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做对的事,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
本书通过一则则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开拓生命的眼界,引导读者如何在面对种种生命情境时,知进知退,处事得体,据以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想把日子过得快乐些,作者的建议是: 在安定中选择改变;在逆境中选择突破;在争议中选择面对;在批评中选择幽默; 在打击中选择宽容; 在沟通中选择机智; 在自信中选择智慧; 在得失中选择释怀。
本书在台湾地区出版当年就成为畅销书,并入选“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受到多位教育专家的推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好选择好人生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曾小歌 |
出版社 | 湖北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做对的事,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 本书通过一则则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开拓生命的眼界,引导读者如何在面对种种生命情境时,知进知退,处事得体,据以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想把日子过得快乐些,作者的建议是: 在安定中选择改变;在逆境中选择突破;在争议中选择面对;在批评中选择幽默; 在打击中选择宽容; 在沟通中选择机智; 在自信中选择智慧; 在得失中选择释怀。 本书在台湾地区出版当年就成为畅销书,并入选“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受到多位教育专家的推荐。 内容推荐 “一辆车子有几个轮胎?”“四个。”“答错了!应该是。五个——另外一个是备胎!”一个人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就是他最大的危机!因此,要注意在安定中选择改变。 奥城良治初入汽车销售界时,有段漫长的低潮期。有一天,他邸兴地对青蛙撒尿,因而得到生命的启示。从此,他在逆境中选择突破,成为“汽车销售之神”。 小公主因要不到缀满肥皂泡泡的王冠而病倒,王国里的工匠跟着遭殃。一位老工匠在争议中选择面对:他主动求见,让系铃人当场解铃,最后不仅医治了公主,也救了全国的工匠。 有帮夫运的朱元璋之妻,天生一双大脚。在丈夫当上皇帝后,竟被嫌弃。她在批评中选择幽默,悠悠地回答:“如果没有这一双大脚坐镇,你哪能安顿天下?” 爱迪生童年生活困苦。一次,在火车上卖报时,被一个坏心的管理员打成聋子。然而,他在打击中选择宽窑。多年后,回想此事,他仍感谢这位先生让他不必堵着耳朵做实验。 X光线发现者伦琴,有一天收到一封信,要他寄X光线并附医疗说明书,以根除对方胸口尚留的子弹。面对无理要求,伦琴在沟通中选择机智,回答对方:“邮寄这种射线极为困难,所以还是请您将胸腔寄来,并附一份病情说明书吧!” 洞悉古生物学的居维叶,一次,遇到学生披着猛兽皮、手脚绑着毛茸茸的兽蹄,撞开他办公室的大门,扬言要吃他。在自信中的老师闻声抬头,选择智慧地说:“我不怕你,自然法则告诉我,一切带蹄的动物都是吃草的!” 一条脏兮兮的麻袋整天趴在穷人家门口,自惭形秽。一天,主人发则,麻袋摇身一变,成为吃得饱饱的金币袋。但好景不长,主人破产,于是麻袋又重回门口,任人践踏。这才明白,凡事没有一定,也就在得失中选择了释怀。 目录 推荐序 依“道”而行,以“术”引领 推荐序 修习“人生智慧学”的必读好书! 