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两位世界著名音乐家为叙述对象,以时间、地点、人物的空间转移为序,用尽可能生动的笔触,尽可能丰富的史料,对这些世界著名音乐家的家庭教养、性格特点、爱情婚姻、人生道路以及所产生的伟大作品的历史时代、思想内涵、艺术构思等方面,作一些欣赏性的剖析。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让读者从中了解到音乐进程以及音乐家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的变化,从而为读者正确欣赏和理解音乐家的作品,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起到引导、启发和辅助的作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生命的旋律(亨德尔画传巴赫画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张律//王海峰 |
出版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以两位世界著名音乐家为叙述对象,以时间、地点、人物的空间转移为序,用尽可能生动的笔触,尽可能丰富的史料,对这些世界著名音乐家的家庭教养、性格特点、爱情婚姻、人生道路以及所产生的伟大作品的历史时代、思想内涵、艺术构思等方面,作一些欣赏性的剖析。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让读者从中了解到音乐进程以及音乐家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的变化,从而为读者正确欣赏和理解音乐家的作品,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起到引导、启发和辅助的作用。 内容推荐 《生命的旋律·亨德尔画传》: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著名的英籍德国音乐家,被后人誉为“歌剧之王”、“圣乐之祖”。1685年亨德尔生于德国中部的小城哈雷,师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后在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后到汉堡、汉诺威、伦敦从事歌剧的创作,一生共创作了《奥兰多》等46部歌剧、《弥赛亚》等32部清唱剧,以及《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等管弦乐曲。1759年在伦敦逝世。 本书描述了亨德尔从出生到辞世的一生,再现了他的成长历程,奋斗精神,音乐成就和家庭、社会、时代对他的影响。书中配有大量珍贵的图片,以及一些手稿和乐谱片段,既是一部音乐奇才的成长史,也是一部18世纪欧洲的风情史。 《生命的旋律·巴赫画传》: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被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1685年3月21日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爱森纳赫的音乐世家,10岁时成为孤儿,随哥哥生活并学习演奏管风琴。历任魏玛宫廷乐长、莱比锡市托马斯教堂乐长等职务,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1750年7月28日逝世。 本书描述了巴赫从出生到辞世的一生,再现了他的成长历程,奋斗精神,音乐成就和家庭、社会、时代对他的影响。书中配有大量珍贵的图片,以及一些手稿和乐谱片段,既是一部音乐奇才的成长史,也是一部18世纪欧洲的风情史。 目录 《亨德尔画传》 引子 1.阁楼上的秘密 2.查豪老师 3.柏林之行 4.哈雷大学 5.马提松 6.《阿尔米披》 7.佛罗伦萨 8.罗马 9.从威尼斯到汉诺威 10.初到伦敦 11.《水上爵乐》 12.德国国之行 13.宁静的卡农斯 14.新宙上任 15.针锋相对 16.走向衰落 17.垂死挣扎 18.欲罢不能 19.两败俱伤 20.死而复生 21.重返战场 22.清唱剧 23.山穷水尽 24.柳暗花明 25.《弥赛亚》 26.都柏林 27.《参孙》 28.《弥赛亚》的复活 29.“雅各”改名“以色列” 30.慈善家亨德尔 31.“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 亨德尔年表 《巴赫画传》 引子 1.音乐家族 2.童年时代 3.奥尔德鲁夫 4.吕讷堡 5.魏玛 6.阿恩斯塔特 7.冲突 8.堂妹芭芭拉 9.米尔豪森 10.夹缝中间 11.重返魏玛 12.丰收的年代 13.误人宫廷斗争的漩涡 14.决斗 15.凶禁 16.寇顿 17.孩子们 18.