,我开始写文章(最开始写的是《北宋的差役和雇役》。从此历史学成为我毕生研究的课题。

中国史,应该包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社会发展史、科技发展史、思想哲学史和在这些大课题笼罩下的枝枝杈杈。我们这些老知识分子,都栖息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一辈子了,都有些心得和经验,说出来或许对社会、对年轻人有所帮助。上世纪30年代,那时我还年轻,与友人一起办了个专门给农村小学教师看的刊物,效果很好。后来因为战乱,被迫停刊。为此,我一直想给年轻人,特别是农村的孩子们做点什么,可又一直没有机会。

湖南出版集团想给年轻人和中小学生出一套书,邀请了很多老学者、大学者参加写作,他们找到了我。我看到了他们开出的书目,都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题目。我觉得这很好。因为,我们太需要了解我们的祖国——中华民族这个文明古国的历史了,只有继承才能发展,历史与现实社会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现实就是历史的继续和发展。在今天这个兴旺发达的国体上再创辉煌历史,我们虽然有责任,可今后真正出力的却是青年人。

我已经是近百岁的人了。虽然想学孔老夫子说的那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可自己还能干什么呢?我是做教育工作的,希望年轻人多受教育,希望孩子们多读书。

湖南出版集团策划的这套书,每本虽然都不厚,可都是老知识分子的心得,应该是用精华哺育后生了。我呼吁我的老朋友、老同事都来为这套书尽些力。我更希望湖南出版集团把这套书印得物美价廉,不仅让城市的年轻人能读到,更要照顾农村和贫困地区的穷孩子。我相信这些孩子是有志气的,他们都是今后国家的栋梁。他们不仅需要改善物质生活,更需要社会给他们提供可口的精神食粮。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在此之际,我们这些老知识分子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尽些绵薄之力,让后代了解伟大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提高他们的爱国素质,我们感到很欣慰!

何兹全

2009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5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