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儿童文学写的是一个动物小天地的虚构故事。在这部书里,正如我们这个大千世界一样,也存在着追求和平、安全保障和相互尊重的渴望。森林鼠小莫登说过这样一段话:这里的森林多么美好,如果大家都是朋友,大的会帮助小的,小的会帮助大的,因为有时小动物恰恰能办到那些大动物办不到的事。
本书为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哈克坡地森林/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挪威)托比扬·埃格纳 |
出版社 |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部儿童文学写的是一个动物小天地的虚构故事。在这部书里,正如我们这个大千世界一样,也存在着追求和平、安全保障和相互尊重的渴望。森林鼠小莫登说过这样一段话:这里的森林多么美好,如果大家都是朋友,大的会帮助小的,小的会帮助大的,因为有时小动物恰恰能办到那些大动物办不到的事。 本书为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之一。 内容推荐 《哈克坡地森林》写的是一个动物小天地的虚构故事,它在许多方面令人想起了我们自身的这个大千世界。爬树鼠、莫登、熊爸爸、米克尔以及森林里的所有动物并非普通的动物,他们都是借用了动物和人的一些举止习性所想象出来的形象。他们有着动物的名字和外壳,却也穿衣服,也竖起身来用两条腿走路、居住在房屋里,他们的言谈举止、思想行为莫不令人想起我们人类——在《哈克坡地森林》一书里,正如我们这个大千世界一样,也存在着追求和平、安全保障和相互尊重的渴望。森林鼠小莫登说过这样一段话:这里的森林多么美好,如果大家都是朋友,大的会帮助小的,小的会帮助大的,因为有时小动物恰恰能办到那些大动物办不到的事。莫登这番话说得好,一只小老鼠说出了至理名言。 目录 哈克坡地森林 第1章 森林鼠莫登和他的好朋友 第2章 爬树鼠和小鸟 第3章 面包师小兔兔和面包师徒弟 第4章 爬树鼠抓小偷 第5章 爬树鼠帮松鼠照看孩子 第6章 森林鼠奶奶来探望 第7章 走进熊的家里 第8章 全体动物出席森林大会 第9章 米克尔偷火腿 第10章 小熊、松鼠娃娃、还有猎人们 第11章 小熊被关在地窖里 第12章 米克尔的好主意 蛀虫兄弟 第1章 快乐的日子 第2章 两天以后 第3章 在牙科医生那里 第4章 那天晚上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森林鼠莫登和他的好朋友 森林鼠小莫登是我们哈克坡地森林里的最小的朋友们里的最小的一个。他只是一只小小的森林鼠——就这么一丁点大——他真的不大。不过莫登却是一只优秀而勤快的好老鼠,什么事情他都靠自己奋斗,让别人安生太平。 “哎,是呀,只要人人都像我,”莫登想,“可惜他们不是这样。狐狸是最坏的一个。他鬼鬼祟祟地在森林里走来走去,除了想吃掉所有比他自己小的动物以外,就没有别的心思了。呀呀呸!” 砰,砰!——这会儿,有人敲门了。 “谁呀?”莫登问道。 “是我呀。”爬树鼠回答道,并往里面看。 “哦,是你呀。” “是呀,”爬树鼠说,“我坐在我自己的家里,我想,我的好朋友莫登谅必也在他自己的家里坐着,我想,他一定会觉得孤零零地闷坐在家里没一点劲儿。我要到莫登那儿去,让他高兴高兴,把我为他写的新歌唱给他听一听,我就是这么想来着。” “这太好了。”莫登说道。 “是真的?”爬树鼠说。“不过,为什么你方才在呀呀呸呢?”他问道。 “我没有呀呀呸呀。”莫登回答道。 “你说了,你说了,”爬树鼠说,“就在我敲门的时候,你就说了一声呀呀呸啦。” “哦,你说的是这个呸呀。不错,我呸了一下,这是因为我当时正站在那里想起了狐狸米克尔呢。” “哦,那我就明白了你为啥要呸啦。” “那就好。”莫登说道。 “那么……”爬树鼠说。 “什么呀?”莫登问道。 “我等着你问我点事呐。” “比方说,问什么事儿呀?” “我想你会问我肯不肯让你听听我写的新歌。” “这正是我想要问你的。”莫登有礼貌地说道。 “这首新歌好听着呢,”爬树鼠说,“这是一首歌唱我自己的歌。” 爬树鼠拿出吉他来,用带子挂在脖子上,边弹边唱了起来: 爬树鼠的歌 从前有一只老鼠, 这个老鼠就是我, 世界上没有哪只老鼠 像我那样出色。 我歪戴着帽子。 饿着肚子 整天到处闲逛, 当我唱起歌来 就不觉得肚子空落落, 我只要唱起—— 一骨碌你就摔个大马趴! 别人摘好硬壳干果 储存在自己屋里, 可是我宁肯闲着 就当一只小懒鼠。 我有那么多朋友 住在森林田野和荒地里, 所有我认识的人 他们一定会帮我个忙 只要我唱起—— 一骨碌你就摔个大马趴! 每当我被请去做客吃饭 我会高声欢呼“好哇”, 因为我就喜欢吃, 还爱唱歌和玩得开心。 生活是多么美好 要多多快乐逍遥。 别人去忙碌劳累吧, 那却不是我想干的活—— 一骨碌你就摔个大马趴! “你觉得这首歌怎么样?”爬树鼠骄傲地问道。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莫登说道。 “这首歌非常逗趣。”爬树鼠说道。 “这首歌确实逗趣,”莫登说,“但是这不是一首发人深思的歌,它不会叫人想到:趁着今天我们还是勤快能干的小伙,赶紧去采摘储存许多硬壳干果。” “确实不是,”爬树鼠说,“也不应该是这样的歌。我的这首歌是一首欢聚畅饮的酒歌,它让人去这样想:趁着今天我们还是快乐的小伙子,及时欢歌找乐子,开怀大吃很多硬壳干果子。这首歌就是这样的意思。至于采摘储存硬壳干果嘛——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其实你倒真应该写一首好听的采摘储存硬壳干果的歌。这类歌会更有益处的。”莫登说。 “对这有益处,对那有益处,有的真有点——有的却没有。”爬树鼠说,他把对此事的心里话都说了出来。“话又说回来,因为你是我的好朋友,所以我很愿意为你写一首采摘硬壳干果的歌。” “那太好了。”莫登说。 “对呀,”爬树鼠说,“这应该是一首真正的干活时唱的歌,不过,这只是一首给你唱的歌,不是给我唱的。” “好吧。”莫登说道。 爬树鼠开始创作,不一会儿,他的歌写出来了。 “你要听听吗?”他问道。 “好呀,谢谢。”莫登说道。 采摘硬壳干果的歌 我采摘硬壳干果 从清早忙到天黑, 十五个给我阿姨 二十个留给我自己。 我吃掉八个, 剩下十二个, 我拿去给小兔兔 换回来一块蛋糕。 “好,这是一首好歌,”莫登说,“而且不早不晚时间刚合适,”他说,“因为每个星期六我都到面包师哈莱普斯那里去换蛋糕的。” “这我知道,”爬树鼠说道,“当我方才发现今天是星期六的时候,我自己就想到了:现在可怜的森林鼠莫登一定是独自面对大蛋糕在发愣。我显然必须到莫登那里去帮他一个忙。” 莫登非常高兴他的朋友那么乐于助人,他走到角柜那儿拿出蛋糕,这是一个大圆蛋糕,上面有硬壳干果碎粒和蓝莓果酱。 “哦!”爬树鼠一看见蛋糕就说。“我今天来同你作伴真使我有极大的惊喜!”他说道。 莫登本来想把这块蛋糕像他习惯所做的那样,切成许多小块。但是,爬树鼠觉得用不着多此一举。 “是呀,是呀,”莫登说道,“说不定是多此一举。” “我们把它掰成两半,我们,”爬树鼠说道,“一份大的,一份不那么大。我吃大的,你尝小的。”——莫登这样做了。 他们一边吃蛋糕,品尝美味,一边在一起谈论在森林里发生的一件件事情。 “我今天碰见松鼠延生,”莫登说,“他很恼火。他告诉我说,他的地窖里几乎每天晚上都有小偷来,偷走他为全家冬天储存的硬壳干果。” “哦,是吗,他这么说的呀?”爬树鼠说。 “他急于想知道这个小偷到底是谁吧?”莫登说道。 “是呀,你能猜得出来谁会是这个小偷吗?”爬树鼠说。 “不知道,”莫登说,“不过,松鼠延生说——如果他能抓住这个偷东西的小偷,那可不会轻饶啦。” “是吗,他这么说的吗?”爬树鼠一边问一边往嘴里塞了一大块蛋糕。“那么你在你的地窖里有很多硬壳干果吗?”他问道。 “我有一些,但是还不够吃。”莫登说道。 “我也不够吃。”爬树鼠说。 “那么你有多少呢?”