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各种管理方法与技巧进行系统梳理,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本书内容包括管理定律、有效授权、制度制订、员工激励、决策技巧、战略目标、企业文化、思维创新、竞争意识、价格策略、沟通艺术、成本控制、危机管理等,涵盖了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
本书遵循化繁为简的原则,将管理工作中最有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及经过实践检验的各种规律性的管理理论进行系统梳理,简要表述,力图做到一书在手即可系统掌握管理理论,全面提升管理技能。
本书汇聚了当今世界顶尖管理大师及著名企业家的思想精华,包括彼得·德鲁克、赫伯特·西蒙、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松下幸之助、迈克尔·波特、赫茨伯格等,它们将全面、快速地提升你的管理技能,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为一个卓有成效的优秀管理者。
本书先从基本的管理定律讲起,之后针对日常管理中经常会遇到的决策技巧、企业文化、竞争意识、思维创新、价格策略、广告宣传、顾客关系、危机管理、人际关系、用人艺术、有效授权、员工激励、沟通艺术、冲突处理共计14个方面进行了生动的讲解,最后还从领导艺术的角度,帮助读者将优秀的管理方式融入自己的生活。本书内容涵盖面广,既有理论和技巧,又有经典案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即可掌握管理精髓,领悟管理真谛。
本书适合各级管理人员以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第1章 管理定律:不可不知的管理原则 1
手表定律:只能有一个行动纲领 3
帕金森定律:七个人做一个人的事效率反而会更低 4
“80/20”法则:重要的少数和琐碎的多数 5
零和游戏:双赢与多赢才是正道 7
破窗理论: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 8
鲶鱼效应:让企业充满活力的妙方 9
海恩法则:基数越大,业绩越高 11
“4+2”法则:基业常青的秘密 13
犬獒效应:竞争出强者 15
米格-25效应:整体的最佳组合 16
霍桑效应: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源 17
权威效应:充分利用组织赋予你的权力 19
赫洛克效应:赞美是激励他人和成就自我的最佳方式 21
第2章 决策技巧:众智思考,独裁决策 23
决策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 25
管理就是决策 26
尽量采取相对稳妥的决策 27
有效决策的十大关键环节 29
冒险决策前,请自我检验一下 33
善于运用不确定性决策 35
关键时刻应该敢于拍板 36
减少决策程序,撤掉累赘机构 37
先界定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 38
最好的决策往往都来自于别人的建议 39
群策群力,共同参与 40
管理者需要掌握现场决策艺术 41
决策中要注意的问题 42
第3章 用人艺术:没有不可用的人才,只有不会用人的领导 45
用人之道,贵在慎始 47
好马大多是烈马 47
告诉员工他是你经过特选的 48
不要轻易使用自作聪明的员工 49
用比自己更出色的人 50
管理者要敢用“有瑕之玉” 51
不遗余力地留住优秀的人才 53
用人不疑,放开下属的手脚 56
找准真人才,千金换一人 57
在合适的时候给下属降级 58
使用激将法必须注意的三条原则 59
不要把能人放一块儿 60
善用高人,克服嫉贤心理 60
不可重用的四类人 62
一长遮百短 62
英雄不问出身 63
第4章 有效授权:下属能干的事就不自己干 65
成功老板的高境界 67
真正的管理就是减少管理 68
授权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原则 69
授权的前提是要物色到合适的人选 70
从细微处考察授权人选 71
务必根据下属的长处进行授权 74
引而不发是一种很好的授权之道 75
离开员工,给他们留一些自我发挥的空间 76
授权要充分,但不能过分 77
授权不等于放任,必要时要能够时时监控 78