爱妻之死 19.闭门羹 20.第二次结婚 21.去意已决 22.一波三折 23.恪尽职守的乐长 24.贫困 25.《马太受难曲》 26.格斯纳校长 27.磨难重重 28.从未成为时尚的巴赫过时了? 29.《音乐的奉献》 30.音乐逻辑的“百科全书”——《赋格的艺术》 31.上帝啊,如今我走向你的神坛 32.巴赫的复活 巴赫年表 试读章节 亨德尔画传 1.阁楼上的秘密 亨德尔生于德国中部萨克森的小城哈雷。巧合的是,他比德国另一位音乐大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早出生一个月;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二人的出生地相距很近,真可谓天生双璧、交相辉映。与出生于音乐世家的巴赫不同,亨德尔的家庭没有什么音乐氛围。他的父亲是宫廷外科医生兼理发师。据说当时的理发师普遍兼任外科医生,他们往往喜欢在门前挂上一个红蓝相间的招牌,红色表示动脉,蓝色表示静脉。现代社会,理发师和外科医生已经成为完全不同的两个职业了,但是这种红蓝相间的招牌却流传下来,现今的理发店多半都会挂一块红蓝相间的牌子。 亨德尔的父亲名叫格奥尔格·亨德尔,他本是一名药店学徒,后来老板死了,由于他勤奋好学,很受周围人们的尊敬,就连老板的遗孀也喜欢上了他。他们结了婚,他成了药店老板兼外科医生。这次婚姻使他有了六个孩子,可惜只有两个存活下来。 1682年,格奥尔格的妻子死了,由于职业的缘故,他得以认识桃斯特牧师34岁的女儿桃乐西亚·桃斯特。桃乐西亚是一个路德派基督徒,她对上帝极其虔诚,性情温柔,贤惠能干。1681年哈雷瘟疫流行,很多人都逃离哈雷,可是她却紧紧守护着她的家庭,一步也不肯离开。这次瘟疫把乔治的大儿子戈特弗里德带走了,却也把桃乐西亚带到了格奥尔格面前。她的贤淑品行深深地感染了格奥尔格,他斗胆向这位比他小28岁的女子求婚。1683年4月,格奥尔格和桃乐西亚举行了婚礼。第二年,他们生了第一个儿子,但是这个孩子生下不久便夭折了。1685年2月23日,他们又生下了第二个儿子。第二天,这个孩子被抱到圣母教堂受洗。格奥尔格和妻子给这孩子取名乔治·弗里德里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音乐家亨德尔二 老来得子,格奥尔格自然把这孩子当成掌上明珠,小亨德尔比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受到更多的宠爱和娇惯。父亲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当时的市民阶层普遍都有一种观念,认为让儿子学习法律,将来在法律界谋事,得个一官半职,这是一件非常体面的事。格奥尔格自然也不例外,他希望儿子能够超越自己,取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格奥尔格对儿子的前途设计得不错,怎奈亨德尔对他的期望不感兴趣。亨德尔从小就酷爱音乐,简直到了着迷的程度。这让格奥尔格感到忧虑。当时的欧洲都实行保护人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做一名音乐家是一个卑贱的职业,充其量算是个有一点特殊技艺的仆人,根本不能算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可是假若没有保护人,音乐家的生活将更惨,只能沦落到街边拉琴卖艺的地步,那简直就是乞丐了,还不如做仆人呢。为了使儿子的未来不被音乐断送掉,格奥尔格不准小亨德尔碰任何乐器。 偏偏小亨德尔喜欢音乐,父亲越严厉,他就越痴迷。趁父亲不在的时候,小亨德尔找来一架样子小巧、音调柔和的古钢琴,悄悄搬到屋顶上的阁楼里。深更半夜,当父亲睡熟的时候,他偷偷从床上爬了起来,上到阁楼去,借着月光悄悄练琴。一边练,一边在心里暗暗祷告,但愿不要把父亲吵醒! 说来也怪,格奥尔格睡得很熟,很少被儿子吵醒。 弹累了,小亨德尔再蹑手蹑脚溜下来,回到自己床上。临睡以前,他经常会想起《圣经·创世记》中的一则故事,说的是以色列人的始祖雅各有一天睡觉,梦见有一个人来和他摔跤,黎明时那人见胜不过雅各,就往雅各的大腿窝摸了一把,雅各的大腿窝就扭了。天亮后,雅各的腿果然瘸了,雅各才知道跟他摔跤的不是人,而是上帝。从此以后,他改名为“以色列”,而不再称为“雅各”。 这个故事让亨德尔疑问重重,为什么上帝摔跤还摔不过人?为什么上帝一摸雅各的大腿窝雅各就会瘸?他问母亲,母亲的回答却让他无法满意。 2.查豪老师 亨德尔8岁那年的一天,父亲要去萨克森一威森费尔斯公爵的宫廷参加礼拜。出发前,亨德尔央求父亲把他带上,那样他就可以见到在公爵身边当差的异母哥哥了。可是任他好说歹说,父亲就是不肯带他。亨德尔不甘心,眼看父亲的马车一溜烟跑了,亨德尔就在后面一路飞跑着追了过来。格奥尔格觉得心疼,赶紧停车,把气喘吁吁的儿子抱上车来,一直带到公爵那里。 礼拜刚一结束,小亨德尔迫不及待地坐到管风琴前弹奏了起来。他熟练的技巧很快引起了公爵的注意。公爵一边饶有兴味地听着,一边不住地夸赞着。在从小教堂回去的路上,公爵向身边一位侍从打听刚刚弹琴的是谁。