作者序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第一章 在安定中选择改变 年轻的心,怀抱最大的梦想 全力以赴,善尽最大的努力 未雨绸缪,随时做最坏打算 任何时刻,保持最好的弹性 第二章 大逆境中选择突破 再苦的命,都可以找到出口 善用缺点,逆境也可以突破 意志坚定,就有翻船的机会 乐观积极,气势就赢了一半 第三章 在争议中选择面对 社会复杂,也不必遁世避俗 面对自己,才能够东山再起 爱恨交织,凭智慧排忧解难 迷雾疑云,用爱心掀开谜底 第四章 在批评中选择幽默 避免受辱,要懂得自我调适 以柔克刚,把箭靶转移方向 异想天开,让谈话妙趣横生 自我解嘲,最容易赢得友情 第五章 在打击中选择宽容 以德报怨,有仇不报是君子 大肚容人,接纳别人不简单 慈悲为怀,长期看出因果来 善有善报,成就他人有良知 第六章 在沟通中选择机智 善意对待,连狮子都能征服 机智解颐,一句话解除疑虑 以谬止谬,让闹剧闹不下去 紧要关头,勇气带来撒手锏 第七章 在自信中选择智慧 做对的事,比把事做对重要 广交新友,建立自己的信息 专业角度,提供智慧的源泉 运用技巧,让真相无所遁形 第八章 在得失中选择释怀 得意失意,一切终将成过去 成功失败,归功归咎于眼光 天堂地狱,往往在一念之间 人生苦短,不开口笑是痴人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在安定中选择改变 年轻的心,怀抱最大的梦想 梦想是热情之母;它孕育着荣誉,孕育着力量,孕育着生命。简单地说,梦想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印度)普列姆·昌德 不管你现在是什么年龄、背景,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很重要。 为了寻求真正快乐的人生,我为自己订下了人生观和座右铭:抱最大梦想,尽最大努力,做最坏打算! 小时候,我们总是做过这样的一篇作文:《我的志愿》。 再长大些,也许我们就会做一篇:《我的人生观》。 再更大些,我们也许就要做一篇:《我的座右铭》。 这是随着年龄延伸的合理发展,但是,事实并不然。成功的人才有人想要了解他的人生观或座右铭,失败者只能让人记取教训、力争上游了。 多年以来,我才发现,人生并非永远照我们所预期的那样,甚至还会背道而驰。一个人的成就,不一定和他的努力成正比。因为你可能选错了努力的目标,也可能选错了努力的方法,所以成不了气候。 你可能“小时了了”,结果却“大未必佳”;你可能“乐极生悲”,结果却“否极泰来”。你可能正在“春风得意”,不幸却惨遭“人伦悲剧”;你可能突然“灰心厌世”,不料却找到了“生命的出口”! 于是,我悟到了一个真理:人生是无常的。 桑桂尔说:“所有的东西都会变化,只有‘变化’永远不变。” 一位在美国居住了十余年的朋友对我说,每次在纽约看到世贸中心大楼突然消失了,都恍如一梦,无法置信。这种感觉,我想很多人都可以理解。时代变迁,制度改变,使得今人和古人的差异,真有天壤之别!就以现代来说,什么都进步了,谈恋爱,一样也有失败;夫妻失和,兄弟阋墙,经商亏本,考试落榜;金饭碗也可能褪色,工作更可能不保。世上哪一件事是“绝对”? 就算运气很好,加上你很努力、形象不错,好不容易被拥戴成政治官员,正要一展抱负,却可能一不小心由于天灾肇祸,被拉下台来!所以,什么是“永远”呢? 于是,为了寻求快乐的人生,我开始有了新的人生观与座右铭: 凡事,我都“抱最大的梦想,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从此不再忧虑。 美国第三十七任总统威尔逊说:“我们因有梦想而伟大,所有伟人都是梦想家。” 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具体表现就是:凡事抱有梦想。因为一个世故、老化的心灵,是凡事不存希望、没有梦想的。有梦想,才有创意,才能像燃料给火车带来“行动力”! 有一天,在德国的一份报纸上,刊出了一则售车广告,就连汽车照片也登出来了,造型独特,气宇轩昂,令人一看就喜欢。比较令人疑惑的却是底下的一行字:只要一马克,你就可以开走这辆车! 这样耸动视听的广告,在当地人眼中,早已司空见惯。不骇人听闻的,就不会引起注意;不语惊四座的,就不是好广告。凡是看了这幅广告的民众都一笑置之,根本不把它当一回事。 何况,“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售车者只登出地址,并未刊登电话号码。显然是一招广告人惯用的手法,如果打个电话就可以问出真相,那广告岂不是白登了?它的目的,无非是厌的情敌!没想到这百年难得一遇的好机会,却让这个年轻人捡到了!为什么别人无缘用一马克买车?因为他们没有这种“抓住机会”的梦想, 也就没这份幸运了。 心·灵·感·悟 西汉末年,一个叫做刘秀的人,有一天在新野县城里,遇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她长得亭亭玉立,容貌出众,刘秀便心生爱慕之意。