莫登问道。 “一点也没有。”爬树鼠利勒曼回答道。 “你呀,真有意思,爬树鼠利勒曼,”莫登说道,“你这家伙真是少见,总不肯劳动,啥活都不干。你不采摘硬壳干果和松果——你从不想想明天怎么过日子,而且还一直高高兴兴的。” “我弹琴唱歌。”爬树鼠说道。 “人是不能靠这生活的。”莫登说。 “也不会因此而死掉呀。”爬树鼠说。 “那么你从不感到饥饿?” “当然感到饿了。每一天都饿得要命。” “那么你吃的东西哪儿来呢?”莫登问道。 “这个嘛,”爬树鼠说道,“有时候这样弄来点,有时候那样弄采点。” “什么这样那样的?”莫登问道。 “这只有爬树鼠利勒曼肚里明白啦,”爬树鼠擦擦嘴巴说道。“非常感谢你今天的蛋糕,”他说,“现在我得回家睡觉去喽,因为这会儿我吃撑了再也吃不下更多的了。” “也没有更多的了。”莫登说。 “这我知道。”爬树鼠说。 莫登看着空空的蛋糕盘,他突然感到有点害怕,因为他想起了一件事。“我忘掉了,”他说,“星期天我的祖母要来看望我。” “那你是因为这个就感到害怕啦?”爬树鼠问道。 “是的,”莫登说,“我们把整只蛋糕都给吃光了。” “是不是你的祖母特爱吃蛋糕呀?” “这是她喜欢吃的好东西。”莫登说。 “那么我们把蛋糕全吃光了那倒真是糟糕透啦,”爬树鼠利勒曼说。“不过,办法总会想得出来的。”他说。 他又表示了一番感谢,然后就走回家去睡觉了。他在穿过森林的时候,唱起了他自己作的一首短短的《乐师的歌》。 乐师的歌 这里走来了爬树鼠利勒曼, 一只会唱歌和弹琴的老鼠, 一个真正的歌手和乐师。 这是爬树鼠利勒曼。 特——拉——拉——拉——拉,特——拉——拉——拉——拉。 特——拉——拉——拉——拉,特——拉——拉——拉——拉。 P3-12 序言 生命需要力量、美丽与灯火 今日世界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新媒体文化——互联网、电子邮件、电视、电影、博客、播客、手机、音像、网络游戏、数码照片等,虽然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方便,但阅读却依然显得重要。时光雕刻经典,阅读塑造人生。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宽人生的宽度,尤其是经典文学的阅读。 人们需要文学,如同在生存中需要新鲜的空气和清澈的甘泉。我们相信文学的力量与美丽,如同我们相信头顸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德国当代哲学家海德格尔这样描述文学的美丽:文学是这样一种景观,它在大地与天空之间创造了崭新的诗意的世界,创造了诗意生存的生命。中国文学家鲁迅对文学的理解更为透彻,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文学是国民精神前进的灯火。是的,文学正是给我们生命以力量和美丽的瑰宝,是永远照耀我们精神领空的灯火。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需要力量、美丽与灯火,在于人类的本真生存方式总是要寻求诗意的栖居。 《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以下简称《典藏书系》)正是守望我们精神生命诗意栖居的绿洲与灯火。《典藏书系》邀请了国际儿童文学界顶级专家学者,以及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等组织的负责人,共同来选择、推荐、鉴别世界各地的一流儿童文学精品;同时又由国内资深翻译专家,共同来翻译、鉴赏、导读世界各地的一流儿童文学力作。我们试图以有别于其他外国儿童文学译介丛书的新格局、新品质、新体例,为广大少年儿童和读者朋友提供一个走进世界儿童文学经典的全新视野。 根据新世纪全球儿童文学的发展走向与阅读趋势,《典藏书系》首先关注那些获得过国际性儿童文学大奖的作品,这包括国际安徒生奖、纽伯瑞奖、卡耐基奖等。