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长处在哪里(如何引导叛逆青少年走出困境)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加)迈克·安戈尔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迈克·安戈尔编著的《我的长处在哪里:如何引导“叛逆”青少年走出困境》主要是针对边缘青少年(高风险、高危、困境青少年是学术界对他们的一种统称)的,书中详细分析了各种边缘青少年的故事,以及作为照顾者(家长、社区工作者、教育者、管教人员)应该怎么做。本书的特色在于不同于传统的教育人员把这些孩子打上坏孩子的标签,而是从发现这些孩子优势的视角,把这些问题孩子按照其应该生活的方式形象地比喻为无好坏标准的“熊猫”“变色龙”“美洲豹”这三种应对问题和生存的模式,熊猫是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应对问题,变色龙靠不断改变自己来适应这个世界,而美洲豹以改变周边的环境来应对这个世界。每种方式没有好坏之分,但是都有它的优势,比如熊猫会更有毅力并专注,变色龙虽然无定性但是灵活、机智,美洲豹通过控制和改变别人来满足自己,尽管专横、暴力,但是自信、有领导才能、勇敢。

内容推荐

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师、教师、社区青少年工作者和父母投身于预防青少年个体和校园悲剧的发生。成功的关键在于:成年人对青少年经历的深刻尊重。《我的长处在哪里:如何引导“叛逆”青少年走出困境》作者迈克·安戈尔提出了一个新颖、乐观的解读视角,透过青少年“不良”行为的表层挖掘他们应对生活挑战的特有方式。《我的长处在哪里:如何引导“叛逆”青少年走出困境》中还提供了一些应用性工具,用于解释、揭示掩盖在问题下面的能力,并提炼为具体、有效的工作程序,帮助青少年建构积极的自我认同,形成可行的行动计划。例如:青少年出现吸毒、暴力、违纪和乱性等问题行为的六个阶段;设立专门一章讨论青少年欺凌现象;例举丰富案例,介绍了叙事治疗的基本方法;提供了一份“抗逆青少年能力清单”,用于评估抗逆力与自我认同的水平。

目录

前言

鸣谢

第一章 生存与发展

 青少年的诸多生存之道

 三种生存策略,三种身份

 权力和自我定义

 作为干预手段的替代

 叙事干预

 具有权力感的替代物

第二章 三种身份:熊猫、变色龙和美洲豹

 固定不变的熊猫

 不确定的变色龙

 要求严格的美洲豹

 钉子和孔

第三章 培育抗逆力的六种策略

 六种策略概述

 获得抗逆力的途径:常规行为和非常规行为

 策略一倾听他们的心声

第四章 从了解真相到采取行动——策略二至策略五的实施

 策略二帮助青少年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他们的行为

 策略三创造机会满足青少年的需求

 策略四 以青少年能接受、受尊重的方式和

 他们交谈

 策略五发现最重要的不同

第五章 关于青少年抗逆力的多种表现

 策略六替代,而不是压制

 替代药物依赖

 其他冒险行为的替代

 抗逆力的多种表达

第六章 一种看待欺负的新视角

 以欺负来成功应对:杰克

 欺负和三种身份

 为适应提供机会

 欺负者的替代行为

 受害者的替代行为

第七章 评估抗逆力

 青少年优势抗逆力鉴定表

 公平评价

第八章 对青少年优势抗逆力鉴定表结果的解释

 熊猫的努力

 变色龙得分

 美洲豹赢了

 用结果证明我们的努力

结语:改变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作者致谢

后记

试读章节

克里斯汀

十四岁的克里斯汀绝大多数时间都住在宿舍。这不是她选择的,但她却忍受着,因为她知道住在家里会更糟:没有食物,酗酒的母亲,有虐待倾向的父亲,传闻说他卷进了最近一连串的中心商场盗窃事件中。克里斯汀尝试着适应这一切来生存。她勉强可以算作变色龙一族,扮演变幻莫测、蔑视老师、难以接触的少女让她感觉更舒服。但她知道她也需要帮助,她不想重蹈母亲的覆辙。但麻烦的是,她不知道该怎样以其他的方式生活。

我们的相遇是通过她的指导顾问的转介。克里斯汀需要更多的帮助,而不是由一个手边有1500个孩子的案件数量的人来管理。这不太像话,要不然她的指导顾问可能会更好地帮克里斯汀寻找新的有权力感的身份。最终我们一起合作,指导顾问只要能够,就一定要参加我们的会议。