他向人打听,知道她叫阴丽华。他同时想起以前在长安看到威风凛凛的执金吾(类似警备司令的官职),不禁引发了梦想:“做官就应当做执金吾,要娶妻就应当娶像阴丽华这样的美女。” 那时,刘秀才二十四五岁,有了梦想之后开始努力。四年后,真的娶了心目中的情人,后来更当上了作为执金吾长官的皇帝。刘秀,就是后来的东汉光武帝。 这就是所谓的“心想事成”,如果连梦想都没有,事怎么会成呢? 做任何事情,年龄不是阻力,心境才是问题。 全力以赴,善尽最大的努力 斧头虽小,但多劈几次,就能将坚硬的树木伐倒。 ——(英)莎士比亚 别管自己的条件够不够, 只要有梦想就该尽最大的努力。 在一场国际性的舞蹈竞技中, 即使一只高跟鞋不小心脱离而去, 也要继续跳,继续跳,跳到掌声响起。 人生一定要精彩! 马克·吐温就是一位肯为了实现梦想,尽最大努力的美国大文豪。 他不但在写作上如此,追求所爱也是如此。他甚至说: “人要活得连殡仪馆的人都觉得你死得可惜!” 32岁时,他在旅途中偶然看到一位同伴蓝敦出示其姐姐阿莉维亚的玉照,一见倾心,就兴起了追求的梦想。 不过,马克·吐温没受过正规教育,12岁时父亲就死了,家境贫困,不得不弃学到印刷厂当小学徒。17岁时,开始在报纸上写些幽默小品。28岁那年,他在一家报社当记者,“马克·吐温”的笔名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尽管本身的条件并不好,但为了做个好作家,为了追求阿莉维亚,为了梦想的实现,他总是尽最大的努力。 某个圣诞节前两天,蓝敦家里忽然请他到圣·尼哥拉斯去吃晚饭。这是他会见梦中情人阿莉维亚小姐的第一次。刚好那天晚上访问美国的英国大文豪查里斯·狄更斯开演讲会,因此他就跟着蓝敦、阿莉维亚小姐和他们的父亲等四人前往了。 然而,当时蓝敦出身富裕家族,而马克·吐温不过是个很普通的杂文家而已。如想和阿莉维亚小姐结婚,她那信教的父亲显然是不会同意的。所幸,阿莉维亚本人对马克·吐温很有好感。这时,阿莉维亚小姐已经出嫁的姐姐库莲夫人看到马克·吐温一表人才,极为同情,就在他爸爸面前美言几句。不料,有一次,当马克·吐温拜访蓝敦家完毕被用马车送回去的时候,那匹马忽然暴跳如雷,把他摔落到石阶上去了。马克·吐温受了伤,约需两个星期才能痊愈,因而不得不留在蓝敦家里养伤。当时比任何人都关心而亲切地看护着他的,就是阿莉维亚小姐。 这一来,马克·吐温兴奋地写了一封快信给他最好的朋友陀威吉尔牧师说: 快为我高兴吧!经过几场恶战之后,我终于胜利了!三次被老头子拒绝,一次要我滚蛋,最后还是答应我了。足足谈判了48小时,敌方终于不堪我的重重包围,提出下列的条件要求妥协了:老头儿说,只要小姐本人愿意,并且能够证明我过去确无犯罪前科,又保证将来有一定的职业且成为一个优秀人物的话,那就是把阳光从他们的家庭移走、把天使从他们的炉边带出去,也无所谓了! 马克·吐温对梦想的热狂,不但在写作或恋爱时期如此,甚至终生也未曾改变呢! ◆ ◆ ◆ 在俄国举办的一次国际标准舞比赛中,参与角逐者高手如云。女性舞者都穿着蓬蓬裙,男性舞者都穿着礼服,打着小领结。这一回,有10对舞者同时上场竞技。他们跳的是华尔兹舞蹈。优雅曼妙的舞姿,不论一回头、一摆腰,都令人赞叹不绝。 跳着跳着,突然间舞池有一只高跟鞋脱落在场地中。 这时,裁判发现了,生怕这只高跟鞋会挡住在场舞者的舞步,就走过去,把高跟鞋提了出来。 这个动作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咦,这是谁的舞鞋?大家不免把眼光瞄向全场竞技的舞者,看看是来自哪一个国家舞者的舞鞋脱落了。可是,无论观众怎么找,也没办法发现在穿梭自如的舞者中哪一对舞者有异样。 直到舞曲结束时,大家才看到一位来自美国的女性舞者走了出来,把裁判放在一边的舞鞋拾了起来,然后穿上去。顿时,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初,没人看出是她的舞鞋不见的。 想想看,这位舞者少了一只鞋子,还能踮着脚把全曲跳完,而不影响到舞姿,这是多么敬业啊! 一个优秀的舞者,哪怕是舞到最后一分钟,都要让艺术表现做到始终完美。 心·灵·感·悟 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热爱工作,有时一天只睡4个钟头,工作时间往往长达18个小时以上,但是他却乐在其中。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别人看来,他简直是一个劳碌不堪的苦行僧,但是他自己得意地说:“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不工作的一天,我每天都在实验室里玩耍,快乐无比。” 