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献给海峡两岸朋友们的一本透视台湾风土人情的好书。
作者以清新流畅的笔触、生动细腻的文艺形式,分南台湾、北台湾和台湾名山三大部分,描述了宝岛台湾绮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民情以及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和骨肉亲情。细阅慢读这本书,会使你获得有如亲临台湾的‘漫游’观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另眼看台湾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郭开慧 |
出版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献给海峡两岸朋友们的一本透视台湾风土人情的好书。 作者以清新流畅的笔触、生动细腻的文艺形式,分南台湾、北台湾和台湾名山三大部分,描述了宝岛台湾绮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民情以及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和骨肉亲情。细阅慢读这本书,会使你获得有如亲临台湾的‘漫游’观感。 内容推荐 在浓缩着台湾近代沧桑历史的台南,有着独特而丰厚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古韵;民族英雄郑成功驱荷复台的辉煌遗迹;源自大陆又独特创新的、烹饪精巧的台南小吃…… 在台湾政治文化中心的台北,有中华瑰宝典藏宝库—台北故宫博物院;世界最高摩天大楼…… 台湾的名山阿里山和玉山,森林似海、气象万千。时而蓝天白云、气势恢宏;时而云绕雾遮,如国粹泼墨山水画…… 该书在读者面前展现了宝岛台湾的诗情和画页。 目录 你好!台湾 你好!台湾 文化底蕴深厚的南台湾 备受重视的成功大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府城台南生活 眷村——内战产物 台南古迹巡游 回溯国姓爷的足迹 台南美食 美丽的海港——高雄 遭遇南台湾世纪大地震 气象万千的台湾名山 冰清如玉的热带雪山——玉山 森林之海——阿里山 丰富多彩的北台湾行 台湾最高学术机构“中央研究院” 台湾最高学府——台湾大学 情深谊长 阳明山风风雨雨 在圆山大饭店“总统”了一回 士林官邸——撩开了一半面纱 中华瑰宝典藏宝库——台北“故宫博物院” 受争议的中正纪念堂 世界最高大楼台北101 “忠烈祠”换哨仪式 基隆雨中情 台湾婚俗 泰雅族古镇——乌来 逛商场 外籍新娘 再见台 宝岛于心田 宝岛于心田 试读章节 一年前,如果有人问我台湾成功大学著名吗?我会回答:成功大学?闻所未闻。 在台湾,有哪一所大学的建立是众望所归,校址的选择被两三个城市争抢,校名是由下至上几经讨论而定? 答案是:成功大学! 我是在“成功大学75周年校史特展”上,了解到这些鲜为人知的往事的。校史展包括好几个内容,其中“成功的美丽与哀愁”展,专门介绍了成功大学成立的史实。 20世纪50年代初,台湾人士纷纷要求建立一所大学,以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之丰功伟绩。校址在台北、台南和高雄这三个台湾的重要城市之间被争抢,校名在“成功”、“延平”(郑成功被明桂王加封为延平王)上举棋不定。 台湾从日本人手中光复后,成大第一任校长王石安曾上书: “又查台南之地……郑氏之都,汉化初基 文风之盛,最冠全台。夫日寇劫据,省会始移,文物与之迁移。……初庆光复,百端未及尽兴?……然而文化发展,要当均衡,文化中心,未可偏置。前者风闻,……将在本省开设大学。……省人已纷纷议论,以为应在台南一最近倡议之延平大学,据云亦拟设于高雄。……而即此足见省人望南部大学之殷切。……诚以大学者,文化学术之先导。台北一地,文理工医诸科学院,无虑十数。台南自当有一学院,以维持均衡之势。本院诚能改院.庶几可济文化偏置一隅之弊。” 王老校长在另一个自述中又提到: “最初……向层峰建议的校名即为‘成功’二字。” 历史名人白崇禧也回忆到: “本省人士……要求办成功大学以纪念郑成功,但台北、台南两方人士对设校地点意见不同,台北人士主张设在台北、台南人士主张设在台南……我说:‘台北有台大了,郑成功在台南意义重大,在台南设一个成功大学比较合理’。”(以上引文均出自“成功大学75周年校史特展”资料) 有了定论,乃以1 931年成立的台南高等工业学校为奠基,于1956年8月宣布成立了台湾省立成功大学。 虽定名“成功”,也未偏置“延平”。成功大学校歌歌词为: “延平拓土兴邦地,百年孕育,教化弘扬。……瞻望河山三万里,腥膻未涤,仇耻毋忘。莫辜负英年岁月,履先民遗迹,文物重光。” 这表明了成功大学的办学宗旨:弘扬延平王郑成功的爱国精神,胸怀祖国万里河山,不忘国家仇耻,让中华文物重光。 我向站在旁边的展览馆工作人员请教了一个问题。这位工作人员从柜中取出一本书,翻开其中一页耐心并和蔼地向我解答。 