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朱文鑫--纪念中国现代天文学家朱文鑫诞辰120周年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美东//陈凯歌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朱文鑫(1883-1939)先生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是现代意义上天文学史研究的开拓者。本书不仅收录了“朱文鑫诞辰120周年纪念会”上来自天文学界诸多专家学者及研究人员们的评论文章及对朱文鑫学术著作的分析阐释,还将朱文鑫先生的代表著作《天文学小史》、《十七史诸志之研究》收录其中,这也是这两部著作继发表几十年来首度再版,其资料价值弥足珍贵。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为本书作序。

内容推荐

纪念朱文鑫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1月8日至11日在昆山锦溪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史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天文馆、香港科学馆香港太空馆、中国台湾高雄天文学会、江苏省天文学会共同主办,江苏省昆山市锦溪镇人民政府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计时仪器史分会、江苏省苏州市科学技术史学会协办,与会者近百名,发表相关论文约50篇,会议取得了很大成功。其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名誉台长王绶琯院士用他精美的书法和对联为华夏天文博物馆题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席泽宗院士为会议的召开做了很多有益的指导,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叶叔华院士与朱能鸿院士亲临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天文学会前秘书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刘钝研究员、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刘林教授等都在百忙中参加了大会交流。朱文鑫先生的亲属代表经承中先生等也与会共襄盛事。

目录

朱文鑫故乡昆山锦溪图片

朱文鑫诞辰120周年纪念会图片

朱文鑫生平图录/朱文鑫生平图录简述

席泽宗致纪念天文学家朱文鑫诞辰120周年研讨会函

高大昕致纪念天文学家朱文鑫诞辰120周年研讨会贺信

在纪念天文学家朱文鑫诞辰120周年暨中国天文学史研讨会上的讲话

纪念天文学家朱文鑫诞辰120周年暨中国天文学史研讨会致词

槃亭信步,矩地规天——纪念先祖父朱文鑫诞辰120周年

朱文鑫家世、生平和学术成就

朱文鑫生平年表(附著述目录)

朱文鑫先生天文学史著作丛谈

理论与实测并重,科研与科普并举——纪念朱文鑫先生诞辰120周年

论朱文鑫对中国古代历法史的研究——评《历法通志》

朱文鑫对历法通史的贡献

朱文鑫历法研究工作点滴

朱文鑫与古代天象记载之研究

凿幽抉明 索隐发微——朱文鑫对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整理研究

《史记·律书》天象研究——纪念天文学家朱文鑫诞辰120周年

朱文鑫《历代日食考》研究

宇宙学的困惑——纪念朱文鑫《近世宇宙论》70年

朱文鑫与星宿名义考

朱文鑫《天文学小史》评述

中国现代天文考古学家——朱文鑫

华夏天文博物馆与朱文鑫先生业绩陈列

追怀朱贡三先生

缅忆朱贡三先生

《中国文化界人物总鉴·朱文鑫》

朱文鑫

纪念天文学家朱文鑫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江苏昆山召开

朱文鑫《史记天官书恒星图考》金天翮序

朱文鑫《史记天官书恒星图考》陈定祥序

朱文鑫《史记天官书恒星图考》张一■序

朱文鑫《天文考古录》叶楚伧序

朱文鑫《天文考古录》胡朴安序

中等教育算学通论

《高级中学教科书天文学》序

天文学小史

十七史

天文诸志之研究

后记

试读章节

亡友贡三,少负瑰奇之气。读书于吴县,不满教师等迂腐,及同学之随和,毅然脱离,为警醒社会之运动。家人虑其危于官吏,乃以出洋求学,转移其观念;于是遂有美洲之游。余知贡三少年杰出之举,祗此而已;盖得诸其族人所述者。学成归国,立学校,树风教,而复孜孜于考古。方其友余也,先之以通信,并赠予《史记天官书星图考》;板本宽大,印刷精良,富丽堂皇,殆为石印书中所少见。厥后晤面,谈艺益欢,介入中国天文学会,时余虽知其考古甚笃,犹未审其于古天文学用力之专。迨余奉命使法,贡三始将所著《天文考古录》,及《历法通志》各书,付与书商出版。虽在海外,仍得尽读其书,益欣幸吾道之不孤焉。匆匆十载,邂逅多疏,忽于重庆山城,惊传噩耗,追忆吾友多年之积学,不禁感慨系之。

