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江山数易、风云翻腾的一年。崇祯、李自成、顺治在这关键性的一年里,决定了天命所归——大明王朝分崩离析,大顺政权旋起旋灭,大清王朝入主中原。然而,崇祯皇帝真如自己所说“非亡国之君”吗?李自成何以能兵不血刃攻下北京城?吴三桂降而又叛到底是为了谁?多尔衮是怎样让小皇帝顺治轻而易举入主紫禁城?许许多多的历史谜团依然令人好奇,充满争议。本书将为你找到揭开谜团的钥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这一年中国有三个皇帝/大众历史经典馆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丁燕石 |
出版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江山数易、风云翻腾的一年。崇祯、李自成、顺治在这关键性的一年里,决定了天命所归——大明王朝分崩离析,大顺政权旋起旋灭,大清王朝入主中原。然而,崇祯皇帝真如自己所说“非亡国之君”吗?李自成何以能兵不血刃攻下北京城?吴三桂降而又叛到底是为了谁?多尔衮是怎样让小皇帝顺治轻而易举入主紫禁城?许许多多的历史谜团依然令人好奇,充满争议。本书将为你找到揭开谜团的钥匙。 内容推荐 作者以全新的解读视角,在大量史料的铺陈及时人记载的佐证下,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再现了波谲云诡的1644年。本书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舞台,让充满权力争夺、人性私欲的1644年在这里铺陈发展,崇祯、李自成、顺治以及昊三桂、多尔衮等对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各自上演了他们人生的悲喜剧,他们的个性在作者的深挖和塑造之下,显现出生动的光彩。 目录 第一章 攸关生死的前哨战 双方主力齐集锦州 一夕之间情势大变 第二章 吴三桂脱颖而出 冲冠一怒为了谁? 人关勤王与降而又叛 徘徊在孝与不孝之间 请兵,还是请降? 第三章 李白成杀到北京城 呼群保义 替天行道 “火车”撞上了“三堵墙” 从长安城奔向北京城 宁武关遇到煞星 天意如斯 夫复何言 第四章 真的“非亡国之君”吗 “君非甚愔 臣尽行私” “官贪吏要钱” 第五章 崇祯皇帝的最后三天 三月十七日 三月十八日 三月十九日 一个洋教士所看到的 第六章 多尔衮喜出望外 摄政王大权独揽 范文程的《隆中对》 从盛京到欢喜岭 第七章 三雄鏖战山海关 李白成御驾亲征 关宁铁军力战大顺军 一片石小战一场 两雄相见威远台 山奔海立 虎跃龙腾 第八章 浪花淘尽英雄 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九王爷紫禁城乘“辇” 九宫山一锄丧生 大清国定鼎中原 “皇父”生荣死哀 事明叛明,降清叛清 试读章节 紧接着,他又放缓语气,十分动情地说: “诸位将军都是朝廷柱石,也都有力抗外侮、誓死报国的雄心壮志。今日正是建功立业的最好机会。务请晓谕全体官兵,今日情况是守亦死,不战亦死;如果上下一心,奋力一战,也许能死中求生,立百世之勋业。本帅已决定孤注一掷,生死以之。盼诸公全力而为。” 然而,明朝气数已尽,朝廷内外弥漫着一股衰败腐朽的气氛,对内则相互攻讦,争权夺利;对外则贪生怕死,畏敌如虎。久居前线的将士们,已有不知为何而战、为谁而战的感觉。致使曾在西北屡立战功的主帅洪承畴,虽然以极具感情甚至恳求的言词要求八镇总兵全力出战,最后却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洪承畴给诸将的命令是:大同总兵王朴、蓟州总兵白广恩、密云总兵唐通等三镇马步军为左路;宁远总兵吴三桂、山海关总兵马科,署怀来总练李辅明等三镇马步军为右路,明日拂晓分别从海岸线向南一面战斗,一面突围。洪承畴自己则率领三分之一约四万多人马留守松山城,相机支援。 没想到这场军事会议刚一结束,也才不过是二更时分,大同总兵王朴就率部先行往外逃走,其他各镇官兵一见王朴带头,立时争相逃跑。黑暗中,马步相互践踏,官兵自相砍杀,多少军马丧命在自己人手下。 皇太极在白天大战停止后,根据他多年与明军战斗积累的经验,收兵回营就立刻对诸王、贝勒说:“今夜敌军必逃!”他不顾手下八旗军人困马乏,严格限令众将集中全力在南向的杏山和塔山沿途堵截。 