防止授权的失控与失衡 80
不能授权五类工作 81
授权工作中易犯的错误 82
第5章 人际关系:八面玲珑的社交技巧 85
疏者密之,密者疏之 87
多说“我们”少说“我” 88
学会换位思考 88
巧用名字战略,获取意想不到的收获 90
批评他人时不要触犯众怒 91
管理者如何团结对自己有意见的员工 92
不妨保持一点儿神秘感 92
怎样与难以管理的下属共存 93
耐住自己的性子,稳住自己的步子 94
第6章 沟通艺术:沟通是一种最基本的管理技能 95
管理者必须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97
建立完善的沟通系统 98
善于制造良好的交流氛围 99
与员工开展建设性对话 100
无声的沉默有时胜过有声的说服 101
采用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102
迂回沟通胜于强迫命令 103
面对面的交流 104
最会说话的人,是先让别人把话说痛快的人 105
不要把别人的短处挂在嘴边 107
在说话原则与说话方式中把握方圆之道 109
练就虚实结合的高超说话艺术 111
明话暗说,化解窘境 112
第7章 员工激励:最有效的激励,就是不用钱的激励 115
为什么不宜用金钱来激励员工 117
激励员工的五项原则 118
目标是最好的激励 120
皮鞭抽打不出士气 122
与其吼破嗓子,不如以身作则 122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123
积极开展培训活动激励员工 124
实施岗位轮换应遵循的原则 125
充分发挥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26
设法让员工体会到一种荣誉感 127
宽容能够起到很好的激励效果 128
用后院激励打造三赢局面 129
运用员工的求安心理进行有效激励 130
打消顾虑,让员工超水平发挥才干 131
让员工意识到领导很信任自己 132
设计出让员工感兴趣的工作 133
自我承诺易于自我实现 134
使功不如使过 135
第8章 冲突处理:巧妙化解员工之间的矛盾 137
坚决拆散小圈子 139
领导怎样对付派别之争 140
合理调解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冲突 141
合理地激发冲突 142
对某些人事冲突进行冷处理 143
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143
慎重调解部属之间的分歧 144
面对冲突,适当保持中立 145
领导不可讨厌某些员工 145
第9章 领导艺术:以身作则,为员工做个好榜样 147
领导需要以身作则 149
威信有时比权力更重要 150
树立威信要注意的误区 150
发完火后别忘善后 151
善用智囊团的智慧 152
适度为员工施压以激发干劲 153
管理者要与员工保持适度的距离 154
成败与否都不改变对员工的信任 154
摸清员工的共同需要 155
亲切地叫出他人的名字 156
学会幽默管理 157
领导不能言行不一 158
巧妙地责罚你的下属 159
不可做出冲动的指责 160
你有领袖气质吗 161
第10章 企业文化:构建卓越的企业文化 163
企业管理应以人为本 165
与先进文化相融合 166
最大化企业文化的修正功能 168
改革企业文化的流程 169
不成文的规矩与成文的说法 170
让企业充满温情 172
与员工同乐 172
尊重人性,提升员工心灵 173
第11章 竞争意识:自己淘汰自己,否则别人就会淘汰你 175
如果没有竞争对手,那就主动物色一个 177
感谢你的竞争对手 178
面对一只狼勇往直前,面对十只狼赶紧撤退 180
竞争的胜败取决于整体竞争力 181
独特性创造竞争优势 182
很多时候,竞争的前提恰恰是合作 183
在组织内导入分组竞争机制 183
末位淘汰可以激发员工潜力 184
建立淘汰机制需要考虑的因素 185
让你的团队成员主动展开竞争 186
第12章 思维创新:只有永不墨守成规,才能铸就王者风范 189
不跟在别人后面,不跟别人做同样的事 191
创新是成功的捷径 191
换一下思路,请倒过来试试 193
如何培养与众不同的创新思维 194
想有所突破,就要绞尽脑汁另辟蹊径 195
不要用惯性思维想问题 196
运用三大原则创造性地解决难题 198
管理者识别创新人才的九个方法 199
创新思维与成功的可能 200
第13章 价格策略:巧妙运用无敌价格战略 203
为产品定价是一门艺术 205
进行有效的价格分解 206
高价策略并非不可行 207
根据商品特性与消费环境合理定价 208