当他八十高龄时,有记者问他何时才会退休。爱迪生回答:“大概在我葬礼前两三天吧!” 这是何等的豪气、何等的热忱啊! 未雨绸缪,随时做最坏打算 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 ——(美)爱迪生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 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未雨绸缪,随时做最坏打算, 及早看出危险就能事先加以防范; 没有危机意识,就是最大的危机! “一辆车子有几个轮胎?” “四个。” “答错了!应该是五个——另外一个是备胎!” 一个人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就是他最大的危机! 对于任何一件事,自信心是应该有的,但是切不可一厢情愿。毕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个规规矩矩走路的人,也可能被一辆车子从后面给撞了上来。连我都有过这种经验。 对于任何一个人,信赖感也是应该有的,但由于人心浩瀚、思想复杂,所谓“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原不足以为奇。如果误以为热恋的情侣不可能分手、亲密的战友不会散伙,那也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悲剧开场的戏剧,不见得不会以喜剧终了。世问事,圆圆扁扁,扁扁圆圆,是很难预料的。 俗语说:“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这句话最能紧扣“未雨绸缪,随时做最坏打算”的涵义。 松鼠的有趣之处,除了大尾巴与学爬树之外,就是它未雨 绸缪的收藏本事了。每当秋天来临时,松鼠常会四处收集果实,然后挖洞把它们贮藏起来,以便冬天食用。 在哺乳类中,松鼠会储藏松果;在鸟类中,啄木鸟会储藏榛栗。凡事未雨绸缪,以备不时之需,它们的行为,含有很深的启示。 ◆ ◆ ◆ 凡事要有危机意识,不错。但如何看出危机呢?请看以下的故事: 鲁宾遭逢厄运,不得不卖掉父亲留给他的房子。有个人想趁机以极低的价格向他买下房子。 这个人出的价,简直像土匪抢钱!鲁宾明知对方是“趁火打劫”,却还是接受了他出的价格,只是要附加一个小小的条件。 “什么条件?” “您瞧,那面墙上有根钉子!那根钉子是我父亲钉的,也是他唯一的遗物。我可以把房子卖给您,但我希望保留这根钉子的所有权。只要您答应这个条件,我就接受您的价钱!当然了,我有权在钉子上挂任何我想挂的东西!” 买主心想,房子里的一根钉子没什么大不了的,便也不放在心上。他问鲁宾: “您会常来吗?” “不,不会常来。” 于是买主放心地答应了他的条件。他们公开正式地签署买卖合约,合约上并注明钉子的所有人是鲁宾,可由他任意处置。新买家得到了房子,随即带着全家人搬进去。 有一天,鲁宾来了。 “我可以看看我的钉子吗?” “当然可以!请进吧!”主人客气地回答。鲁宾进屋后,在钉子前面凝神静思,然后便离开了。 过了几天,他带着一个小相框又回到这里,相框里是他父亲的照片。 “我可以看看我的钉子吗?”主人让他进屋,鲁宾便挂起相框(买卖合约有明文规定)。 接下来的一次,他拿来一件外套和一件长袍。 “这些是我父亲生前的衣服,我想挂到我的钉子上!”他对已经稍有怒气的主人说。 不料有一天,鲁宾竞拖着一头死牛出现在门前。主人惊愕地问道: “您带这具牛尸来做什么?” “当然是想把它挂在我的钉子上喽!” 他说完立刻动手,无论震惊不已的主人如何苦苦哀求,他都充耳不闻。 被请到争执现场的警察有鉴于合约内容,也认为鲁宾没有错。虽然情况对屋主十分不利,他却只能无奈地任由尸体发臭。 过了些时候,鲁宾又带来一具动物尸体挂到同一根钉子上。冲天的臭气让屋主实在受不了了,不得不赶紧逃离。而鲁宾的屋子也因此失而复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及早看出危险,以免惹祸上身。 心·灵·感·悟 一个人处在一个安定的环境,在享受幸福之余,也应随时做最坏的打算。 具体的做法就是,除了往好处想,也要同时往坏处想。也就是说,要有正面的打算,也要有负面的准备,那样才能建造出真正安全、安定、安心的环境。 例如,这个大型艺术宫灯很美,挂在这里不错,但地震时有没有掉下来砸伤人的危险? 