国际大奖是一个重要的评价尺度,是界定作品质量的一种跨文化国际认同。同时,《典藏书系》也将目光对准时代性、先锋性、可读性很强的“现代经典”。当然,《典藏书系》自然也将收入那些历久弥新的传统经典。我们希望,通过国际大奖、现代经典、传统经典的有机整合,真正呈现出一个具有经典性、丰富性、包容性、时代性的全球儿童文学大格局、大视野,在充分享受包括小说、童话、诗歌、散文、幻想文学等不同体裁,博爱、成长、自然、幻想等不同艺术母题,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不同流派,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等不同语种译本的深度阅读体验中,寻找到契合本心的诗意栖居,实现与世界儿童文学大师们跨越时空的心灵际会,鼓舞精神生命昂立向上。在这个意义上,提供经典,解析经典,建立自己的经典体系是我们最大的愿景。 童心总是相通的,儿童文学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文学。儿童文学的终极目标在于为人类打下良好的人性基础。文学的力量与美丽是滋润亿万少年儿童精神生命的甘露,是导引人性向善、生命向上的灯火。愿这套集中了全球儿童文学大师们的智慧和心血,集中了把最美的东西奉献给下一代的人类美好愿景的书系,带给亿万少年儿童和读者朋友阅读的乐趣、情趣与理趣,愿你们的青春和生命更加美丽,更有力量。 《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顾问委员会 2007年9月18日 后记 阅读指导——关于托比扬·埃格纳和《哈克坡地森林》 托比扬·埃格纳(1912—1990)是挪威20世纪最著名也是最受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家。他共写了33本儿童文学读物。由于在儿童文学方面“作出了殊可嘉奖的文化贡献”,他于1972年被挪威国王授予圣·奥拉夫勋章。 埃格纳出生在奥斯陆附近的农民家里。他们家是一个热爱文学和音乐的家庭。几乎每天晚饭后全家人都聚在一起或讲故事,或演奏音乐,他父亲和大哥拉小提琴,他和姐姐弹钢琴。后来他父亲进城在奥斯陆开亍一家店铺,他和玩伴们就在店铺后院的车棚里演出戏剧杂耍,19岁时公开演出夏季杂耍,首场观众达2000人。 埃格纳从小酷爱文学艺术并且擅长作曲。上的是美术学院,当过广告设计师,所以他可以说是个文艺多面手,搞创作、演戏剧、绘图画和吹拉弹唱门门都精通。他的儿童读物大多是他自己画插图,并且改编成舞台剧演出,而他的儿童剧都是他自编自导自己参加演出,并且配有他自己作词谱曲的儿童音乐。因此在挪威和全世界有三类埃格纳作品:埃格纳儿童读物、埃格纳儿童剧还有埃格纳童谣儿歌,后两类出版有唱片和光盘。他的作品大部分已拍成电影或电视剧。 埃格纳一生之中办了一件大事,遇到一场意外和抱有一桩遗憾。 一件大事:他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主持了挪威国家广播电台的《儿童一小时》节目,他为这个节目撰写和朗诵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蛀虫兄弟》、《哈克坡地森林》和《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等名篇开始都是电台儿童节目,广播后受到挪威全国少年儿童的热烈追捧才出书的。挪威现在的爷爷奶奶们常常骄傲地告诉他们的儿孙:自己是听埃格纳的儿童节目长大的。 一场意外:埃格纳花费了25年心血编成了一套从小学一年级到九年级的语文课本,共16本。新编语文课本文字浅显,语句顺畅,还朗朗上口。1972年第16本刚刚出齐,全套的埃格纳新编课本早已被收藏家抢购一空。那一年因为新课本脱销,国家于是只好仍暂时沿用旧课本。他编的那套课本一用就长达22年(1972一1994)。 