抓住顾客想占便宜的心理定价 210
巧妙运用无敌价格战略 210
反其道而行之,化危机为机遇 212
拿出便宜的证据 213
用明亏暗赚法占有市场 214
价格之道无至理 216
第14章 广告宣传:用最经济的方式,说出企业的诉求 217
广告营销,攻心为上 219
真诚求教,迂回营销 220
站在“最好”的肩膀上,你就是行业领袖 221
你的员工就是企业的活体广告 222
“形象策略”公关 223
广告公关的力量 224
包装好不一定卖得好,包装不好却肯定卖不好 225
不要自己砸自己的牌子 226
设法制造新闻效应 227
第15章 顾客关系:赢得了顾客就赢得了一切 229
发自内心地把顾客当上帝 231
提供贴心服务,塑造良好形象 232
拿出你的真诚,顾客自会感动 232
永远为顾客省钱 234
服务是最重要的 235
走动式管理是以诚取客的成功方法 235
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 236
必须重视顾客的感受 237
要善于揣摩顾客心理 238
第16章 危机管理:如履薄冰,方能决胜天下 241
危机意识是一种强烈的生存意识 243
担负起应付的责任,损失巨大也在所不惜 243
面对突发性危机,一定要显示企业的真诚 244
想树大品牌,就需不惜小损失 245
“盯”出来的紧迫感 246
参考文献 249
授权的前提是要物色到合适的人选
北欧航空公司的前董事长卡尔松在任时曾感到,公司内部的种种陈规陋习严重阻碍了公司的发展,他决心进行一次大变革,把北欧航空公司改造成欧洲最出色的航空公司。
卡尔松的想法是:自己如果有一套切实可行又十分有效的措施,就按照自己的措施施行;如果没有有效可行的措施,就设法找到一个能够进行这种变革,从而达到既定目标的人。之后,卡尔松并没有想出一个好的办法,因此他必须找一个合适的人选,通过合理的授权,让这个人找到一个能够达到既定目标的最佳途径。
卡尔松果然是一个好伯乐,他迅速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卡尔松专程拜会他,问道:“我们怎样才能成为欧洲最准时的航空公司?你能不能替我找到答案?过几个星期来见我,看看我们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
卡尔松深知管理的艺术何在:如果他告诉那个人应该如何如何做,并且规定只能花200万美元,那么,在规定的时间内,那个人不一定能圆满地完成任务,他会在期满后过来说,他认真地做了,有一些进展,但仍要再花100万美元,而且完成任务的时间可能会在3个月之后。
精明的卡尔松并没有这么做,他是运用提问的方式让对方自己寻找答案,回去后他便不再思考这件事,而他的合适人选正在苦思冥想,力图找到答案。
最终,那个人找到了答案。几个星期后,他约见卡尔松,说:“目标可以达到,不过大概要花6个月的时间,而且要用150万美元的巨资。”随即,他向卡尔松说明了自己的全套方案。
对于他的回答,卡尔松甚为满意,因为他原本计划要花的钱大大高于150万美元。于是卡尔松便让这个人去认真地实施这个方案。
大约4个半月之后,那位下属请卡尔松来看他的成果如何。这时,卡尔松的目标已经达到,北欧航空公司已经成为全欧洲最为准时的公司之一,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方案还从150万美元的经费中节省了50万美元。至此,卡尔松甚为得意,他进行了一场大的变革,而且还省了一大笔钱。
由此,不难看出,对于一个团队管理者来说,将手中的权力合理地授予团队成员,会使他们拥有更多控制自己工作的权力,这是组织生存的唯一途径。但权力的使用向来都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并不是每个团队成员都是权力授予的恰当的人选,也不是每个团队成员都能够达到管理者所要求的目标。因此,选择合适的人选成为授权工作中最关键的前提条件之一,人选不合适,不如不授权,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从细微处考察授权人选
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应如何对人才进行全面的考察呢?
★好瓦匠没有用不了的砖
领导是一门艺术,一位成功的管理者,必须量才用人,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正如吴起所说的那样:“短者持长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
那么,如何鉴别一个人才的类型呢?