大多数日子,克里斯汀放学后都会在家附近的街道上游荡。那个地方离宿舍有十个街区,地处一个中产阶级郊区的边缘。克里斯汀更喜欢她以前的学校、以前的朋友和以前的生活方式,尽管这会让她处于更大的风险之中。她已经染上了一种传染性性病,并且认为自己怀孕了。因为和其他女生斗殴而双眼乌青。她会抽烟。在她以前住的地方巡查的警察知道她的名字,这一点让克里斯汀感到骄傲。

克里斯汀告诉我她在那些街道上感到很舒服,生活也是可预知的。她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在逐渐变冷变黑的傍晚找到一个地方待着。

学校打断了她一天的生活。她解释说,她去上学的原因是她必须去,否则她就不能住在宿舍里。另外的选择是去心理健康治疗中心,但那里有更加严格的住宿安排。她把它称为“少管所”。  然而,令我吃惊的是,克里斯汀一直都去上学。尽管她经常被留在学校、几乎不做家庭作业,并且几乎没有一周不翘一两节课,但她仍然来上课。她说她喜欢教社会研究的班主任。当我问她为什么生活中有那么多困难还坚持上学时,她咕哝着说:“我不知道。”但随后,她态度好了一些。

我试着再问:“在学校发生的什么事情是和你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不一样的?”这次她给了我答案。

“当我不在的时候麦克纳什先生能注意到,就像他一直在看着我一样。没有其他人会发现,真的。即便是在宿舍里,也只有规章制度。”

关于麦克纳什先生的话题也帮助了我们的谈话。社会研究这门课吸引了克里斯汀这个喜欢站在临时演讲台上和所有人争论事情究竟怎样发生的小女孩。她并不对自己的生活感到羞耻,尽管她并不怎么知道该如何改变现状。

“有时候我必须帮老师处理一些麻烦。他不是本地人,也许来自乌克兰或是乌克兰周围的地方,所以他不是特别了解这些学生。并且班上的其他学生经常捉弄他,但是至少他对自身的状况不是那么在意。我并不给他找麻烦。但是如果他认为我们只会吸大麻,或是我们没有一个是性活跃的人,或是其他类似的事情,我们就会说:‘听着,事情是这样的。’然后他就会耐心听我们说。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做过。”

更重要的是,在克里斯汀尝试社会活动家的新身份时,麦克纳什先生会倾听,并且给她的监护人传输现今青少年的现实状况。麦克纳什先生给她发言的机会,给她扮演专家的角色,而不是问题孩子的角色。

克里斯汀的指导顾问在几次辅导后和我们碰头。我们谈论了很多关于克里斯汀和麦克纳什先生相处的时光。之前并没有人知道她有多喜欢他。这帮助我们改变对克里斯汀的教导计划。然而校方曾一直威胁克里斯汀要永久中止她在本校的学习,并且把她送到一所收容破坏性青少年的特殊学校。而这一线希望鼓励了校方,他们愿意延长克里斯汀在学校学习的时间。

正如听到的那般不可思议,克里斯汀被邀请去参加一个为来自她所在社区的孩子提供的辅导项目。只要事情意味着脱离她七年级的学习时间,克里斯汀就很高兴去参与,并且展示她和比她小的孩子相处的天然才能。当我问她为什么这么擅长于辅导孩子,她说,“毕竟,我有两个弟弟”。

非凡的平凡之处

更重要的是,在克里斯汀的允许下,我们和麦克纳什先生进行了谈话。他是一个安静的人,当听到克里斯汀是如此投人于他的课时,他非常震惊。他感觉和她相处时并没有做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他所知道的她,仅仅是一个有点“厚脸皮和直率”、上课出席率很低的女孩。他喜欢她并且知道她喜欢他教的那门课,但是除那之外,她留给他的印象,并不像他留给她的那么深。

青少年在最不可能的地方转移他们的需求、发现他们所必需的东西,这种方式让我们觉得很奇怪。我们邀请克里斯汀的老师和她就她在课堂的参与情况进行讨论。他邀请她协助一个他正酝酿开始的社区食物银行项目。惹人注意的是,克里斯汀接受了这个邀请。

P12-15

序言

在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港的《每日新闻》的头版头条写着:“失败者”在亚伯达学校杀了一个人(1999),并宣称这与美国科罗拉多州波尔德的哥伦比亚枪击案仅数天之隔。在听说了哥伦比亚枪击案之后,我就跟朋友和家人说过,这只是时间问题,类似的案件还会发生。