一桩遗憾:1990年4月挪威决定在国家动物园里建造一座豆蔻镇,镇上共有33幢由埃格纳亲自设计和制作模型的小房屋,式样各异,这些童话般的房屋同普通住宅尺寸一样大小,33幢代表着他写的33部儿童读物。埃格纳出席了盛大而隆重的奠基典礼,可惜却来不及亲眼见到建成后的豆蔻镇,就在那一年的圣诞节前夜离世了。这位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在78岁时永远告别了挪威和世界小读者们,但是他的无穷智慧和欢乐却永远留在世界各地千百万儿童的心里。 埃格纳的作品极其吸引挪威和全世界儿童,并深得他们的喜爱。它们具有强烈的童趣,不但语言生动活泼,而且场面往往是载歌载舞的,所以他的作品大多改编成了音乐剧。1967年挪威国家大剧院首演了《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从此以后他的儿童音乐剧一直是国家大剧院的保留剧目和每年秋季公演的首场剧目。1988年前后《蛀虫兄弟》、《哈克坡地森林》和《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都拍摄成电影。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他的作品除了获得挪威和国际大奖外还曾一连三次(1975、1977、1982)获得表彰重大音乐成就的国际斯贝尔曼大奖。他的作品已经翻译成许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和演出。 埃格纳儿童读物的一大特色是打破了大自然的局限,写出了人和动物、食肉猛兽和小动物在一起共同过上和谐美好生活的场景,预示出世界上善良必定克服邪恶的光明前景。他作品的主题大多表现为寻找智慧、追求和谐、主持公道和为他人谋快乐。他的真诚和坦率给所有人,不管大人还是孩子,带来了真善关的享受和由衷的喜悦。埃格纳在作品里塑造出了4个惹人喜爱得不得了的儿童形象:赫伊阿岛上的奥拉奥拉、克拉蒂科拉特,还有一对伙伴特罗斯和卡里。奥拉奥拉是个热爱知识勤学好问的孩子,他学习刻苦用功却不是只会硬啃书本的书呆子:克拉蒂科拉特是好胜心特强的小淘气包;特罗斯和卡里却是一对滑稽可笑常常闯祸的大活宝。他们每人(或两人)拥有自己的系列读物,都希望能在今后的日子里有机会同我国的小读者们见面。 不过眼下先同我国小读者们见面的是埃格纳另外三部主要作品。《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里主持公道的巴斯蒂安警长是他比照着一位笑眯眯的凸着啤酒肚的丹麦老爷爷的形象写成的。那位老爷爷警长常常高声喊出:“这是豆蔻镇的法律!全世界许多人都念到过豆蔻镇的法律。”可是有谁亲眼见到过这部法律呢?《哈克坡地森林》是一部动物拟人化的作品。许多人都说哈克坡地是动物世界里的联合国,可是那幢插满了各国国旗的联合国大厦是不是人类世界里的哈克坡地呢? 《蛀虫兄弟》里的那一对难兄难弟干了不少坏事真叫人生气,可是今天的挪威小朋友会神气地说道:“卡里乌斯和巴克托斯不在我的嘴巴里,因为我天天刷牙。”还会问一句:“你刷牙了没有呢?” 这三个问号一直回荡在世界各地千百万小读者的心里,所以埃格纳被称为“挪威的安徒生”。 书评(媒体评论) 《哈克坡地森林》有着欧洲童话特有的优雅和从容,人们都说哈克坡地是动物世界的联合国。那么人类世界里呢?那座插满各国国旗的联合国大厦是不是人类世界里的哈克坡地呢? ——陆梅(《文学报》编辑) 哈克坡地的弱者团结起来拧成了一股绳,众志成城就有了对抗坏人的力量。狐狸米克尔本性也不坏,它与之斗争的只是自己的自然属性而已。 ——龚旭东(青年评论家) 卡里乌斯和巴克托斯这两个小坏蛋干下的坏事真不少!到头来,这一对难兄难弟只能漂洋过海,远走他乡了,卡里乌斯和巴克托斯不在我的嘴巴里,在你的嘴巴里吗? ——张立昆(某小学二年级学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