1.工作经历和成绩。工作经历和工作成绩当然是最主要而且最客观的因素之一。磨砺和经验是一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
2.内部意见。这也就是其工作伙伴或有联系的人员的看法和印象。这些意见可以剔除你的一些主观因素,当然,你在利用这些意见判断时,也要剔除其中的一些主观因素才行。
3.外部意见。由你的供应商和客户那里得到的反馈往往比内部意见更加客观。
4.个人意见。征求下属对个人的看法。“性格决定命运”虽然有其偏颇之处,但现代社会心理学表明:当一个人在头脑中经常把自己想象成某种人时,他的言语和行为就会自然表现出那种人的倾向,他的人生道路会自然不自然地朝着该方面发展,下属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有时便可反映出他的一种努力倾向。
★从生活的细节中找出下属不凡的特质
生活中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缺少发现人才的慧眼。
法国的“银行大王”恰克就是由于“小心拾起大头针”而被发现的,从而迈向事业的巅峰。
恰克早在学生时代,就立志想当个银行家。大学毕业后,他鼓起勇气来到巴黎一家最有名气的银行碰运气,结果在一片嘲笑中被赶了出来。然而雄心勃勃的他,并没有因此而止住实现自己理想的脚步。他又先后走进几家银行去求职,可是仍然都是吃了闭门羹。
恰克没有气馁,过了几个月后,他再一次去了开始到过的那家最好的银行,并且有幸见到了董事长,但是仍然没有被录用。
此时的恰克真有点心灰意冷了,当他慢慢地从银行大门出来时,突然发现脚边有一枚大头针,在阳光的照射下闪光发光。想到进进出出的人可能会被地上的这枚针所伤,他下意识地弯腰将其捡了起来,然后走向不远处的垃圾桶,小心翼翼地放了进去。这一连贯的动作就像在自己家里捡起地板上的碎纸片一样自然。
第二天,当恰克打开自己的信箱时,意外地发现里面有一封信。拆开信封一看,天哪!原来是那家赫赫有名的银行发出的录取函,他真有点儿怀疑自己是否在做梦。
原来,恰克昨天在银行大门外拾大头针的一幕恰好被董事长看见。他认为精细小心正是银行职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于是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决定录用这个年轻人。正因为恰克办事负责认真,对一枚针也不粗心大意,所以才能在工作中创造辉煌,最终成为法国的“银行大王”。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管理者要独具慧眼,善于由显见隐,从貌似平常的事物中发现下属的不凡特质;学会由小见大,从一些细小的事情里,透视出人才的重要特质。
★识别真假人才
上海有一位下岗纺织女工,她由饭店的服务员被擢升为总经理的过程颇具传奇色彩。
这位下岗女工,家境其实很殷实,根本不需要她外出赚钱养家。但她已经习惯了工作,不愿意待在家里无所事事。于是,她找到了一份工作,是在外国老板开办的饭店里当服务员,主要是负责盥洗间的卫生。对于这份工作,她没有多想什么,只是认认真真地做好工作,她勤劳而用心,把盥洗间擦洗得始终是一尘不染、光洁如新,使顾客一进到盥洗间就好像是进了真空世界。于是她的那份认真劲儿得到了老板的赏识。
过了不久,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老板竟一纸令下,把这位女工提拔为总经理。果然,她也没有让老板失望,凭着那股认真劲,她把饭店管理得井井有条,再次获得了老板的认可。
因此,管理者用人时,千万不要被外部条件所迷惑。许多学历、年龄、专业等条件都具备的职员,因为其主观不努力、工作态度不端正、做工作挑肥拣瘦、马马虎虎、不负责任,终究会成为一个难事做不了、易事不想做的庸人。所以,识别真假人才是选人用人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从日常谈话中鉴别人才
对于管理者而言,了解下属的直接方法就是和他交谈。平时,领导要多接触下属,多与下属交谈,有意识地询问下属一些你关心和正在思考的问题,从下属的谈吐中初步判断他们的能力,了解他们的观念、才学与品性。
1.目光远大的人可以共谋大事。在询问下属“公司应该向何处发展”、“你有什么打算”等问题时,领导如果发现下属不满足于现状,有远大理想,有不同寻常的发展眼光,且想法也不空泛。那么,这就是一个值得重用的人,可以提拔重用,成为共谋大事的搭档。
2.善于倾听的人能担大任。善听是一种修养,这种素质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形成。同时,这些善于倾听的人大多都有谦逊的品德、随和的个性,具有领导和管理的天赋。善于倾听别人谈话,能够抓住对方本意、领会其要旨、回答言简意赅的人能担当大任。
3.“胆小”心细的人比轻易许诺的人更可靠。在布置任务时,有的下属常说“我担心……”、“万一……”之类的话。乍看起来,这种人给人一种胆小怕事的印象。其实不然,因为他们往往思维比较严密,能够居安思危,经常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结果,同时也善于自我反省,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及其可能的结果,很有责任感。由于他们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有足够的重视,做起工作来,就会有条不紊越做越好。领导应当给他们加压、委以重任。
一个常轻松说“肯定是……”、“就这么回事”、“一定成”、“没问题’’等诸如此类话的人,往往给领导一个爽快能干的印象。事实上,这种轻下断言,轻易许诺的人是靠不住的。轻易断定没有任何困难,这至少表明他工作草率、不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轻易许诺则是缺乏承诺的诚意与能力的一种表现。