这位工作人员姓廖,我称她廖老师。廖老师中等身材,不胖也不瘦,皮肤白皙,一头短发,属于亲和力极强的一类人。她要是自己不说,你完全看不出她年过60岁已退休了。退休后的廖老师在展览馆里每周做一天义工,今天正好当班。 说来也奇怪,不管我们走到哪里,台湾人都认得出我们是大陆人。凭说话?凭衣着?凭长相?廖老师都摇头说,好像不全是,是凭感觉。 我仔细想了一想,可能是因为文化背景的缘故。人们生存的文化背景不同,决定了人的不同言谈、举止、习惯,包括穿着。事实上台湾同胞到祖国大陆,大陆人也基本上能分得出台湾同胞来。两岸分隔了半个多世纪,太久了!以至于导致两岸文化的细微差异。 廖老师知道我是从大陆来的后,亲切地拉着我的手,带我去看成功大学历来知名教授的介绍,快人快语地说: “你看!你看!福建X县人氏、浙江X县人氏、北京人氏、天津人氏、南京人氏……没有一个不是大陆人氏。台湾原来文化底子薄,大陆人带来了文化。饮水要思源嘛,闹什么台独!” “成功的美丽与哀愁”展览让我感受良多。除了成功大学的定名介绍外,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这位展览馆义工廖老师了。 今天,成功大学在台湾已举足轻重,成为一所著名的人文与科技均衡发展的研究型综合大学,为台湾乃至世界培育出众多杰出人才。 台湾《天下杂志》曾报道:成功大学领先各校,成为最受台湾企业界欢迎的大学。 成功大学为科学界也培育出不少精英,仅在物理学领域内,就有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诺贝尔奖获提名者、国际著名高温超导物理学家、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等。 目前成功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九个校区的大学校。 这九个校区分别是: 成功校区、胜利校区、光复校区、建国校区、自强校区、敬业校区、力行校区、安南校区和归仁校区。 初到台南,不辨东南西北。我先生以前的博士生小安带我们上街认路。站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学路上,面对南北走向的胜利路的牌坊前,他说: “大学路以北是成功校区,以南是胜利校区”,小安一边指一边进一步解释说: “跨过胜利路,大学路以北是光复校区,以南一大片地区有很多小店铺,一切日用百货和一日三餐都可以在那里解决。沿大学路西行到尽头,横在街面的老建筑就是台南火车站……” 细看这座牌坊,由三根正方柱体组成一个无点的“门”字。 “门”敦实无华,除基脚为黑色外,遍体洁白。牌坊西面门额由右向左,书有六个金字“国立成功大学”,东面门额上横书成大校训“穷理致知”,左下竖书蒋中正。 哦!我们登时感到这“门”的分量。这颇具历史意义的成大老校门,如今横跨在大学路上见证时代的变迁。P9-12 后记 结束三个月的访台之旅回到成都,总感到有话要说,台湾的情,台湾的景,不吐不快。 拿起笔写时,又不能成文,一叠稿纸变成垃圾。 得知我在写书,直率的亲友问:“你是搞物理的,文笔行吗?” 从小就偏科的我,作文最差。自己在一年以前是不敢斗胆写书的。 不过,人是可以变的,特别是在很想成就一件事、遇到挑战的时候。 先生建议我用计算机改“笔耕”为“机耕”。从拼音学起,克服不少困难,终见成效。随着计算机键盘缓慢的哒哒声,文稿一篇一篇艰难地问世了。 每写成一篇文稿,我都用Email发给在德国的媳妇晓琳和在北京的女儿嵘。她们除了给予热情的鼓励外,也总要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于是,我越写越带劲,晨写晚作,常常废寝忘食,数日不出家门。孩子们随之而来的肯定和赞美也越来越多。历经四个月不懈的努力,终将书稿构架搭好,并完成大部分章节。 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的作品时,大多自我感觉良好。有了一丝成就感的我,冷静地反问自己:常有当事者述、缺乏自知之明的时候。你!目前是否处在这种状况? 为了作出正确判断,我恳请工作繁忙的先生以读者身份,负责任地给书稿一个客观的评价。 他认为,书稿中不少章节还是很感人的,经过进一步充实提高后,一定会变成一本好书。我按照他的建议反复修改文稿,然后壮着胆子送给四川大学出版社的李社长和徐编辑。她们出乎意料地说: “我一口气读完了你的文章,很吸引人。” “有看头,没有想到学物理的郭老师,文笔还这么好!” 社长和编辑的赞扬是鞭策。我很清楚,要得到读者的认同,要对得起读者,我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更尽心尽力地做好最后的修饰和润色。 这本书终于面世了。她不是一朵艳丽的花,只是一颗小树苗。但是,她毕竞已破土而出,跻身于书籍丛林之中。 由于我是半路出家,初次写书,难免有疏漏和错误,真诚地希望读者不吝赐教。 在这本书写作和出版的过程中,许多人给予了我热情的支持和帮助,我铭记在心,在此真诚地致谢。 郭开慧 2007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