贡三历次发表之著作,大抵为天文国故之检讨。最近学术界,探求整理古史方法;约分五个阶段;钱氏玄同,顾氏颉刚,曹氏聚仁诸家,主张大略相同。所谓五阶段者,一辩伪,二校勘,二诂释,四整理,五探究。贡三著作之已发表者,《天文考古录》当属于诂释,《历代日食考》当属于整理,《历法通志》当属于探究;其未曾发表者,闻尚有多种。今后同志,整理国政,其勿忘贡三之前驱。

余追忆贡三,余尤忆未识贡三前,默合之事迹。盖在民国十一年,青岛收回时,余与青岛观象台高平子先生,通信最密,商量古天文学之整理,经检讨之下,平子先生,提出对案,原案仅三原则,十二大纲对案扩为四原则,十七大纲。贡三著作,即大纲中之一部份,余斯时尚未与之通信为友焉。平子先生方案,实名为“古历数之研究”;附记如下:

原则四项

(一)以科学方法,整理历代系统。

(二)以科学方法,疏解并证明古法原理。

(三)以科学公式,推算竦密程度。

(四)以科学需要,应用古测天象。

大纲十七条

(一)各家术语名义异同。

(二)观测法之变迁沿革。

(三)仪器之制度沿革。

(四)干支及岁月日时诸名称之起原沿革。

(五)中星列宿之起原及沿革。

(六)有史以来纪年之整理。

(七)中历制度之共同原则,及其历次之因革。(岁首,置闰,进朔,超辰等事属之。)

(八)改历演撰法之索隐。(章,节,历元,调日法,等属之。)

(九)诸历用数之变迁。

(十)诸历推步法之概要。

(十一)古法推算得数,与现代天学公式推算得数,之课校。

(十二)观测纪录之考求,及用现代公式校核。

(十三)历代数理上发明。

(十四)历代观测法之发明。

(十五)推算结果,与实测结果之分别。

(十六)后人伪撰之考核。

(十七)传写脱误之订正。

根于上列各条研究,函件往来,商榷进行方法者,经过时间,至逾二三载,以大纲第六条,及第十条之辩论为尤多。其后复有国史纪年研讨委员会之设置,该会宣言规则,兹姑从略;惟将函稿可稽者,录之如次:

前略。

对于整理年代用新法推算,觉得未妥,且郑重申明,举例为证,用意桓为周密,佩佩。鄙见以为,倘不打破旧观念,不独史前年代,即有史以后之年代,亦恐永无清理之期。古历因联带关系,不能解决者,或因术辣,或因算错,或为纪载偶舛;春秋之世,又有经讹传讹,而互异更多。至今无敢以大刀阔斧,断定其疑问者;欲求正当解决,自非一二私人推算,足以压倒前人。若果集合多方面之力量及见解,根据学理,精密追寻,说明某某病在术竦,某某病在算错,由政府交与国立学术机关,聘请中外专家,慎重探讨而决定之,公布而后,作为永久共同遵守法案;否则终为一人,或一时之私议,纷争无时或息也……

整理旧历法与考古,分为两事。从古以来,不拘何种学术,均是由粗而精。若以今之科学精密方法,绳墨古人,于理似有难通;故关于此类之推算,不能以考古称之,祗能认为整理疑案。因整理而选用算法,更有讨论之必要。范景福尝云:步春秋日食者,黄南雷用西法,阎伯诗用中法,中法以授时为最精,西法以时宪为最备,何者适用,未易言之,将来得到实施机会,当先比较算法,说明过程,精求细数,然后提供专家揉择。

后略。

吾友贡三,今已不获共同负此重责;所幸贡三实施于前。吾辈策应于后,互相勖励,黾勉进行,依整理古史之五阶段为经,合四原则十七大纲为纬,使古天学蔚成伟绩,其亦史乘之光欤。

原载《宇宙》,第十卷,第十一号,民国二十九年五月

朱文鑫先生逝世周年纪念专号P150-152

序言

朱文鑫(1883~1939年)先生,江苏昆山市锦溪镇人,我国近现代著名天文学家、教育家。束发之年考取前清副贡、秀才,弱冠之年就读于江苏高等学堂,后任教于苏州师范学堂等,其间积极投身反清活动。1907年11月庚款派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留学,师从美国著名天文学家考摹司笃克博士,刻苦攻读,成绩优异,并留校任教,其第一部著作《中国教育史》由威斯康星大学出版。辛亥革命胜利后,怀满腔爱国之情,于1912年离美赴国报效。回国后人同盟会,全心致力于教育事业,先后执教于长沙高等工业学校、上海南洋路矿学校、上海开明女学、南洋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并任上海南洋路矿学校教务长、校长,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曾获孙中山先生“造路救国”亲笔题词。