当明军黑夜突围,在一片慌乱中,还没有和清军接触,就导致内部自相蹂践,弓矢甲胄遗落遍野。等到清军从四方八面围堵,更是溃乱如狼奔豕突,不辨东西。一部分按计划从海边向南突围的明军,在清军有计划的截击之下,上万人被赶人海滩,适逢海水涨潮,几乎全部溺死在海里,逃生者仅二百多人。 这一晚,大清国皇帝皇太极在中军帐里通宵坐镇指挥,他在重要的南向道路上,杏山附近,塔山附近,以及从塔山到锦州之间,从小凌河到海滨,凡是预料明军可能通过或突围的道路,他都部署了兵马拦截,因而导致明军突围六镇几乎全军覆没。 他还预料逃往杏山城中的明军可能还会继续往南逃向宁远,于是就在南行必经之地的高桥部署了伏兵。果然,三天后王朴和吴三桂率领的残兵数千人离开杏山奔赴宁远,被清军伏兵打得七零八落,仅剩下王朴和吴三桂二人率少数随身士卒,逃往宁远。 这一场决战从八月二十一日开始到二十六日结束,就这短短的五天里,明军集全国精英的八镇大军损失殆尽。根据清朝方面的记载: 计陆地各处斩杀敌兵明军五万三千七百八十八名,获马七千四百四十四匹,骆驼六十六峰,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副。其坠海而死及马匹盔甲,以数万计。 大明朝的十三万援军,就在这一战中损失殆尽。主帅蓟辽总督洪承畴困守在松山城中,手下守军剩下不过万人,城内粮食断绝,城外则清军复掘外壕加以围困。他坚守孤城一直到第二年(1642年)的二月十八日,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松山副将夏承德开城投降,并执洪承畴以献清军。 皇太极闻听洪承畴被俘,大喜过望,立即命令火速将他解往沈阳,卑词厚礼以待。初时洪承畴坚不投降,最后有感于皇太极的情义殷切,终于降清。后来清军入关,定鼎中原,洪承畴曾在南征中起了极大的作用。此是后话不提。P10-11 序言 在历史长河中 公元1644年 大明崇祯十七年 大清顺治元年 大顺永昌元年 在这一年里—— 崇祯皇帝死了,北京城丢了! 吴三桂降了,山海关破了! 李白成逃了,北京城烧了! 顺治皇帝进京了,中国改朝换代了! 就在这一年里,中国结束了大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统治,开启大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基业。 这是天翻地覆的一年,是终结一个世纪的纷争战乱后,开始步入国泰民安的另一新世纪的转折点。 这一年,在中国,发生过许多令人震惊的大事;也出现了许多引人瞩目的人物。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值得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受到后人关注。 每一件发生的事,在当时虽然感到突兀,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却是某种必然,是故事,是沿袭。“历史会重演”,当然,历史永远在重演,过去如此,今后也如此。因为,历史是人创造的。而从古至今,极少数人会以历史为鉴,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于是,历史就不断在重演。 在历史舞台上出现的人物,无论其聪慧愚顽,贤否勇懦,只要他能留下足迹,都有一个特征,就是“私欲”特强,没有超乎常人的强烈“私欲”,是不可能在历史中留下痕迹的。 “私欲”有多种,有善有恶。最习见的有两种,一日知识;一日权力。前者是善,后者则是恶。古今中外的大哲先贤,屈指可数;而千百年来的历史,则是人追逐权力的一本流水账。 权力的蚀,犹如《圣经》中魔鬼的试探。 在开始追求权力时,它明白地给予你聪明、智慧、勇气、信心。但当你品尝和吸取了权力的滋味后,它就在无形中灌输给你贪婪、横暴、愚昧、专制、盲目、骄傲。权力膨胀到极点时,所得到的则是孤独、烦恼、忧愁、恐惧。最后就是死亡。 本书的几位主角: 崇祯皇帝如此 李自成如此 多尔衮如此 吴三桂如此 古往今来—— 自以为替天行道的人如此 打着救国、救民旗帜的人如此 负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如此 一心想建立历史地位的人如此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人皆如此,国皆如此,是谓大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