不幸的是,我错了。发生的不是一起,而是许多类似的案件。并且,学校和其他公共机构收到数以千计的恐吓,这些恐吓来自于那些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东西会失去且通过暴力行为可以获得一切的青少年。正是标题中那个黑体的“失败者”让这一切的发生变得不可避免。

由于大众传媒的神奇,可以向远在哥伦比亚几千英里之外的男孩展示如果他想要立马成名,他可以做些什么。其实是我们给他提供了剧本。面临身份的戏剧性转变却几乎没有多余的选择,在这样的世界里,这个失败者找到了一种方式来摆脱被羞辱和被排斥的人生。如果他曾经找到一个由同样被剥夺权利的青少年组成的群体,他们曾以另外一些方式来反抗差辱和排斥,这个失败者是否已经借助该群体的地位来维护自己低落的自我形象?难道就没有暴力和谋杀的替代行为了吗?

当然,我们可以谴责他的家人、老师放任他被欺负而不管他。或者如果我们来自不同的政治派别,我们可以争辩说如果我们对那些年轻的罪犯处以更严厉的惩罚的话,他就不会犯下罪行了。我们可以谈论枪支管制的问题,推测我们曾经怎样让一个年龄这样小、心智不成熟的男孩拥有枪支。但问题的本质在于,没有一个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反思能够解决孩子们面临的问题。事情的真相是,在此前,这个男孩可能成为一个失败者的时候,他便拥有了一个更有权力感的身份,一半是因为他自己的设计,一半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学龄儿童成为“谋杀者”给了他可以借助的身份和地位。

这本书就是关于如何避免这些大大小小的悲剧的著作。年轻人不必通过暴力行为或是其他社会不接受的方式来应对他们的问题。在过去的这些年,青少年和他们的家人已经向我展示,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帮助他们找到他人认可的健康的和具有权力感的身份时,他们会生存得很好。这种方式为“问题”青少年带来了希望,不管他们是表现得很暴力还是刚刚开始让老师和监护者担心。精神病理学和不良行为的青年人都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以及作为适应策略的一些应对方式,不管他们的行为在那个时候看起来会有多不合理。这本书打算作为路标,为那些从有麻烦的孩子中发现的危险的、违法的、失常的和失序的行为作出标识。本书将告诉人们,诸如父母和其他成年人之类的教育者在青少年的生活中仍然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更重要的是,青少年想要并且需要成人对他们的支持。

如何使用这本书

这本书会使你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看待青少年。它以对问题青少年的讨论开始,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方式,把青少年划分为三类:熊猫、变色龙和美洲豹。这三种“标签”是青少年和我共同发现的用来描述年轻人应对问题和生存的行为模式。熊猫固定于一种模式,变色龙适应它们所身处的环境,而美洲豹则改变周围的环境。前两章将会分享很多关于这些青少年的故事,包括我自己在青少年时候的经历,目的在于展示青少年如何应用应对策略来培育和保持抗逆力。第三章到第五章提供了六种策略,这些策略是我在给问题青少年以及他们的老师和家人做咨询工作时用到的。每种策略都建立在青少年作为熊猫、变色龙和美洲豹所展现出来的优势基础上,对于青少年所表现出的问题行为,鼓励一种更加积极和个性化的理解。对于那些正在寻求必要的工具来帮助所监护青少年的教育者和监护者而言,这些章节中也有很多此方面的内容。

第六章把这些策略运用于有欺负行为的青少年,这里将讨论一些问题。然而,像其他形式的暴力行为一样,欺负行为是我们一直努力在社区和学校中解决的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将欺负者看做是熊猫、变色龙和美洲豹三类并且运用六种干预策略,将会把前面章节中阐述的观点融合进优势视角干预的综合模型中。

第七章和第八章为问题孩子的教育者和监护人提供了一个简短的测量工具:青少年优势抗逆力鉴定表。这个测量工具不是为了给青少年个人贴上具有抗逆力或没有抗逆力的标签;相反地,这个测量工具是一个测量指标清单,当我们考虑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更具有抗逆力时,我们可以使用它。在介绍完鉴定表之后的讨论中,我强调了这种必要性:在缺乏健康发展资源的背景下,即使是问题行为也将被视为是抗逆力的信号。鉴定表上的得分帮助我们理解青少年谋求生存的独特方式。

和年轻人的合作

这本书里的观点没有一个是我的独创。我所接触到的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成员是我最好的老师。理应如此。除了仔细聆听他们的故事,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理解青少年寻找健康和有权力感的身份这么复杂的事情?