朱文鑫先生在天文学研究上的造诣颇深、开创良多。留美期间,对18世纪法国著名天文学家梅西耶所发表的103个星团和星云的位置进行了重测,其研究成果《梅氏星表之复测》由江苏书局出版。回国后,在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同时,仍孜孜不倦地从事天文研究,翻译了《近世宇宙论》,编撰了《中西天文学词汇》,并利用西方学到的现代天文学知识对中国古代天文学进行整理研究,对中国的历法、日食、彗星、流星等天文现象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撰写了《中国史之哈雷彗》、《历代日食统计》、《天文考古录》、《历法通志》、《历代日食考》等一系列中西文重要学术著作,凡四十余种,赢得了海内外同仁的敬仰,1939年被中国天文学会推选为天文委员会永久委员(理事会),1940年中国天文学会主办的《宇宙》杂志曾出版专刊,以纪念其对中国天文学发展的杰出贡献。

2003年12月,中国天文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昆山市锦溪镇党委和政府,在朱文鑫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斯时,余作为中国天文学会秘书长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有幸出席了此次纪念活动,深深为朱文鑫先生的报国之心、人生志向、治学精神所感动,深深为其诲人不倦、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科学成就而折服。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今天,出版《朱文鑫》纪念文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必将发扬光大朱文鑫先生献身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可贵精神,激励人们更加奋发进取、刻苦钻研,为祖国的科教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朱文鑫先生的一生是不断奋斗的一生、孜孜求索的一生。斯人已萎,风范长存!

是为序。

严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

2008年6月26日于北京

后记

纪念朱文鑫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1月8日至11日在昆山锦溪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史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天文馆、香港科学馆香港太空馆、中国台湾高雄天文学会、江苏省天文学会共同主办,江苏省昆山市锦溪镇人民政府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计时仪器史分会、江苏省苏州市科学技术史学会协办,与会者近百名,发表相关论文约50篇,会议取得了很大成功。其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名誉台长王绶琯院士用他精美的书法和对联为华夏天文博物馆题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席泽宗院士为会议的召开做了很多有益的指导,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叶叔华院士与朱能鸿院士亲临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天文学会前秘书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刘钝研究员、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刘林教授等都在百忙中参加了大会交流。朱文鑫先生的亲属代表经承中先生等也与会共襄盛事。

出版一册文集以綕此次盛会,是全体参会者的共同愿望。可是,这一册《朱文鑫——纪念中国现代天文学家朱文鑫诞辰120周年》却到四年后的今天才正式付印,析其原因,难点多多,有经办领导人的调动、出版经费落实的艰难曲折、主编人员的身体状况等等,真是一言难尽,好在有众多热心人士的支持与不懈努力,总算如愿以偿了。

朱文鑫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天文学家,众多现代天文学史家与各级领导都在百忙中撰文以示纪念,朱文鑫先生长孙朱承烈先生亦撰文怀念祖父往事,这些自然是本文集的核心内容。本文集还收录了朱文鑫生前未正式公开发表的文稿《十七史天文诸志之研究》,该书于1956年曾由科学出版社以内部资料发表,今予正式公开面世。另有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朱文鑫著《天文学小史》一书,是为现代最早全面介绍世界天文学发展历史的中文著作,其开拓之功令人缅怀,且世之传本已不多见,故亦予转载,以飨读者。上海的潘鼐老师、昆山的陈兆弘、陆宜泰先生都收藏有朱文鑫的众多著作与照片史料,他们热情并无偿地提供了许多珍贵资料,为本文集的顺利出版做出了重要贡献。

书稿出版经费极为重要,锦溪镇党委、政府、昆山市建设局为书稿的出版都给予资助。锦溪镇领导沈立新、陶林生、徐惠芬、沈利中、朱立范、李国良、陆小明、沈克来、陆庆、顾秀根等都从不同角度给予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书稿的出版得到苏州传统文化研究会陆承曜老师、群言出版社闻立鼎主任和陈佳老师、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王卫平院长的热情关怀和支持,亦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陈凯歌 陈关东

2008年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