人处在危险的环境,也许还有一点警觉心;处在安逸的环境,常常不自觉地落入生涯的危机。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明太祖朱元璋时代,江南有一个富翁,名字叫万二。 有人从京城回来,万二问他有何见闻。 那人说,皇帝最近做了一首诗:“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知江南富足翁,日高五丈犹拥被。” 很有警觉性的万二闻言,叹了一口气:“不好了!这是不祥的征兆!” 于是他买了一艘大船,载着妻子儿女,云游湖湘而去。后来,果然没多久,江南的大族多因罪而被没收财产,只有万二保全了身家性命。 任何时刻,保持最好的弹性 路是人的脚走成的,为了多辟几条路,必须多向没有路的地方去走。 ——(俄)契诃夫 成功的人会随时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在安定中一旦发现若干危机时, 就会选择必要的改变,以寻求转机。 如果不肯改变、不知变通、缺乏弹性, 就无法在现代社会长久地生存下去。 有一个心理测验,内容如下: 有一天,当你回到办公室,同时发生以下五件事情: 一、有重要的客户来找你。 二、你的异性朋友来找你。 三、你正好想上洗手间。 四、电话响了。 五、老板正在等你。 请问,你会依什么顺序完成这五件事呢?理由是什么?这个心理测验的答案当然不只一个。 但是,有一个能干的秘书,却是在变通之中穿梭自如。在考虑到各种自身利益与对方的便利下,选择一个最适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让双方都赢。她的答案是: 把重要客户引见给老板;带男朋友一同往洗手间的方向去;至于电话,如果是非常重要的电话,一定会再打来,所以暂时可以不用理它。 你的答案是什么? ◆ ◆ ◆ 秦孝公即位之后,下令招贤纳士,图谋恢复春秋时期秦穆公的霸业,于是商鞅就由卫国赶赴秦国,依靠景监(孝公之宠臣)的引荐求见孝公。 第一次面见孝公时,商鞅说的是“帝道”,结果孝公一直打瞌睡,事后责怪景监所荐非人。 第二次,商鞅说的是“王道”,孝公颇有兴趣,但不愿采用。 第三次,商鞅说的是“霸道”,孝公听得兴起,不自觉地往前靠,一连交谈数天也毫不感到厌倦。 孝公接纳商鞅之后,商鞅就想推行变法的计划。但孝公怕受天下议论,于是先办了一场辩论会。 在会中,商鞅主张:“论大德不必附和世俗,成大功不必谋于群众;只要可以强国,不必拘泥旧法;只要可以利民,不必遵行旧礼。” 甘龙则主张:“顺应民情,颁布教化,事半功倍;依循旧法,施行统治,官民两便。” 商鞅反驳说:“夏、商、周三代礼制不同,却都可以称王;春秋五霸法令不同,却都可以称霸。” 另一位大臣杜挚说:“没有百倍的利益,不冒险变法;没有十倍的功效,不随便改制。遵照古法才不会有过失,依循旧礼才不会有邪恶。” 商鞅则坚决表示:“治理世务要懂得权变,图利国家不能食古不化。所以,商汤、周武王由于能变通而称王;夏朝、商朝却因依循旧制而灭亡。反对传统并不是罪过,因循旧制也没什么好处。” 一场辩论会结束之后,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并决定变法。 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在十年之后,法令发挥了效用,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强,路不拾遗,治安良好。 分析起来,当初商鞅是先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试探秦孝公的心意,确认他的思考趋向不在于“帝道”,也不在于“王道”,而是在“霸道”。于是,在这个角度上下功夫,才算对症下药、一针见血。 由此可以看出,商鞅绝不拘泥一种方法,而是非常灵活的,不断换招再攻,直到找到秦孝公心中的密码为止。这就是“变通”! 心·灵·感·悟 你是否听别人说过: “给你方便,你却给我随便;对你客气,你却当福气!” 没错!人和人相处久了,很容易流露出人的劣根性、惰性,以致失去了应有的基本礼貌。 成功的人都是有忧患意识的,在幸福中懂得心存感恩,选择适时的回馈态度。在安定中发现若干危机时,立刻选择必要的改变,以寻求转机。 所谓的“改变”,目的就在于变通办法、改善情况。具体的做法就是:任何时刻,保持最好的弹性! 根据动物学的研究发现,古代的鸭嘴兽原本属于昼行性动物,由于抗敌能力有限,后来为了逃避猎食者的捕杀而演变为夜行性动物。这就是一种改变。 此外,马在训练后,可骑乘;驴在训练后,可驮货。