P70-73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人类历史上所取得的所有辉煌的经营成果,可以说都是经由管理而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市场经济大潮席卷各个领域的当下,管理比其他任何力量都更强烈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既然管理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它、应用它呢?在很多人眼中,管理高深得无以言表,管理复杂得难以想象。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管理并非人们想象得那般高深与复杂,而是我们自己将其高深化与复杂化了。
享有“全球第一CEO”、“世纪经理”美誉的杰克·韦尔奇无疑是20世纪最优秀的管理者之一,媒体评论说:“他的成就重新定义了现代企业管理。”但是,在他的眼里,管理是世界上最为简单的一种工作。他认为,其实管理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复杂,只要遵循一定的管理规律,成功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韦尔奇认为,管理的真谛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混乱的事情规范化。这是他通过数十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管理法则,也是他获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在他看来,让事情保持简单是商业活动的要旨之一。他甚至表示,他的目标就是要“将我们在通用电气所做的一切事情、所制造的一切东西都‘去复杂化”’。
在现实管理实践中,很多管理者不顾管理本身的复杂性,还不怕麻烦,硬给自己设置一些圈套,和这些复杂的问题不断争斗,并固执地根据自己的一己之见来解决这些问题。其实根本没有必要这么做,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往往就是最简单的方法。下面这则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新西兰的一家动物园得到了某国捐赠的两只袋鼠。为了好好照顾袋鼠,动物园领导专门咨询了动物专家,并根据专家的建议,为袋鼠兴建了一个既舒适又宽敞的围场。同时,动物园领导还筑了一个一米多高的篱笆,以免袋鼠跳出去逃走。
可是,第二天一大早,动物管理员惊奇地发现两只袋鼠在围场外吃着青草。动物园领导便认定这是因为篱笆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将篱笆加高了半米。但是,同样的事情在第三天又发生了,袋鼠又跑到了篱笆外面。
动物园领导又下令将篱笆增到两米,心想这下总该没什么问题了吧。但在篱笆又增高之后,管理员还是吃惊地发现,袋鼠仍旧出现在篱笆外,悠闲地吃着青草。
那边留下动物园领导百思不得其解;这边的青草地边上,被围场围住的长颈鹿忍不住问其中的一只袋鼠:“你是怎么跳出那么高的篱笆的?你到底能够跳多高啊?”
“唉!我真是弄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一直在加高篱笆!”袋鼠笑着回答说,“事实上,我从来都不曾跳过篱笆,而是走出围场的,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把围场的门给关上过。”
很多时候,管理者会下意识地把原本简单的管理问题复杂化,就如袋鼠不在围场里本来最大的可能是从大门走出去的,而动物园领导不经调查就固执地认为是由于篱笆太矮。于是,在这种思维的引领下,一个原本只需关上门就能轻易解决的问题却被复杂到不断地加高篱笆也解决不了的地步。面对最简单的问题时,管理者往往不敢去想最简单的答案——好像那样的话,他们就会被认为没有领导才华,是无能、愚蠢的表现。
不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但也不要把简单的问题看得过于复杂。如果只需关上门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那你又何必去动什么篱笆呢?
本书遵循化繁为简的原则,将管理工作中最有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及经过实践检验的各种规律性的管理理论进行系统梳理,简要表述,力图做到一书在手即可系统掌握管理理论,全面提升管理技能。
本书汇聚了当今世界顶尖管理大师及著名企业家的思想精华,包括彼得·德鲁克、赫伯特·西蒙、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松下幸之助、迈克尔·波特、赫茨伯格等,它们将全面、快速地提升你的管理技能,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为一个卓有成效的优秀管理者。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郑月玲、郭东华、单文元、邱素娟、王晓蕾、王克友、邱草、邱云、郑海涛、唐秀娟、郑茂章、王沛同、唐洪飞、闫龙、冉现荣、郑海龙、崔侠、赵震凤、李彩莉、毕锋和唐荣银等人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向他们深表谢意。
虽然我们已尽全力,但由于水平和时间所限,疏漏与不当之处难以避免,敬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