那个侍从恰好是亨德尔的异母哥哥,他回答说是他的弟弟乔治。公爵把亨德尔叫到身边,向他详细询问了一些他学习音乐的情况,然后郑重其事地告诉格奥尔格:这孩子是个音乐奇才,千万不要浪费了,无论付出多么大的代价培养他,都是值得的! 公爵的这一建议激起了格奥尔格内心的波澜,说不定孩子学音乐和学法律并不冲突,音乐反而能给孩子的前途带来帮助呢。经过反复斟酌,格奥尔格决定采纳公爵的建议,让亨德尔接受正规的音乐训练。 亨德尔读初级中学时,格奥尔格把他送到他家附近一家路德派教堂的管风琴家和作曲家查豪手下,让他跟着查豪学习音乐。查豪的艺术造诣极高,为人也很和善友好,所有的学生都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而亨德尔也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查豪把自己所知道的毫无保留都教给了他。一开始,他注重教亨德尔基本的和声原理,之后又将重点转向作曲。为了使这位学生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拥有灿烂的前途,查豪特别注重培养亨德尔在音乐方面的品位。查豪收藏了很多关于意大利和德国音乐的资料,为了让小亨德尔在演奏和思考方面进步更快,他常常布置作业,让亨德尔抄录那些大师们的乐谱。这样一来,小亨德尔忙了起来,他比这个年龄的一般孩子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他的进步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查豪很为他的这个学生骄傲。小亨德尔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哈雷周边地区的很多人都是专门为听他的演奏而来的。作为出色的管风琴大师,查豪也很高兴,自己能有这样一个天赋过人的帮手,在他偶尔缺席的时候可以替他演奏。 而在作曲方面,亨德尔的进步也十分明显,他熟练地掌握了很多基本的作曲技巧。事实上,从9岁开始他就开始作曲了。他主要创作一些人声和乐器配合的教堂音乐,他的康塔塔(大合唱)《主啊,我是可怜的罪人》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亨德尔对自己的价值有了一个越来越清晰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不满足于现有的状况,他认为自己应该勇敢地去外面的世界,寻找一片可以任自己翱翔的天空。P7-10 序言 有人说,“音乐是上帝的语言”,那么,欣赏音乐则是一种同上帝对话的审美活动过程。美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审美趣味是不同的。高尔基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 欣赏音乐通常分为:官能的欣赏、感情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三个阶段。要运用官能、感情与理智三方面全面地欣赏一部作品就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1.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 一部作品,总是表现了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所以要比较深刻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就须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点。作曲家由于生活环境、文化素养、个人性格方面的差异,即使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创造同样的题材也会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莫扎特由于长年的畸形的演艺生涯,使他格外呼唤人性。因此,他的音乐清澈透明,富有表情。贝多芬一生磨难多多且处于社会的重大变革时期,所以他的音乐多具有史诗性特点,如《英雄》、《命运》、《合唱》等交响曲,他以充满强烈生命欲望的音符,用英雄胜利凯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生、对世界美好未来的向往。 2.掌握各民族音乐语言的特征 一切艺术创作都根植于民族。不同民族的音乐语言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作曲家在创作时运用各种各样的音乐语言,有的精练,有的夸张,有的细致入微,有的狂放不羁……俄国作曲家格林卡说:“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不过是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熟悉各民族的音乐语言,对于把握音乐的风格及写作特点是至关重要的。 