斑马经过一番训练后,也能拉车,但是野性难驯、情绪起伏不定,有时会突然狂奔起来,因此大家都不敢用斑马来拉车或驮货,只好放在动物园做观赏之用。 所以,当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环境时,就得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如果不肯改变、不知变通、缺乏弹性,那就跟斑马一样,中看不中用了! P25-52 序言 依“道”而行,以“术”引领 王邦雄 最近,书市中出现了一支生力军,曾小歌先生以《人生,没有彩排》闯入了畅销书排行榜。他不是新手,文笔流畅洗练,论点全面精到,原来他是资深的媒体工作者,从职场退下来,以自由之身投入写作,试图将积累了十几年的社会观察和人生体验,与广泛阅读所得的智慧心得结合。故事情节是生活的提炼,隽永名言则是生命的甘泉。他不走学院派分析论述的路,而改用在叙事问说理的手法,让受困在人间街头与生活现实的现代人,得以在亲切感中,有一分心灵的触动与生命的感悟。 励志书籍不好写,作者从《冲出逆境》,到《人生,没有彩排》,再推m《好选择,好人生》,已构成生命的二部曲,而有一辩证的开展。冲出逆境是“正”,没有彩排是“反”,好选择,好人生,是“合”。冲出的正面会带出有待彩排的反面,唯有克服了有待彩排的反面,而将自身推上既非冲出又无须彩排的选择,那是更_卜一层楼的正,不会引生副作用的正,在阳刚与阴柔之上,正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之“道”的体现。 《庄子·大宗师》有云:“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人生登上适意之境,不待作意之笑;而笑容随天机而展现,不待人为的彩排。此为《人生,没有彩排》的最佳注脚,登入“道”的理境,人为彩排已成多余,一切都那么自由自在,彩排哪有空间! 问题在于,人物禀赋有异,人间结构复杂,做出“选择”当真困难重重。说是依“道”而行,那是源头活水;而水流走向,则不仅是“道”的开发,且有待“术”的引领。《庄子·天下篇》说“道术无乎不在”,也说“其运无乎不在”,曾小歌先生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在:避开学院派励志书只给出“道”的源头,而没有“术”之引领的缺憾。道理藏于人性深处,人人皆知。问题在:要如何走出来、如何做出选择? 学者型的励志书,重在“为道日损”,而曾小歌先生的励志书,则重在“学日益”。“生命的学问”而以“知识的学问”的姿态出现,或许可以免于哲理玄妙的虚无缥缈,而可以在“学”与“术”的诠释中,有迹可寻,也有路可走吧! 从社会开放与人问责任之知识分子的自觉而言,本人与曾小歌先生是站在同一条线上的,可以说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一本书,可以引领迷失在现代街头的人,在重要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故推写出来,而与读者朋友共享。 (王邦雄,“中国文化大学”三研所哲学组博士,知名教授,曾任“国立中央大学”哲研所所长、教授,台湾“教育部”学生会委员等职,现任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老子的哲学》、《韩非子的哲学》等数十本书。)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避开学院派励志书只给出“道”的源头,而没有“术”之引领的缺憾。道理藏于人性深处,人人皆知。问题在:要如何走出来、如何做出选择?学者型的励志书重在“为道日损”,而曾小歌先生的励志书,则重在“为学日益”。本书,可以引领迷失在现代街头的人,在重要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王邦雄 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面对人生的起落与挫折,你的观念、你的态度、你的方法,都是由你自己选择的!而你的选择也决定了你是否快乐自在!谁没有经历挫折打击或恶意中伤?谁没有经历失败灰心或黯然神伤?你的选择又是什么呢?如果要为这本书定位,我愿意将它视为修习“人生智慧学”的必读好书! ——叶树姗 大爱电视台节目部经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