作为成人,我们很容易做出这样的假设:我们感知的世界就是世界的原貌,其实它是随时变化的。那些和我分享人生故事的青少年和帮助我理清思路的同事在我总结提炼青少年面临困境时如何生存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本书是人们相互协商的关于抗逆力的书。它不仅仅是一份帮助孩子的清单,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尽管我使用了青少年自己帮我创造出来的标签,但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把青少年分为几大类,然后再贴上一些我们认为恰当的标签。我的希望是通过运用我讨论的这六种策略,其他人可以听到同样的有力量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是我有幸与青年分享获得的。

特别说明: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

为了保护所有我有幸为他们提供咨询的人的隐私,读者必须知道我在书里分享的故事既有真实的部分,又有修改过的部分,基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生活片段,辅以与我在研究和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年轻人以及他们家庭的真实情况相一致的轶事。为了保密,每一个出现在复合的故事中的年轻人和他们的家庭的身份都被更改。没有一个人如同我所描绘的那样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尽管有些读者会认为有些章节中的人物他们特别熟悉。这种相似只是巧合而非现实。或许,如果这些故事听起来很熟悉,这是因为在我整个职业生涯中,我在许多大大小小的社区中工作过,遇到过数以百计的青少年,他们分享的故事彼此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我的希望是读者们发现我的故事和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关心的人的情况相一致。

后记

“挑战社会环境下青少年使用正式社会服务与非正式社会支持的模式研究”是受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资助与管理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旨在探求与发现五大洲不同国别的青少年在社会挑战、社会变迁日益剧烈的环境下,如何获得与使用多种多样的社会资源,从而达到积极成长与健康发展的目标。此套丛书作为这一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也在探寻与回答家庭、学校、成人社会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社会资源,出现了哪些问题?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可能变通的路径与方法有哪些?虽然是别国的经验,但对中国读者的借鉴意义很大。

2009年起,我们作为5国之一(其他4国是:加拿大、南非、哥伦比亚、新西兰)启动了在中国北京的全方位研究与全程实务。先后采用的研究手段包括: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焦点小组、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行动研究、文献分析、实物分析等。这一过程中,我们与2000多名青少年面对面交流,与1000多名青少年一起活动,与1000多名青少年进行了网络沟通,与300多名青少年进行了一对一访谈,与300多名青少年保持着资讯互动,与100多名教师对话与研讨,面向上万名教师与家长开展讲座与培训。全部过程走下来,想感谢的人特别多,在此列举以下名单,以这种方式表达我们对这些学校或者机构的孩子们、家长们、老师们、管理者的衷心谢意。

北京市宏志中学  北京市海淀区一零一中学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  北京市东城区十五中学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中学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分校  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

北京市通州四中  北京市丰台区十二中学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北京市东城区一六一中学

北京市高家园中学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学校

北京市海淀区123中学  北京市东城区二十五中学

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  北京市朝阳区陈经纶中学

北京市十一学校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中

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中学  北京市朝阳区教师进修学校

北京市房山区永定中学  北京市密云区教师进修学校

北京市延庆县一中  北京市顺义区第五中学

北京市平谷区第四中学  北京市亦庄实验中学

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中  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学  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中学  北京铁路卫生学校

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委  北京市三十五中学

北京市海淀区育新学校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系

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管理学院

北京市北达资源中学  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系

北京市海淀区八一中学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系

湖北阳光教师培训中心  河北省保定学院图书馆

安徽省亳州一中  济南市卫生学校

山西省长治县一中  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

河南省夏邑县第二实验中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

河北省三河一中  中国儿童中心

湖南省湘阴县湘阴一中  北京爱白机构

山西省高平县高平一中  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中国代表处

山东省淄博一中  歌路营青少年服务中心

山东省花莲县花莲一中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

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系  河北省阜城县一中

挂一漏万之处,敬请谅解。

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给予本研究项目巨大的经费支持,保证了所有研究环节的实施与推进。中国科技部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给予项目重要的政策支持。首都师范大学学校与政法学院给予本研究全方面的扶持与便利。项目组全体师生风雨无阻,亲力亲为,扎根学校,辐射社区,以高度负责的学术精神与求索探新的研究态度,持之以恒,不敢怠慢,获得了宝贵的发现。一并感谢,感恩社会,感动自己。

研究是艰辛的,也是快乐的。与青少年相处的日子,虽有很多挣扎与纠结,但也体会到生命的多彩与美丽。相处的时间越长,我们就越是感觉到,青少年给了我们又一次思考自己的机会。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发现青少年,也是重新发现我们自己!

田国秀

及项目组全体成员

2013年9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