3.注意作品的标题 器乐作品有“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之分,欣赏标题音乐必须了解作品的标题内容,如《田园》交响曲,贝多芬称它为:“对农村生活的回忆。”贝多芬用标题注解了这部作品的主旨: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用它那优美动听、如泣如诉的音乐语言讲述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爱情悲剧。 “非标题音乐”在欧洲叫“纯音乐”,这种音乐的标题本身,没有体现出标题属性,如《G大调奏鸣曲》。也就是说,标题中的文字没有说明音乐将要表达的内容、形象及情感特征。标题音乐对于一般欣赏者来说,是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因为在欣赏音乐之前标题已明示了音乐将要表达什么,标题本身起到了一种导航性作用。这类音乐最大的弱点是它事先给了你一个框架,有了这种约束是无法展开你的思维与想象,去领略另外一个世界的东西的。而非标题音乐则不然,因为标题本身没有说明音乐将要表达什么,加上音乐形象与音乐语言本身的不确定性因素,使音乐的表达始终处于一个是与不是之间的审美流程当中。怎样捕捉音乐形象,怎样体味音乐情感,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创造性地欣赏这类音乐作品,需要一个长期的音乐积累过程才能获得。 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是字母,二是数字,三是音符。” 果戈理说:“对世界上三个美丽的女皇,怎样来比较呢?感性的迷人的雕塑使人陶醉,绘画引起静谧的欢乐和幻想,音乐则引起灵魂的激情和骚动。” 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 贝多芬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音乐已经响起…… 让我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用美的心灵与上帝对话吧! 为帮助音乐爱好者丰富音乐知识,开阔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欣赏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思想情操,由张律和王海峰先生合作编写了这本《生命的旋律——亨德尔、巴赫画传》。 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是一种终生性的、广泛的、社会性的最为普及可行的教育形式,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式。音乐欣赏的目的不在于单纯的“欣赏”,而是通过“欣赏”活动的进行,使欣赏者从直观的感知发展到情感的认同,最终达到价值的判断。 基于上述目的和认识,本书以两位世界著名音乐家为叙述对象,以时间、地点、人物的空间转移为序,用尽可能生动的笔触,尽可能丰富的史料,对这些世界著名音乐家的家庭教养、性格特点、爱情婚姻、人生道路以及所产生的伟大作品的历史时代、思想内涵、艺术构思等方面,作一些欣赏性的剖析。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让读者从中了解到音乐进程以及音乐家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的变化,从而为读者正确欣赏和理解音乐家的作品,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起到引导、启发和辅助的作用。 本书立足于通俗性和趣味性相结合,语言上追求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行文上注意艺术性与真实性的统一,力求体现知识广度与深度的结合,对于高等院校的音乐学习者以及广大的音乐爱好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资料与读物。 最后用斯特拉文斯基的一句话与读者朋友们共勉:“音乐欣赏的困难一般在于人们对音乐总是怀有过多的尊敬,应当让他们热爱音乐!” 马东风 2008年11月5日 书评(媒体评论) 亨德尔是我们所有人的伟大的老师。——海顿 亨德尔是最伟大的作曲家,我愿意将我的头颅献于他的墓前。——贝多芬 亨德尔是无法估量的。——门德尔松 巴赫就是巴赫,就像上帝就是上帝一样。——柏辽兹 音乐归功于巴赫的东西,就像宗教归功于创教者的一样多。——舒曼 巴赫是一切时代的音乐中最伟大的奇迹。——瓦格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